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3:練體操後,在家裡的時間很少,這對你和父母的關係會不會有影響?

完全不會。我進省隊以後,大概是兩週回一次,但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效陪伴,就是會經常溝通交流。我現在回想起來,全都是溫暖的回憶。

童年是很重要的基石,一旦從小就和家庭建立了這種溫暖穩定的連結,未來任何時間、空間的分離都不會讓人慌亂。

Q4:當你開始職業練習體操以後,是不是把拿奧運冠軍當成唯一的使命和目標?

談這件事,可能我們要先把時段調回到80年代。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沒有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強的目標感,我會想說要把體操練好,要取得好成績,但不會是我一定要拿奧運冠軍,那太高太遠了。

我內心肯定是嚮往的,但它只是代表一個大方向,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信仰,可以指引你不斷向前走。

冠軍本身就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小時候參加市級比賽,就從沒有拿過冠軍,這就代表我不夠優秀了嗎?也不是這樣的。

成績可能是直觀的判別標準,但不是唯一的。隨著訓練時間越長,我越是發現,得不得冠軍這件事情,包含的主觀因素太多,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我只能說,你肯定需要努力,但即使你一直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我從不會把人生的節點,都放在某一次結果之上,你應該更注重過程,這才是你的生命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獨特性。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3:練體操後,在家裡的時間很少,這對你和父母的關係會不會有影響?

完全不會。我進省隊以後,大概是兩週回一次,但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效陪伴,就是會經常溝通交流。我現在回想起來,全都是溫暖的回憶。

童年是很重要的基石,一旦從小就和家庭建立了這種溫暖穩定的連結,未來任何時間、空間的分離都不會讓人慌亂。

Q4:當你開始職業練習體操以後,是不是把拿奧運冠軍當成唯一的使命和目標?

談這件事,可能我們要先把時段調回到80年代。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沒有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強的目標感,我會想說要把體操練好,要取得好成績,但不會是我一定要拿奧運冠軍,那太高太遠了。

我內心肯定是嚮往的,但它只是代表一個大方向,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信仰,可以指引你不斷向前走。

冠軍本身就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小時候參加市級比賽,就從沒有拿過冠軍,這就代表我不夠優秀了嗎?也不是這樣的。

成績可能是直觀的判別標準,但不是唯一的。隨著訓練時間越長,我越是發現,得不得冠軍這件事情,包含的主觀因素太多,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我只能說,你肯定需要努力,但即使你一直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我從不會把人生的節點,都放在某一次結果之上,你應該更注重過程,這才是你的生命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獨特性。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2. 迷茫也許無法消解,但終將度過

Q5:真正拿到奧運冠軍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鬆了一口氣吧。我當時已經21了,其實是第一次奧運會沒比好,重新練了四年再比賽的。那四年裡我頂著很大的壓力,沒有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練,也沒有教練帶我。我得頂著傷病,承擔著外界的質疑去練。

這個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最後我發現,如果一個人確切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形式的痛苦。

賽前很多人說,劉璇這麼老了,為什麼不把機會讓給小朋友。但教練和領導還是給了我機會,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我的堅持,都沒有錯。我好像很多時候都會做一些比較正確的選擇,就是事後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去證明它是對的。大概一個人如果可以順應初心做事,就比較容易選到正確的方向吧。


Q6:對退役後的生活有什麼打算?

其實那時候想的很清楚,不管我有沒有拿冠軍,都要退役了,一方面是傷病,還有就是年紀確實大了。

退役後唯一的規劃就是去北大讀書,鄧亞萍之前就是這樣的,也是我的設想。我們那個年代,作為運動員,是為了比賽放棄所有,沒有生活,沒有學習,唯一的就是練習。

所以我真的特別缺乏學習,也特別嚮往校園生活。但很多事情往往和你的想象是有出入的,當我真的開始讀書以後,有好一陣子都感覺特別迷茫。


Q7:從讀書到工作,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你已經回到了這條路上,為什麼會覺得迷茫?

讀書只是一個大方向,並沒有細節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每一步,現在的我,是曾經無數個當下的選擇造就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迷茫,讀這麼多書為了什麼?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以後如何生活?在那個時候我們對於未來,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但其實以後你就會明白,大學四年交給你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開闊的視野,然後,它會幫助你慢慢找到答案。

我當時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會和人交流。運動隊是軍隊式管理,從那裡出來,到一個開放式社會裡面,我還要學習如何跟人相處,跟社會相處,跟這個世界相處。

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和同學聊什麼,在運動隊長大和在校園裡長大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和成長經歷。以前和隊友在一起,像是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海,那種迷茫是生活的迷茫,是我跟世界交流的迷茫。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3:練體操後,在家裡的時間很少,這對你和父母的關係會不會有影響?

完全不會。我進省隊以後,大概是兩週回一次,但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效陪伴,就是會經常溝通交流。我現在回想起來,全都是溫暖的回憶。

童年是很重要的基石,一旦從小就和家庭建立了這種溫暖穩定的連結,未來任何時間、空間的分離都不會讓人慌亂。

Q4:當你開始職業練習體操以後,是不是把拿奧運冠軍當成唯一的使命和目標?

談這件事,可能我們要先把時段調回到80年代。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沒有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強的目標感,我會想說要把體操練好,要取得好成績,但不會是我一定要拿奧運冠軍,那太高太遠了。

我內心肯定是嚮往的,但它只是代表一個大方向,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信仰,可以指引你不斷向前走。

冠軍本身就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小時候參加市級比賽,就從沒有拿過冠軍,這就代表我不夠優秀了嗎?也不是這樣的。

成績可能是直觀的判別標準,但不是唯一的。隨著訓練時間越長,我越是發現,得不得冠軍這件事情,包含的主觀因素太多,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我只能說,你肯定需要努力,但即使你一直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我從不會把人生的節點,都放在某一次結果之上,你應該更注重過程,這才是你的生命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獨特性。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2. 迷茫也許無法消解,但終將度過

Q5:真正拿到奧運冠軍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鬆了一口氣吧。我當時已經21了,其實是第一次奧運會沒比好,重新練了四年再比賽的。那四年裡我頂著很大的壓力,沒有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練,也沒有教練帶我。我得頂著傷病,承擔著外界的質疑去練。

這個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最後我發現,如果一個人確切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形式的痛苦。

賽前很多人說,劉璇這麼老了,為什麼不把機會讓給小朋友。但教練和領導還是給了我機會,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我的堅持,都沒有錯。我好像很多時候都會做一些比較正確的選擇,就是事後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去證明它是對的。大概一個人如果可以順應初心做事,就比較容易選到正確的方向吧。


Q6:對退役後的生活有什麼打算?

其實那時候想的很清楚,不管我有沒有拿冠軍,都要退役了,一方面是傷病,還有就是年紀確實大了。

退役後唯一的規劃就是去北大讀書,鄧亞萍之前就是這樣的,也是我的設想。我們那個年代,作為運動員,是為了比賽放棄所有,沒有生活,沒有學習,唯一的就是練習。

所以我真的特別缺乏學習,也特別嚮往校園生活。但很多事情往往和你的想象是有出入的,當我真的開始讀書以後,有好一陣子都感覺特別迷茫。


Q7:從讀書到工作,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你已經回到了這條路上,為什麼會覺得迷茫?

讀書只是一個大方向,並沒有細節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每一步,現在的我,是曾經無數個當下的選擇造就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迷茫,讀這麼多書為了什麼?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以後如何生活?在那個時候我們對於未來,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但其實以後你就會明白,大學四年交給你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開闊的視野,然後,它會幫助你慢慢找到答案。

我當時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會和人交流。運動隊是軍隊式管理,從那裡出來,到一個開放式社會裡面,我還要學習如何跟人相處,跟社會相處,跟這個世界相處。

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和同學聊什麼,在運動隊長大和在校園裡長大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和成長經歷。以前和隊友在一起,像是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海,那種迷茫是生活的迷茫,是我跟世界交流的迷茫。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3. 找到自我的核心,才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始源

Q8:現在對你來說,真正有歸屬感和使命感的事情是什麼?

首先是孩子,在生完寶寶以後,我覺得他帶給我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力度,讓我感覺自己像重新活過。我覺得活著不只是簡單的一呼一吸,心臟跳動,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並看得清來路,確信那些是自己的印記。

很少有人會仔細回溯,所以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成長路徑其實是非常模糊的,但當我們要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希望把我從這個世界上感受到的愛,和所有正向的東西給予他,同時也避免把錯的東西帶到他身上,所以,就會開始不斷反思和整理自己的一生,就會覺得過去很多事變得明明白白,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另一件事就是創業,如果說孩子是個人生命的使命感,那麼創業就是對社會大眾的使命感。做這件事起因是身邊很多朋友減肥減的亂七八糟。

我以前做運動員的時候也經歷過很多極端的減重方式,時間長了很不健康,所以我覺得我要出來做點事,選擇了健康食品行業。這個責任心就如同我當年練體操,我不一定可以達到最理想的高峰,但我有信仰,這就是使命感。


Q9:回溯過去十幾年,在剝離掉運動員的身份以後,對你來說新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一直在尋找,它應該是分階段的。在不同時期,當你按初衷去做事的時候,自我就是成立的。

其實從運動員,到演員再到創業者,這些東西都只是標籤,可以說,都只是自我的一方面,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的核心,那你就不會因為任何外界的影響輕易動搖或懷疑。

以前在娛樂圈的生活五光十色,每天有不斷的工作給我挑選,但我覺得自己是飄著的,因為它很多東西不成正比,在這裡面沒有屬於我的使命感,那麼一切都會顯得很虛幻。

現在我創業了,這種生活更接地氣,我覺得它慢慢的變得有質感,所以說,只有每一步腳踏實地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誰。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3:練體操後,在家裡的時間很少,這對你和父母的關係會不會有影響?

完全不會。我進省隊以後,大概是兩週回一次,但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效陪伴,就是會經常溝通交流。我現在回想起來,全都是溫暖的回憶。

童年是很重要的基石,一旦從小就和家庭建立了這種溫暖穩定的連結,未來任何時間、空間的分離都不會讓人慌亂。

Q4:當你開始職業練習體操以後,是不是把拿奧運冠軍當成唯一的使命和目標?

談這件事,可能我們要先把時段調回到80年代。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沒有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強的目標感,我會想說要把體操練好,要取得好成績,但不會是我一定要拿奧運冠軍,那太高太遠了。

我內心肯定是嚮往的,但它只是代表一個大方向,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信仰,可以指引你不斷向前走。

冠軍本身就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小時候參加市級比賽,就從沒有拿過冠軍,這就代表我不夠優秀了嗎?也不是這樣的。

成績可能是直觀的判別標準,但不是唯一的。隨著訓練時間越長,我越是發現,得不得冠軍這件事情,包含的主觀因素太多,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我只能說,你肯定需要努力,但即使你一直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我從不會把人生的節點,都放在某一次結果之上,你應該更注重過程,這才是你的生命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獨特性。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2. 迷茫也許無法消解,但終將度過

Q5:真正拿到奧運冠軍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鬆了一口氣吧。我當時已經21了,其實是第一次奧運會沒比好,重新練了四年再比賽的。那四年裡我頂著很大的壓力,沒有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練,也沒有教練帶我。我得頂著傷病,承擔著外界的質疑去練。

這個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最後我發現,如果一個人確切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形式的痛苦。

賽前很多人說,劉璇這麼老了,為什麼不把機會讓給小朋友。但教練和領導還是給了我機會,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我的堅持,都沒有錯。我好像很多時候都會做一些比較正確的選擇,就是事後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去證明它是對的。大概一個人如果可以順應初心做事,就比較容易選到正確的方向吧。


Q6:對退役後的生活有什麼打算?

其實那時候想的很清楚,不管我有沒有拿冠軍,都要退役了,一方面是傷病,還有就是年紀確實大了。

退役後唯一的規劃就是去北大讀書,鄧亞萍之前就是這樣的,也是我的設想。我們那個年代,作為運動員,是為了比賽放棄所有,沒有生活,沒有學習,唯一的就是練習。

所以我真的特別缺乏學習,也特別嚮往校園生活。但很多事情往往和你的想象是有出入的,當我真的開始讀書以後,有好一陣子都感覺特別迷茫。


Q7:從讀書到工作,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你已經回到了這條路上,為什麼會覺得迷茫?

讀書只是一個大方向,並沒有細節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每一步,現在的我,是曾經無數個當下的選擇造就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迷茫,讀這麼多書為了什麼?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以後如何生活?在那個時候我們對於未來,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但其實以後你就會明白,大學四年交給你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開闊的視野,然後,它會幫助你慢慢找到答案。

我當時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會和人交流。運動隊是軍隊式管理,從那裡出來,到一個開放式社會裡面,我還要學習如何跟人相處,跟社會相處,跟這個世界相處。

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和同學聊什麼,在運動隊長大和在校園裡長大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和成長經歷。以前和隊友在一起,像是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海,那種迷茫是生活的迷茫,是我跟世界交流的迷茫。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3. 找到自我的核心,才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始源

Q8:現在對你來說,真正有歸屬感和使命感的事情是什麼?

首先是孩子,在生完寶寶以後,我覺得他帶給我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力度,讓我感覺自己像重新活過。我覺得活著不只是簡單的一呼一吸,心臟跳動,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並看得清來路,確信那些是自己的印記。

很少有人會仔細回溯,所以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成長路徑其實是非常模糊的,但當我們要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希望把我從這個世界上感受到的愛,和所有正向的東西給予他,同時也避免把錯的東西帶到他身上,所以,就會開始不斷反思和整理自己的一生,就會覺得過去很多事變得明明白白,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另一件事就是創業,如果說孩子是個人生命的使命感,那麼創業就是對社會大眾的使命感。做這件事起因是身邊很多朋友減肥減的亂七八糟。

我以前做運動員的時候也經歷過很多極端的減重方式,時間長了很不健康,所以我覺得我要出來做點事,選擇了健康食品行業。這個責任心就如同我當年練體操,我不一定可以達到最理想的高峰,但我有信仰,這就是使命感。


Q9:回溯過去十幾年,在剝離掉運動員的身份以後,對你來說新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一直在尋找,它應該是分階段的。在不同時期,當你按初衷去做事的時候,自我就是成立的。

其實從運動員,到演員再到創業者,這些東西都只是標籤,可以說,都只是自我的一方面,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的核心,那你就不會因為任何外界的影響輕易動搖或懷疑。

以前在娛樂圈的生活五光十色,每天有不斷的工作給我挑選,但我覺得自己是飄著的,因為它很多東西不成正比,在這裡面沒有屬於我的使命感,那麼一切都會顯得很虛幻。

現在我創業了,這種生活更接地氣,我覺得它慢慢的變得有質感,所以說,只有每一步腳踏實地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誰。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10: 當一個人無限趨近於自我核心的時候,ta就會感受到內心的平和,也會有充裕的能量。這個世界很喧囂,還有很多人迷失徘徊,看不清方向。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感悟和建議?

我覺得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不違反道德,不犯法的前提下,一定要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哪怕當下你覺得沒有意義。

在取得成就之前,我們總要經歷一些掙扎和痛苦的日子,你可以耐心一些,給未來多一點時間。要相信每件事到最後都會有出路,如果還沒有,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堅持很苦,但只要還能吃苦,就還有希望,只有吃過苦的人才真的明白什麼是苦盡甘來。

不要輕易放棄吧。這件事說起來特別老生常談,其實需要特別大的勇氣。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多一些勇氣,也多一些不服輸的鋒芒。


以上就是和劉璇談話的全部內容啦。

其實我們都是單槍匹馬地闖入這世間,終其一生,在所有的可能性裡,找到那個最接近自我的真相。而走在這條路上的你,請一定不要停下。

"

寫在前面: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小時候在電視機上看到過的世界冠軍劉璇。跟她聊天,我發現她對於生活、成長、人生都有著很多成熟的、充滿智慧的感悟。跟她聊天感覺她娓娓道來,是一個有著思考習慣的人。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她來做一個專訪,相信她的人生感悟和應對生活的策略,能夠給年輕的朋友們很多啟發。

以下是我們和劉璇的對談。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迷茫是大多數人一生都需要處理的命題,尤其是對於那些曾經有過特殊使命的人來說。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劉璇,都是因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那枚耀眼的女子平衡木金牌。

這是中國女子體操平衡項目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劉璇也從此被冠以“體操皇后”的美譽。盛極巔峰之後,21歲的她選擇退役,開啟了轉型之路。

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再到創業,她不斷更新自己,不斷跨界嘗試,身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標籤。

距離拿奧運金牌已經過去19年時間,但我們似乎還是習慣以奧運冠軍的頭銜,在人群中定義和分辨出她。

而對她自己來說,從運動員切換到社會人的身份,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奧運冠軍既是一個最為輝煌奪目的頂端,卻也是一切未知的始發地。

站在這個從過去通往未來的節點上,劉璇說:“我曾經歷了十多年的迷茫。”

如何從模糊的鏡像中重塑身份,探索真正的自我?劉璇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個話題。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1. 所有的選擇,只有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Q1: 小時候去練體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爸媽就帶我去鍛鍊,然後被教練選中了。最開始肯定是父母選擇的,那時候我才5歲,什麼也不懂,而且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青春期,叛逆期,在我身上都沒有特別明顯。

我父母給我的指引,一直是比較正向的,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面臨繼續練體操,還是升初中讀書的選擇,我父親就問我,你想選什麼?我說我要練體操。

其實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大大小小的決定,幾乎都是被動選擇,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機會,有可能是幸運。甚至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我都是懵懂的,並沒有深刻或正確的認知。但這不重要,被動選擇了以後,如果你能一直長久的堅持下來,它最終就變成了主動,並在你的生命裡有了意義。

Q2: 你從小性格里的乖巧和淡定,一定程度上也許來源於對父母的信任感?

對的,家庭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我也很信賴他們的選擇。

如果我做錯事了,他們會嚴厲地批評我,但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從來不會拿我去和別的孩子比較。我父母和我都覺得,為什麼要比較呢,沒有人真的知道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我沒有拿第一名的時候,我爸不會怪我,只會問我盡力了沒有。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價值。

體操其實是競技體育,競爭性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身上反而很弱。可能因為,童年時來自家庭的安全感是足夠的,所以我的情緒會比較平穩,或者說是淡定,而練習體操的過程本就是磨鍊心志,所以我內心的堅強度,其實是超過年齡本身的。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3:練體操後,在家裡的時間很少,這對你和父母的關係會不會有影響?

完全不會。我進省隊以後,大概是兩週回一次,但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效陪伴,就是會經常溝通交流。我現在回想起來,全都是溫暖的回憶。

童年是很重要的基石,一旦從小就和家庭建立了這種溫暖穩定的連結,未來任何時間、空間的分離都不會讓人慌亂。

Q4:當你開始職業練習體操以後,是不是把拿奧運冠軍當成唯一的使命和目標?

談這件事,可能我們要先把時段調回到80年代。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沒有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強的目標感,我會想說要把體操練好,要取得好成績,但不會是我一定要拿奧運冠軍,那太高太遠了。

我內心肯定是嚮往的,但它只是代表一個大方向,或者說,更像是一種信仰,可以指引你不斷向前走。

冠軍本身就只有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小時候參加市級比賽,就從沒有拿過冠軍,這就代表我不夠優秀了嗎?也不是這樣的。

成績可能是直觀的判別標準,但不是唯一的。隨著訓練時間越長,我越是發現,得不得冠軍這件事情,包含的主觀因素太多,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我只能說,你肯定需要努力,但即使你一直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生就是這樣。

我從不會把人生的節點,都放在某一次結果之上,你應該更注重過程,這才是你的生命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獨特性。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2. 迷茫也許無法消解,但終將度過

Q5:真正拿到奧運冠軍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鬆了一口氣吧。我當時已經21了,其實是第一次奧運會沒比好,重新練了四年再比賽的。那四年裡我頂著很大的壓力,沒有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練,也沒有教練帶我。我得頂著傷病,承擔著外界的質疑去練。

這個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最後我發現,如果一個人確切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形式的痛苦。

賽前很多人說,劉璇這麼老了,為什麼不把機會讓給小朋友。但教練和領導還是給了我機會,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我的堅持,都沒有錯。我好像很多時候都會做一些比較正確的選擇,就是事後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去證明它是對的。大概一個人如果可以順應初心做事,就比較容易選到正確的方向吧。


Q6:對退役後的生活有什麼打算?

其實那時候想的很清楚,不管我有沒有拿冠軍,都要退役了,一方面是傷病,還有就是年紀確實大了。

退役後唯一的規劃就是去北大讀書,鄧亞萍之前就是這樣的,也是我的設想。我們那個年代,作為運動員,是為了比賽放棄所有,沒有生活,沒有學習,唯一的就是練習。

所以我真的特別缺乏學習,也特別嚮往校園生活。但很多事情往往和你的想象是有出入的,當我真的開始讀書以後,有好一陣子都感覺特別迷茫。


Q7:從讀書到工作,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你已經回到了這條路上,為什麼會覺得迷茫?

讀書只是一個大方向,並沒有細節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每一步,現在的我,是曾經無數個當下的選擇造就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迷茫,讀這麼多書為了什麼?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以後如何生活?在那個時候我們對於未來,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但其實以後你就會明白,大學四年交給你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開闊的視野,然後,它會幫助你慢慢找到答案。

我當時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會和人交流。運動隊是軍隊式管理,從那裡出來,到一個開放式社會裡面,我還要學習如何跟人相處,跟社會相處,跟這個世界相處。

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和同學聊什麼,在運動隊長大和在校園裡長大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和成長經歷。以前和隊友在一起,像是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海,那種迷茫是生活的迷茫,是我跟世界交流的迷茫。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03. 找到自我的核心,才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始源

Q8:現在對你來說,真正有歸屬感和使命感的事情是什麼?

首先是孩子,在生完寶寶以後,我覺得他帶給我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力度,讓我感覺自己像重新活過。我覺得活著不只是簡單的一呼一吸,心臟跳動,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並看得清來路,確信那些是自己的印記。

很少有人會仔細回溯,所以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成長路徑其實是非常模糊的,但當我們要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希望把我從這個世界上感受到的愛,和所有正向的東西給予他,同時也避免把錯的東西帶到他身上,所以,就會開始不斷反思和整理自己的一生,就會覺得過去很多事變得明明白白,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另一件事就是創業,如果說孩子是個人生命的使命感,那麼創業就是對社會大眾的使命感。做這件事起因是身邊很多朋友減肥減的亂七八糟。

我以前做運動員的時候也經歷過很多極端的減重方式,時間長了很不健康,所以我覺得我要出來做點事,選擇了健康食品行業。這個責任心就如同我當年練體操,我不一定可以達到最理想的高峰,但我有信仰,這就是使命感。


Q9:回溯過去十幾年,在剝離掉運動員的身份以後,對你來說新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一直在尋找,它應該是分階段的。在不同時期,當你按初衷去做事的時候,自我就是成立的。

其實從運動員,到演員再到創業者,這些東西都只是標籤,可以說,都只是自我的一方面,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的核心,那你就不會因為任何外界的影響輕易動搖或懷疑。

以前在娛樂圈的生活五光十色,每天有不斷的工作給我挑選,但我覺得自己是飄著的,因為它很多東西不成正比,在這裡面沒有屬於我的使命感,那麼一切都會顯得很虛幻。

現在我創業了,這種生活更接地氣,我覺得它慢慢的變得有質感,所以說,只有每一步腳踏實地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誰。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Q10: 當一個人無限趨近於自我核心的時候,ta就會感受到內心的平和,也會有充裕的能量。這個世界很喧囂,還有很多人迷失徘徊,看不清方向。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感悟和建議?

我覺得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不違反道德,不犯法的前提下,一定要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哪怕當下你覺得沒有意義。

在取得成就之前,我們總要經歷一些掙扎和痛苦的日子,你可以耐心一些,給未來多一點時間。要相信每件事到最後都會有出路,如果還沒有,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堅持很苦,但只要還能吃苦,就還有希望,只有吃過苦的人才真的明白什麼是苦盡甘來。

不要輕易放棄吧。這件事說起來特別老生常談,其實需要特別大的勇氣。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多一些勇氣,也多一些不服輸的鋒芒。


以上就是和劉璇談話的全部內容啦。

其實我們都是單槍匹馬地闖入這世間,終其一生,在所有的可能性裡,找到那個最接近自我的真相。而走在這條路上的你,請一定不要停下。

不只是奧運冠軍 | 訪談:看劉璇如何度過十年迷茫

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號。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