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並起,縱橫馳騁,叱吒風雲,建功立業,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產生英雄,群星璀璨的時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金戈鐵馬,氣勢恢宏。然而仔細體味咀嚼,又不得不承認,其間也洋溢著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調:由於異常複雜,紛繁的社會歷史條件,許多英雄人物的人生命運都充滿了困惑、痛苦和悲劇性。他們或者因為靈魂的受難而心神不寧;或者因為老年遲暮,力不從心而悲哀;或者因為壯志未酬,遺恨終生而呻吟……

羅貫中在寫出英雄們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很多人物獨特的心路歷程,使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深沉、渾重和悽戚的氛圍。特別是“英雄”的失敗和無奈,更令人們扼腕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氛,比之壯懷激烈、大氣磅礴的鏗鏘旋律更具震撼力,更富有蕩氣迴腸的持久感。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並起,縱橫馳騁,叱吒風雲,建功立業,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產生英雄,群星璀璨的時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金戈鐵馬,氣勢恢宏。然而仔細體味咀嚼,又不得不承認,其間也洋溢著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調:由於異常複雜,紛繁的社會歷史條件,許多英雄人物的人生命運都充滿了困惑、痛苦和悲劇性。他們或者因為靈魂的受難而心神不寧;或者因為老年遲暮,力不從心而悲哀;或者因為壯志未酬,遺恨終生而呻吟……

羅貫中在寫出英雄們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很多人物獨特的心路歷程,使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深沉、渾重和悽戚的氛圍。特別是“英雄”的失敗和無奈,更令人們扼腕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氛,比之壯懷激烈、大氣磅礴的鏗鏘旋律更具震撼力,更富有蕩氣迴腸的持久感。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都是首屈一指的傑出人物。陳壽《三國志》稱讚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其雄才大略,在各路英雄霸主中,獨領風騷。羅貫中《三國演義》則對曹操從根本上持否定貶詆的態度,從道德尺度上對其所作所為進行評價,至於曹操的個性氣度、詩文風雅和才略功績,羅貫中都作了不失英雄本色的描寫。

書中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最具英雄氣概的宏偉篇章。曹操激揚文字,品評天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並稱袁術為“冢中枯骨”,袁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劉表“虛名無實”,孫策“籍父之名”,劉璋“雖系宗室,乃守護之犬”,其餘如張繡、張魯、韓遂之輩,皆“碌碌小人,何足掛齒”,誠可謂胸懷韜略,雄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壯志凌雲。

事實上,縱觀《三國演義》所有人物,曹操是最具英雄霸氣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至少是一個英雄”。也正因為曹操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擁劉反曹”貶詆了曹操多少年,事實上也沒有將他完全真正的貶倒。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並起,縱橫馳騁,叱吒風雲,建功立業,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產生英雄,群星璀璨的時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金戈鐵馬,氣勢恢宏。然而仔細體味咀嚼,又不得不承認,其間也洋溢著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調:由於異常複雜,紛繁的社會歷史條件,許多英雄人物的人生命運都充滿了困惑、痛苦和悲劇性。他們或者因為靈魂的受難而心神不寧;或者因為老年遲暮,力不從心而悲哀;或者因為壯志未酬,遺恨終生而呻吟……

羅貫中在寫出英雄們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很多人物獨特的心路歷程,使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深沉、渾重和悽戚的氛圍。特別是“英雄”的失敗和無奈,更令人們扼腕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氛,比之壯懷激烈、大氣磅礴的鏗鏘旋律更具震撼力,更富有蕩氣迴腸的持久感。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都是首屈一指的傑出人物。陳壽《三國志》稱讚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其雄才大略,在各路英雄霸主中,獨領風騷。羅貫中《三國演義》則對曹操從根本上持否定貶詆的態度,從道德尺度上對其所作所為進行評價,至於曹操的個性氣度、詩文風雅和才略功績,羅貫中都作了不失英雄本色的描寫。

書中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最具英雄氣概的宏偉篇章。曹操激揚文字,品評天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並稱袁術為“冢中枯骨”,袁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劉表“虛名無實”,孫策“籍父之名”,劉璋“雖系宗室,乃守護之犬”,其餘如張繡、張魯、韓遂之輩,皆“碌碌小人,何足掛齒”,誠可謂胸懷韜略,雄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壯志凌雲。

事實上,縱觀《三國演義》所有人物,曹操是最具英雄霸氣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至少是一個英雄”。也正因為曹操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擁劉反曹”貶詆了曹操多少年,事實上也沒有將他完全真正的貶倒。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曹操的意義不僅在於其作為英雄霸主,具有驚天緯地的雄才大略和蓋世功勳,而是因為他在三國曆史中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說,正是曹操拉開了群雄逐鹿、三國紛爭的大幕。

關於爭霸的開端,一般的理解為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這當然是對的。三國曆史就是在黃巾起義瓦解東漢政權的一片廢墟上展開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更為直接的原因:當時雖然漢室闇弱,朝政日非,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仍然處在高度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征討黃巾便是在統一的王權指揮下進行的。在征討期間,各個集團都從中分得一杯羹,力量迅速膨脹,但均未達到與漢王朝分庭抗禮的地步。

曹操與劉備和孫權一樣,也是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起家的,不過當時他只是個小角色,官居騎都尉,兵不過五千,戰績也不如其他諸侯顯赫,所以黃巾起義對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意義。真正展現他英雄本色,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以後與董卓的鬥爭,“討伐董卓”才把曹操推上了政治鬥爭的前沿。

在“討董”聯軍中,由於身世地位等諸多原因,發起者曹操並沒有成為統兵的盟主,這是其始料不及的。但正因如此,才改變了歷史的方向和進程。董卓戰敗虎牢關,為避盟軍鋒銳,棄皇陵逃竄西都,惶惶如流寇。曹操當時審時度勢,建議盟主袁紹乘勢追襲,一戰可定天下矣。可惜當時曹操人微言輕,袁紹庸才無謀,不求進取,對他的意見置之不理。再加上各路諸侯皆懷私心,彼此相互觀望,都是按兵不動,這才有了曹操孤軍追董卓。

雖然曹操最後因為勢孤力單,大敗於滎陽。此事即為導火索,終於導致討賊聯軍分崩離析,內部相互傾軋,干戈四起。相繼有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西涼馬騰乘虛南下討伐董卓餘黨,曹操興師伐徐州、統兵戰宛城,呂布襲劉備等大小戰爭數十次……終於,群雄並起,開始了中原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面正式形成。

歷史固然有偶然性,但如果沒有曹操興義兵、舉義旗,何日能有三國鼎立呢?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並起,縱橫馳騁,叱吒風雲,建功立業,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產生英雄,群星璀璨的時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金戈鐵馬,氣勢恢宏。然而仔細體味咀嚼,又不得不承認,其間也洋溢著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調:由於異常複雜,紛繁的社會歷史條件,許多英雄人物的人生命運都充滿了困惑、痛苦和悲劇性。他們或者因為靈魂的受難而心神不寧;或者因為老年遲暮,力不從心而悲哀;或者因為壯志未酬,遺恨終生而呻吟……

羅貫中在寫出英雄們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很多人物獨特的心路歷程,使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深沉、渾重和悽戚的氛圍。特別是“英雄”的失敗和無奈,更令人們扼腕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氛,比之壯懷激烈、大氣磅礴的鏗鏘旋律更具震撼力,更富有蕩氣迴腸的持久感。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都是首屈一指的傑出人物。陳壽《三國志》稱讚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其雄才大略,在各路英雄霸主中,獨領風騷。羅貫中《三國演義》則對曹操從根本上持否定貶詆的態度,從道德尺度上對其所作所為進行評價,至於曹操的個性氣度、詩文風雅和才略功績,羅貫中都作了不失英雄本色的描寫。

書中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最具英雄氣概的宏偉篇章。曹操激揚文字,品評天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並稱袁術為“冢中枯骨”,袁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劉表“虛名無實”,孫策“籍父之名”,劉璋“雖系宗室,乃守護之犬”,其餘如張繡、張魯、韓遂之輩,皆“碌碌小人,何足掛齒”,誠可謂胸懷韜略,雄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壯志凌雲。

事實上,縱觀《三國演義》所有人物,曹操是最具英雄霸氣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至少是一個英雄”。也正因為曹操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擁劉反曹”貶詆了曹操多少年,事實上也沒有將他完全真正的貶倒。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曹操的意義不僅在於其作為英雄霸主,具有驚天緯地的雄才大略和蓋世功勳,而是因為他在三國曆史中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說,正是曹操拉開了群雄逐鹿、三國紛爭的大幕。

關於爭霸的開端,一般的理解為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這當然是對的。三國曆史就是在黃巾起義瓦解東漢政權的一片廢墟上展開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更為直接的原因:當時雖然漢室闇弱,朝政日非,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仍然處在高度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征討黃巾便是在統一的王權指揮下進行的。在征討期間,各個集團都從中分得一杯羹,力量迅速膨脹,但均未達到與漢王朝分庭抗禮的地步。

曹操與劉備和孫權一樣,也是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起家的,不過當時他只是個小角色,官居騎都尉,兵不過五千,戰績也不如其他諸侯顯赫,所以黃巾起義對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意義。真正展現他英雄本色,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以後與董卓的鬥爭,“討伐董卓”才把曹操推上了政治鬥爭的前沿。

在“討董”聯軍中,由於身世地位等諸多原因,發起者曹操並沒有成為統兵的盟主,這是其始料不及的。但正因如此,才改變了歷史的方向和進程。董卓戰敗虎牢關,為避盟軍鋒銳,棄皇陵逃竄西都,惶惶如流寇。曹操當時審時度勢,建議盟主袁紹乘勢追襲,一戰可定天下矣。可惜當時曹操人微言輕,袁紹庸才無謀,不求進取,對他的意見置之不理。再加上各路諸侯皆懷私心,彼此相互觀望,都是按兵不動,這才有了曹操孤軍追董卓。

雖然曹操最後因為勢孤力單,大敗於滎陽。此事即為導火索,終於導致討賊聯軍分崩離析,內部相互傾軋,干戈四起。相繼有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西涼馬騰乘虛南下討伐董卓餘黨,曹操興師伐徐州、統兵戰宛城,呂布襲劉備等大小戰爭數十次……終於,群雄並起,開始了中原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面正式形成。

歷史固然有偶然性,但如果沒有曹操興義兵、舉義旗,何日能有三國鼎立呢?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三國時代,參與和發起戰爭最多的當推曹操,他常常是戰爭的始作俑者和中心。當然,更是戰爭最大的贏家。誠如他自己橫槊賦詩所言:“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戰爭成了他縱橫天下的舞臺。

這裡姑且不論這些戰爭到底是替天行道的弔民伐罪,還是出師無名的殘暴行徑。客觀地說,曹操正是在戰爭中才顯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在戰爭中建立了卓著功勳。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討,統一北方,雄視江南,其他兩國英雄無一能望其項背。可以說,曹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開創性人物,雖然有人說《三國演義》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曹操的謗書,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曹操的頌書。

曹操最終沒有代漢自立。歷史沒有選擇曹操,很難說是曹操本身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在於曹操自身之外的原因。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實行以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雖然常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但實質上是“天下為一家人之天下”,普天下之下,莫非黃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

“有德者居之”的天道觀,只有在根本上符合宗法制的條件下才會遵奉。而儒家思想一整套倫理規範,使這種宗法制披上了合理神聖的外衣。君為臣綱,為臣之道,貴在從一而終,有死不二,皇帝則被稱為萬歲,以示江山永不改姓。漢王朝是劉家天下,首先是劉姓,然後在劉姓中尋找有德者,於是曹操在內的所有子民都始終受到四百年前劉邦斬蛇起義的威懾。

曹操儘管身具雄才大略,並且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漢獻帝,但他最終仍然不敢衝破正統思想和秩序的束縛。他不姓劉,沒有漢王室高貴的門第,缺乏正統的號召力,他的所有奮鬥便不被承認。劉備因為是中山靖王之後,其奮鬥便是匡扶漢室,順應天下,萬民擁戴。曹操輔佐獻帝做了十多年皇帝,於漢功德至偉,卻被視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正統的宗法制和君道觀成了曹操一生都不能逾越的鴻溝。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並起,縱橫馳騁,叱吒風雲,建功立業,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產生英雄,群星璀璨的時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金戈鐵馬,氣勢恢宏。然而仔細體味咀嚼,又不得不承認,其間也洋溢著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調:由於異常複雜,紛繁的社會歷史條件,許多英雄人物的人生命運都充滿了困惑、痛苦和悲劇性。他們或者因為靈魂的受難而心神不寧;或者因為老年遲暮,力不從心而悲哀;或者因為壯志未酬,遺恨終生而呻吟……

羅貫中在寫出英雄們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很多人物獨特的心路歷程,使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深沉、渾重和悽戚的氛圍。特別是“英雄”的失敗和無奈,更令人們扼腕嘆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氛,比之壯懷激烈、大氣磅礴的鏗鏘旋律更具震撼力,更富有蕩氣迴腸的持久感。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都是首屈一指的傑出人物。陳壽《三國志》稱讚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其雄才大略,在各路英雄霸主中,獨領風騷。羅貫中《三國演義》則對曹操從根本上持否定貶詆的態度,從道德尺度上對其所作所為進行評價,至於曹操的個性氣度、詩文風雅和才略功績,羅貫中都作了不失英雄本色的描寫。

書中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最具英雄氣概的宏偉篇章。曹操激揚文字,品評天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並稱袁術為“冢中枯骨”,袁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劉表“虛名無實”,孫策“籍父之名”,劉璋“雖系宗室,乃守護之犬”,其餘如張繡、張魯、韓遂之輩,皆“碌碌小人,何足掛齒”,誠可謂胸懷韜略,雄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壯志凌雲。

事實上,縱觀《三國演義》所有人物,曹操是最具英雄霸氣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至少是一個英雄”。也正因為曹操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擁劉反曹”貶詆了曹操多少年,事實上也沒有將他完全真正的貶倒。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曹操的意義不僅在於其作為英雄霸主,具有驚天緯地的雄才大略和蓋世功勳,而是因為他在三國曆史中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說,正是曹操拉開了群雄逐鹿、三國紛爭的大幕。

關於爭霸的開端,一般的理解為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這當然是對的。三國曆史就是在黃巾起義瓦解東漢政權的一片廢墟上展開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更為直接的原因:當時雖然漢室闇弱,朝政日非,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仍然處在高度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征討黃巾便是在統一的王權指揮下進行的。在征討期間,各個集團都從中分得一杯羹,力量迅速膨脹,但均未達到與漢王朝分庭抗禮的地步。

曹操與劉備和孫權一樣,也是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起家的,不過當時他只是個小角色,官居騎都尉,兵不過五千,戰績也不如其他諸侯顯赫,所以黃巾起義對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意義。真正展現他英雄本色,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以後與董卓的鬥爭,“討伐董卓”才把曹操推上了政治鬥爭的前沿。

在“討董”聯軍中,由於身世地位等諸多原因,發起者曹操並沒有成為統兵的盟主,這是其始料不及的。但正因如此,才改變了歷史的方向和進程。董卓戰敗虎牢關,為避盟軍鋒銳,棄皇陵逃竄西都,惶惶如流寇。曹操當時審時度勢,建議盟主袁紹乘勢追襲,一戰可定天下矣。可惜當時曹操人微言輕,袁紹庸才無謀,不求進取,對他的意見置之不理。再加上各路諸侯皆懷私心,彼此相互觀望,都是按兵不動,這才有了曹操孤軍追董卓。

雖然曹操最後因為勢孤力單,大敗於滎陽。此事即為導火索,終於導致討賊聯軍分崩離析,內部相互傾軋,干戈四起。相繼有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西涼馬騰乘虛南下討伐董卓餘黨,曹操興師伐徐州、統兵戰宛城,呂布襲劉備等大小戰爭數十次……終於,群雄並起,開始了中原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面正式形成。

歷史固然有偶然性,但如果沒有曹操興義兵、舉義旗,何日能有三國鼎立呢?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三國時代,參與和發起戰爭最多的當推曹操,他常常是戰爭的始作俑者和中心。當然,更是戰爭最大的贏家。誠如他自己橫槊賦詩所言:“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戰爭成了他縱橫天下的舞臺。

這裡姑且不論這些戰爭到底是替天行道的弔民伐罪,還是出師無名的殘暴行徑。客觀地說,曹操正是在戰爭中才顯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在戰爭中建立了卓著功勳。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討,統一北方,雄視江南,其他兩國英雄無一能望其項背。可以說,曹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開創性人物,雖然有人說《三國演義》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曹操的謗書,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曹操的頌書。

曹操最終沒有代漢自立。歷史沒有選擇曹操,很難說是曹操本身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在於曹操自身之外的原因。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實行以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雖然常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但實質上是“天下為一家人之天下”,普天下之下,莫非黃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

“有德者居之”的天道觀,只有在根本上符合宗法制的條件下才會遵奉。而儒家思想一整套倫理規範,使這種宗法制披上了合理神聖的外衣。君為臣綱,為臣之道,貴在從一而終,有死不二,皇帝則被稱為萬歲,以示江山永不改姓。漢王朝是劉家天下,首先是劉姓,然後在劉姓中尋找有德者,於是曹操在內的所有子民都始終受到四百年前劉邦斬蛇起義的威懾。

曹操儘管身具雄才大略,並且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漢獻帝,但他最終仍然不敢衝破正統思想和秩序的束縛。他不姓劉,沒有漢王室高貴的門第,缺乏正統的號召力,他的所有奮鬥便不被承認。劉備因為是中山靖王之後,其奮鬥便是匡扶漢室,順應天下,萬民擁戴。曹操輔佐獻帝做了十多年皇帝,於漢功德至偉,卻被視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正統的宗法制和君道觀成了曹操一生都不能逾越的鴻溝。

曹操最後都不敢稱帝,是因為他姓曹不姓劉,不敢逾越當時的宗法制

曹操的一生充滿了遺憾和痛苦。三國紛爭,曹魏是最後的勝利者,曹操作為曹魏集團的創始人,奠定了贏得最終勝利的堅實基礎,但他卻不是享受這一勝利果實的人。曹操最後還是放棄非分之念,並且大徹大悟,臨終立下“分香之戒”和“七十二疑冢”,實際上也是經歷了多次精神折磨和打擊,最終屈從命運的結果。

站在曹操的立場上看,他完全是被沉重的歷史因襲的力量壓垮了,他是根深蒂固的傳統儒家君道思想的犧牲品。同時,《三國演義》所持有的某些既定偏見,使曹操在承受歷史不公的同時,還需要經受來自文藝的雙重詆譭,這恐怕是當年忍退以全大節,“尚存禮義效周文”的曹操所始料不及的。

曹操與諸葛亮一樣,晚年都經歷了英雄遲暮,寂寥奈何的痛苦折磨。不同之處在於諸葛亮是因為晚年精神懈怠,力不從心,深感大業未成而又時不我待,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抱恨而終。而曹操則源於其自身精神的猶豫恍惚,主動放棄了對最高理想的追求,從而使他的人格發生了嚴重的分裂。

想當年,曹操煮酒論英雄,傲視天下,氣吞山河如虎,橫朔賦詩,大氣磅礴,何其豪邁絕倫,然而隨著年老,越是接近成功和權力的頂點,他的內心就越是焦慮不安。晚年的曹操可以說是在痛苦的折磨中度過的,因為一生征戰辛勞,更加難以掙脫的精神重壓,使曹操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頭風失眠等多種疾病,嚴重時常常精神壓抑,心神恍惚,不時夢見曾被自己殘殺者的冤魂索命,導致茶飯不思,心力交瘁,幾成廢人。

可憐曹操英雄蓋世,卻在晚年糊塗失聰,百密一疏,所託匪人,致使曹魏江山一瀉千里,江山易姓。正如清人黃人在《小說小話》中的感慨:“最不幸者莫如魏武帝”,而“文人學士雖心知其故,而亦殉世俗之奇說,不敢稍加辨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