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培拉(Tampera)的繪畫歷史

美術 藝術 油畫 喬託·邦多納 藝術家的天地 2017-06-06

丹培拉(Tampera)的繪畫歷史

死島

不論西方還是東方,人類為繪畫最早可找到並方便易用的顏料結合劑,即是膠,包括動物類膠和植物類膠。在歐洲,從三萬多年前的原始人洞窟壁畫,直到近代的水彩、水粉和色粉筆畫,皆以膠做媒介,其間當然逐步改進了膠種的優選和精製技術,(如法國畫家對於傳統膠類至今仍最迷信兔皮膠)。但不論用多麼精製的皮膠或樹膠結合顏料,過量則易裂,不足又可能“出粉”,並有不宜多層複蓋和不耐潮溼等缺點。這對於宋、元以後主要以卷軸、冊頁形式流傳的中國文人畫危害並不嚴重,故中國畫一直保守膠彩為唯一畫種至今(國畫用的明膠即是精製的皮膠,墨也是膠彩)。日本繪畫長期亦然,(近幾十年發明出適合顏料厚塗的所謂“鹿膠”,使畫法有所變化,但仍是膠彩)。歐洲繪畫的發展,長期以來始終與教堂或宮廷的髙大建築需要相聯繫,以壁畫、祭壇畫和架上繪畫為主要形式,大型繪製對顏料結合劑的堅固耐久要求更為迫切,促使歐洲古代畫家對膠種的選擇和研發,較東方畫家有更廣泛的探求,除使用一般的動物膠和樹脂膠外,古埃及和古希臘人的“蠟彩”(Ecaostic,Cire),稍後盛行的“溼壁畫”(Fresco),亦稱“石灰彩”,皆可算入膠彩畫範疇。Tempera源出古意大利語調合、攪拌一詞,法語的detrampe,英語的Guache(來源於意大利語Guazzo),最初皆有類似含義,因此這幾個詞都曾泛指一切可水溶的膠性顏料結合劑及用此繪成的圖畫,至今西方辭書中也有將三個詞互相混同的情況,如某些法文美術辭典即將Tempera與Detrampe同義,(雖然後者曾專指一種用草木灰皂化的蜂蠟溶液加膠做結合劑的拜佔廷繪畫技法,十八世紀以後,這個詞在俗語中又用為“粗製濫造的畫”)。Guache今天則被世界通用為水粉畫及其顏料的名稱,(這種以阿拉伯樹膠為結合劑的水粉顏料,正確譯法應為樹膠水彩或不透明水彩,是近代才有的)。

丹培拉(Tampera)的繪畫歷史

最後的晚餐

歐洲古代畫家非常廣泛的膠彩發明中,還包括兩種特殊膠類,即雞蛋與乾酪素,這是中國繪畫史上未見人用的膠種,(曾耳聞個別民間畫家用牛奶調色,但並未見推廣)。這兩種膠與普通的皮膠、骨膠和樹脂膠不同之處,在於其膠液中同時存在有水溶性黏液物和水不溶性的油脂成份,(如蛋黃中含有一半水,30%油脂以及蛋白質黏液),呈“分散體”乳液形態存在,故稱“天然乳性膠”,用它調合顏料乾燥迅速、結膜強固,幹後呈水不可逆性。

丹培拉(Tampera)的繪畫歷史

但丁的小舟

蛋彩(Egg Tampera)和酪彩(Cacien)的使用,最早皆可上溯到古希臘時代,中世紀中被廣泛應用於木板聖象畫,羊皮紙上的手抄本插圖和某些壁畫中,傳說十三世紀末佛羅侖斯畫家奇馬布將這種繪畫技巧引入意大利,用來繪製大型拼板祭壇畫,後來喬託更加完善了這種技法,使之在意大利北方廣泛流傳。據其門人森尼尼記載:喬託是採用蛋黃和無花果樹汁液做坦培拉的乳化劑,大大提高了繪畫的寫實能力。同時代的“西耶那”畫派大師,則一直熱衷於將坦培拉畫法與金銀箔畫地相結合的拜佔廷式裝飾風格。進入十五世紀,出現了安吉利柯、菲利波。利比、弗朗西斯卡、曼臺尼亞、波拉鬱洛兄弟、吉朗達約等一大批坦培拉巨匠,稍後的菩提徹利更是將這種技巧推到光輝的頂峰。地處北歐的弗拉芒派畫師,自中世紀起也都是使用坦培拉材料作畫。一般認為凡。愛克發明油畫,其實對其貢獻較為可信的說法是:(一)在雞蛋這種含油性成分的天然乳性膠中再加入油和樹脂,製成油性更強的乳液(Emilsion),用於底層畫,(二)將用鉛化物催化熬稠的油脂與樹脂混合,製成行筆流暢、既透明又可速乾的光油,用於上層釉染(Glazing),因此今天的繪畫技法專家多將這種畫法歸類為坦培拉和油的混合技法,有人也稱之為油性坦培拉技法。達。芬奇中年所作現存盧浮宮的重要繪畫作《聖安娜與聖母子》,就是純粹的蛋黃坦培拉作品,而畫在牆上的《最後晚歺》並非溼壁畫,而是他自創的一種油性坦培拉材料,據說配方不夠成功,畫後不久即出現色層脫落。十六世紀時稱“新繪畫”的凡。愛克技法,經過威尼斯畫派大師的推動,普及到整個歐洲大陸,但坦培拉技術並被畫家完全放棄。從十六世到十八世紀的歐洲繪畫,可謂古典技法油畫為主的時代,但不論卡拉瓦還是盧本斯,仍是使用坦培拉底層手段,與油性釉染的交替結合,故與近代的直接法油畫不同,應稱之為“間接法”或“”透明法油畫。直到十九世紀德拉克洛瓦畫《坦丁的小舟》仍是用這種標準的古典技法。經過印象主義運動,西方畫家似一度遺忘了坦培拉傳統,但到十九世紀末,伴隨歐洲“新藝術運動”浪潮,一批畫家又重新探索坦培拉的技法奧祕,以畫《死島》著名的瑞士畫家勃克林最為積極,他曾使試驗用骨膠,魚膘膠和澱粉膠等,加入油與樹脂,製成非天然的所謂“人工乳性膠”,也使用臘乳液,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當時還有英國的帕恩。瓊斯,奧地利的克里木特,德國的蘭巴赫,法國的唯亞爾,以及俄國的謝洛夫等皆留下不少坦培拉作品。現代畫家中如畢加索也曾使用坦培拉材料。以坦培拉畫法為專門者,五十年代美國曾出現維克奈等一批時稱“魔幻寫實”的蛋彩畫家。至於懷斯和法國的巴爾丟斯,現在更為中國繪畫界所熟知。1985年一位加拿大畫家柯爾維爾作品來華,展品即有數幅純粹坦培拉、或坦培拉與油彩罩染結合的畫作,外文標註非常清楚,可惜翻譯失誤,將Glazed tempera on panel 硬譯成“光滑蛋白油釉上版畫,”就太荒唐可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