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到底有多費錢?來算一筆跑馬經濟賬

跑馬拉松到底有多費錢?來算一筆跑馬經濟賬

有人說,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近年來,隨著馬拉松賽事的不斷舉行,馬拉松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生活。

近日,首次落戶中國的2019國際田聯路跑會議在甘肅省蘭州市盛大開幕。會上,《中國路跑運動報告》正式發佈;2018年中國馬拉松全年參賽總人次達583萬,相較2017年增幅達17%,馬拉松在中國又迎來一個熱潮。

如火如荼的馬拉松

2018年中國境內馬拉松規模賽事共計1581場,同比增長43.46%,路跑在中國城市的覆蓋率達到85.33%。在馬拉松賽事數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一大批專業的馬拉松愛好者逐漸湧現,2018年馬拉松賽事累計完賽人數76.12萬人,完賽率同樣顯著提升。

2018年舉辦的1815場賽事,分佈在31個省區市、285個地級市,其中有339場認證賽事、18場榮獲國際田聯標牌賽事稱號,居各國之首。

馬拉松產業表現同樣驚人,2018年中國馬拉松年度消費總額達178億元,全年賽事帶動的總消費額達到288億,年度產業總產出達746億。

跑馬拉松到底有多費錢?來算一筆跑馬經濟賬

中國田徑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為51場,此後,“跑馬”這個詞逐漸成為一個熱潮,2015年馬拉松賽事猛增到134場,2016年數量翻番達到了328場,2017年直接突破千場賽事,增至1102場,至此,馬拉松在中國迎來了井噴式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的直觀定義: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在題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文章指出,預計201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接近1萬美元。

這樣來看,我國至少已經處於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偏高水平了,而全國人均GDP的增長,恰恰是促成馬拉松熱潮的重要原因。據稱,人均GDP超越5000美元這條線的時候,會進入以馬拉松為代表的全民路跑的體育消費週期。2014年我國人均GDP為7485美元,這一年10月國務院頒佈了46號文件,國內的體育產業也進入迅速發展期,馬拉松也正是在這時掀起了一陣狂潮。

馬拉松的經濟賬

隨著馬拉松熱潮全國性蔓延、轉播報道的全方位宣傳,馬拉松已經成為了一座城市的名片。一場體驗良好的馬拉松賽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經濟基礎和消費需求。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浙江省2018年舉辦馬拉松賽事高達180場,連續兩年領跑全國。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舉辦場次同樣高居前列。

一場馬拉松給一座城市帶來的變化同樣是巨大的,依託於賽事帶動的包括吃、穿、住、行、遊、購、娛方方面面,背後巨大的消費市場不言而喻。以剛剛結束的蘭州馬拉松為例,僅參賽人數就達到40007人。“蘭馬”期間來蘭州總人數為125103人,其中,從省內到蘭州人數為20046人,從省外到蘭州人數為105057人,省內佔比達到16%,省外佔比高達84%,遊客同比增長了21%。

跑馬拉松到底有多費錢?來算一筆跑馬經濟賬

以一名參賽選手為例,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能直接為這座城市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如在城市旅遊、食宿、購物等消費都是不小的開支。不到三天時間,蘭州這座城市就因為這場賽事,演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節。

作為賽事參與者,賽事本身的投資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據北京的一位普通馬拉松愛好者透露,他參加一場馬拉松大概花費4000元左右,這在他眼裡還只是勉強“合格”。服裝、鞋子、穿戴設備、報名費的都需要進行投入。

中國的馬拉松賽事即便是達到了這樣一個量級,還是有躍躍欲試者被卡在了門外,未能如願“中籤”。數據顯示2015-2018年北馬中籤率逐年走低,2018年A類(參加過全馬)選手中籤率約36.5%,B類(參加過半馬)選手中籤低至10.4%,這不禁讓人吐槽,賽事中籤率直逼北京汽車號牌中籤率了。

馬拉松迎來“她”時代

在馬拉松賽事數量、參賽人數雙向指標都創新高的情況下,女性參賽人數的增加,也成為一個有趣的現象。2017年共有498萬人參與了馬拉松賽事,其中女性人數超135萬人;2018年女性參賽人數繼續上升,超137萬人參加了該年的馬拉松賽事。

馬拉松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能夠吸引這麼多女性群體,進入這場比賽呢?

近年來,專門針對女性馬拉松市場,開啟了眾多女子馬拉松賽事——女王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隨著上海、無錫、蘇州女王跑賽事的相繼落地,催生了一大批女性運動市場,“她”經濟時代急劇擴張。

跑馬拉松到底有多費錢?來算一筆跑馬經濟賬

馬拉松進入更多女性的視野,很大原因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及時性、交互性、自發性的移動互聯網讓馬拉松迅速成為一個全民話題,因而引發了一場“跑馬”熱。

根據2013-2019年女性關注馬拉松相關資訊趨勢圖來看,女性對於馬拉松相關資訊的關注度同樣是持續上漲。更多女性開始關注馬拉松,也就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女性想參與到這場全民狂歡的賽事中。

此外,女性相比男性更願意在健身上花錢,在馬拉松賽事中女性對於裝備的要求更加多元化。衣服要追求專業款、時尚款、最新款;鞋也要專業的跑鞋;當然還要佩戴智能設備——運動手錶。

結語——跑尋未來

馬拉松從戰場走進賽場,現在它正邁進一個市場,一個受眾人追捧的狂熱市場。未來具有特色的主題化賽事,將是佔領路跑市場的重要因素。就連忙於創業的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也坦言:在這個推崇“唯快不破”的時代,“慢”的價值卻少有人關注,未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改變,用一場馬拉松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勢必會成為一種新趨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