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無償獻血?

梅毒 瘧疾 瘧原蟲 艾滋病 送給自己一個微笑 送給自己一個微笑 2017-09-23

  血液是搶救與治療傷病員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本身又可以成為致病物質的載體,成為傳播傳染病的高危因素。而安全的血液應該是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蟲、藥物、酒精、化學物質或其他能給受血者帶來損害、危險或疾病的外來物質。無償獻血是血液安全的保障。
為什麼要無償獻血?

1. 輸血可能造成疾病傳播。

  輸注血液或血液製品均有傳播疾病的危險,常見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鉅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瘧疾、弓形體病等。此外,如血液被細菌汙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症,嚴者可致敗血症。在由輸血傳播的疾病中,艾滋病的社會危害性最大。

  1)肝炎:輸血後肝炎的傳播情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獻血者人群中肝炎流行情況;②所用的檢測肝炎試劑的靈敏度與特異性;③血漿製品中肝炎病毒滅活效果。近年來由於採用了血液核酸檢測,傳播率明顯下降,但仍不能避免其發生,尤其以使用混合血漿製品時的可能性大。

  2)艾滋病(HIV):輸入HIV感染的血液或血製品可患艾滋病。HIV既存在於血漿中,也存在於細胞中,所以輸入全血、成分血、血漿或其製品,均能傳播艾滋病。血友病患者因常輸入多人混合血漿製備的濃縮Ⅷ因子,而感染艾滋病的機會更多。

  3)鉅細胞病毒(CMV):輸血也是鉅細胞病毒感染途徑之一,且多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如早產兒、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器官移植患者等。但CMV存活時間較短,所以輸庫存血比輸新鮮血傳播CMV的機會少。

  4)瘧疾:輸全血或成分血均可傳播瘧原蟲,瘧原蟲在冷凍細胞中可存活數年之久。輸血傳播瘧疾的潛伏期與輸入瘧原蟲數量及種屬有關。

  5)梅毒:獻血者患梅毒並處於梅毒螺旋體血癥階段,可以傳播梅毒。梅毒螺旋體在體外生存能力低,4℃時生存48~72h,100℃立即死亡,近年來,我國性病增加,因此對預防輸血傳播梅毒應給予高度重視。

  6)其他。此外當獻血者有EB病毒感染、黑熱病、迴歸熱、弓形體感染時,均有可能通過輸血傳播。

2. 無償獻血是安全血液的唯一

  獻血是為了救助生命,提倡無償獻血是為了血液安全,只有沒有利益的無償獻血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輸血風險。最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河南推廣血漿經濟,村民賣血漿造成艾滋病村的悲劇。只有無償獻血,才不會出現為了經濟利益而隱瞞疾病甚至讓人代替體檢的情況,因此,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後,將“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作為法律形式加以明確。

  大量檢測分析數據表明,自願無償獻血者由於不受利益驅動,獻血的血液合格率高,質量好,有利於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是安全輸血的保障。有人認為,只要加強血液檢測就不管有償無償都是一個樣。持這種觀點是對病毒“窗口期”不瞭解造成的,“窗口期”就是感染了某種病毒,但是要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生抗體,也就是說這一段時間是查不出這種病毒產生的抗體的,但是又不能排除感染了這種病毒。目前,無論採用什麼檢測手段,都難以避免“窗口期”。而無償獻血者是帶著愛心來獻血的,他/她所獻的血希望能幫助他人,不索取任何報酬,如果他/她的血液存在傳染疾病的危險因素,他/她就不會來獻血,而且在獻血前的健康諮詢和體檢時都能如實地報告健康情況,他們所獻的是質量最可靠的血液。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紅十字會一直向世界各國呼籲“醫療用血採用無償獻血”的原則。當前世界上很多國家以及我國的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已經做到臨床用血全部來自無償獻血。
為什麼要無償獻血?

3. 人造血液不能完全代替人血

  人造血的發明,是人類輸血史上的一項重大成果,但目前的人造血還不能完全替代人血。這是因為:

  1)人血的成分複雜。人血中含有多種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激素、酶及各種凝血因子和免疫因子等。而人造血只具備了血液的攜氧功能,而無法具備血液的其他各種複雜的生理功能。這種成分單一的人造血不能替代功能繁多而複雜的人血。

  2)人血的55%~60%是血漿,它可維持血壓、調節體溫、維持酸鹼和電解質的平衡,同時參與凝血和免疫,這些重要的功能,也是人造血所不能替代的。

  3)人造血是一種全氟型的生物功能新物質,氟進入人體內,可在肝、脾臟器中產生沉積,有損這些臟器的功能。

  4)人造血有降血壓作用,不適用於休克搶救和大量使用。

  5)人造血的生產工藝較複雜,成本又高,不可能在近期內大批量生產。因此,目前健康人獻血是醫療搶救用血的唯一來源。
為什麼要無償獻血?

  4.無償獻血是道德文明的體現

  國際獻血情況表明,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基於人道主義目的的獻血比例也越高。

  1)無償獻血是文明程度的體現。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靠多方面反映出來的,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而一個公民文明素質的內涵也十分豐富,其中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行為素質為基本內容。在無償獻血工作上,思想道德修養的高低,關係到對無償獻血認識層次上的差異,只有那些注重他人健康、具備無私奉獻思想境界的人,才會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科學文化層次的不同,體現人的文化修養和知識程度的不同,只有那些瞭解血液常識和重要程度的人,才會勇於奉獻熱血;健康行為習慣的不同,體現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只有身體、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幫助他人,所以,無償獻血是文明素質的象徵。

  2)無償獻血是每個適齡健康公民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於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獻血法》規定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無償獻血是我國每一個適齡健康公民的義務。

  3)無償獻血是奉獻意識的體現。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為“小我”“大我”“忘我”三個層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顧自己而不顧集體;“大我”者,熱衷於為社會作貢獻,但缺乏獻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樣,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無償獻血是一種無私奉獻的行為,正如布萊希特所說:“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
為什麼要無償獻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