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新興領域快速演進

近年來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新興業務創新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從落地到快速普及的時間週期也變得更短。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持續變化的市場格局,新興領域的市場參與者在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滲透率的同時,也正在對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著優化和提升,以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目前仍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外賣市場為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餐飲開闢了新的發展途徑,擴大了消費的選擇,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運力資源。隨著市場擴張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外賣服務平臺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提升整體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拓展,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見圖7)。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新興領域快速演進

近年來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新興業務創新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從落地到快速普及的時間週期也變得更短。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持續變化的市場格局,新興領域的市場參與者在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滲透率的同時,也正在對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著優化和提升,以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目前仍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外賣市場為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餐飲開闢了新的發展途徑,擴大了消費的選擇,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運力資源。隨著市場擴張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外賣服務平臺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提升整體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拓展,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見圖7)。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資源整合實現價值鏈優化

為了佔據更多的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黏性,同時也通過資源的協同來持續優化價值鏈,超級平臺在市場中進行著持續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資源整合和技術資源整合。

服務資源整合。

超級平臺為了擴充服務場景,佔據更多的消費者時間份額,建立更加完整的消費和服務鏈條,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了持續的服務資源整合。

技術資源整合。

技術進步是數字化時代推動商業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底層技術的爆發催生了眾多的科技應用,超級平臺在聚合服務的同時,對技術資源和技術提供商也進行著整合,以便能夠形成更加系統化和一致化的技術應用。

以美團為例,在服務資源和技術資源的雙重佈局下,美團點評的餐飲業務模塊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服務鏈條和技術鏈條,涵蓋了營銷服務、日常運營服務、配套的金融服務以及系統應用層面的IT服務(見圖8),這種以特定服務為中心,對上下游資源和技術的整合,對業務的精細化發展和全價值鏈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新興領域快速演進

近年來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新興業務創新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從落地到快速普及的時間週期也變得更短。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持續變化的市場格局,新興領域的市場參與者在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滲透率的同時,也正在對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著優化和提升,以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目前仍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外賣市場為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餐飲開闢了新的發展途徑,擴大了消費的選擇,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運力資源。隨著市場擴張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外賣服務平臺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提升整體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拓展,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見圖7)。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資源整合實現價值鏈優化

為了佔據更多的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黏性,同時也通過資源的協同來持續優化價值鏈,超級平臺在市場中進行著持續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資源整合和技術資源整合。

服務資源整合。

超級平臺為了擴充服務場景,佔據更多的消費者時間份額,建立更加完整的消費和服務鏈條,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了持續的服務資源整合。

技術資源整合。

技術進步是數字化時代推動商業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底層技術的爆發催生了眾多的科技應用,超級平臺在聚合服務的同時,對技術資源和技術提供商也進行著整合,以便能夠形成更加系統化和一致化的技術應用。

以美團為例,在服務資源和技術資源的雙重佈局下,美團點評的餐飲業務模塊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服務鏈條和技術鏈條,涵蓋了營銷服務、日常運營服務、配套的金融服務以及系統應用層面的IT服務(見圖8),這種以特定服務為中心,對上下游資源和技術的整合,對業務的精細化發展和全價值鏈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行業生態展望

隨著市場集中度的不斷上升以及資源整合的深入,市場中主要的平臺參與者已經基本確立。美團點評的服務領域基本覆蓋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的每一個環節,而阿里巴巴也通過多種手段對生活服務市場進行著佈局,其背後倚靠的是由零售、娛樂、金融服務、技術服務等構成的大生態。整體來看,生活服務市場的超級平臺化已經成為主流,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斷延續。

平臺經濟模式確立

生活服務市場在超級平臺的主導下,平臺經濟模式已經確立。平臺經濟依託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開放的基礎設施、數據化的生產要素和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撮合機制,支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激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除了自身創造的價值之外,還會帶動原材料、設計、生產製造、分銷等上游供應鏈的協同分工和經濟增長。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商家的平臺,生活服務平臺一方面以消費者的生活服務需求為中心,構建了集合性的生活服務體系,另一方面以商家需求為導向,通過IT、金融、物流、營銷、運營、供應鏈等方面對商家進行賦能(見圖9),在巨大的交易體量下(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完成交易筆數超過58億,交易金額達3570億元),平臺既具有消費者價值,又具有行業價值,而由於平臺對於經濟發展、協同治理方面的作用,對於政府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新興領域快速演進

近年來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新興業務創新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從落地到快速普及的時間週期也變得更短。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持續變化的市場格局,新興領域的市場參與者在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滲透率的同時,也正在對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著優化和提升,以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目前仍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外賣市場為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餐飲開闢了新的發展途徑,擴大了消費的選擇,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運力資源。隨著市場擴張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外賣服務平臺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提升整體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拓展,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見圖7)。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資源整合實現價值鏈優化

為了佔據更多的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黏性,同時也通過資源的協同來持續優化價值鏈,超級平臺在市場中進行著持續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資源整合和技術資源整合。

服務資源整合。

超級平臺為了擴充服務場景,佔據更多的消費者時間份額,建立更加完整的消費和服務鏈條,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了持續的服務資源整合。

技術資源整合。

技術進步是數字化時代推動商業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底層技術的爆發催生了眾多的科技應用,超級平臺在聚合服務的同時,對技術資源和技術提供商也進行著整合,以便能夠形成更加系統化和一致化的技術應用。

以美團為例,在服務資源和技術資源的雙重佈局下,美團點評的餐飲業務模塊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服務鏈條和技術鏈條,涵蓋了營銷服務、日常運營服務、配套的金融服務以及系統應用層面的IT服務(見圖8),這種以特定服務為中心,對上下游資源和技術的整合,對業務的精細化發展和全價值鏈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行業生態展望

隨著市場集中度的不斷上升以及資源整合的深入,市場中主要的平臺參與者已經基本確立。美團點評的服務領域基本覆蓋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的每一個環節,而阿里巴巴也通過多種手段對生活服務市場進行著佈局,其背後倚靠的是由零售、娛樂、金融服務、技術服務等構成的大生態。整體來看,生活服務市場的超級平臺化已經成為主流,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斷延續。

平臺經濟模式確立

生活服務市場在超級平臺的主導下,平臺經濟模式已經確立。平臺經濟依託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開放的基礎設施、數據化的生產要素和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撮合機制,支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激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除了自身創造的價值之外,還會帶動原材料、設計、生產製造、分銷等上游供應鏈的協同分工和經濟增長。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商家的平臺,生活服務平臺一方面以消費者的生活服務需求為中心,構建了集合性的生活服務體系,另一方面以商家需求為導向,通過IT、金融、物流、營銷、運營、供應鏈等方面對商家進行賦能(見圖9),在巨大的交易體量下(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完成交易筆數超過58億,交易金額達3570億元),平臺既具有消費者價值,又具有行業價值,而由於平臺對於經濟發展、協同治理方面的作用,對於政府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經濟治理

平臺經濟本身具有多重價值和多種角色,在信息化時代的大勢下,正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召喚著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創新,這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平臺經濟體系中,需要有新的認知和機制來適應日益變化的情況。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平臺、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攜手優化。

基於互聯網的平臺經濟發展是新生事物,具有生態性、開放性、共贏性、普惠性的發展特徵。隨著平臺經濟發展的深入,對其治理的思考也越來越深入。在新的治理格局下,有四個主要的思考維度。

第一個思考維度:原則

對於平臺經濟的治理,要堅持三條原則:1.促進創新,把促進創新作為平臺經濟治理的基本出發點,合理確定治理的制度體系和治理進度,避免扼殺創新;2.主體公平,要促進線上線下、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實質公平,保障公平競爭的創業創新環境;3.福利最大化,調節相關主體之間的責權利關係和利益分配,儘量做到有利於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第二個思考維度:角色

平臺經濟是一種政府監管部門、商品或服務提供者、消費者、平臺、第三方機構等眾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組成的複雜生態系統。傳統經濟治理的G-B-C架構,正在演變成為平臺經濟治理的G-P-B-C架構,並有幾個突出特點:1.平臺成為重要的治理角色,通過制定平臺規則,在平臺生態系統維護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成為平臺經濟治理的推動者和參與者;2.消費者和第三方機構成為規則治理、案例判定等的重要參與者,而且一定程度上成為驅動生態繁榮的直接力量;3.政府擔負著守夜人的責任,體現了包容性,為新生事物保駕護航,應當適應互聯網時代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思維、新方法和新秩序。

第三個思考維度:方式

協同治理是平臺經濟治理的最基本方式。需要構建一種去中心化、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引入更多的參與者,各有分工、各司其職,從過去的管理的角度,向治理乃至協同治理的角度轉變。

第四個思考維度:手段

平臺經濟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從未面臨過的非常龐雜的生態,不管是互聯網公司本身還是政府,面對這種新型經濟體的時候都沒有經驗。推動平臺經濟治理,除了要採用法律法規、網絡規則等制度手段外,還需要更加重視使用技術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作用,通過大數據構建信用體系、代碼規則,讓平臺治理更加高效、準確。未來平臺經濟的治理,技術手段不可或缺,這與傳統經濟治理存在很重要的差別。

潛在的行業重塑趨勢

數字化時代具有與工業時代截然不同的發展特徵,在目前中國獨特的數字化環境下,行業的變化是非連續且不可預測的,同時市場正被無限細分,每一個消費者群體都可能形成一個獨特的市場。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行業邊界也逐漸消失,市場參與者開始更多地追求跨界協同,因此對應的發展邏輯也由過去的線性思維轉變為非線性思維(見圖10)。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整個市場的數字化進程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協同下,生活服務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飛速增長,數字化進程也得到快速推進。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正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大型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逐漸確立。與此同時,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多元的市場需求也使不少垂直類服務提供商以特定需求為入口切入該市場,不斷豐富整個市場的服務內容,並快速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多元競爭格局仍將普遍存在。

生活服務市場數字化發展現狀

多重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經歷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從2013年的43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0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8%。據艾瑞諮詢預測,2017-2023年間,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9.8%這一高水平,而到2023年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0110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三倍(見圖1)。從門店的角度來看,門店的滲透率也將從2017年的44.6%上升到2023 年的80.6%,基本實現門店的大多數覆蓋。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餐飲

餐飲業務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起點,同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構成,其中既包括傳統的到店餐飲,也包括到店餐飲衍生出的外賣服務。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在2017年達到了1.17萬億元,自2013年起保持了86.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據預測2017-2023年間,整體平均增速仍將保持在23.7%,到2023年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消費金額將達到4.18萬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31%,在線非餐飲食品零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2.1%(見圖2)。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驅動下,2023年的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五倍,是食品線上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美團點評的到店餐飲業務按照交易金額計算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業務模式由最初的代金券模式,逐漸拓展為包含預訂、排隊、支付等的全方位到店服務,同時也對商家提供了IT、運營等相關服務。隨著阿里巴巴在2015年成立口碑,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糯米,到店餐飲市場的競爭仍舊在超級平臺之間展開。以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為代表的外賣服務平臺佔據了超過98%的市場份額,由於百度外賣已經於2017年被餓了麼收購,因此目前市場中僅存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大陣營。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而其他兩家的份額分別為36%和3.8%。作為兩大平臺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落子,雙方都將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博弈,短時間內兩強相爭的局面仍將維持。

酒店

中國的酒店市場分散度極高,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按照酒店零售額統計,2017年前五大連鎖酒店集團佔中國酒店市場份額合計約13.8%,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26.5%。2017年酒店行業交易規模達到5760億元,線上滲透率為31.6%,而2017-2023年間,酒店行業有望保持8.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交易規模達到9380億元,滲透率達到44.6%。2015-2017年間,基於國內間夜數統計,線上預定市場份額前三的公司份額分別由40.1%、19.6%和24.5%變為33.7%、31.3%和17.2%,頭部公司的份額逐漸被稀釋,而美團點評作為新的市場切入者,市場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已經躍升到第二位,並逼近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主體,市場正經歷一系列新的變化。

出行

移動出行作為生活服務市場中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而誕生並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近幾年來發展迅猛,高速增長下滴滴、摩拜、ofo等新興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級別,隨著傳統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開始佈局這一市場,整個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網約車

從獨立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活躍用戶總量仍然處在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Trustdata的數據顯示,五個基於安卓端的獨立網約車App活躍用戶從2017年4月的3928萬上升到了2018年4月的約5300萬,同比增長35%。滴滴在市場中佔有明顯的份額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嘀嗒拼車在2018年4月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萬,是2017年同期的約3倍,說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他市場參與者仍然獲得了發展空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有效滿足了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2015年共享單車模式成功落地後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資本的熱捧,新興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摩拜單車和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中的獨角獸級企業。激烈競爭下,不少市場參與者由於無法取得競爭優勢成功吸引資本而退出市場,市場的格局也更加清晰。Trustdata基於安卓端獨立App的月活躍用戶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摩拜和ofo在市場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基本相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而哈羅單車在阿里的扶持下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量在一年時間裡增長約200%。面對爆發式增長,成本和收益的均衡仍然是市場參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綜上所述,經過了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的反覆洗牌後,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超級平臺的持續佈局使得不同細分市場成為美團點評及騰訊陣營與阿里巴巴陣營之間的競爭的一個個新戰場。

生活服務市場的趨勢與機遇

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生活服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飛速的發展,與行業所處的獨特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具有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已經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技術的進步使得更多的科技可以被運用到數字化的商業世界中,一方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了解並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運營和管理上變得更加高效。

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同樣推動了行業發展的進程,更高的收入、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更加數字化的生活習慣都使得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超級平臺作為目前消費者生態重要的營造者和整合者,在構建消費者生態的過程中,正不斷加強不同需求與業務的串聯,並因此向著新興的領域滲透。

新一代消費者崛起

千禧一代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化是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大特徵。千禧一代消費者已經不那麼物質主義,相比實物消費,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更看重體驗,個性化、創新型的體驗更容易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這也使得時下分享經濟、出境旅遊等新的消費理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見圖3)。而在實物選擇方面,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品質和個人喜好,對奢侈品的推崇已經不如上一代消費者。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千禧一代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大約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進入個人消費者時代,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是消費個體的數字化水平開始超過商業企業,而移動設備、互聯網社交、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的技術應用都在進一步擴大消費個體和商業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差異。為了彌補在數字化方面的不足,商業企業需要更多地藉助數字化手段,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是目前推動商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因素,也是整個消費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計算能力、算法、數據等核心因素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並推動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主要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使得多個行業的創新和變革能夠圍繞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地對整個商業社會產生影響,從而重新定義未來商業模式(見圖4)。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化

超級平臺在構築生態體系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服務市場的不斷滲透也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超級平臺通過資源的整合和業態的創新,推動著整個消費市場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爭奪將是對人和時間的爭奪,而評價市場參與者的重要標準將是其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中的佔比(見圖5)。騰訊旗下的微信已經佔據了中國手機用戶近30%的使用時間,而阿里也在通過社交媒體、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佔據消費者的時間。通過更多時間的佔用,超級平臺可以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多維聯繫,通過數據的不斷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並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主要細分市場的趨勢和機遇分析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到店餐飲為代表的傳統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走向穩定和成熟,市場的發展邏輯也由單純的橫向擴張轉變為縱向的深化發展和資源優化。以外賣和網約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尚未成熟,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革和拓展從而得到提升,因此快速演進是新興業務發展的主基調。

傳統領域深化發展

傳統的生活服務細分市場由於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以超級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對於平臺來說,商戶的表現和消費者的滿意度直接決定了平臺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平臺商戶的競爭力,並且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目前超級平臺關心的核心問題。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商業世界轉型的一條主線。對於商戶和平臺來說,數字化主要包括消費者端的數字化和運營的數字化。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將幫助企業形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環環相扣的數據交融方式,透明的數據流和可追溯的分析過程,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以數據和分析驅動的新型運營模式(見圖6)。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新興領域快速演進

近年來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新興業務創新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從落地到快速普及的時間週期也變得更短。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持續變化的市場格局,新興領域的市場參與者在持續擴大規模、提高滲透率的同時,也正在對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著優化和提升,以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目前仍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外賣市場為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餐飲開闢了新的發展途徑,擴大了消費的選擇,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運力資源。隨著市場擴張的不斷推進,一方面外賣服務平臺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提升整體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拓展,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見圖7)。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資源整合實現價值鏈優化

為了佔據更多的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黏性,同時也通過資源的協同來持續優化價值鏈,超級平臺在市場中進行著持續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資源整合和技術資源整合。

服務資源整合。

超級平臺為了擴充服務場景,佔據更多的消費者時間份額,建立更加完整的消費和服務鏈條,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了持續的服務資源整合。

技術資源整合。

技術進步是數字化時代推動商業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底層技術的爆發催生了眾多的科技應用,超級平臺在聚合服務的同時,對技術資源和技術提供商也進行著整合,以便能夠形成更加系統化和一致化的技術應用。

以美團為例,在服務資源和技術資源的雙重佈局下,美團點評的餐飲業務模塊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服務鏈條和技術鏈條,涵蓋了營銷服務、日常運營服務、配套的金融服務以及系統應用層面的IT服務(見圖8),這種以特定服務為中心,對上下游資源和技術的整合,對業務的精細化發展和全價值鏈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行業生態展望

隨著市場集中度的不斷上升以及資源整合的深入,市場中主要的平臺參與者已經基本確立。美團點評的服務領域基本覆蓋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的每一個環節,而阿里巴巴也通過多種手段對生活服務市場進行著佈局,其背後倚靠的是由零售、娛樂、金融服務、技術服務等構成的大生態。整體來看,生活服務市場的超級平臺化已經成為主流,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斷延續。

平臺經濟模式確立

生活服務市場在超級平臺的主導下,平臺經濟模式已經確立。平臺經濟依託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開放的基礎設施、數據化的生產要素和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撮合機制,支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激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除了自身創造的價值之外,還會帶動原材料、設計、生產製造、分銷等上游供應鏈的協同分工和經濟增長。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商家的平臺,生活服務平臺一方面以消費者的生活服務需求為中心,構建了集合性的生活服務體系,另一方面以商家需求為導向,通過IT、金融、物流、營銷、運營、供應鏈等方面對商家進行賦能(見圖9),在巨大的交易體量下(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完成交易筆數超過58億,交易金額達3570億元),平臺既具有消費者價值,又具有行業價值,而由於平臺對於經濟發展、協同治理方面的作用,對於政府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平臺經濟治理

平臺經濟本身具有多重價值和多種角色,在信息化時代的大勢下,正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召喚著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創新,這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平臺經濟體系中,需要有新的認知和機制來適應日益變化的情況。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平臺、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攜手優化。

基於互聯網的平臺經濟發展是新生事物,具有生態性、開放性、共贏性、普惠性的發展特徵。隨著平臺經濟發展的深入,對其治理的思考也越來越深入。在新的治理格局下,有四個主要的思考維度。

第一個思考維度:原則

對於平臺經濟的治理,要堅持三條原則:1.促進創新,把促進創新作為平臺經濟治理的基本出發點,合理確定治理的制度體系和治理進度,避免扼殺創新;2.主體公平,要促進線上線下、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實質公平,保障公平競爭的創業創新環境;3.福利最大化,調節相關主體之間的責權利關係和利益分配,儘量做到有利於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第二個思考維度:角色

平臺經濟是一種政府監管部門、商品或服務提供者、消費者、平臺、第三方機構等眾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組成的複雜生態系統。傳統經濟治理的G-B-C架構,正在演變成為平臺經濟治理的G-P-B-C架構,並有幾個突出特點:1.平臺成為重要的治理角色,通過制定平臺規則,在平臺生態系統維護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成為平臺經濟治理的推動者和參與者;2.消費者和第三方機構成為規則治理、案例判定等的重要參與者,而且一定程度上成為驅動生態繁榮的直接力量;3.政府擔負著守夜人的責任,體現了包容性,為新生事物保駕護航,應當適應互聯網時代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思維、新方法和新秩序。

第三個思考維度:方式

協同治理是平臺經濟治理的最基本方式。需要構建一種去中心化、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引入更多的參與者,各有分工、各司其職,從過去的管理的角度,向治理乃至協同治理的角度轉變。

第四個思考維度:手段

平臺經濟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從未面臨過的非常龐雜的生態,不管是互聯網公司本身還是政府,面對這種新型經濟體的時候都沒有經驗。推動平臺經濟治理,除了要採用法律法規、網絡規則等制度手段外,還需要更加重視使用技術手段,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作用,通過大數據構建信用體系、代碼規則,讓平臺治理更加高效、準確。未來平臺經濟的治理,技術手段不可或缺,這與傳統經濟治理存在很重要的差別。

潛在的行業重塑趨勢

數字化時代具有與工業時代截然不同的發展特徵,在目前中國獨特的數字化環境下,行業的變化是非連續且不可預測的,同時市場正被無限細分,每一個消費者群體都可能形成一個獨特的市場。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行業邊界也逐漸消失,市場參與者開始更多地追求跨界協同,因此對應的發展邏輯也由過去的線性思維轉變為非線性思維(見圖10)。

博鰲研究 | 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

近幾年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了數字化時代的行業變革,德勤對於科技發展趨勢的研究顯示,過去9年時間裡,科技應用的持續迭代對商業世界產生了深遠並且多元的影響。具體來看,科技應用持續推動著數字化、分析、網絡、信息技術業務、雲、核心六個方面的演變,具體體現在媒介、內容和社會組織的數字化演進、數據和分析能力提升、新型網絡關係的建立(區塊鏈)、信息技術爆發、新核心重塑等方面。2020年前後,多項技術有望迎來集中式爆發,其中大規模機器學習、智聯網、5G、人機自然交互等細分領域的科技對商業的影響尤其值得關注

因此,對於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會是未來重塑市場的核心力量。結合科技進步的方向以及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歷程,有四大潛在的變化可能會成為重塑市場的力量。

• 新的交互方式。技術的進步在未來可能會帶來新的互動媒介和渠道。從PC端到移動端再到新媒介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對市場產生大的衝擊。

• 新的市場參與者。雖然目前幾大主要市場的格局已經趨於穩定,但是仍舊有大量的生活服務需求可能未被滿足,技術的進步配合模式的創新仍有望帶來新的市場參與者。

• 新的供需關係。商家和消費者的關係已經由過去的以商家和商品為中心轉向了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和商家的關係正在被重構,隨著雙方互動更加密切和直接,消費者對整個供應鏈的影響將更加明顯,同時新的媒介也可能加速這一趨勢。

• 新的數字化能力。科技進步使得市場參與者的數字化能力持續增強,也促進了平臺和商家的發展。儘管整體來看新興科技、數據和分析能力的發展目前仍處在相對初級階段,但這些元素未來將會更多地融合,產生協同效應,並對市場參與者進行重構。

總結

經濟持續發展推動服務業市場持續穩步增長,在線服務的滲透率也將隨著整體數字化水平的上升而不斷提高,整個市場的全渠道融合將會持續演進。在市場的發展中,年輕化的消費群體、快速進步的科技以及不斷進行資源聚合的平臺,都是目前影響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這些主要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細分市場也將呈現出差異化的發展特徵。資源的持續聚集和綜合實力的提升使得超級平臺成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在超級平臺主導的市場中,平臺經濟模式已經確立,對產業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展望生活服務領域的未來發展,由科技進步帶來的新的交互方式、新的市場參與者、新的供需關係和新的數字化能力都有可能成為重塑市場的重要力量。

本文摘自《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會前報告》

本文件表達的觀點並非一定反映博鰲亞洲論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和地區政府部門的觀點和政策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