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美術 陳少梅 國畫 藝術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5-28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少梅(1909-1954)

一 、 家世尋蹤

陳少梅,1909年4月9日己酉(農曆閏二月十九日寅時)出生在福建漳州。祖籍湖南省衡山縣(今衡東縣)霞流鎮平田村,後遷鶴橋鄉金花村。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竹溪訪友》

平田陳氏,為歷代書香門第。陳少梅出生時,父親陳嘉言正在漳州任知府。陳嘉言(1851—1935年),字梅生。清光緒八年(1882年)中解元,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進士(二甲第九名),授翰林院編修,歷任京畿道監察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等職。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高士圖》

陳少梅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後來他有一枚印章叫“衡山陳五”),取名雲章鳥(後改名雲彰),字季升。母親叫舒瓊仙,生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後來長期與陳少梅一家在天津、北京同住。1954年陳少梅去世後,她因悲痛過度患腦溢血於次年辭世,享年70歲。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紫氣東來》

幼時的陳少梅天資聰穎,深受父親喜愛。在漳州生活期間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岌岌可危,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革命活動此起彼伏,不久辛亥革命爆發,革命浪潮席捲漳州。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高士賞竹圖》

1911年10月10日,同盟會發動武昌起義成功,全國各省積極響應。11日,同盟會即宣告漳州光復。有關資料顯示,漳州的順利光復與清朝地方政府首腦陳嘉言放棄抵抗有關。陳嘉言召漳郡父老協商安撫事宜,聽其自治,掛印辭官返湘。(見熊希齡《梅生太史行略》)從1903年赴任,到1911年掛冠去職,陳嘉言治漳九年,“三遇水災,於浚河築堤之役,纖細必躬親。賑濟以時,民忘其苦。漳郡濱海,民俗獷悍,常尋仇鬥,先生一感之以誠,鬥風盡弭。”(同上)。陳嘉言“雖歷官數十年,清貧如故。”離漳返湘時囊中羞澀,不得不將兩個幼女託付漳州富商孫宗蔡和蔡平甫,換取800銀元作為路費,僱船取道上海返回湖南老家。歸途中曾賦詩明志:“蒞位九州越十年,愧無德政慰先賢。清風兩袖常隨我,不負閭閻不負天。”(見陳長龍《末代漳州知府陳嘉言》)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布袋和尚》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高士圖》

當時不足3歲的陳少梅跟隨父母經歷了這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陳嘉言返回湖南老家後,“賃宅而居,賣文鬻書,以易薪米,僅足自存。” (見熊希齡《梅生太史行略》)陳少梅在家鄉從父讀書,學習詩文書法,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他尤愛丹青,臨習不輟,喜畫家鄉山水,遊蹤遍歷衡嶽瀟湘。後來,他有“家在洞庭衡嶽間”之印語(此印遺失)。陳嘉言見他聰穎過人、勤奮好學,又為他取字“少梅”,以勵其繼承父志。成名後,以字行。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嘉言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湖湘名宿如郭玉池、劉蘊齋、王湘綺等多與之有交誼。陳嘉言善詩文,工書法,著有《鋤茶老圃詩抄》八卷。晚年回湘主持衡陽書院(即船山學社)。鑑湖女俠秋瑾曾有《上陳先生梅生索書室聯詩》雲:“如雷久耳右軍名,問字愁難列講庭,欲乞一聯綺麗筆,閨中曾讀養鵝經。”把他和王羲之相比,可見他書名之盛。1914年,湘學泰斗王湘綺任民國國史館館長,聘陳嘉言為編纂,時袁世凱陰謀稱帝,遣人以2萬金請他寫文“勸進”,被他拒絕,不久被推舉為國會議員。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柳蔭仕女圖》

1920年,陳少梅隨父來到北京,寓居宣武門外爛漫衚衕湖南會館。1926年北京湖廣會館成立,陳嘉言被推舉為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當時會館是外省精英聚集之所,加上北京畫家雲集,許多人亦富收藏。由於父親德高望重,交遊甚廣,陳少梅眼界大開,他常常借來私人藏畫,徹夜臨習,打下了堅實的筆墨功底。沒有幾年他已畫得很好,常能以鬻畫收入補貼家用,被時人譽為“神童”。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柳岸觀荷》

在陳少梅的次子陳長智先生編寫的《陳少梅年表》中,1912至1922年即陳少梅3歲至13歲期間的記述較為簡略,而這10年正是陳少梅國學啟蒙以及打下學業和藝術根基最為重要的時期。《年表》中沒有顯示他進過學堂,這時期他最重要的老師就是父親陳嘉言。從1923年他14歲就成為大儒金北樓入室弟子來看,其國學知識和繪畫技藝都應達到了一定水平。

無疑,陳嘉言的人品、思想、學問,特別是其詩詞、書法等國學功底給少年時期的陳少梅帶來了豐厚的營養,所有這些都在他日後的書畫作品中得到了體現。此外,陳少梅在衡山農村老家生活的那段時間,正是他樹立人生志向的關鍵時期,不能不受到陳氏近親和家族的影響。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嘉言父陳源,字虎臣,英年早逝。母張太夫人是進士、福建臺灣府同知張學尹之女,博通經史,工為詩文。陳嘉言三兄弟從母授學,光緒壬午中解元,與胞兄毓光同榜,光緒已醜中進士。陳嘉言與胞兄毓光、毓昌,堂弟陳鼎、陳範,三人中進士,一人獲軍功,一人中舉人,被譽為“五鳳齊飛”,於朝野傳為佳話。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仕女》

陳少梅的家族近親中不乏中國近代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今選幾位列舉如下:

陳少梅的堂叔陳鼎(1854—1904年),官至軍機處行走,支持戊戌維新變法,與譚嗣同等六君子一同被綁赴刑場,險被殺害。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仕女》

另一位堂叔陳範(1860—1913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民主革命報紙——《蘇報》之館主。《蘇報》所刊鄒容《革命軍自序》等大量反清文章,在國民革命史上影響巨大,“《蘇報》案” 曾在海內外引起轟動。

陳少梅的堂姐陳擷芬(1883—1923年)即陳範的長女,是著名女革命家,筆名楚南女子,創辦中國首家女報《女學報》。留日期間與鑑湖女俠秋瑾改組共愛會,被推為會長。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仕女》

另一位堂姐陳衡哲(1890—1976年)即陳嘉言的堂弟陳韜的次女,是清華學堂首批留美女生並獲碩士學位。她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第一位女作家,1917年即發表白話小說《一日》,比魯迅的《狂人日記》還早一年。192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教授。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仕女》

陳少梅的長姐陳雲鳳(約1869—1946年),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母親。明翰投身革命,祖父要將明翰沉塘,被她救出,她也搬出夏府,投身兒女們的事業。1922年,她被衡陽婦女界一致推舉為縣議員。她的四個子女——明翰、明弼、明震、明衡(女)先後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僅從這幾位近親的成就即可看出,陳家擁有求知、進取、創新、進步的家族傳統。生活在這樣一個思想進步的仕宦書香家庭,使陳少梅自幼便眼界高遠,少年時就有了較多接觸外界新鮮事物的機會,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於國學、詩詞、書畫等方面基礎紮實,又較早接觸到金城這樣的學界翹楚,為他日後在傳統繪畫界登堂入室、獨佔鰲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二、繪事鉤沉

1.千里馬遇到伯樂

1923年,14歲的陳少梅加入由金城先生(1878—1926年)主持的“中國畫學研究會”,成為金城入室弟子,從此開始了他的職業繪畫生涯。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杏花春雨江南》

金城,又名紹城,字拱北,號北樓,自號藕湖,浙江歸安(今湖州)人。遊歷歐美,博學多才,書畫篆刻金石六藝無所不精,擅長山水、花鳥,師法宋元,筆墨謹嚴,以工帶寫,傳統繪畫功力極為深厚。他曾任政府要職,倡議設立古物陳列所(故宮博物院前身),以收藏清宮及熱河行宮所藏金石書畫。1920年春,金北樓聯合陳師曾等畫界名流,創辦了“中國畫學研究會”,被推為會長。金城是中國畫家中較早接觸西畫者,他認為西方藝術與中國宋代繪畫的精神暗合,主張工筆為中國畫學的正宗,而寫意為別派。提倡繼承宋元傳統,“保存國粹”。這一觀點對於陳少梅一生的繪畫創作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山水》

受業金北樓,使陳少梅有機會隨師觀摩宋元名家真跡,這對他日後繪畫風格的形成至關重要。在畫會裡,陳少梅年齡最小,但“畫詣在同門中卓犖無少遜色”(啟功《陳少梅畫集序》)。畫學研究會中名家薈萃,使他大開眼界,又有名師親授,從此畫藝大進。金北樓曾說:“我一生教授弟子甚多,他是最小的,卻是我最得意的。少梅超詣絕群,必以過我。” 著名工筆人物畫家劉凌滄教授曾回憶說:“當我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時,陳少梅已是出類拔萃的畫家,為人倜儻瀟灑,不苟合取容,於藝術上不只才情風發,而思緒雋永,總能深入一層”。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路轉松濤圖》

1926年秋,金北樓先生不幸辭世。冬,金北樓之子金開藩(字潛庵)繼承父志,聯絡周肇祥、齊白石等名流,成立“湖社畫會”,葉恭綽、陳半丁、於非闇、溥儒、徐燕孫、胡佩衡、秦仲文,馬晉、王雪濤、吳滰汀、汪慎生等均為會員。凡會員均取帶湖字之號。陳少梅取號升湖,為湖社畫會骨幹。湖社會員人數最多時達400餘人,對推動近代中國美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2.課徒作畫,享譽津門

193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紀念建國百年國際博覽會,湖社會員作品參展,陳少梅榮獲美術銀獎,年僅21歲。同年,湖社畫會在天津舉辦畫展引起轟動,陳少梅的作品倍受讚譽。天津某大學一位名叫楊清我的女教授看到陳少梅的作品深感震撼,隨即辭職趕到北京從陳少梅學畫。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津門畫家紛紛要求湖社畫會在天津設立分支機構,湖社畫會遂決定成立天津分會,由陳少梅、惠孝同前往主持工作。1931年3月10日,湖社畫會天津分會正式開課,陳少梅主授人物、山水、花鳥,頗受學員歡迎。

1935年7月6日至8日,陳少梅畫展在天津法租界永安飯店二樓舉行。7月11日的《北洋畫報》刊登陳少梅作品二幅,並載書畫名家巢章甫(1912—1957年)的一篇短文《陳少梅畫展小言》,雲:“畫家陳少梅先生,英年力學,名震平津。……人物、仕女,並皆絕佳,山水更兼南北二家。並世作者,殊不多睹也。值此藝術消沉之際,正復異彩當空,光芒萬丈,盛可知也。”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7月30日天津淪陷,湖社天津分會停止活動。陳少梅避居英租界倫敦道(現成都道)世界裡一號,鬻畫課徒為生,粗茶淡飯,不求聞達。入室弟子有馮忠蓮(已故)、韓百里(已故)、王卓如(已故)、孫天牧、卞繼新、張慎言、黃士俊、劉維良、關雁修、王伯元、王寶銘、邵芳等。他授畫一如他的創作,極其認真負責。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孫其峰曾說:“少梅傑出的貢獻之一是他又是藝術教育家。天津現在的畫家,主要從師於陳少梅、劉子久兩大家。”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太白觀瀑圖》

中央文史館館員、老畫家孫天牧先生是陳少梅的得意弟子,也是終生繼承老師衣缽的忠誠實踐者,他從1938年開始跟陳少梅學畫,一直學了10年,堅定不移。在接受筆者採訪時,他說:“和陳老師學畫需心生靜氣、情不別移。每次兩個課時都是在老師示範技法或批改學生習作謬誤中完成的。學生呢?則全神貫注心摹手追。至於老師穿了什麼長衫,待會兒吃什麼飯,桌子上添置了什麼新的東西,做學生的腦子裡一概全沒有。往往舊的謬誤未除,新的技法又來,新課接舊課,壓力大的很啊!”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令孫天牧終生難忘的是1939年夏天的一堂課。那年天津一入夏,就大雨小雨不斷,一直下得溝滿壕平,到處潮溼得幾乎能踩出水來。一天他按時去老師家上課,“那畫真是畫不下去,連宣紙都是溼漉漉的。陳先生便說:‘今天只畫苔點吧。’從師命,我便在一張紙上密密匝匝地點起了苔點。一刻鐘之後在我片刻的休息中少梅師也在這張紙上點起了苔點,我自覺他畫的和我畫的並無異樣,老師觀察到我的表情,笑笑說:‘你把紙翻過來看看。’隨著紙翻過來,驚得我立即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清楚地看到凡是透過紙的苔點都是少梅師所畫,那透不過來的自然是我畫的了。” 陳少梅接著告訴學生:“一件畫作沒有任何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方,墨色、顏色、點、線皆需功力所為。” (2007年8月4日採訪孫天牧先生記錄)陳少梅 70年前的這句話讓孫天牧牢記在心,受用終生。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3.子女眼中的陳少梅

1937年11月18日,長子長年出生。在此後的幾年中,其他三個孩子又先後出世,活潑可愛的孩子給陳少梅單調的繪畫生活增添了無窮的快樂。三、四十年代,陳少梅絕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天津,除了給學生上課,就是畫畫,創作了大量山水、人物畫作,技藝也日臻成熟。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山水》

在子女們的印象中,他沒有休息日,連過年都畫畫,他自己說如果兩三天不畫手就生了。不論寒暑,出門時總要帶一個小本子,有時會途中停下畫起來。“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帶我到公園玩過,就去過天津的水上公園,去過一次,我就不願意和他再去了,他見著一棵樹就發呆,掏出筆就素描。”(2008年4月18日採訪陳長年先生記錄)

當時家裡人口多,經濟十分拮据。全家居住在世界裡一號一座小樓裡,是租用的房子,面積不大,人口最多時有10口。“我們兄妹四個,我奶奶,姑姑、我叔叔,我父母,表哥,10口人僅靠我父親一個人養活。父親很忙,整天除了教學就自己作畫,你想那會兒有多少張嘴在等著他的畫畫出來啊!” (2008年4月22日採訪陳長智先生記錄)在生活的重壓下,陳少梅儘可能多畫一些畫,以貼補家用。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長智先生是兄妹四人中惟一一位拿起畫筆的,他自號“小梅”,意在繼承父親的事業。“我們小時候看得最多的就是父親畫畫了。他作畫前往往一邊研墨一邊凝思馳想。一旦落墨即運筆靈動如飛,時而用腕,時而運肘,抑揚頓挫,如詩、如樂、如舞,節奏感特別強。有時他手夾兩三支畫筆,不時輪換,速度之快,如演幻術一般。他還有個抿筆的習慣,即用雙脣把筆很快地抿一下,水墨的濃淡乾溼便了然於胸,落在紙上恰倒好處。所以常見他畫完畫,嘴脣上還留有墨痕。”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最小的愛女長玲和父親一起生活了10年,對父親痴迷繪畫印象頗深。“父親作畫非常投入,有一次夜深了,奶奶給我父親送去一個饅頭和一小碟白糖。過了一會兒,奶奶去收拾碟子,發現父親的嘴上沾了許多墨,而白糖還在那裡,原來父親錯把饅頭蘸了墨吃。第二天,奶奶講起,引得全家樂不可支。”(陳長玲《懷念父親陳少梅》)

榮寶齋原副總經理米景揚是陳少梅的女婿,他說:“岳父陳少梅每天用在畫畫的時間上多達十六七個小時,很難看見他睡覺,他活了四十五歲應該說是一種濃縮了的生命形式。他的藝術成就本應是用他生命的倍數才能達到的,但他只用了一半的時間就匆匆的走了……”(2007年8月18日採訪米景揚先生記錄)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1947年4月,陳少梅在天津永安飯店舉辦畫展,盛況空前。他在5月15日寫給友人的信中說:“上月弟在津舉行畫展,成績甚佳,一時感以為近十餘年來僅有之盛況,差可告慰。”

其時內戰爆發,人心不振,湖社畫會天津分會工作陷入困境。6月1日湖社畫會天津分會原準備在文昌宮聚會,因學潮關係,天津臨時戒嚴,只得作罷。陳少梅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津社中一切近已完全陷於停頓,人心不振,當亦由種種緣故迫使所致。英雄無力造時勢,遂為時勢所支配。能不為時勢所囿者乃克有為,否則庸人耳。知之不行,行之不力,終成庸人。奈何,奈何!”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暮歸圖》

4.英年早逝,百身何贖

1947年秋,陳少梅將全家搬到北平,居和平門內西半壁街。他不久返津,與妻子和愛女長玲居福音裡,後遷達文裡,其他7口人則在母親的帶領下住在北平,不久又從西半壁街移居西郊香山。

1951年,陳少梅從香山把老母等家人接回城裡,將他們安置於宣武區爛漫衚衕湘鄉會館。自己又返回天津,出任天津美術工廠廠長,籌建天津美術學園(今天津美術學院的前身)。次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副主席,兼任天津美術學園校長,親自授課。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山水》

1953年,陳少梅應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葉淺予之邀赴京,暫居什剎海畔好友張伯駒先生寓所,後遷西海湖畔板橋頭條1號胡佩衡先生處(後為周懷民寓所)。

來到北京,面對新的形勢,陳少梅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深深感到新時代需要技法的更新,於是赴西郊寫生,畫了許多寫生畫稿,開始用傳統筆墨表現現實生活,創作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這一時期他的創作不僅數量多,而且思想和藝術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進入了鼎盛時期。這時期的作品如《江南春》、《小姑山》、《浴牛圖》等,“從意境、筆墨、章法來看已脫去古人成法,逐漸化成了自己以細密秀雅為主調的藝術語言,有的以完全嶄新的面目表現了現代生活。”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天有不測風雲。9月9日,陰曆八月十三,上午,陳少梅帶著月餅來到湘鄉會館探望母親和孩子。“中午,畫家王伯元來訪。下午,父親坐在桌邊一邊切月餅一邊與奶奶話家常,忽然頭部劇痛。奶奶見他面色不對,慌了。父親踉蹌著站起身,說了句‘不要緊……’,便一頭栽倒在奶奶的床上。等母親趕回家請來大夫,父親的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親愛的父親就這樣匆匆離我們而去了,享年僅45歲。”(陳長智《緬懷我們的父親陳少梅》)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長智先生向筆者介紹了陳少梅猝然離世的原因:“他去世前已患有高血壓,平常就頭暈,也不太重視。他當時住在板橋頭條,我們住在湘鄉會館,他經常到南城來看我奶奶和我們,有時候他也把剛畫完的畫拿來讓大家欣賞。他住的地方我們也去過。特別是1954年我母親去東北臨摹古畫那段時間,有一次我們到他那去,碰上他正吃飯,拿一個鋁飯盒蒸米飯,然後倒上醬油,拌上葷油,趁熱就吃,他說這樣特別香。那葷油怎麼能吃啊?他自己就湊合,畫畫忙,沒有時間去弄飯。” (2008年4月22日採訪陳長智先生記錄)長期的身體透支,飲食生活不規律,積勞成疾,腦溢血瞬間擊倒了這位才華橫溢的畫家。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陳少梅走了,但他用青春和生命寫就的一千餘幅作品得以傳世。每當人們展卷領略其過人的筆墨風雲時,心中就會矗立起一座豐碑。

1981年秋,啟功先生為陳少梅遺作《鍾進士醉酒圖》題詩及注:“運毫河殊運斤,著墨即是明人。梅老已成千古,鍾公鐵面常春。——此故人陳少梅先生遺作,其紙不過三十年,其筆則三百年。所著者音徽往矣,百身何贖!”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1984年9月,範曾先生在《早凋的明星—懷念陳少梅先生》一文中說:“真是天公忌才,造就了這麼一位難得的智睿之士,又很快地奪去了他的畫筆,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留下了千秋憾事。”

近代著名畫家陳師曾1921年在《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說:“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過以上敘述,我們有理由說,陳少梅的作品完全具備了這四點,不愧為20世紀中國文人畫之高峰。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丹青鑄史,藝顯千秋。雖然陳少梅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他的藝術之樹長青。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中國畫 名家陳少梅 作品欣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