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別樣的“風景”'

""河湟谷地別樣的“風景”

河湟谷地農村傳統的房屋樣式,以及少數民族獨有的房屋樣式,在平安驛“袁家村”,得以全貌呈現。本報記者 李興發 攝

本報記者 李興發

驅車穿過海東市平安區喧鬧的城區,順著蜿蜒的公路駛入城郊……終於,前方呈現出河湟谷地別樣的風景——青海特色小鎮平安驛“袁家村”。在這裡開面食館的魏春蓮、開手工粉條作坊的馬強,以及從事商業活動的所有經營戶們,有著同樣的感受:縱有良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

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圍繞讓“城鎮生活更美好、鄉村生活更富足”為目標,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推動城鎮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為動力,加快統籌城鄉發展。

2018年9月25日,由平安區平安鎮張家寨村為基礎,建設發展而來的平安驛“袁家村”正式對外開放,在宜遊、宜業的發展帶動下,當地村民擺脫了從地裡“刨食”的傳統生活方式,收入從最初的幾千元增加到了如今的4至5萬元。

走進平安驛“袁家村”,古戲樓、老作坊、藏族及土族特色民宅等18個具有時代特點、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齊聚在這片130多公頃的土地上。城市裡早已消失匿跡的茶樓、戲臺,以及攪團、破布衫、焪洋芋等特色小吃店以及18座農家院,沿著石板路兩側整齊排開。“第一次來這裡是今年春節,地道的青海傳統社火,以前常陪爺爺去聽青海‘曲兒’,還有小時候住過的土莊廓院,過年去上香的廟宇,在這裡我都能找到。”出生在西寧市湟中縣總寨鎮的張淑珍,自從離開了農村在西寧打拼,並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的“土”味兒被城市的“新”氣兒逐步取代。而在這裡她重拾闊別已久的味道。

“這裡結合了平安古驛文化、河湟谷地各民族文化,是一個以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度假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在平安驛“袁家村”副總經理張敏的介紹中,可以清晰的發現“袁家村”的旅遊發展,正沿著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上提出的:“農牧區著眼承載力、更加註重宜遊”這一實現我省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前進著。

張敏告訴記者,宜遊是平安驛“袁家村”發展的根本,並通過“鄉愁民俗”的打造已經實現了宜遊,而且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已經讓當地農民收到了紅利。“袁家村”在規劃建設之初,設計人員走訪了海東市50多個鄉村和民間文化遺址,收集了百餘份河湟民居、文化、傳統美食及手工工藝的資料,將失落的農村“土”味兒重新塑造了出來。為了讓“袁家村”不僅有河湟谷地老村的形,而且還讓他有“魂”,民間傳統廟會、正月十五鬧社火、元宵節浪花燈等活動被引入了進來,最終實現了日均3萬人次的客流量,以及春節七天長假40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旅遊收入近千萬元。

“更加註重宜業”也是我省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之一。“袁家村”在宜遊已經實現的基礎上,通過資本入股、技術入股、鋪面免租效益分紅等十多種合作模式,不僅為周邊村民帶來環衛、服務、安保等近百個就業崗位,而且還為海東六縣區,乃至全省傳統手藝人創造了將手藝轉化為收益的平臺。

在“袁家村”農民出身的馬強,在這裡開了一間手工粉條生產加工作坊。吸引他來這裡的不只是遊客所帶來的人氣,更多的是無成本開店效益分紅的“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以前做粉條一年只能掙兩三千元,房租、加工和生產成本都得自己承擔。但在這裡就不同了,房租不用交、原材料 ‘袁家村’統一配送,我只負責加工好粉條,其餘環節一概不要操心,只承擔質量責任不必擔心市場風險。”馬強告訴記者,作坊每月總收入的20%屬於他個人,7月份他的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是以前單幹時收入的五倍。

來自德令哈市的玉器加工商林鑫,今年一月在“袁家村”開了一家手工玉器加工店和銀飾。“遊客多客流量大,寬鬆的投資環境,是我來這裡發展的主要原因。”半年多過去了,林鑫在“袁家村”平均每月有五萬多元的收入。

“只要有傳統手藝,在‘袁家村’不僅能實現創業,而且還能做大做強自己的手工業。”平安驛“袁家村”企業策劃員胡鍾月告訴記者,省級和國家級“非遺”項目,在“袁家村”就有十多個店面。“而且‘袁家村’所有餐飲產業實現了一二三融合發展,從田間生產到作坊加工再到食品銷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沿著“讓城鎮生活更美好、鄉村生活更富足”的發展之路,平安驛“袁家村”已經形成了宜遊帶動宜業,宜業又助推宜遊的良性循環發展鏈,帶動著當地農民生產模式的轉變,讓農民實現了增收,為實現生活更富足提供了機會奠定了基礎。

作者:李興發 來源:青海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