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毛孩 美國 歐洲 英語 落葉櫻花 落葉櫻花 2017-09-02

幾年前,我們公司還是一家小公司。為了省錢,辦公地點設在一個老舊的寫字樓,辦公室裡常有老鼠出沒。為了對付鼠患,我們甚至不得不在辦公室養兩隻貓。

那時候,誰都不會相信,這樣的一家小破公司幾年後能在美國上市。也正是在最艱苦的那一年,我招到了公司的第一個海歸員工。他從歐洲一所不知名的學校碩士畢業,看起來很憨厚。

面試的時候他跟我說,在歐洲留學最大的收穫是打磨掉了國內本科讀書時的戾氣,能甘於平凡,耐得住寂寞。也許他的樸實打動了我,我很快給他發了Offer。

他來的時候,作為公司第一個管培生,在各個崗位上輪崗。當時公司裡有很多聲音,有質疑的,有抱著看戲態度的:“咱這麼破的公司竟然能招到海歸?”“看他能待多久?”“哇,人家從歐洲留學回來的,一定特別牛逼吧?”

小海歸在市場部、財務部、產品部都輪了崗,每個部門經理都很認可他的工作能力,也都覺得這個小夥子踏實肯幹,很有潛力。正當我認為他輪崗結束,應該給他一個能穩定地發揮他才幹的職位的時候,他向我提出了離職。

他說公司的工作內容他很喜歡,但是他沒辦法承受這麼多的關注。他已經習慣了默默存在的環境,不太適應頂著太多光環的感覺。他只是一個歐洲二流學校的畢業生而已,跟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大家給予對他這麼多的關注和期望,將來會失望的。這種失望他不願意看到。

這個理由特別的樸素善良,也讓人無法拒絕。小海歸走了之後,公司裡又有很多的聲音,“看吧,早就說海歸是不願意來咱們這種小公司的,來了也留不住。”“海歸也不過如此嘛,還以為多厲害呢。”

我沒有做太多解釋。很多人骨子裡對海歸這個群體有著太多的預設和誤解,當人們習慣用固有的思維去評估一切事物的時候,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

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02

再講一個我的小學同學毛孩的故事。

小時候在我們大院裡,毛孩是典型的富家子弟。家裡有錢不愁吃喝,不好好讀書,每天吊兒郎當打遊戲踢足球。直到高考,當然考得一塌糊塗。家裡沒辦法,只能出錢讓他去美國一個不知名的學校讀書。

去年,他來北京出差,我們一起見面吃飯敘舊。這應該是我高中畢業後第一次見到毛孩,與我印象中的他簡直判若兩人。現在的毛孩是一家大公司的財務經理,言談舉止自信得體。幾杯酒下肚,我感慨時間讓我改變了對他的印象。他卻說,美國的六年求學生活改變他的人生。

毛孩剛到美國,還帶著家裡的那股傲氣。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他英語太差,上課根本聽不懂、小組討論一句也參與不進去,周圍的同學都看不起他。而且語言的障礙也讓他生活非常不便,常常需要連說帶比劃,才能勉強打理生活。在美國的前半年,他學不到東西、也交不到朋友,還揮霍了不少錢。

家裡父母很生氣,他爸跟他說:你有本事自己去洗盤子賺錢,你個敗家子。毛孩一氣之下還真的去洗盤子了。不過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哪受過這種罪,洗了一天碗,就覺得自己的手必須要截肢了。不過為了在父母面前爭口氣,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本科四年,毛孩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有了一手好的洗盤子功夫。本科畢業之後,毛孩的父母要求他回國,他自己卻堅持要讀碩士。一方面,他覺得從小到大,他第一次愛上了讀書,另一方面,他也愛上了美國的生活。

按毛孩自己的話說,美國的求學生活第一次給予了他生活中的逆境。在美國,不管你多有錢,白人永遠是一等公民,亞裔多多少少會受些歧視。要想自己一個人在國外活出個名堂,就需要有強大的內心和抗壓能力。

美國生活讓毛孩從一個嬌生慣養的獨生子變成了一個能抗壓敢於擔當的男人,這一點還不足以讓我吃驚。但毛孩居然發現他自己愛上了學習,這一點真的驚到我了。

從小到大,毛孩是一看書就睡覺、一考試就倒數的學渣戰鬥機,現在竟然會愛上讀書,而且還是財務專業。毛孩自己回憶說,剛去美國讀書,英文不好,基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些什麼,後來英文好了,才發現老外講課和中國老師講課完全不同,特別生動有趣。講財務知識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講各種表格,而是結合實際企業的經營來講,毛孩就想到了他老爸的企業,代入感特別強。

他在美國洗了幾年的盤子,覺得幹一點腦力勞動真的會比出賣體力更加體面。於是乎他悟到了讀書的意義——讓自己有一技之長,而不再是隻懂得洗盤子。後來毛孩回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財務經理。

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03

那次見過毛孩,給了我特別大的觸動,他說美國的學習改變了他的人生。我倒覺得是在國外生活的經歷讓他更真實的認識了他自己,給了他存在感。人在職場上,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哪裡都能學,但對於自我的認知和歷練,則需要特定的體驗,這些體驗往往受制於你成長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對於出國讀書這件事兒,很多人都會提到西方的教育水平比中國高。但是很少人提到,在國外生活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好的教育。除了錢多到燒不完,一出國就可以買法拉利的富二代之外,任何一箇中國孩子,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都能鍛煉出較高的逆商和抗壓能力,這是任何大學和教育機構都無法學到的生活哲學。

很多人認為能出國讀書的,但凡不是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畢業的,往往都是在國內考不上好大學,靠著家有有倆錢,就出國混個學歷,沒什麼能力也不會踏實幹活。

而我的觀點卻恰恰相反,即使不是國外一流大學畢業的海歸,往往也都是有能力且可以踏實幹活的。後來我公司裡招聘的幾十個海歸都印證了我的觀點。現在公司裡的幾十個海歸裡,我確實沒有碰到過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小朋友,反而國內一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往往在工作中不切實際或者太過實際了。

在小海歸離開公司後,我還堅持招聘海歸和重用海歸。剛開始公司提供的薪酬不高,被拒絕的次數很多。但我的誠意和我對公司的夢想還是打動了一些人。有些背景很好素質很高的海歸願意接受一個低於他們能力的薪水到公司來。後來隨著公司壯大到上市,他們的薪酬待遇也得到很快提升。他們迅速成為了公司的核心員工,個人收益也逐漸與能力匹配,甚至有了溢價。

在公司的海歸員工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對比國內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很多海歸對於職業發展還是有著較為長遠的規劃。在工作中表現在對於工作初始的薪酬期望並不會太高,但會更注重工作內容與崗位的長遠發展。

海歸員工還有一個在中國職場中難能可貴的優點。在工作中,海歸們會表現出超出常人的專注度,他們的關注點往往在於如何真正的把事情做好,而並非如何在領導面前呈現出好的工作績效。

所以在我所知道的海歸中,大部分的人起薪可能不高,但是三年五年之內的薪酬漲幅卻非常可觀。

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04

當然,海歸員工這個群體受制於他們的特性,也有一些群體性的問題。

第一,海歸們往往不太懂中國職場上的人情世故,表現在公司的團隊活動中或者酒局飯局上是比較沉默或被動的人。這本身不算太大的問題,但是結合海歸群體的特殊背景,就有可能被同事誤解為裝逼或自視清高。這一點特別不利於海歸為自己營造好的Team work環境,但實際上海歸的Team work能力是更強的。

第二,海歸員工會過於強調工作內容與個人能力以及個人喜好的結合。表現在他們面對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會有特別好的表現,但如果在他們不喜歡的崗位上,績效就會特別的差。一般來說,海歸員工在某些方面會有特別強的工作能力,但是他們往往不夠全面。而如果要在管理方面向上發展,通才會比專才更合適。在很多大公司,銷售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管理人員大多數是銷售體系晉升而來的。但銷售崗位卻是海歸群體最不願意從事的工作,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擠壓海歸員工的晉升空間。

第三,海歸在國外的教育體系裡被訓練出了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工作上具備好的方法論,但某些時候缺少中國式的變通。舉個例子,在公司的很多項目中,是可以把其他項目的資源或成果拿來直接使用的。但是海歸會非常在意原創性,骨子裡對所謂的“Plagiarism”極度厭惡。而事實上,工作中需要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抄襲和造假,而是借鑑已有的項目經驗,這樣能夠更快推動項目進程。對於企業來說,速度就是生命。但是海歸的工作習慣卻導致在一些本可以快速推進的環節上,浪費了時間,犧牲了效率。

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這三點是缺點,有時換個角度看也是優點。如果能夠對海歸的這些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對於公司的創新、變革乃至工作風氣的改善,會有非常正面的意義。

正是基於海歸的這些特點,想要用好海歸員工,讓他們創造更大價值,除了選和用之外,育和留也是非常重要的。海歸員工具備很多的潛質,但發掘和培養海歸,把潛質轉化為能力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我自己在用人方面是非常看重潛質的。潛質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發展的天花板。但潛質只代表未來具備高能力的可能性,而不代表現有的能力。在培養海歸員工方面,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海歸員工善於結構性思考、擅長團隊協作,在某些領域具備一定的深度,但是廣度不夠。所以我自己更喜歡讓海歸參與到一些跨部門的項目中,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去了解不同部門的業務,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揮作用。

我們公司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不少海歸從基層員工走上重要的管理崗位,在工作績效上也表現得非常出色。未來我還是會堅持聘用海歸,尊重他們、培養他們,讓他們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也讓他們更快的實現自我價值。

文章來源:海職場Jobspark

id:jobspark123

圖片來源:網絡

職業蛙告訴你上市公司高管為什麼堅持要聘用海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