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為啥說女人為啥不是“人”

麵條 農村 農民 農業 駿景農業 2018-12-17

在農村流傳的俗語中,雖然有很多俗語蘊含的道理可以全世界通用,但是也有很多俗語卻是有著一定的時間限制和地域限制,雖然在個別的地區、在以前的社會環境非常適用,但是如果放在現在,卻已經極不合適。比如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為啥說女人為啥不是“人”

“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

麵條不是飯:這句話就是有著嚴重的地域限制,完整的說法應該是“南方的麵條不是飯”。咱們國家地域寬廣,所以吃飯的習慣有著很大的差別,俗話說“南米北面”,南方地區以大米為主食,所以對南方地區來說,大米才是飯,而面則不是。可這種說法要放在北方地區,則是極為不合適的,北方地區一般以麵食為主,對北方人來說,麵食才是飯。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為啥說女人為啥不是“人”

女人不是人:而這句話則是有著非常嚴重的時代限制。這是以前男尊女卑的一種說法,所謂的“人”指的是“當家人”,並不是說不把女人當做名義上的人來看,而是說的是不是家裡的“當家的”。以前在農村,去一家招人,如果男主人不在的話,家裡的女人都會喊上一句“家裡沒人”,表示家裡沒有人能做決定。但是即便如此,這種話還是有著一定的歧視性的。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為啥說女人為啥不是“人”

“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這種有著嚴重封建殘餘色彩的話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是農村文化中糟粕的一部分,不值得咱們繼續流傳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