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雪山腳下的最美風景

從西寧前往果洛,一路上感受最多的就是一個個急彎和一座座大山。當車終於跨過最後一個彎道,城鎮點綴著草原,草原擁抱著城鎮,眼前豁然開朗,我們來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問及當地的幹部群眾草原上最美的地方在哪裡?他們會一口回答:在學校,因為最漂亮的建築是學校;最優美的環境在學校;最一流的基礎設施在學校;最高處飄揚的國旗也在學校。

瑪沁縣地處青南地區,各學校間比較分散,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6所,在校生8626人,專任教師511人。近年來,瑪沁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在地方財力相對拮据的情況下,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的理念,切實加大資金、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轄區辦學條件,學校佈局趨於合理,師資水平不斷提高,教育發展潛力不斷提升。到2018年,全縣義務教育項目建設中累計投入各項建設經費近7億元,建設面積50012.6平方米,落實各項教育惠民政策達9983.383萬元。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全局性的變化。

時光流逝,以瑪沁縣第二民族小學為例,這座學校擁有太多的記憶。從以前一片空地上的幾間土房,到一座座現代化的教學樓,標準化的操場。再走進教室,孩子們看著課件上的內容,表情專注而又認真……從硬件設施全面提升,到軟件實力逐年增強,這所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學校,雪山腳下的最美風景

課間操。

學校,雪山腳下的最美風景

機器人訓練班。

學校,雪山腳下的最美風景

學校圖書館裡,學生們在閱讀書籍。本報記者 張浩 攝

持續發力,

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

“沒有教室,帳篷當教室;缺少教師,幹部中選、群眾中找。”這些是195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建政初期教育工作的真實寫照。

現如今,寬敞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桌椅、亮麗的塑膠操場、現代化的多功能教室……這些過去城裡學校才有的“高大上”的教育教學設施,如今也被“搬”到了瑪沁縣的普通學校裡。

來到瑪沁縣第二民族小學,獨具特色的學校建築讓人眼前一亮,大樓裡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聲。食堂、教學樓、辦公樓等分佈在各個樓中。

“土院子,土房子,裡面坐著土孩子。以前的瑪沁縣第二民族小學全部都是土坯房。冬天窗戶用塑料布遮擋,外面大風呼嘯,裡面師生瑟瑟發抖。坑坑窪窪的地面,需要撿石頭墊桌凳維持平穩。劣質墨汁塗刷而成的木製黑板,粉筆書寫後,沒多久又要再次刷黑才能用。”說起學校以前的樣子,2001年進校的加羊措老師滿是感慨,以前牧區教育條件不好,上學的觀念還沒有根植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裡,很多孩子要麼跟著長輩去牧羊,要麼在家裡閒玩。

歲月如梭,綜合實驗樓、室內體育場、橡膠跑道……一個個項目相繼落地實施,人們印象中的那個二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加羊措老師便是親眼目睹這一切變化的人之一。加羊措講起學校的變化,越來越激動:“以前教室的門窗關不嚴實,每天早上桌凳上一層土。取暖都是在教室裡生個爐子,有時候沒有煤,週末就一起去草原上撿牛糞。最怕的還是雨雪天氣,老師學生個個一身泥。來之不易才倍感珍惜。正是因為一路走來經歷了風風雨雨,所以,當第一棟教學樓拔地而起時,所有人無不歡呼雀躍。”

教導處主任鄧銀雙也回想起以前的情形說:“那時候沒有教學掛圖,老師們都是自己做,然後再展示給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自制簡單的教具、掛圖、小黑板、小卡片、木教鞭都已塵封在記憶匣子裡了。

校長王治民介紹,近年來,學校努力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生活環境,持續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先進教學儀器引進來了,各類圖書資料充實了,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如今,煥然一新的學校出現在大家視野的同時,學校的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和轉變。

優質教學,

教育軟實力強力推進

在瑪沁縣二小,隨著教學樓、實驗樓一座座拔地而起,學校的硬件設施逐漸完善,那麼師資力量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教育教學的軟實力。面對教材的不斷更新,就要求老師們也要與時俱進。課件、電腦、多媒體教學……新東西也讓老師們應接不暇。

王冶民說:“以前教學,一張嘴、一根粉筆,就是一堂課,現在可不行了,想把學生教好,老師自己就得先學習,先進步。出於這種目的,學校把提高教學質量擺在了第一位。”也因此,一場針對老師們的大考緩緩拉開序幕。

集體備課,彼此出謀劃策;相互聽課,彼此查漏補缺。特別是為了適應多媒體教學,老師們出去學習了很多次。回來後,開展模擬課堂、優質課、診斷課,讓老師們迅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

數學教師許長芸說:“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培訓多了。剛到學校那幾年,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並不多,可漸漸地,通過國培、省培、對口支援等平臺,一系列針對教師的培訓漸漸多了起來。外出學習培訓讓我們能較快地掌握一些新的教學理念,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我們教師教學的軟實力也和大樓一樣,不斷提升。”

在瑪沁縣,當地人都知道二小的生源90%以上都是外來務工的子女。這也成為了二小的特別之處。校長王治民介紹,小學一般是不設有食堂的,這外來務工子女一般都是貧困家庭,忙於生計對子女的照顧不夠,學校一半的學生是回族、撒拉族,出於對學生的關心,學校想方設法,設立了食堂,學生每月只需要交160元。

也因此,教學質量上去了,學生學習環境更好了,學校的整體實力也在全縣名列前茅。

多元發展,

教書育人彰顯特色

“昔日書聲在馬背,今朝活力在校園”,用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的二小再貼切不過了。2018年才來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朱超深有體會。他說:“除了教學,更應該挖掘學生們的潛力,就拿手工製作來說,幾個塑料瓶蓋拼在一起,就能完成一幅作品,讓孩子們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而小組合作,加強他們直接的溝通與交流,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也漸漸變得開朗起來,培養學生自己的學習興趣,可能比死讀書更好。學校的興趣班規模不大,但課程設置可不少,美術、機器人訓練班等,到如今,已經有12個興趣班了,這已經成為了瑪沁縣第二民族小學一大亮點。”

朱超是一名計算機教師,他帶的興趣班就是機器人訓練班。這個興趣班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班,包含了計算機編程、工程學、數學、力學等學科知識。雖然很難,但是吸引了不少學生,也改變了不少學生。

讓朱超印象深刻的學生馬鑫,這位老師說起來滔滔不絕。朱超介紹,9歲的馬鑫是外來務工子女,家裡條件不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這個學生很機靈,第一次來機器人教室就很好奇地問個不停,雖然不敢上手,但在老師的演示下,馬鑫愛上了這個興趣班,因為需要很多知識的支撐,馬鑫立志要學更多知識,後來他的各項成績提升很快,得到了老師們的誇讚。如今,馬鑫的邏輯思維、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明顯提升。朱超說:“這才是興趣班的真正作用,讓學生愛上上學。”

學生加謝太也讓很多老師讚不絕口,而改變加謝太的也正是這些“興趣班”。朱超介紹,加謝太是個很內向的孩子,一開始也沒什麼愛好,一天都不說幾句話。但自從參加了機器人訓練班後,開始動手了,問的問題也多了,自然而然和老師同學的交流也多了,並且每次實驗失敗後,他都會說一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加謝太潛移默化的變化,讓所有老師都替他高興。

內容豐富的“興趣班”,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如今的瑪沁縣二小,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列為常態化系列教育活動之中,老師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的特色文化牆,展示著該校師生的風采。學校融入了綠色環保、國學經典等內容的校園文化牆,“層層有主題,各個有特色”的樓道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班級文化,讓校園內的每面牆壁都會說話,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和普及化,營造書香氛圍,讓學生感受讀書之美。

懷揣著激動的心情走出二小,回望這所一路走來,艱辛卻又充滿收穫的學校。感受當下,這裡書聲琅琅,成為草原上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今,瑪沁縣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在打造教育品牌、教育精品,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的同時,學校把德育放在素質教育首位,把德育與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針對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積極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不斷提升民族地區教學質量……展望未來,瑪沁草原上教育之花必將常開常新。

作者: 張 浩 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