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美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表現)

考慮到1989年時,大陸只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短短三十年內就實現了 “霸屏”,著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心細細推究,可能你會跟我一樣,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這份榜單,與其說是中國趕英超美的歷史性宣言,還不如說它徹底揭開了大國博弈的底色。

"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美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表現)

考慮到1989年時,大陸只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短短三十年內就實現了 “霸屏”,著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心細細推究,可能你會跟我一樣,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這份榜單,與其說是中國趕英超美的歷史性宣言,還不如說它徹底揭開了大國博弈的底色。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01


2019年的世界五百強榜單上,美國“蒸發”了9家。

包括:美國快捷藥方控股公司、安泰保險、Andeavor公司、時代華納、來德愛Rite Aid、二十一世紀福克斯、Gilead Sciences公司、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

不過,這裡邊有6家企業之所以會“出局”,是因為它們被更強大的美國公司給收購/合併了。

而因未能獲得反壟斷批准,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博聯Walgreens轉而以5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來德愛Rite Aid美國門店近一半的股份。後者跌出了世界500強,但前者則上升了3位,位列世界500強第40位。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信諾保險(Cigna Co.)以大約6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快捷藥方控股,使得前者今年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上升34位,列229位。

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以超過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Andeavor公司,形成北美最大煉油公司。今年榜單上,馬拉松石油上升59位,列72位。

美國華特迪士尼收購了二十一世紀福克斯,重塑美國娛樂行業。該併購大大增強迪士尼在網絡視頻方面抗衡蘋果、亞馬遜、FACEBOOK、NETFLIX等企業的能力。今年,迪士尼在榜單中提升6位,列170位。

當然,不是所有的併購融合都會讓自己的名次提升。

美國最大的處方藥零售商CVS Health以大約700億美元完成收購安泰保險的交易,今年下降2位,位列榜單第19位。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今年下降5位,位列榜單25位。

由於承接了併購對象的債權債務關係,CVS、AT&T營收和利潤出現波動,導致名次下滑。但這兩家公司也得以佔領新的市場,戰鬥力提升。像CVS就創造出了一家新的醫療+保險巨頭。

僅僅一年的時間,資本力量的大開大合造成美國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風雲激盪。

“蒸發”掉的世界五百強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強強聯手,與更有實力的五百強融合了。

這些併購動作,體現了美國高度發達的市場機制下,最大的企業們之間的合縱連橫,化學反應可能產生最具競爭力的跨國巨頭:更強大的融資能力,更龐大的全球資源調配能力,更加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

即使是落榜的美國企業,也少有一蹶不振。

今年世界500強名單營業收入門檻是247.96億美元。其他3家跌落榜單的美國企業,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的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5.56億、241.75億、221.27億美元,拉下的差距非常的小。

換句話說,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還有很強大的後備軍,隨時會再擠入財富五百強榜單,將中國擠出全球第一的寶座。


02


今年,中國有一家連續上榜7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悄然消失了——天津物產集團。

這是天津市一家大型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去年位列第132位,在所有的中國企業中算是很靠前了。

但是2018年來,這家負債近2000億的國企爆雷不斷,紙面富貴淪為債務天坑。

今年4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連續調低天物集團個體信用評級,從BBB降到BBB-,再下調到CCC+,列入負面觀察清單。

截至2018年三季末,資本金不過25.5億元的天物集團,淨資產近580億元,但淨利潤只有3.8億元,總負債近1880億元。

財新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作為以融資性貿易為主業的大型國企,天物集團依靠從銀行借貸來的低息資金,向地方國企和各種民企放貸,依靠利益輸送掩蓋鉅虧,目前已經難以為繼。

天物集團鉅額的營業收入,是通過融資性貿易積累而來的。而營業收入,正是進入世界500強名單的唯一排名指標。天物依靠銀行“輸血”,站上世界之巔。

其實,集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功,中國今天要製造一個世界五百強並不難,因為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有隻開放給央企/國企的市場領域,它們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很容易動員各種資源做大營業收入。

一句話,背靠十三億人的口袋,想不發家致富都難。

所以,在2019年世界500強的中企名單中,央企/國企仍然佔了絕大多數。

據統計,中國內地的112家上榜企業,純粹的民營企業(不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可能只有20家,佔比僅為17.8%。

這些民企,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明星企業:華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美的、蘇寧……以及今年首次上榜的小米。

小米只用了9年,就衝入了世界500強。但像這樣的民營企業,仍然是少數。八成以上仍是央企和國企。

或許,這足以說明中國內地的上榜企業中,為什麼會有半數(57家)總部位於北京了。

央企的背後是國家力量,掌握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資源,天然具有規模優勢。央企的大量上榜,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力量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映射。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全世界的500強企業當中,僅有5家房企,而這5家房企全部來自於一個國家——中國。

能把房企送上世界五百強的,只有我泱泱大國,別無分店。

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綠地,排名至少比上一年提升50名。而其他上榜的企業中,也有不少涉足房地產,如廈門建發、五礦集團等。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這件事,是一個區域分隔明顯的市場。各國房企基本上都在競爭國內蛋糕,區別只是在於市場成熟程度,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

當前,中國國內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大概是4%多一些,低於發達國家6%-8%的水平。

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個十幾萬億的大蛋糕,像去年總銷售額達15萬億。

所以,你懂的,為什麼只有中國房企能夠躋身世界500強,因為他們所處的市場實在大得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中國房企在這個榜單上還會繼續上升。

"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美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表現)

考慮到1989年時,大陸只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短短三十年內就實現了 “霸屏”,著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心細細推究,可能你會跟我一樣,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這份榜單,與其說是中國趕英超美的歷史性宣言,還不如說它徹底揭開了大國博弈的底色。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01


2019年的世界五百強榜單上,美國“蒸發”了9家。

包括:美國快捷藥方控股公司、安泰保險、Andeavor公司、時代華納、來德愛Rite Aid、二十一世紀福克斯、Gilead Sciences公司、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

不過,這裡邊有6家企業之所以會“出局”,是因為它們被更強大的美國公司給收購/合併了。

而因未能獲得反壟斷批准,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博聯Walgreens轉而以5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來德愛Rite Aid美國門店近一半的股份。後者跌出了世界500強,但前者則上升了3位,位列世界500強第40位。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信諾保險(Cigna Co.)以大約6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快捷藥方控股,使得前者今年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上升34位,列229位。

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以超過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Andeavor公司,形成北美最大煉油公司。今年榜單上,馬拉松石油上升59位,列72位。

美國華特迪士尼收購了二十一世紀福克斯,重塑美國娛樂行業。該併購大大增強迪士尼在網絡視頻方面抗衡蘋果、亞馬遜、FACEBOOK、NETFLIX等企業的能力。今年,迪士尼在榜單中提升6位,列170位。

當然,不是所有的併購融合都會讓自己的名次提升。

美國最大的處方藥零售商CVS Health以大約700億美元完成收購安泰保險的交易,今年下降2位,位列榜單第19位。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今年下降5位,位列榜單25位。

由於承接了併購對象的債權債務關係,CVS、AT&T營收和利潤出現波動,導致名次下滑。但這兩家公司也得以佔領新的市場,戰鬥力提升。像CVS就創造出了一家新的醫療+保險巨頭。

僅僅一年的時間,資本力量的大開大合造成美國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風雲激盪。

“蒸發”掉的世界五百強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強強聯手,與更有實力的五百強融合了。

這些併購動作,體現了美國高度發達的市場機制下,最大的企業們之間的合縱連橫,化學反應可能產生最具競爭力的跨國巨頭:更強大的融資能力,更龐大的全球資源調配能力,更加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

即使是落榜的美國企業,也少有一蹶不振。

今年世界500強名單營業收入門檻是247.96億美元。其他3家跌落榜單的美國企業,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的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5.56億、241.75億、221.27億美元,拉下的差距非常的小。

換句話說,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還有很強大的後備軍,隨時會再擠入財富五百強榜單,將中國擠出全球第一的寶座。


02


今年,中國有一家連續上榜7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悄然消失了——天津物產集團。

這是天津市一家大型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去年位列第132位,在所有的中國企業中算是很靠前了。

但是2018年來,這家負債近2000億的國企爆雷不斷,紙面富貴淪為債務天坑。

今年4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連續調低天物集團個體信用評級,從BBB降到BBB-,再下調到CCC+,列入負面觀察清單。

截至2018年三季末,資本金不過25.5億元的天物集團,淨資產近580億元,但淨利潤只有3.8億元,總負債近1880億元。

財新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作為以融資性貿易為主業的大型國企,天物集團依靠從銀行借貸來的低息資金,向地方國企和各種民企放貸,依靠利益輸送掩蓋鉅虧,目前已經難以為繼。

天物集團鉅額的營業收入,是通過融資性貿易積累而來的。而營業收入,正是進入世界500強名單的唯一排名指標。天物依靠銀行“輸血”,站上世界之巔。

其實,集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功,中國今天要製造一個世界五百強並不難,因為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有隻開放給央企/國企的市場領域,它們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很容易動員各種資源做大營業收入。

一句話,背靠十三億人的口袋,想不發家致富都難。

所以,在2019年世界500強的中企名單中,央企/國企仍然佔了絕大多數。

據統計,中國內地的112家上榜企業,純粹的民營企業(不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可能只有20家,佔比僅為17.8%。

這些民企,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明星企業:華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美的、蘇寧……以及今年首次上榜的小米。

小米只用了9年,就衝入了世界500強。但像這樣的民營企業,仍然是少數。八成以上仍是央企和國企。

或許,這足以說明中國內地的上榜企業中,為什麼會有半數(57家)總部位於北京了。

央企的背後是國家力量,掌握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資源,天然具有規模優勢。央企的大量上榜,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力量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映射。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全世界的500強企業當中,僅有5家房企,而這5家房企全部來自於一個國家——中國。

能把房企送上世界五百強的,只有我泱泱大國,別無分店。

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綠地,排名至少比上一年提升50名。而其他上榜的企業中,也有不少涉足房地產,如廈門建發、五礦集團等。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這件事,是一個區域分隔明顯的市場。各國房企基本上都在競爭國內蛋糕,區別只是在於市場成熟程度,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

當前,中國國內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大概是4%多一些,低於發達國家6%-8%的水平。

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個十幾萬億的大蛋糕,像去年總銷售額達15萬億。

所以,你懂的,為什麼只有中國房企能夠躋身世界500強,因為他們所處的市場實在大得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中國房企在這個榜單上還會繼續上升。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但是房地產行業取得的這個成績,並不值得驕傲。

大國博弈,總不能靠房地產企業打頭陣把。唯有拋開房地產立國,用製造業立國,科技立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把?

歷經上百年的開疆闢土,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們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掌控國際經貿格局。中國的世界五百強卻大多裹足不前,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國際話語權差的不是一丟丟啊。


03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是個特別“簡單”的排行榜。

除了營業收入外,榜單唯一顯示的參考指標就是企業利潤。如果看看利潤榜和利潤率榜單,中國企業就表現出明顯的差距。

首先看看利潤榜。進入利潤榜Top100的中國企業數量不少,有18家。但如果除掉裡頭的銀行,還剩多少家?

8家,不到一半。

利潤榜上,工、建、農、中,加上國開行,包攬了中國企業創造利潤前五名。

相比之下,美國有39家企業進入利潤榜的Top100,其中銀行只有4家。更多的是電信、科技、醫藥等企業。

再問你一個問題:世界500強企業有多少是負利潤?答案是31家,6.2%的企業出現虧損。其中美國企業6家,中國企業12家。

利潤排名和結構,本身說明了不少問題。

"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美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表現)

考慮到1989年時,大陸只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短短三十年內就實現了 “霸屏”,著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心細細推究,可能你會跟我一樣,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這份榜單,與其說是中國趕英超美的歷史性宣言,還不如說它徹底揭開了大國博弈的底色。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01


2019年的世界五百強榜單上,美國“蒸發”了9家。

包括:美國快捷藥方控股公司、安泰保險、Andeavor公司、時代華納、來德愛Rite Aid、二十一世紀福克斯、Gilead Sciences公司、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

不過,這裡邊有6家企業之所以會“出局”,是因為它們被更強大的美國公司給收購/合併了。

而因未能獲得反壟斷批准,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博聯Walgreens轉而以5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來德愛Rite Aid美國門店近一半的股份。後者跌出了世界500強,但前者則上升了3位,位列世界500強第40位。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信諾保險(Cigna Co.)以大約6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快捷藥方控股,使得前者今年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上升34位,列229位。

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以超過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Andeavor公司,形成北美最大煉油公司。今年榜單上,馬拉松石油上升59位,列72位。

美國華特迪士尼收購了二十一世紀福克斯,重塑美國娛樂行業。該併購大大增強迪士尼在網絡視頻方面抗衡蘋果、亞馬遜、FACEBOOK、NETFLIX等企業的能力。今年,迪士尼在榜單中提升6位,列170位。

當然,不是所有的併購融合都會讓自己的名次提升。

美國最大的處方藥零售商CVS Health以大約700億美元完成收購安泰保險的交易,今年下降2位,位列榜單第19位。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今年下降5位,位列榜單25位。

由於承接了併購對象的債權債務關係,CVS、AT&T營收和利潤出現波動,導致名次下滑。但這兩家公司也得以佔領新的市場,戰鬥力提升。像CVS就創造出了一家新的醫療+保險巨頭。

僅僅一年的時間,資本力量的大開大合造成美國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風雲激盪。

“蒸發”掉的世界五百強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強強聯手,與更有實力的五百強融合了。

這些併購動作,體現了美國高度發達的市場機制下,最大的企業們之間的合縱連橫,化學反應可能產生最具競爭力的跨國巨頭:更強大的融資能力,更龐大的全球資源調配能力,更加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

即使是落榜的美國企業,也少有一蹶不振。

今年世界500強名單營業收入門檻是247.96億美元。其他3家跌落榜單的美國企業,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的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5.56億、241.75億、221.27億美元,拉下的差距非常的小。

換句話說,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還有很強大的後備軍,隨時會再擠入財富五百強榜單,將中國擠出全球第一的寶座。


02


今年,中國有一家連續上榜7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悄然消失了——天津物產集團。

這是天津市一家大型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去年位列第132位,在所有的中國企業中算是很靠前了。

但是2018年來,這家負債近2000億的國企爆雷不斷,紙面富貴淪為債務天坑。

今年4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連續調低天物集團個體信用評級,從BBB降到BBB-,再下調到CCC+,列入負面觀察清單。

截至2018年三季末,資本金不過25.5億元的天物集團,淨資產近580億元,但淨利潤只有3.8億元,總負債近1880億元。

財新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作為以融資性貿易為主業的大型國企,天物集團依靠從銀行借貸來的低息資金,向地方國企和各種民企放貸,依靠利益輸送掩蓋鉅虧,目前已經難以為繼。

天物集團鉅額的營業收入,是通過融資性貿易積累而來的。而營業收入,正是進入世界500強名單的唯一排名指標。天物依靠銀行“輸血”,站上世界之巔。

其實,集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功,中國今天要製造一個世界五百強並不難,因為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有隻開放給央企/國企的市場領域,它們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很容易動員各種資源做大營業收入。

一句話,背靠十三億人的口袋,想不發家致富都難。

所以,在2019年世界500強的中企名單中,央企/國企仍然佔了絕大多數。

據統計,中國內地的112家上榜企業,純粹的民營企業(不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可能只有20家,佔比僅為17.8%。

這些民企,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明星企業:華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美的、蘇寧……以及今年首次上榜的小米。

小米只用了9年,就衝入了世界500強。但像這樣的民營企業,仍然是少數。八成以上仍是央企和國企。

或許,這足以說明中國內地的上榜企業中,為什麼會有半數(57家)總部位於北京了。

央企的背後是國家力量,掌握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資源,天然具有規模優勢。央企的大量上榜,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力量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映射。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全世界的500強企業當中,僅有5家房企,而這5家房企全部來自於一個國家——中國。

能把房企送上世界五百強的,只有我泱泱大國,別無分店。

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綠地,排名至少比上一年提升50名。而其他上榜的企業中,也有不少涉足房地產,如廈門建發、五礦集團等。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這件事,是一個區域分隔明顯的市場。各國房企基本上都在競爭國內蛋糕,區別只是在於市場成熟程度,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

當前,中國國內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大概是4%多一些,低於發達國家6%-8%的水平。

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個十幾萬億的大蛋糕,像去年總銷售額達15萬億。

所以,你懂的,為什麼只有中國房企能夠躋身世界500強,因為他們所處的市場實在大得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中國房企在這個榜單上還會繼續上升。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但是房地產行業取得的這個成績,並不值得驕傲。

大國博弈,總不能靠房地產企業打頭陣把。唯有拋開房地產立國,用製造業立國,科技立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把?

歷經上百年的開疆闢土,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們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掌控國際經貿格局。中國的世界五百強卻大多裹足不前,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國際話語權差的不是一丟丟啊。


03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是個特別“簡單”的排行榜。

除了營業收入外,榜單唯一顯示的參考指標就是企業利潤。如果看看利潤榜和利潤率榜單,中國企業就表現出明顯的差距。

首先看看利潤榜。進入利潤榜Top100的中國企業數量不少,有18家。但如果除掉裡頭的銀行,還剩多少家?

8家,不到一半。

利潤榜上,工、建、農、中,加上國開行,包攬了中國企業創造利潤前五名。

相比之下,美國有39家企業進入利潤榜的Top100,其中銀行只有4家。更多的是電信、科技、醫藥等企業。

再問你一個問題:世界500強企業有多少是負利潤?答案是31家,6.2%的企業出現虧損。其中美國企業6家,中國企業12家。

利潤排名和結構,本身說明了不少問題。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再看看利潤率榜單。

利潤率最高的Top100企業中,中國企業有16家。其中包括10家銀行,剩下 6家分別是臺積公司、騰訊、阿里巴巴、長江和記、格力、萬科,內地佔4家。

美國企業則有38家。其中銀行僅有合眾銀行、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集團等4家。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光科技、Facebook、英特爾。

其中,有86家企業的利潤率低於1%。其中,中國公司佔37家,美國公司佔17家。

"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黃獅虎

22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一發布,國內就炸了。

中國上榜企業129家,一舉超越世界老大美國(121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財富中文網用了“並駕齊驅”來形容,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美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表現)

考慮到1989年時,大陸只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短短三十年內就實現了 “霸屏”,著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心細細推究,可能你會跟我一樣,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這份榜單,與其說是中國趕英超美的歷史性宣言,還不如說它徹底揭開了大國博弈的底色。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01


2019年的世界五百強榜單上,美國“蒸發”了9家。

包括:美國快捷藥方控股公司、安泰保險、Andeavor公司、時代華納、來德愛Rite Aid、二十一世紀福克斯、Gilead Sciences公司、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

不過,這裡邊有6家企業之所以會“出局”,是因為它們被更強大的美國公司給收購/合併了。

而因未能獲得反壟斷批准,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博聯Walgreens轉而以5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來德愛Rite Aid美國門店近一半的股份。後者跌出了世界500強,但前者則上升了3位,位列世界500強第40位。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信諾保險(Cigna Co.)以大約6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快捷藥方控股,使得前者今年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上升34位,列229位。

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以超過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Andeavor公司,形成北美最大煉油公司。今年榜單上,馬拉松石油上升59位,列72位。

美國華特迪士尼收購了二十一世紀福克斯,重塑美國娛樂行業。該併購大大增強迪士尼在網絡視頻方面抗衡蘋果、亞馬遜、FACEBOOK、NETFLIX等企業的能力。今年,迪士尼在榜單中提升6位,列170位。

當然,不是所有的併購融合都會讓自己的名次提升。

美國最大的處方藥零售商CVS Health以大約700億美元完成收購安泰保險的交易,今年下降2位,位列榜單第19位。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今年下降5位,位列榜單25位。

由於承接了併購對象的債權債務關係,CVS、AT&T營收和利潤出現波動,導致名次下滑。但這兩家公司也得以佔領新的市場,戰鬥力提升。像CVS就創造出了一家新的醫療+保險巨頭。

僅僅一年的時間,資本力量的大開大合造成美國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風雲激盪。

“蒸發”掉的世界五百強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強強聯手,與更有實力的五百強融合了。

這些併購動作,體現了美國高度發達的市場機制下,最大的企業們之間的合縱連橫,化學反應可能產生最具競爭力的跨國巨頭:更強大的融資能力,更龐大的全球資源調配能力,更加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

即使是落榜的美國企業,也少有一蹶不振。

今年世界500強名單營業收入門檻是247.96億美元。其他3家跌落榜單的美國企業,DXC Technology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的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5.56億、241.75億、221.27億美元,拉下的差距非常的小。

換句話說,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公司還有很強大的後備軍,隨時會再擠入財富五百強榜單,將中國擠出全球第一的寶座。


02


今年,中國有一家連續上榜7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悄然消失了——天津物產集團。

這是天津市一家大型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去年位列第132位,在所有的中國企業中算是很靠前了。

但是2018年來,這家負債近2000億的國企爆雷不斷,紙面富貴淪為債務天坑。

今年4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連續調低天物集團個體信用評級,從BBB降到BBB-,再下調到CCC+,列入負面觀察清單。

截至2018年三季末,資本金不過25.5億元的天物集團,淨資產近580億元,但淨利潤只有3.8億元,總負債近1880億元。

財新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作為以融資性貿易為主業的大型國企,天物集團依靠從銀行借貸來的低息資金,向地方國企和各種民企放貸,依靠利益輸送掩蓋鉅虧,目前已經難以為繼。

天物集團鉅額的營業收入,是通過融資性貿易積累而來的。而營業收入,正是進入世界500強名單的唯一排名指標。天物依靠銀行“輸血”,站上世界之巔。

其實,集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功,中國今天要製造一個世界五百強並不難,因為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有隻開放給央企/國企的市場領域,它們掌握國民經濟命脈,很容易動員各種資源做大營業收入。

一句話,背靠十三億人的口袋,想不發家致富都難。

所以,在2019年世界500強的中企名單中,央企/國企仍然佔了絕大多數。

據統計,中國內地的112家上榜企業,純粹的民營企業(不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可能只有20家,佔比僅為17.8%。

這些民企,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明星企業:華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美的、蘇寧……以及今年首次上榜的小米。

小米只用了9年,就衝入了世界500強。但像這樣的民營企業,仍然是少數。八成以上仍是央企和國企。

或許,這足以說明中國內地的上榜企業中,為什麼會有半數(57家)總部位於北京了。

央企的背後是國家力量,掌握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資源,天然具有規模優勢。央企的大量上榜,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力量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映射。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全世界的500強企業當中,僅有5家房企,而這5家房企全部來自於一個國家——中國。

能把房企送上世界五百強的,只有我泱泱大國,別無分店。

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綠地,排名至少比上一年提升50名。而其他上榜的企業中,也有不少涉足房地產,如廈門建發、五礦集團等。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這件事,是一個區域分隔明顯的市場。各國房企基本上都在競爭國內蛋糕,區別只是在於市場成熟程度,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

當前,中國國內龍頭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大概是4%多一些,低於發達國家6%-8%的水平。

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個十幾萬億的大蛋糕,像去年總銷售額達15萬億。

所以,你懂的,為什麼只有中國房企能夠躋身世界500強,因為他們所處的市場實在大得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中國房企在這個榜單上還會繼續上升。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但是房地產行業取得的這個成績,並不值得驕傲。

大國博弈,總不能靠房地產企業打頭陣把。唯有拋開房地產立國,用製造業立國,科技立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把?

歷經上百年的開疆闢土,美國的世界五百強們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掌控國際經貿格局。中國的世界五百強卻大多裹足不前,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國際話語權差的不是一丟丟啊。


03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是個特別“簡單”的排行榜。

除了營業收入外,榜單唯一顯示的參考指標就是企業利潤。如果看看利潤榜和利潤率榜單,中國企業就表現出明顯的差距。

首先看看利潤榜。進入利潤榜Top100的中國企業數量不少,有18家。但如果除掉裡頭的銀行,還剩多少家?

8家,不到一半。

利潤榜上,工、建、農、中,加上國開行,包攬了中國企業創造利潤前五名。

相比之下,美國有39家企業進入利潤榜的Top100,其中銀行只有4家。更多的是電信、科技、醫藥等企業。

再問你一個問題:世界500強企業有多少是負利潤?答案是31家,6.2%的企業出現虧損。其中美國企業6家,中國企業12家。

利潤排名和結構,本身說明了不少問題。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再看看利潤率榜單。

利潤率最高的Top100企業中,中國企業有16家。其中包括10家銀行,剩下 6家分別是臺積公司、騰訊、阿里巴巴、長江和記、格力、萬科,內地佔4家。

美國企業則有38家。其中銀行僅有合眾銀行、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集團等4家。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光科技、Facebook、英特爾。

其中,有86家企業的利潤率低於1%。其中,中國公司佔37家,美國公司佔17家。

世界500強數量中國首超,我高興之餘也捏了一把冷汗

中國企業創造利潤,仍然主要是銀行業。盈利能力總體還不夠強。

財富中文網計算,上榜中國企業的平均銷售收益率為5.3%,低於美國企業的7.7%和全球平均的6.6%;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是9.9%,低於美國企業的15%,也低於全球平均的12.1%。

中國上榜公司的近半數利潤來自銀行。但是,中國和美國在銀行業之外的大公司利潤水平差距顯著:

如果不計算11家銀行的利潤,其他108家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19.2億美元。如果不計算銀行的利潤,美國其他113家企業平均利潤高達52.8億美元,是前者的三倍左右。

與全球最大的跨國公司相比,中國最大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還處在初級階段。

而且,我們也要看到另外一件事——

2016年,中興公司的營收和騰訊同時跨過千億,被視為深圳最有希望接棒上場的世界500強。

2018年,有望衝榜的中興卻受挫、折戟、落榜。因為你懂的原因,中興的營收反降到855億。

一場貿易摩擦,就打掉一箇中國的世界五百強。老大與老二的實力對比,盡顯無疑。

所以,如何做強,如何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全球企業,是中國的五百強們亟待關注、且更為迫切的話題。

唯有破除“多”的信仰,樹立“精”的崇拜,中國企業才能變得更強,走得更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