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美國 哈佛大學 蔡美兒 經濟 步步名校 步步名校 2017-10-20

你知道幾年前轟動一時的《虎媽戰歌》 嗎?作者蔡美兒在書裡講過一個她逼迫女兒用勤補拙的故事。

二女兒7歲的時候為了幾周後的表演在苦練伊貝爾的《小白驢》。

女兒左右手分開練習的時候沒問題,但怎麼也做不到兩手合奏。一週的瘋狂訓練後,女兒宣告放棄。

這時虎媽的本性出來了:

回去練琴。現在就去。

你不能逼我。

哦我可以,走著瞧。

女兒回到鋼琴前將譜子撕的粉碎。虎媽不僅把譜子拼好,還加了塑封。

虎媽把女兒的娃娃搬到車上,威脅女兒明天之前不把琴練好就把娃娃捐掉。甚至搬出以後兩年、三年、四年都不給女兒聖誕節禮物也不辦生日派對的殺手鐗。

虎媽把女兒按在鋼琴前,不讓休息,不讓喝水,也不讓上廁所。

一直到深夜,虎媽喊的嗓子都啞了,家裡像戰場一樣。爸爸怎麼勸也勸不住。

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突然間,虎媽和女兒眼前一亮。

女兒做到了。雙手終於可以合奏了。

女兒開心地說:“媽媽你快看!好簡單啊!”

當晚女兒抱著媽媽開心地入睡,幾周後的表演也很完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明明勤能補拙的啊,即便很多時候是被家長老師逼著。我們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為什麼又說勤能補拙在美國可能行不通呢?

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首先讓我們把討論範圍縮小到大學之前。不論中西方,大學及以後注重的都是全面發展。

傳統意義上的“勤能補拙”是說後天努力可以彌補天資不足,所謂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為什麼中國家長經常逼著孩子學習?因為成績可以通過反覆訓練提高啊。

中國的大環境還是成績為大,所以即便是逼著孩子十幾年勤如一日,只要能提高成績就值得。

事實證明我們的方法是有用的。

在2015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的PISA報告中,中國學生的數學和理科平均水平均高出美國學生:

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中國學生的數學和理科的尖子生比例也遠遠領先於美國同齡人:

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可《華盛頓郵報》中提到的“拙”是有新含義的。這個“新拙”指的是資源條件的不足。這裡的資源包括但不侷限於:

· 經濟資源-上不上得起課外班,請不請得起私人教師。

· 社會資源-有沒有人脈,能不能較為輕鬆地讓孩子找到高大上的實習和志願活動。

· 家庭環境資源-父母有沒有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

《華盛頓郵報》作為美國報紙,對教育的討論必然是基於西方的教育系統的。

西方系統出了名的是什麼?綜合考察一個人啊。

西方公立教育系統因為往往是就近入學,公立學校經常都魚龍混雜。學校教的比較基礎,老師的質量也不會相差太多。

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每個家庭自己出錢出力給孩子報的鋼琴課網球班和帶他們去的博物館美術館。課外興趣和特長在大學入學時和成績是同樣重要的。

勤能補拙在中國還可以實現,在美國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印證這些入學條件的是被錄取學生的家庭收入。

據今年1月《哈佛學生報》的調查,多於15%的哈佛學生來自於年收入高於63萬美金的高薪家庭。

而只有少於4.5%的哈佛學生來自於年收入低於2.5萬美金的低薪家庭。

高薪家庭的孩子入頂尖大學的比例是底薪家庭的三倍之多。

這個現象在哈佛之外的名校也比比皆是。

在中西方,“勤”都能補“舊拙”,在學習上下功夫是肯定可以看到成效的。

然而因為評價體系的不同,家庭資源條件的劣勢對孩子的升學影響在西方會比在中方更加明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