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如果堅持退出《巴黎協定》,將對世界和美國有什麼影響?

美國 奧巴馬 經濟 中東局勢 第一財經 2017-06-04

儘管幾乎整個世界都在勸,但以特朗普“人來瘋”的執政風格,美國政府還是有可能以某種形式退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果真如此,將對世界和美國有什麼影響? 答案是:對世界有害,對美國也不利。

特朗普如果堅持退出《巴黎協定》,將對世界和美國有什麼影響?

氣候變化是“騙局”?

全球氣候變化人所共知,科學界主流認為,目前人類活動帶來的大量碳排放對氣候變化有影響,大多數人也接受這個結論。

但也有人認為,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關係不大,所謂氣候變化問題是個“騙局”。

美國一些地區和行業,如中西部地區和煤炭行業,還認為減排的承諾和努力對美國經濟有傷害。

出於認識和經濟考慮,美國國內保守派中頗有一些人反對在環保問題上作出承諾和努力。自由派的克林頓和奧巴馬當政時,美國政府還積極一些,小布什時期就宣佈不受當年的《京都議定書》的約束。

具體到《巴黎協定》,2015年國際社會簽訂這個文件時,奧巴馬主張這是一個“非限制性”協定,在國內不需要經過國會批准便可生效,以繞開共和黨控制的國會。當時曾被一些保守派人士指責為“非法”“出賣美國利益”。

特朗普在競選中就承諾,要退出《巴黎協定》,贏得一些保守派人士的讚賞。

退出《巴黎協定》的三種方式

當然美國共和黨人士,也有不少是支持《巴黎協定》的,就是特朗普身邊團隊,也分成兩派。

美國媒體報道, 特朗普團隊中主張美國留在《巴黎協定》中的有:他的女兒、白宮顧問伊萬卡,女婿庫什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美國能源部長裡克·佩裡等。

而主張退出的有白宮高級顧問史蒂芬·班農、環境保護局局長斯科特·普魯伊特、白宮法律顧問唐納德·麥克加恩等。

特朗普在國際社會壓力和競選諾言之間進行選擇,肯定也要聽這些內部人士的意見。

如果決定退出,特朗普政府也有幾種形式可以考慮:

一,正式退出《巴黎協定》,這大概需要3年才能生效;

二,美國政府宣佈《巴黎協定》是需要參議院批准的法律條約,但參議院肯定不會投票通過;

三,特朗普政府直接退出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因為《巴黎協定》是在UNFCCC下應對氣候變化的一份文件,所以退出UNFCCC,也就退出了《巴黎協定》。

損人不利己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第三種退出方式比較極端,估計特朗普不會採取這種方法。

不過即便是採用第一種或第二種方式,只要特朗普政府實質性退出《巴黎協定》,就會產生很嚴重後果。

一方面,這將是對世界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一個打擊。

目前, 歐盟、中國、印度等均已表態,即便美國退出,他們仍將堅持遵守《巴黎協定》。

但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也是第二大碳排放國。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那麼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則制定、資金安排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更不用說,美國的退出,必將起到壞榜樣的作用,導致有些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自覺,不積極,甚至也退出《巴黎協定》。

另一方面,退出《巴黎協定》,可能讓特朗普贏得支持者的歡呼,但對美國實際上也很不利。

首先,美國的信譽將受到打擊。克林頓時期,美國曾加入《京都議定書》,小布什上臺後,宣佈不受約束,這讓美國已經在世界環保圈內聲名欠佳。後來奧巴馬上臺後,採取積極措施,在《巴黎協定》上簽字,算是挽回一些聲譽。

隨著氣候變暖的形勢越來越急迫,世界各國在環保問題上的共識,已非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時可比。全世界只有敘利亞和尼加拉瓜兩國沒有在《巴黎協定》上簽字。而且敘利亞是因為當時戰火連天,沒有參會;尼加拉瓜則是認為《巴黎協定》涵蓋範圍不夠廣才拒絕簽字。

CNN的一篇報道說,如果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那就是“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過不去”。其信譽損失可想而知。

其次,信譽損失之後,特朗普所宣稱要進行的一些合作,比如經貿談判、反恐鬥爭等,恐怕也會受到影響。

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消極,對美國本身經濟也未必有利。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上週播出一個節目,以挪威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事例,與特朗普號稱“挽救煤礦工人”、“挽救美國汽車製造”的口號相對照,借專家之口,指出解決問題的真正出路,在於發展清潔能源,創造新的崗位,而不是苦守舊的行業,更不是捨不得汙染產業。

當然,對於特朗普來說,他可能聽不進這些“進步勢力”的聲音,他所迷戀的,是忠實支持者興奮的呼喊。他大概以為,極端脫離整個世界,美國也能“再次偉大”。

本文作者:錢克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