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者 | 深山一壺酒,年銷5000萬,他的酒經你想不到

文 | 界面重慶 劉金陽

沿著蜿蜒陡峭的山路盤旋而上幾公里,才能看到藏在深山密林的望仙酒廠,這裡就是李應強的“實驗室”。

和一般企業老闆愛用名著裝點辦公室不同,自帶儒氣的李應強,辦公室擺滿了做實驗的瓶瓶罐罐。

他破解了糯谷釀酒的難題、頭頂一級釀酒師和高級品師雙冠頭銜,廠子規模雖小卻入圍涪陵拔尖人才。

他還是長江師範學院的特聘教授。

眾多光環的源頭正是那些瓶瓶罐罐:憑藉多項技術發明,他帶領望仙酒廠在白酒大洗牌的困局中突圍,創造出年產值五千萬元的漂亮成績。

造物者 | 深山一壺酒,年銷5000萬,他的酒經你想不到

技術達人,坐在“實驗室”辦公

一走進李應強的辦公室,一股濃郁的酒香撲面而來。

再仔細一看,這位望仙酒廠總經理的辦公桌上,並沒有精緻的酒杯和名酒,而是堆滿了數十個高高低低的瓶子,每個小樣都貼上了手寫記錄的標籤。與其說這是間老闆辦公室,不如說是一間教授的科研實驗室。

作為酒行業少有的學者型老闆,李應強專門考取了國家一級釀酒師和品酒師的職稱以攻克技術難題,他改變“固態發酵”技術,研發出獨具特色的糯谷酒。

身為長江師範學院特聘教授,李應強每週還會按時去給學生上課,講授生物發酵。

“釀酒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水、糧、曲、勾調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共同構建起酒的骨、肉、魂。在辦公室裡也在做實驗,環境溫度、原料配比、天氣溼度,很多因素要記錄參照。這是我的愛好,一旦出來一個成果,是很喜悅的事情”。

川渝自古出美酒,在競爭白熱化的酒行業,很多曾經叫得響的區域品牌,都在市場洗牌中漸漸銷聲匿跡了。而李應強帶領著規模並不算大的望仙酒廠,創造著年產值達五千萬元的業界佳績。

行家常說釀酒是一門玄學,李應強的成功背後究竟蘊藏著什麼玄機?

品酒天才,對釀酒保持三十餘年的好奇心

李應強的酒量並不好,半斤必醉。他對酒的熱愛,不是單純的喝,而是對“美酒是怎麼釀出來的”,保持了三十餘年的好奇心。

在外人看來,李應強愛上酒似乎是理所應當的。

他出身於釀酒世家,爺爺古鎮彭氏酒坊技師,父親是建國後國營酒廠酒師。1983年,剛滿20歲的李應強中專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了涪陵麴酒廠。

然而,當時的李應強根本不懂酒,他只是酒廠的一名普通會計。做了一輩子酒的父親,深知這個行當的艱辛,堅決不肯讓李應強子承父業再吃這份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專生是難得的高材生,在父親眼裡,做財務既體面又輕鬆。

年輕的李應強卻覺得財務沒趣,反而對釀酒的過程越來越好奇。他納悶,為什麼同樣的工序,同樣的操作,每一批出來的酒的味不同?這和其他工業產品差別很大。

這種好奇也源自他味蕾天生的敏感,他能品出酒裡一般人察覺不到的細微差別。

多年之後,李應強去茅臺鎮酒廠參觀學習,面對同行擺的品酒擂臺,他總能敏銳的分辨出酒存放的時間是一個月還是三年,勾兌的比例是三成還是五成。在品酒的“論劍比武”中,李應強從未失手過。

子承父業,痴迷“望仙神泉”不願搬廠

造物者 | 深山一壺酒,年銷5000萬,他的酒經你想不到

1984年,李應強迎來了事業的轉機。作為酒廠重點培養的後備人才,他被派往瀘州老窖酒廠學習先進的釀造技術。學成歸來的他,堅定了從事酒行業的決心,萌生了把祖輩的釀酒工藝傳承下去的想法。

此時李應強的父親,在藺市的望仙山搞了一個釀造糯米酒的小作坊,年產量幾十噸,只有十幾個工人。父親為人正直,釀酒從不摻假騙人,在當地口口相傳,銷量一直不錯。

1998年,李應強辭職回家,接手裡父親創辦的這家“酒廠”。沒幾年,小作坊的年產量就達到300噸,銷售額達到600多萬元。

生產規模擴大後,原來的廠地不夠用,面臨重新選址建廠的選擇。搬到山下,地勢平坦寬闊,建廠成本會大大降低,但是李應強不願離開。

望仙山位於北緯三十度,有70%的空氣溼度、純淨的空氣、400米的海拔等有利條件,自古以來是釀酒的黃金地帶。望仙清泉,周邊沒有住戶汙染,在涪陵乃至重慶也是稀有的。它流量並不高,水流只有拇指粗,一天不到20噸,全部為望仙酒廠釀酒所用。

李應強認為水是酒之血,山上的天然泉水品質高。望仙酒的靈魂正是冷沙黃泥滲透出的望仙神泉。新廠建成後,通過引流,完好的保留了“望仙神泉”的水源,給釀酒微生物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高山藏幽谷,江河隱玄機。望仙酒能暢銷市場,首先得益於望仙山的好山好水,這也是我不願離開的原因。”李應強說。

匠心精神,聯合大學改良“古法釀酒”

“在酒類行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我也見證了很多酒廠,一開始做的風風火火,沒堅持幾年就趴下去了。最大的原因還是品質上沒有堅持,沒體現匠心精神。最近兩年小作坊多了,競爭太大了,好酒更加離不開傳統工藝和高品質”,李應強說。

糯谷酒是涪陵乃至整個重慶的特產。口感綿甜,是糯谷酒最大的優勢。

糯谷酒特別,一個原料特殊。選用糯稻穀為原料,並且是沒有去殼的。糯稻穀的成本,要比高粱玉米的成本高三成以上。一般來說,糯米3塊多一斤,而最好的高粱才2塊多一斤。

為了保證有優質可靠的糯稻原料以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公司建立了3000餘畝糯稻種植基地,從源頭上使酒的品質得到保證。

其次是工藝獨特。釀法是兩百多年傳承下來的,李應強是第三代傳人。古法釀糯米酒,煮熟的糯米出爐後,工人要用手不停地翻動滾燙的米團,人力勞動強度很大。李應強琢磨是否可以改用不脫殼的糯米穀子。

2005年,望仙酒廠與西南大學、長江師範學院、萬州食品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開展合作,望仙糯谷酒基本成型,開始試生產。2008年,望仙糯谷酒研發成功上市。

原先用糯米一個工人可以生產兩百斤酒,改用糯谷後可以生產五百斤酒。生產效率提高了近三倍,使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如今酒廠的年產量已到1000噸,銷售額達5000多萬,其中糯谷酒佔據其中70%的銷售份額。

用糯谷釀造的酒很難提純出高度白酒,這也成望仙糯谷酒的“獨門絕技”。

開拓創新,為年輕人釀造爆款酒

造物者 | 深山一壺酒,年銷5000萬,他的酒經你想不到

除了守住品質,還有開拓創新。

以往的望仙酒廠,是典型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安安靜靜的做好酒,並不急於往外鋪攤子。市場主要在涪陵本地,這幾年甚至賣散酒比瓶裝還多一些。而在重慶主城區,只有幾家專賣店,另外河南、山東、北京、新疆等地有幾家合作多年的經銷商。

如今,市場倒逼企業,望仙酒廠也在不斷嘗試新的酒類。

“酒是比較厚重的文化,現在也要結合年輕人的需要”。李應強分析說,現在消費結構在發生改變,喝烈性酒的人在減少,喝果酒、低度米酒的人在增加。

重慶三峽庫區水果產量很大,李應強看到滯銷的果子爛在地裡很心痛,萌生了研發果酒的想法。他和大學聯合成立了食品研究院,研發了楊梅、桑葚等48種水果的果酒。

2016年,李應強帶領的團隊研發生物酶發酵技術,獲得多項國家專利。不用傳統的酵母,從自然界蒐集天然的生物酶,區區20毫升可以發酵一千斤酒。水果營養成分的98%都可以保留,降低果酸度,還提升了口感,酒的保存期延長到十年。而水果泡在白酒裡,營養成分就僅能保留30%。

“我們的果酒都不用添加劑的。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強了,企業成本高一點就高一點。這也是我多年堅持的底線”。李應強從父輩那裡一脈相承的,不光是一門傳統的手藝,還有一份做事做人的責任。

李應強最新研發的成果,是按照日本清酒工藝,做的醪糟酒,產品將在今年9月份正式推出。他預測這將會是新一代的爆款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