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軍36年無數次強攻失敗,釣魚城是怎樣創造戰爭神話的?

為防禦和抵抗蒙古大軍的攻伐,阿拉伯和歐洲一些國家的軍事統帥都在積極謀劃並建設一座“永不淪陷的堡壘”,亦即固若金湯的軍事要塞或重要城堡,但在蒙古大軍的頑強攻擊下,皆土崩瓦解,受到上帝之鞭的殘酷懲罰。然而,南宋卻有一座釣魚城,在蒙古大軍歷時36年無數次的強攻下,巋然屹立,歷久彌堅,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神話。

蒙古大軍36年無數次強攻失敗,釣魚城是怎樣創造戰爭神話的?

1242年,南宋王朝在蒙古鐵騎潮水般的衝擊下,屢屢敗北,城池接連陷落,半壁江山已經支離破碎。在此危難之秋,餘玠受命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負責四川地區的抗戰事宜。餘玠禮賢下士,隱士高人冉璡、冉璞兄弟慕名而至,獻防守之策:“蜀中關隘,地勢優越的莫過於釣魚山,將合州城遷移至此,如用人得當,積貯糧食守住釣魚山,那就遠勝過十萬軍隊,巴蜀便不難防守了。”餘玠大喜,祕密將這個計劃向朝廷報告,並請求不要拘泥等級授予他們兄弟官職。朝廷昭封冉璡為承事郎,冉璞為承務郎。遷城之事,全部委任他們督辦,最終建成青居、大獲、釣魚、雲頂共十餘座城池,其中最重要者即位釣魚城。這些城池依山勢構築營壘,星羅棋佈,作為各州郡治所,州郡都制定了屯兵聚糧堅守城池的方案。在這種佈防下,調度兵力如以臂控制使喚手指一樣自如,各城兵力的氣勢聯通。餘玠又指令嘉定(知府)在成都闢地屯墾,蜀中因此殷實富足。

蒙古大軍36年無數次強攻失敗,釣魚城是怎樣創造戰爭神話的?

此後直到1279年,三十六年間,對於蒙古大軍來說,釣魚城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是他們戰無不勝神話的終結者,更是他們的噩夢之城,傷心之地!三十六年間,在蒙古鐵騎無數次的瘋狂進攻面前,釣魚城“嬰城固守,百戰彌堅”。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親率10萬大軍進入川峽四路,欲效西晉滅吳之法,先取長江上游,然後水師順江東下,配合陸路平定江南。然而,大汗蒙哥統帥的蒙古大軍橫掃四川,周圍郡縣相繼陷落或投降,只有孤獨的釣魚城,滄海橫流中盡顯英雄本色,始終無法攻陷。六月,蒙軍總帥汪德臣被城中火炮擊斃;七月,蒙哥大汗本人被城中火炮擊傷,回營傷重不治而死。一座扼守在嘉陵江上、面積僅2.5平方公里的釣魚城,成為彪悍的蒙古大軍無法逾越的巨大障礙。蒙哥駕崩之後,為爭奪皇位,各路蒙軍紛紛回到草原,這使得南宋的歷史又延續了20年,也使得蒙古西征的高潮至此終結。在蒙古鐵蹄蹂躪下呻吟的中亞各族,聞之額手稱慶,留下一句名言:“上帝的鞭子折斷了!”

釣魚山位於嘉陵江轉彎形成的河套中,此處又是嘉陵江與渠江、涪江三江匯合之處,釣魚城因山勢以築城,週迴十餘里,總面積有380多萬平方米。釣魚城除了依險峻山勢建築的城牆,在城北和城南還各有一個水軍碼頭。碼頭當然在城牆外面,然而奇妙的是,在兩處碼頭處,各有一道城牆從山上一直延伸到江中——幾乎到達江心。這兩道被稱為“一字牆”的城牆,不僅保護了南北水軍碼頭,而且封斷了整個嘉陵江河套地區。換句話說,它們使得嘉陵江成為釣魚城北、西、南三面的天然護城河。而且宋軍可以依託一字城作戰,直接控制嘉陵江水上通道。

蒙古大軍36年無數次強攻失敗,釣魚城是怎樣創造戰爭神話的?

在三十六年的攻防戰中,宋軍除了地理因素外得益於兩方面的優勢:

一是水軍。一字城和水軍碼頭表明,釣魚城當時擁有一支輕型內河艦隊。至少可以在這三十六年中間的很多時間裡保持著嘉陵江水上通道的暢通,使釣魚城得到戰爭物資的補充,同時也可以協助守城。而在寬闊的嘉陵江上,蒙古鐵騎顯然沒有優勢。宋朝水軍是比較強大的,無論是與金國軍隊還是蒙古軍隊進行水戰,都有一定的優勢。蒙古軍隊只是在南宋叛將劉整的建議和參與下,才開始發展水軍。而釣魚城水軍艦隊機動、靈活、快速,戰鬥力較強,與城防部隊相互配合,使得蒙古軍隊無法在嘉陵江水面上做文章。

二是火炮。在1259年的攻城高潮中,蒙軍總帥汪德臣被城中火炮擊斃,蒙哥大汗本人被城中炮火擊傷而死,表明蒙古軍隊當時在火炮方面也沒有優勢。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在與阿拉伯和歐洲軍隊作戰中,就開始使用火球、火炮、火藥箭、震天雷等火藥武器,當時阿拉伯和歐洲還不知道火藥武器為何物,這之後火藥和火藥武器開始傳入阿拉伯,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因此,蒙古軍隊依靠火藥武器佔盡了攻防優勢。而宋朝最早應用黑火藥于軍事,火藥武器的性能應當是領先的。憑藉險要的地勢和強大的火炮優勢,是釣魚城軍民屢屢打敗不可一世的蒙古軍隊的重要因素。

水軍和一字城,使得釣魚城在北、西、南三面都相當安全,基本上只要面對東面從陸地上來的攻城壓力。而釣魚城中居高臨下的火炮,又使得蒙古軍隊從東面的仰攻極為困難。蒙古大汗就是為了更好地視察前線軍情,在登上釣魚城新東門外一座叫做“腦頂坪”的小山丘時,被城中火炮擊中的。

蒙古大軍36年無數次強攻失敗,釣魚城是怎樣創造戰爭神話的?

釣魚城最終的棄守,是一次體面的和平。1279年,蒙哥繼任者元世祖忽必烈幾乎已經攻佔中國全境,但釣魚城仍在宋軍民手中。這時南宋已無力迴天,誰都看得出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為避免城中居民百姓受到傷害,守將王立在忽必烈答應不殺城中一人的條件下,放下武器,自願終止抵抗。釣魚臺歸元后,元軍也沒有執行二十年前蒙哥臨死前留下的要對釣魚城"若克此城,當赭城剖赤,而盡誅之"的遺囑。值得特書的是,釣魚城守將皆忠肝義膽,棄城後,守城的36名南宋將軍,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而是全部選擇拔劍自刎。

就在釣魚城和平終戰後一個月,陸秀夫揹負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在崖山蹈海而死,大宋王朝就此滅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