'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

詞這種體裁,多以寫男女情愛為主,在北宋詞壇上,歌詠友情的詞少之又少,而蘇軾卻寫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詞,極大地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

今天,小樓推薦蘇軾的一首歌詠友情的經典詞篇《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詞第一句便以其逼人的氣勢,驚豔世人。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此詞,寫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應召離開杭州,寫此詞寄贈好友參寥子。

"

詞這種體裁,多以寫男女情愛為主,在北宋詞壇上,歌詠友情的詞少之又少,而蘇軾卻寫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詞,極大地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

今天,小樓推薦蘇軾的一首歌詠友情的經典詞篇《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詞第一句便以其逼人的氣勢,驚豔世人。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此詞,寫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應召離開杭州,寫此詞寄贈好友參寥子。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參寥子書法

參寥子,即北宋著名詩僧道潛,他與蘇軾交情甚篤,可比生死相隨之夫妻,蘇軾貶謫黃州時,參寥不遠千里趕去,追隨他數年,蘇軾晚年被貶海南,參寥子又欲渡海相隨,蘇軾得知後寫信力勸也不要來,這才作罷。

瞭解了兩人的感情,再讀此詞,方知詞中深情。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詞的開篇,即氣勢逼人。有情之風,從萬里之外,卷潮而來,又無情地送潮離去。風哪裡有情,哪裡無情,有情的是人,無情的是世事。潮來潮去,亦是人生的聚散離合。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在這錢塘江上,西興渡口,我們曾一起欣賞過多少次夕陽斜暉。這一句既回憶兩人同賞夕陽的日子,亦含有歷史滄桑變幻的感慨,意境蒼茫雄渾。

"

詞這種體裁,多以寫男女情愛為主,在北宋詞壇上,歌詠友情的詞少之又少,而蘇軾卻寫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詞,極大地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

今天,小樓推薦蘇軾的一首歌詠友情的經典詞篇《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詞第一句便以其逼人的氣勢,驚豔世人。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此詞,寫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應召離開杭州,寫此詞寄贈好友參寥子。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參寥子書法

參寥子,即北宋著名詩僧道潛,他與蘇軾交情甚篤,可比生死相隨之夫妻,蘇軾貶謫黃州時,參寥不遠千里趕去,追隨他數年,蘇軾晚年被貶海南,參寥子又欲渡海相隨,蘇軾得知後寫信力勸也不要來,這才作罷。

瞭解了兩人的感情,再讀此詞,方知詞中深情。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詞的開篇,即氣勢逼人。有情之風,從萬里之外,卷潮而來,又無情地送潮離去。風哪裡有情,哪裡無情,有情的是人,無情的是世事。潮來潮去,亦是人生的聚散離合。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在這錢塘江上,西興渡口,我們曾一起欣賞過多少次夕陽斜暉。這一句既回憶兩人同賞夕陽的日子,亦含有歷史滄桑變幻的感慨,意境蒼茫雄渾。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不用去仔細思量古今變遷,俯仰這間,已是物是人非。誰像我一樣呢?白首之年,忘卻了世俗的機詐之心。

這裡的誰似,即暗含了參寥子與自己一樣,都忘卻了世俗的機心。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曾記得,我們在西湖的西岸,賞春日最美的山隈,看那空明的翠微,如煙的雲霏。算一算,像我與你這樣的情感,詩人之間,很少有吧。

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東山再起後,時時不忘歸隱之志,但最終還是病死於西州門,未能實現其歸隱的“雅志”。謝安死後,他的外甥羊曇素有一次醉中無意走過西州門,想起謝安的平生志向未能實現,竟大哭而去。

我們約定日後,要像東晉宰相謝安的志向那樣,沿著直通大海的長江航道,一起向東引退、歸隱。希望這一高雅志向不被違背,別讓你像當年的羊曇一樣,在西州路上為我慟哭。

蘇軾的這首詞,深情動人,表現出他對友情的無比珍重。全詞讀起來便如詞開篇的潮水,一浪一浪而來,極富韻律節奏之美。

"

詞這種體裁,多以寫男女情愛為主,在北宋詞壇上,歌詠友情的詞少之又少,而蘇軾卻寫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詞,極大地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

今天,小樓推薦蘇軾的一首歌詠友情的經典詞篇《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詞第一句便以其逼人的氣勢,驚豔世人。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此詞,寫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應召離開杭州,寫此詞寄贈好友參寥子。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參寥子書法

參寥子,即北宋著名詩僧道潛,他與蘇軾交情甚篤,可比生死相隨之夫妻,蘇軾貶謫黃州時,參寥不遠千里趕去,追隨他數年,蘇軾晚年被貶海南,參寥子又欲渡海相隨,蘇軾得知後寫信力勸也不要來,這才作罷。

瞭解了兩人的感情,再讀此詞,方知詞中深情。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詞的開篇,即氣勢逼人。有情之風,從萬里之外,卷潮而來,又無情地送潮離去。風哪裡有情,哪裡無情,有情的是人,無情的是世事。潮來潮去,亦是人生的聚散離合。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在這錢塘江上,西興渡口,我們曾一起欣賞過多少次夕陽斜暉。這一句既回憶兩人同賞夕陽的日子,亦含有歷史滄桑變幻的感慨,意境蒼茫雄渾。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不用去仔細思量古今變遷,俯仰這間,已是物是人非。誰像我一樣呢?白首之年,忘卻了世俗的機詐之心。

這裡的誰似,即暗含了參寥子與自己一樣,都忘卻了世俗的機心。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曾記得,我們在西湖的西岸,賞春日最美的山隈,看那空明的翠微,如煙的雲霏。算一算,像我與你這樣的情感,詩人之間,很少有吧。

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東山再起後,時時不忘歸隱之志,但最終還是病死於西州門,未能實現其歸隱的“雅志”。謝安死後,他的外甥羊曇素有一次醉中無意走過西州門,想起謝安的平生志向未能實現,竟大哭而去。

我們約定日後,要像東晉宰相謝安的志向那樣,沿著直通大海的長江航道,一起向東引退、歸隱。希望這一高雅志向不被違背,別讓你像當年的羊曇一樣,在西州路上為我慟哭。

蘇軾的這首詞,深情動人,表現出他對友情的無比珍重。全詞讀起來便如詞開篇的潮水,一浪一浪而來,極富韻律節奏之美。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清代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中評:“突兀雪山,卷地而來,真似錢塘江上看潮時,添得此老胸中數萬甲兵,是何氣象雄且傑!妙在無一字豪宕,無一語險怪,又出以閒逸感喟之情,所謂骨重神寒,不食人間煙火氣者。詞境至此,觀止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