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的人,絕大多數都有這10個習慣'

馬拉松 演講 大學 觀典分享 2019-08-29
"
"
混日子的人,絕大多數都有這10個習慣

我們可能會在媒體上、現實中碰到許多成功人士,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雖然真正的成功要複雜得多,但是你仍然可以通過避免一些不成功人士常有的習慣,來保證自己不失敗。


直到24歲時,我才遇到一個成功的人。儘管我生長在一個工人家庭,但經常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我遇到的第一個成功人士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企業家。當我開始自己的首個真正的生意時,他是我的第一批客戶之一。當我見到他的時候,他的體重保持的不太好,但錢多得數不清,而且一直很快樂。

但在5年前,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他一生的摯愛。我們成為了朋友,他告訴我,可能這道坎自己永遠也跨不過去了。儘管他經歷瞭如此悲傷的事情,但他仍然對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

他真的很關心別人。老實說,我的生意並不是最好的,但他還是給了我一個和他做生意的機會。

他總是說:“我只是想避免失敗。”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第一件事。他表示,你應該研究是什麼讓你不成功,不快樂,破產,肥胖,愚蠢,然後把這些事情從你的生活中剔除掉。

直到今天,我仍然遵循這一建議。我喜歡他努力不失敗的理念。什麼是成功?我找到的一個最好的定義來自Bob Dylan,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音樂家:

錢算得了什麼?能早晨抖擻起床,夜晚高枕無憂,在中間的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稱得上是成功人士。

你可能知道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那是一本你能學到許多重要教訓的好書。

挑戰在於,僅僅複製成功人士的習慣並不意味著你也會成功。我們必須放棄“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我一定會成功和快樂”的思維方式。真正的成功要複雜得多。


"
混日子的人,絕大多數都有這10個習慣

我們可能會在媒體上、現實中碰到許多成功人士,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雖然真正的成功要複雜得多,但是你仍然可以通過避免一些不成功人士常有的習慣,來保證自己不失敗。


直到24歲時,我才遇到一個成功的人。儘管我生長在一個工人家庭,但經常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我遇到的第一個成功人士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企業家。當我開始自己的首個真正的生意時,他是我的第一批客戶之一。當我見到他的時候,他的體重保持的不太好,但錢多得數不清,而且一直很快樂。

但在5年前,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他一生的摯愛。我們成為了朋友,他告訴我,可能這道坎自己永遠也跨不過去了。儘管他經歷瞭如此悲傷的事情,但他仍然對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

他真的很關心別人。老實說,我的生意並不是最好的,但他還是給了我一個和他做生意的機會。

他總是說:“我只是想避免失敗。”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第一件事。他表示,你應該研究是什麼讓你不成功,不快樂,破產,肥胖,愚蠢,然後把這些事情從你的生活中剔除掉。

直到今天,我仍然遵循這一建議。我喜歡他努力不失敗的理念。什麼是成功?我找到的一個最好的定義來自Bob Dylan,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音樂家:

錢算得了什麼?能早晨抖擻起床,夜晚高枕無憂,在中間的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稱得上是成功人士。

你可能知道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那是一本你能學到許多重要教訓的好書。

挑戰在於,僅僅複製成功人士的習慣並不意味著你也會成功。我們必須放棄“如果我做了某件事,我一定會成功和快樂”的思維方式。真正的成功要複雜得多。


混日子的人,絕大多數都有這10個習慣


下面是一些混日子的人,經常有的10個習慣。我覺得,只要簡單地避免這些事情,也會讓你比大多數人更成功。

1

無法集中注意力


Greg McKeown的《Essentialism》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McKeown分享了他畢業多年後遇到以前同學的故事。

他告訴McKeown自己正在找工作,並詢問McKeown是否能幫助他。談話開始20秒後,這名男子收到一條短信,開始低頭看手機和回覆。

McKeown 表示:“10秒鐘過去了,20秒鐘過去了。他繼續憤怒地發著短信,把我晾在一邊。”

兩分鐘後,McKeown放棄了,離開了這位只顧著發短信的人。

不要沉迷於未來或過去之中,更不要迷失在想法和擔心之中。如果這個例子中的人能夠明白處事應該一心一意,他可能會得到Greg McKeown的工作推薦。

2

萬事只是說說而已


你知道什麼比高談闊論更好嗎?直接去做。

2010年,Derek Sivers在TED上發表了一場名為《Keep Your Goals to Yourself》的演講,他在演講中用科學證明了告訴別人你的目標會適得其反。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和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我在為馬拉松訓練”或者“我要創業了”這類的豪言壯語。

最瘋狂的是其他人的反應,他們會為你宣佈了某事而鼓掌。

但是我們心裡得有譜:說你想跑馬拉松和實際上跑了馬拉松是兩碼事,對吧?

因為在你看來,那些口口聲聲要做的事情,似乎勝券在握了對吧?Derek Sivers表示,這是因為:

當你告訴別人你的目標,他們也承認了,然後你的大腦會被欺騙,覺得它已經完成了。然後,因為你獲得了那種滿足感,就不那麼有動力去做真正需要的艱苦工作。

做一個做事的人,而不是空談的人。

3

把時間花在失敗者身上


總是花時間和失敗者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一個失敗者。這一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

你想健身嗎?那就和健身的人一起出去玩,吸收一下他人身上的正能量。

你的朋友問你什麼時候去健身房,和你的朋友這周告訴你要去三次健身房,哪個更好?

4

討厭一切


他們尤其討厭那些做得很好的人。為什麼你不能為別人高興呢?別擔心,你不會因此而盲目樂觀,仍然可以保持冷靜和積極。

給別人一些愛和讚賞又能怎麼樣?但那些不那麼成功的人甚至討厭那些“本來就是”的東西。“啊,今天早上下雨了,我的頭髮都弄亂了。我討厭下雨。”

拜託,要不要這樣?

經歷一整天的糟糕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會偶爾變得暴躁。但如果你總是討厭一切,那你可能不會糟糕一整天,而是一輩子。

5

拖延,無處不在的拖延


拖延有什麼好處?我曾經要求我的大學教授延長一篇論文的截止日期。

他說:“我很樂於把你交論文的最後期限延長一週。我唯一要問你的是,如果你在一週之後交上來,你的論文會更好嗎?”

我的回答是“不會”,所以只好拼命地工作以按時完成它。所以記住,在你將來會做得更好的時候再選擇拖延。

如果拖延之後的效果和拖延之前一個樣,那拖延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麼現在做,要麼以後做得更好。

6

不管不顧別人


不成功的人只愛自己。老實說,我們都愛自己,但如果你不成功,你會只愛自己。

我們傾聽別人是因為我們關心他們。你還能怎樣表達你的關心呢?每個人都可以給你一個擁抱,但不是每個人給你打電話問“你好嗎?”

所以,詢問,傾聽,關心,以及重複上述行為。

7

懶惰


什麼都不想做?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想和伴侶共進晚餐,或者不想為媽媽的生日買一份很棒的禮物。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這都是因為我們懶惰。

你可以考慮做點什麼運動,從沙發上起來——和你的家人、朋友、伴侶一起做。生活的美在於新穎的經歷。

當你懶惰的時候,你甚至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體驗新事物。這對你生活中的人也不公平。

8

從不學習


學習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很多人從不讀書,從不完成學業,也從不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沒什麼令人驚訝的。學習是一場鬥爭。

但是想想看:我們生活在歷史上對學習者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代。獲取信息從來沒有這麼容易。在過去,如果你爸爸是農民,你幾乎也會成為農民。事情就是這樣。

但現在,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只需要學習如何去做。

9

不做個好人


不知何故,人們會認為做個混蛋很酷。老實說,做個好人更酷。你不需要成為其他什麼人,只要做一個好人就行了。

找個時間試試,做個好人,你可能會交到一些新朋友。

如果你很難定義什麼是“好人”,那你很可能是個混蛋。

10

淺嘗輒止


我把最壞的留到最後。如果你能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什麼,我希望是:

我們最大的弱點在於放棄。但獲得成功最確定的方法就是再試一次。

——Thomas A. Edison


我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其實還是有的,那就是永不放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