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盧勤 文章 幼兒園 大學 睿心媽媽 睿心媽媽 2017-11-05

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時常聽到三五家長在一起,這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回家就知道看電視,那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的作業總是搞忘了做,還有家長說,說起兒子我都覺得沒臉,經常被老師請到學校去,還有的說,我的兒子班上有多少人就考多少名,哎呀,丟人啦。

當然還有的老人在一起,也會說:“我那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了,寧肯大筆大筆地給他老婆花錢,就捨不得在老孃身上花一點錢。”

還有的老人也會說:“我那媳婦,只想著她的老孃老頭,哪會想到我這個做婆婆的?”

也有的老人會說:“我那媳婦,進屋就只知道耍手機,從來不做家務?”

聽到這樣的議論的時候,我就在想,他們的孩子,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他們時常對孩子做出負面評價,對孩子沒有影響嗎?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有一天,幼兒園的老師對小朋友們說:“你們誰覺得自己聰明?就上前走三步。”

老師的話剛一說完,小朋友們一個一個的都往前走三步。就好象覺得自己特別聰明似的。

但是老師發現小明還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老師走上前去,關切的問:“小明,你怎麼不往前走三步呢?”

小明把頭低得低低的,小聲地說:“因為我媽媽經常罵我是笨豬。”

老師聽到小明的回答,心不由一緊,這做家長的怎麼這樣說孩子呢?

由於家長平時對孩子時常進行負面評價,長時間給孩子造成了一些心理定勢作用,本來聰明的孩子,就認為自己不聰明瞭。

其實很多孩子智商都差不多,真正的是天才的人比較少,但是能對孩子進行正面評價的家長,確實太少了

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知心姐姐盧琴姐姐在一次演講中告訴我們的家長,要學會誇孩子。“有兒子的就說,你看,有兒子沒兒子就一樣。有女兒的就說,有個女兒真好。”

還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她的兒子只有三歲,有一次帶兒子去打針,就故意在外面,裝得很怕的樣子。

兒子問:“媽媽,你怎麼啦?”

媽媽說:“我怕看你打針。”

兒子聽後很神氣的說:“媽媽你不用怕,你就在外面,我進去打針。”

然後他的小兒子,就一個人進去打針。

醫生問:“小朋友,你怕嗎?”

那小兒子說:“我不怕,我是男子漢,你打吧”

兒子打完針出來後,這位年輕媽媽說:“兒子,你真棒!”

他們家上面有一家人,養了一隻藏獒,平時回家的時候,都是她老公走在最前面,兒子走中間,她走在最下面,總怕那個藏獒跑出來咬著她了。

有一天,老公告訴她,他明天要出差。

她故意哭著對兒子說:“兒子,明天媽媽不敢回家了。”

兒子拍著胸脯說:“你別怕,爸爸走了,還有我呢!”

第二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兒子走在前面,媽媽走在後面。

媽媽說:“兒子,我怕。”

其實兒子也怕,聽到媽媽這樣一說,他就拍拍胸脯說:“媽媽,你別怕,我走前面,你走後面。”

小兒子的腿都在打抖,但是還是照著往前走。終於進了家門,這位年輕的媽媽對兒子說:“我的兒子真棒,真是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

你看,這個兒子本身很膽小的,媽媽的一再誇獎下,他也變得很勇敢很膽大了,能夠保護媽媽了,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盧勤姐姐說,有一個大學教授,她的兒子31歲了,很孝順,給他們家裡買了很多很多家電。這個教授媽媽覺得這是兒子應該做的,從來都沒有表揚過兒子。

聽了盧琴姐姐的報告之後,就對兒子說:“兒子,家裡的好多家電都是你買的,真是有兒子沒兒子真是不一樣。”這位教授媽媽的兒子聽了之後,特別高興,又跟媽媽扛了一臺家電回家。然後這個教授媽媽又說:“這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後來,這個兒子,差不多把教授媽媽家的家電換了個遍。

你看看這就是成年的孩子,做媽媽的誇獎了他後,感覺自己得到媽媽的肯定,那個表現是越來越好呀!

盧琴姐姐還說,她的媽媽就是一個最會誇孩子的媽媽。

盧琴姐姐說,由於她經常在外面做報告、做演講。每到一個地方,都把當地的小吃買個遍,給她媽媽帶回家。他的媽媽逢人就說:“我就是在家中也能吃到全國各地的特產,有個女兒真好。”

盧勤姐姐的媽媽,不僅會誇女兒,還會誇女婿。她有一個妹夫做的菜,她媽媽誇比酒店都做的好。這個妹夫聽了盧媽媽的誇獎,每次回盧媽媽的家,一進門,不用盧媽媽安排,就直接拴圍裙進廚房了。他還有一個妹夫,會買桃子,他買的桃子又大、又紅、又甜,一次比一次買的好,一次比一次買的大。盧勤姐姐還笑著說,哪一次回家遲了,那就是在街上選桃子了。

那桃子怎麼可能一次比一次大呢!

盧琴姐姐說,她的媽媽能夠對他的孩子作出正確的評價。說她要給他們每個人發一樣獎品,盧勤姐姐的大姐就是一把鎖,為什麼呢?因為她大姐會當家,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的。她說他媽媽發給她的獎品是一個喇叭。盧勤的媽媽說:“盧勤,麼會說,就讓她在外面去吹吧.”你看看,把每一個人的優點,都評價的恰如其分.

盧琴的媽媽就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她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並加以高調的誇獎,讓他們竭盡所能地發揮他們的長處,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可是有的家長,在他的眼裡,自己的孩子總是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似的。

你時常訓斥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再訓斥了


小越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平時工作很辛苦。但是一到農忙週末的時候,都會回家幫在農村的父母幹農活。無論是打穀子、挖紅苕, 還是點麥子、挖花生、點油菜等等之類的農活,都要幫著父母做。

每次回家,是出錢又出力。回家幹農活,對小越來說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畢竟他平時沒怎麼幹農活。每次週末回家,都弄得筋疲力盡才回到自己的小家。但是,小越的父親覺得這些都是小越理所應當該做的,從來都沒有說過他一個對字。

不說對就算了罷,有時還指責小越的不是。

小越是家中的長子,還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家中小弟與他年齡相差比較大,他承擔了小弟從小學開始讀書的絕大部分的費用。只是偶爾小越的父母給一點點錢。每次小越回老家,鄰居們都說小越真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能夠把弟弟一直帶在身邊,真的很很不容易。

就連小越的同事,都說像小越這樣的哥哥很難找,大家都是為小越做的很不錯了。

儘管小越為弟弟妹妹的成長,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金錢,但是小越的父親卻認為小月還做得不夠,有時還讓他們做父母的出點點錢,說小越太不象話了,還說誰誰誰供弟弟妹妹讀書,全出了錢的,哪會要父母出錢的?

面對這樣的老人,小越真的無語了。

我不由得想到了盧琴姐姐所說的一句話:“會誇孩子的老人有孩子,挑剔孩子的老人沒孩子.”

他的意思就是說,作為老人經常誇孩子,孩子就會對你盡心,如果你作為老人,孩子為你做了許多事,你老是雞蛋裡挑骨頭,孩子心裡肯定不痛快,他自然而然就會對你疏遠了。

大家時常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孩子,不僅是指年幼的小孩,也包括成年的兒女.

作為家長的,不管你是面對三五歲的小孩,還是面對三五十歲的兒女,都應該多誇誇,多表揚,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有可能成為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的人。

我還記得盧勤姐姐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為家長,你要是能夠找出孩子的十個優點,那麼,看過這篇文章的家長們,就下去用心找找我們的孩子的優點吧,相信我們的孩子,肯定會成為很優秀的人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