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月堤煙柳

柳如是的畫《月堤煙柳》作於1643年春的寒食日。這是帶有時代印記的風景,常熟郊外,清明期間,微風河堤,柳綠桃紅,再過一年便是甲申。錢謙益在畫中錄了一首舊作,其中有“最是桃花能爛漫,可憐楊柳正風流。”然而河山並未如畫靜好,這讓後世觀者唏噓。

賞月堤煙柳

明 柳如是 月堤煙柳圖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崇禎十四年(1641),24歲的“女俠名姝”柳如是在與當朝若干才子名士交往之後,選擇了60歲的“文宗國士”錢謙益為夫,二人之行跡與詩文酬唱在當時莫不引人關注。在錢謙益而言,更是一生得意之事。畫中題跋有:“癸未寒食日偕河東君到山莊,於時細柳籠煙,小桃初放,月堤景物殊有意趣。河東君顧而樂之,遂索紙筆,坐花信樓中,圖此寄興。”將二人日常情致趣味表露無疑。《幽夢影》:“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在動物莫如鵑,在植物莫如柳。”煙柳,既是應季感懷之風物,又隱含河東君之姓氏。柳如是能以此景即興作畫,也顯示了她的才思敏銳。

賞月堤煙柳

清 畢琛 柳如是像 常熟博物館藏 圖源/ 中國園林博物館

畫中山莊是哪裡?據《玉臺畫史》所稱圖中所繪為紅豆山莊八景之一。而陳寅恪考證圖乃拂水山莊第六景。拂水山莊在常熟西南,是明末錢謙益的居所之一。紅豆山莊則在常熟小東門外三十里的白茆港,乃入清之後錢謙益與柳如是偕隱之地。相比之下,紅豆山莊更為知名。紅豆寓意相思,在當時的背景之下,還寄託了一干志士恢復江山的希望。

最巧合的是,紅豆山莊中二十年開一次花的紅豆樹,恰好在錢謙益八十壽辰之時結了一顆子。柳如是將這一粒珍貴的紅豆作為祝壽之禮,錢謙益則為此寫了十首絕句。此事亦為錢柳二人佳話,傳播久遠。紅豆開花之況,如《柳南隨筆》“芙蓉莊”條載:“莊有紅豆樹,又名紅豆莊。樹大合抱,數十年一花,其色白。結實如皂莢,子赤如櫻桃。”清人楊旭所作《紅豆花圖》很雅緻地描繪出錢氏莊園中紅豆開花時的樣貌。

賞月堤煙柳

清 楊旭 紅豆花圖詩冊 常熟博物館藏 圖源/ 中國園林博物館

一粒紅豆的傳奇也有後續。1938年到1940年間,陳寅恪在西南聯大任教,住在雲南昆明靛花巷。有一天看報紙廣告上說有舊書散出,驅車去看,並無入眼之物,但主人甚為熱情,提到昔年曾寓居常熟錢氏舊園,在園中拾取了一粒紅豆,願意相贈。陳寅恪付重金買下紅豆。又一個二十年後,這枚紅豆成為陳氏撰著《柳如是別傳》的緣起。

賞月堤煙柳

陳寅恪《詠紅豆並序》唐篔手抄謄正本

圖源/ 《柳如是別傳》書前插圖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

《柳如是別傳》因何而作?陳寅恪在一封給友人吳宓的書信中說得很明確:“研究紅妝之身世與著作,蓋藉以察出當時夏夷之防與道德之真實情況,蓋有深意存焉,絕非清閒風流之行事也。”這當然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嚴肅著作,是又一個山河破碎之際,對國中才士之輩日常真實狀態的叩問。在書中,陳寅恪提出錢柳二人因緣所繫的“三死”之說。第一為明末南都傾覆之際,河東君勸牧齋殉國而死,而牧齋不能。第二為牧齋遭黃毓祺案,幾瀕於死,而河東君使之脫死。第三為牧齋死後,河東君料理家事,不久從之而死。正是在二人生平遭際之重大節點上,體現了一位學者於清詞麗句、高文雅什背後探尋其中孤懷遺恨的旨意所在。

所謂故園紅豆,當然只是引子。晚年的陳寅恪,失明臏足,臥榻之上成此八十餘萬字的鉅著。十餘年的時間,與助手日復一日的工作,這驚人的意志與卓絕的付出最後被一個精心設計過的浪漫緣起輕輕遮掩。正如明清之際那些以紅豆為題的詩,相思之外也有血淚,人們很難分辨哪些應該歸於史實,哪些又該賦予藝術。陳寅恪本人將自己篋中珍藏的紅豆視為“文學上之珍品”,我輩在讀《柳如是別傳》的時候最好也能具此審美思致。留在《柳如是別傳》中的紅豆詩,有一首最適合寫在結尾:

佛土文殊亦化塵,如何猶寫散花身。

白楊幾換墳前樹,紅豆長留世上春。

正是這粒紅豆,使得世界上多了一個“遣有涯之生”的藉口,也多了一分“溫舊夢、寄遐思”的因由。在此節氣時令,將這部述事言情、憫生悲死、亦文亦史的著作捧讀一過,藉以表達對先哲的敬畏之心。

賞月堤煙柳

欄目策劃:三聯·CREATIVE

責任編輯:牛牛

微信排版:王小懶

簡單三步,點亮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啦!

賞月堤煙柳

▼點擊下圖,瞭解三聯生活市集春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