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直擊 | 上市十年,“沒有故事”的龍湖說了哪些故事?'

""中報直擊 | 上市十年,“沒有故事”的龍湖說了哪些故事?

龍湖集團業績會現場。圖片來源:龍湖集團

十年前,肆虐全球的金融風暴尚未過去,各國政府紛紛出手拯救經濟。在4000億經濟刺激計劃及9000億保障性住房計劃的帶動下,中國房地產衝破風暴復甦過來。就是在這一年,吳亞軍親手在港交所敲響了龍湖上市的鑼聲。

2019年,龍湖即將迎來上市十週年的重要節點。8月26日,距離龍湖上市十週年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吳亞軍帶領她的“左膀右臂”來到香港,交出了十週年慶之前最後一份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龍湖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056.2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營業收入385.7億元,同比增長42.2%;實現歸屬股東的淨利潤63.1億元,同比增16.21%。

沒有驟升驟降的數字,龍湖依舊保持著它慣有的平穩姿態。一如吳亞軍平回望過去十年時的人淡如菊,“時間過得很快,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紀念的,沒有特別的故事可講,沒有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

但是,任何一家房企的壯大都不是偶然,作為十強選手的龍湖真的沒有故事可說嗎?也不盡然。

三次變速

“對於上市公司來講,龍湖一直是做地產業務的,一直在應對很多行業外部的擾動和不確定性,不斷按照自身的戰略意圖發展和壯大。”

這十年來,中國房地產行業沉沉浮浮,擠在賽道上的房企亦是千姿百態,有甩開對手一路狂奔的,也有在中途跌倒的。為了不被外在因素絆倒在賽場上,龍湖通常採取主動變速來應對。

據時代財經梳理,2009年及2010年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復甦,在這期間,龍湖儲備土地的態度積極,連續兩年新增土儲面積都超過了1000萬方。同時,銷售規模也有明顯的增長,由2009年的183.4億元上升至2010年的333.2億元,增幅達81%。

但高增長的節奏在2011就被龍湖叫停。彼時,全國樓市遭遇宏觀調控政策,46個大中城型市出臺“限購令”,其中10個城市針對樓盤出臺強制“限價令”。此外,在資金層面,央行3次加息、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一系列調控動作帶來的是全國樓市的急速降溫,當時,包括萬科、中海、恆大在內的多家大型房企都緊急踩下剎車,龍湖也不例外。2011年,龍湖進行了上市後的第一次主動變速,一方面放慢腳步,不急於衝規模,另一方面,降低投資的力度,控制拿地節奏。

2011年年初,龍湖將拿地預算定在170億元-175億元,但最終全年拿地投入僅90.22億元。銷售端增速同樣做出調整,當年完成382.7億元銷售額,同比增幅14.9%。

在龍湖看來,這樣的調整能夠保證其現金流的安全,這是比規模更加重要的事情。正是出於保證現金流的原則,後來幾年其他房企扎堆衝刺規模的時候,龍湖仍然選擇了保守的戰略。其歷年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5年,龍湖銷售規模最高增速不過20%,但在手現金持續增長,2012年為 174.7億元,2015年增加至181.6億元。

直到2016年,行業進入新的週期,頭部房企的規模達到2000億,第二梯隊的門檻也上升到了1000億的水平,“規模”成為直接影響房企“生死”的關鍵因素。面對行業大環境的變化,龍湖進行了第二次的變速。

這一年,龍湖拿下43幅土地,業績增長61.6%,完成881.4億元銷售額,並鎖定了千億目標。而後龍湖的規模“三級跳”,2017年完成千億目標,2018年邁入2000億陣營,並躋身十強。

但疾步向前始終不是龍湖的作風,高速成長的那幾年,吳亞軍和龍湖總裁邵明曉總是在業績會上不斷強調要小心、要謹慎。因此,剛剛跨過2000億的門檻,龍湖又迫不及待進行第三次變速。

2019年,龍湖的銷售目標是2200億元,目標增幅由去年的28%降至10%。在其看來,不論是拿地還是銷售,都要抓“窗口期”,因此,設定這樣的目標也是基於穩健的思考。上半年,龍湖完成了全年目標的48%,邵明曉稱今年完成全年2200億任務是比較輕鬆的。

當然,銷售市場沒有窗口期,並不代表土地市場也是如此。今年上半年,房企掀起一股拿地熱潮,龍湖也獲得50幅土地,拓展漳州、咸陽、中山、茂名4個新城市。截至6月底,其土儲總建築面積7093萬平方米,權益面積4911萬平方米,總貨值9800億元,足以支撐其四年以上的發展。

龍湖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趙軼預計,下半年還是會有拿地機會,但龍湖會嚴格的量入為出,按照負債率倒推,會看時機。上半年,龍湖在手現金580.7億元,較去年增長接近38%;淨負債率53%,保持穩定低位。

三個新航道

應對行業變化,調整步調是一種方式,開闢新航道是另一種方式,在第一個十年接近尾聲的時候,龍湖開始鋪墊下一個十年的故事。

“下一個十年我們有一些考慮和計劃。核心就是跟著中國的城市發展去走,城市化、再城市化是一個成長機會,消費升級是一個機會,服務升級也是一個機會。”吳亞軍口中的“機會”放到現在來看,就是龍湖的“四大航道”。

2018年3月龍湖業績會的那一天,龍湖一紙公告宣佈更名,由“龍湖地產”更名為“龍湖集團”。更名背後意味著“地產”不再是龍湖唯一的業務,其業務主航道將從單一的傳統住宅業務改為住宅、商業、智慧服務、長租公寓。

到2020年,商業項目將超過50個;到2019年,長租公寓數量達到8萬間,收入規模達到10億以上;智慧服務強化自身競爭力。對於幾個新航道業務的未來,龍湖有著清晰的規劃,按照其想法,不出意外的話,這幾個業務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龍湖新的業績增長點。

實際上,早在2003年,龍湖第一個商業項目就在重慶面世。此後,龍湖在商業領域經歷了漫長的摸索期,直到近些年,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才有了異地複製的條件。尤其是近兩三年,龍湖表態每年將10%的銷售回款用於投資商業,商業板塊因此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截至6月底,龍湖開業商場數量共計29個,建築面積296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能達到98%。另外,上半年龍湖物業投資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2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2%,其中,商業租金為21.9億元,增幅達到30%。

今年開始,龍湖商業將密集開業,邵明曉透露,下半年,將有9個商場開業,2020年計劃商業數量將達到50個。“過去幾年嚴格控制投資,每年將回款10%用於投資性物業,雖然並沒有投足,但不斷積累之後,到今年商業開始爆發。”

不像商業板塊經歷了漫長摸索期和成熟期,龍湖的長租公寓業務似乎並未碰到太多的麻煩,從準備到起跑再到衝刺,只有短短三年時間。2016年前後,長租公寓突然成為國內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房企、險資、資本湧入其中,龍湖是先頭部隊中的一員。

龍湖迅速推出長租公寓品牌--“冠寓”,並以“輕、中、重”資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擴張,龍湖集團層面還直言會把大量的資源用在其身上。這幾年來,冠寓以每年新增過萬間的速度在成長,到今年上半年,冠寓累計開業房間數量超6萬間,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207%,達4.26億元。

不過,去年下半年以來,長租公寓“雷聲”不斷,整個行業充斥著不安的情緒。但邵明曉還是向媒體肯定的說,長租公寓這條路,龍湖準備堅定的走下去。“全年收入會超過10億。現在我們已經是行業的頭部企業,接下來希望做到領先。”

比起商業和長租公寓,外界對龍湖的智慧服務板塊關注較少。但在此次半年報中可以看到,其已在重慶、成都、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北京等73個城市擁有近1000個項目,服務家庭約240萬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