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綿陽 涪江 交通 譚龍 綿陽觀察 2019-08-07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建成速度最快 僅用360天

據綿陽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橋樑科提供資料顯示,綿陽川交大橋於2013年建設,2014年12月通車,2018年建設了橋樑健康監控系統。綿陽市川交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無償捐贈該橋施工圖設計費用,故2013年命名為綿陽川交大橋。

從2013年12月綿陽川交大橋開始建設,到2014年12月大橋通車,一共用了360天時間。建設過程中,橋樑參建人員克服了高溫、寒冷、拆遷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也創造了綿陽跨江橋樑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建成速度最快 僅用360天

據綿陽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橋樑科提供資料顯示,綿陽川交大橋於2013年建設,2014年12月通車,2018年建設了橋樑健康監控系統。綿陽市川交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無償捐贈該橋施工圖設計費用,故2013年命名為綿陽川交大橋。

從2013年12月綿陽川交大橋開始建設,到2014年12月大橋通車,一共用了360天時間。建設過程中,橋樑參建人員克服了高溫、寒冷、拆遷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也創造了綿陽跨江橋樑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石馬片區進入涪城區主通道

川交大橋起於聖水南街,上跨濱江西路、涪江,止於小島西路,與科學城已建隧道連接,為雙向四車道。西橋頭濱江西路主線下穿聖水涪江大橋引道,下穿隧道兩側設置4處右進右出的匝道,實現了綿陽川交大橋與濱江西路交通轉換。隧道東、西兩側各設置一處人行通道,為行人安全過街提供方便,並預留後期綠道通道。

綿陽川交大橋通車後進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網,有效地緩解已建跨江橋樑的交通壓力,是目前石馬片區、中物院科學城片區進入主城區的一條主要通道。寬敞明亮的車道、整潔一新的路面,大橋的竣工通車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現在只用十多分鐘就到高水,比起以前方便多了。”家住遊仙區石馬鎮的王偉說,川交大橋通車以前進城只能通過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等跨江大橋繞行,車流量太大,往往費時不少,現在不忙的時候大家步行過橋都很方便。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建成速度最快 僅用360天

據綿陽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橋樑科提供資料顯示,綿陽川交大橋於2013年建設,2014年12月通車,2018年建設了橋樑健康監控系統。綿陽市川交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無償捐贈該橋施工圖設計費用,故2013年命名為綿陽川交大橋。

從2013年12月綿陽川交大橋開始建設,到2014年12月大橋通車,一共用了360天時間。建設過程中,橋樑參建人員克服了高溫、寒冷、拆遷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也創造了綿陽跨江橋樑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石馬片區進入涪城區主通道

川交大橋起於聖水南街,上跨濱江西路、涪江,止於小島西路,與科學城已建隧道連接,為雙向四車道。西橋頭濱江西路主線下穿聖水涪江大橋引道,下穿隧道兩側設置4處右進右出的匝道,實現了綿陽川交大橋與濱江西路交通轉換。隧道東、西兩側各設置一處人行通道,為行人安全過街提供方便,並預留後期綠道通道。

綿陽川交大橋通車後進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網,有效地緩解已建跨江橋樑的交通壓力,是目前石馬片區、中物院科學城片區進入主城區的一條主要通道。寬敞明亮的車道、整潔一新的路面,大橋的竣工通車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現在只用十多分鐘就到高水,比起以前方便多了。”家住遊仙區石馬鎮的王偉說,川交大橋通車以前進城只能通過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等跨江大橋繞行,車流量太大,往往費時不少,現在不忙的時候大家步行過橋都很方便。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近年來,隨著綿陽三江大橋、東原大橋、綿陽川交大橋等跨江大橋的通車,涪江兩岸群眾的出行越來越方便。現在,我們只能在老綿陽人的口口相傳中想象,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方紅大橋尚未建成時綿陽人過涪江、出川必須搭乘渡船或走浮橋的情景。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建成速度最快 僅用360天

據綿陽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橋樑科提供資料顯示,綿陽川交大橋於2013年建設,2014年12月通車,2018年建設了橋樑健康監控系統。綿陽市川交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無償捐贈該橋施工圖設計費用,故2013年命名為綿陽川交大橋。

從2013年12月綿陽川交大橋開始建設,到2014年12月大橋通車,一共用了360天時間。建設過程中,橋樑參建人員克服了高溫、寒冷、拆遷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也創造了綿陽跨江橋樑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石馬片區進入涪城區主通道

川交大橋起於聖水南街,上跨濱江西路、涪江,止於小島西路,與科學城已建隧道連接,為雙向四車道。西橋頭濱江西路主線下穿聖水涪江大橋引道,下穿隧道兩側設置4處右進右出的匝道,實現了綿陽川交大橋與濱江西路交通轉換。隧道東、西兩側各設置一處人行通道,為行人安全過街提供方便,並預留後期綠道通道。

綿陽川交大橋通車後進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網,有效地緩解已建跨江橋樑的交通壓力,是目前石馬片區、中物院科學城片區進入主城區的一條主要通道。寬敞明亮的車道、整潔一新的路面,大橋的竣工通車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現在只用十多分鐘就到高水,比起以前方便多了。”家住遊仙區石馬鎮的王偉說,川交大橋通車以前進城只能通過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等跨江大橋繞行,車流量太大,往往費時不少,現在不忙的時候大家步行過橋都很方便。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近年來,隨著綿陽三江大橋、東原大橋、綿陽川交大橋等跨江大橋的通車,涪江兩岸群眾的出行越來越方便。現在,我們只能在老綿陽人的口口相傳中想象,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方紅大橋尚未建成時綿陽人過涪江、出川必須搭乘渡船或走浮橋的情景。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橋 檔 案

2014年12月11日,橫跨涪江的綿陽川交大橋(聖水涪江大橋)竣工試通車,這標誌著涪江綿陽城區段又新增了一座跨江大橋。作為綿陽一項重大民生項目,這座新增的跨江大橋有效地緩解了綿陽市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譚龍 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曹雨婷/文 任明勇/圖)

"

綿陽川交大橋橋長520m,寬度23m,雙向4車道+2非機動車道。西側橋頭建設下穿隧道與橋樑形成立體交通,增加通行能力。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建成速度最快 僅用360天

據綿陽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橋樑科提供資料顯示,綿陽川交大橋於2013年建設,2014年12月通車,2018年建設了橋樑健康監控系統。綿陽市川交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無償捐贈該橋施工圖設計費用,故2013年命名為綿陽川交大橋。

從2013年12月綿陽川交大橋開始建設,到2014年12月大橋通車,一共用了360天時間。建設過程中,橋樑參建人員克服了高溫、寒冷、拆遷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也創造了綿陽跨江橋樑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石馬片區進入涪城區主通道

川交大橋起於聖水南街,上跨濱江西路、涪江,止於小島西路,與科學城已建隧道連接,為雙向四車道。西橋頭濱江西路主線下穿聖水涪江大橋引道,下穿隧道兩側設置4處右進右出的匝道,實現了綿陽川交大橋與濱江西路交通轉換。隧道東、西兩側各設置一處人行通道,為行人安全過街提供方便,並預留後期綠道通道。

綿陽川交大橋通車後進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網,有效地緩解已建跨江橋樑的交通壓力,是目前石馬片區、中物院科學城片區進入主城區的一條主要通道。寬敞明亮的車道、整潔一新的路面,大橋的竣工通車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現在只用十多分鐘就到高水,比起以前方便多了。”家住遊仙區石馬鎮的王偉說,川交大橋通車以前進城只能通過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等跨江大橋繞行,車流量太大,往往費時不少,現在不忙的時候大家步行過橋都很方便。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近年來,隨著綿陽三江大橋、東原大橋、綿陽川交大橋等跨江大橋的通車,涪江兩岸群眾的出行越來越方便。現在,我們只能在老綿陽人的口口相傳中想象,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方紅大橋尚未建成時綿陽人過涪江、出川必須搭乘渡船或走浮橋的情景。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橋 檔 案

2014年12月11日,橫跨涪江的綿陽川交大橋(聖水涪江大橋)竣工試通車,這標誌著涪江綿陽城區段又新增了一座跨江大橋。作為綿陽一項重大民生項目,這座新增的跨江大橋有效地緩解了綿陽市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譚龍 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曹雨婷/文 任明勇/圖)

綿陽的橋|川交大橋:創下綿陽跨江橋樑建設新速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