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當下國風盛吹,道門各派都在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全真正一 更是門徒甚廣,人才濟濟。小輩不才,今日先來說說閭山祖師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若有偏頗之處,敬請列位閭山前輩指正。

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淨明道祖師許真君歷史上是卻有其人,為晉代的道士許遜(師尊見諒弟子直呼師尊名號)字敬之,江西南昌人。傳說他曾鎮蚊斬蛇,為民除害,道法高妙,聲聞遐邇,時求為弟子者甚多,被尊為淨明教教祖,所以淨明道的祖庭在江西萬壽宮。大家有個誤區,以為閭山派祖庭就是江西的,其實不然。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出身於巫術世家。為了學法前去江西求法,得淨明教主許真君顯身傳法。回程路過天師府,又跟天師學了符籙跟斗訣。集合自身原先家傳所學巫法,成為閭山派一代祖師。

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臨水夫人陳靖姑在道家中的尊稱極多,比如臨水夫人、順懿夫人、慈濟夫人、順天聖母、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註生娘娘。閩人更喜歡稱大奶夫人以及陳夫人 陳太后或臨水奶。稱祖師結義三姐妹為陳林李三奶夫人,三宮夫人媽,這裡要說下,奶是福建方言母親的意思。閭山臨水夫人應該是福建地區最有影響的信仰女神之一。,與媽祖起名。因此福建政府官方將閭山信仰稱為陳靖姑信仰又叫臨水文化。從唐代至今,閭山法遍及福建、浙江、廣東臺灣等省以及東南亞地區,信仰學習閭山法越來越多。 被尊為“婦幼保護神”的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經過千年的民間傳誦,已成為閭山文化信仰的重要一部分。閭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有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等價值,涉及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臨水宮的正殿裡供奉著臨水娘娘陳靖姑的神像,據《閩都別記》記載這是陳靖姑的肉身坐化而成 。

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臨水宮山門前的臺階,第一段為十八階,第二段為二十四階,據說那是人們對陳靖姑生平的紀念:因為她是十八歲從福州嫁到古田,二十四歲昇天而去的。

據古田縣誌記載,臨水夫人陳靖姑生於公元905年,卒於公元928年。出生巫祝世家,年少時曾經到江西學道教法術,相傳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二四歲那年福建遭遇大旱,民不聊生,為拯救百姓,夫人不顧自己已懷胎三月,毅然脫胎祈雨。 而正當臨水夫人祈雨時,當地邪惡的白蛇精和長坑鬼前往陳府盜胎並將胎兒吃掉。陳靖姑回陳府發現後,憤怒追殺。長坑鬼趁機逃走了,白蛇精被追了進古田臨水洞,陳靖姑拼盡最後的氣力腰斬蛇精。天空終於降下了甘霖,而這時的陳靖姑卻終因勞瘁飢渴而死去。當地人民感念陳靖姑除妖祈雨的恩德,建造臨水宮紀念她。

在香火鼎旺的臨水宮正殿,神龕中供奉的陳靖姑神像眉清目秀、神情慈祥,神像坐位底下有一個不見底的碗口大洞,傳說白蛇精原來就住在洞中,經常出沒,並化為美女傷害百姓。臨水夫人斬殺白蛇精後坐蛇頭而羽化,從此白蛇精再也無法出洞傷害人間了。人們還傳說,陳靖姑仙逝後,人們出於對她的懷念和愛戴,爭相保留她的肉身,曾先後要將陳靖姑真身迎回福州、羅源,不過都未能辦成,因為陳靖姑的肉身神像不管有多少人、花多大力氣都無法搬動一步。人們說,這是因為陳靖姑臨終時有過"坐鎮蛇妖永保眾生"的誓言,她生怕離開後蛇妖出洞害人,所以一千多年來臨水夫人肉身神像一直坐鎮洞口。

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千百年來,每逢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誕辰,臨水宮前的戲臺就會上演陳靖姑祈雨斬蛇的閩劇,幾經滄桑,久歷風雨,老戲臺依然光彩照人,看人間花開花落,任天上雲捲雲舒,但不變的仍是平常心、自然情。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雖不求名卻名垂千古,這也許是祖師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留給後人們的啟迪。

歷史上順天聖母陳靖姑自己實際上是死於產難,所以傳說她臨死的時候發誓“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英靈昇天之後,她補學了救產、保幼之術,成為了"救產護胎佑民"我們看到,她的故居和臨水宮之間有一座橋,當地老人們說在古代這曾是一座美麗的木質廊橋,四周開滿了繽紛的鮮花。 當地人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從這座百花橋來到人間的,是臨水夫人陳靖姑送他們來的,所以想生男孩的人家就在百花橋請一朵白花回家,想生女孩的就請一朵紅花回家,雖然這座橋已經多次重修過,但這個風俗一直沒有改變。 還有婚後多年不育的夫妻,也會來到臨水宮向陳靖姑祈禱,然後從神像前請一隻小鞋回家放在枕頭下,來年如果生了孩子要來答謝陳靖姑,並且再做一雙新鞋放到神像前,就這樣,神像前的小鞋來來往往,人世間的生命也來來往往。

祖師奶奶是十八歲出嫁,二十四歲犧牲在古田臨水,自那時起,福州所有的縣市,包括古田地區,女子年齡十八歲和二十四歲,絕對不嫁,要麼提前,要麼退後,因為她們不願意犯陳夫人的衝。 在當地民間傳說中,臨水夫人歸天成為神仙以後,法力無邊,她為世人“醫病、除妖、扶危、解厄、救產、保胎、送子、決疑”,婦女兒童有什麼災難都會去求她,就這樣,陳靖姑成為了天下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而且,一切人都是從嬰幼兒長大成人的,所以這位庇佑人們降生和成長的女神,理所當然地便被天下人視為共同的母親了。在福建許多地方,婦女從知道自己懷孕起,便在房中供奉陳夫人神位,或掛陳夫人神像,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禮敬,以祈胎安、產順。一旦臨盆,做婆母的就不斷地在神位前誦唸,祈求奶孃保母子平安。

閭山派順天聖母臨水夫人的信仰與傳說

在民間,臨水夫人被百姓們敬稱之為“大奶”、“奶孃”、“娘媽”、“夫人媽”,所有的敬稱都跟母親有關。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偉大而且萬能的,只有在“母親”的護佑下,才不受任何侵害,那麼,來自這種對母親神的崇拜,是否就是陳靖姑信仰的內蘊呢?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臨水宮的道長在給一戶人家的孩子主持過關儀式,企求陳夫人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在古田及附近地區,不滿十六歲的孩子都要在儀式中祈求“過關”。因此閭山法中傳承最重要的是一個斷關煞。臨水信仰及其在民間的祭祀活動,不是空洞性的東西,而是具有實際性的行為,並表現於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無論是祖廟的“請香”、“接火”,還是家庭中的祈禱禳邪,都與人們的生命禮俗關係極為密切;大到公眾性、社區性的抵禦天災、排大難,小到護產收驚,它都與社會群體生活息息相關,是民眾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水文化傳承千古!恩澤著福建以及周邊土地上的人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