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文明時期對月亮的崇拜

我國古代進入文明時期,月亮對國人產生了特殊的意義。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文明時期對月亮的崇拜

我國古代進入文明時期,月亮對國人產生了特殊的意義。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仲秋”的出現

在這時候,我國古人有了中秋的概念,最早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戰國時期成書的《禮記》。只不過,那時候不叫“中秋”,而叫“仲秋”。也並不單指指陰曆八月十五這一個時間點,而是泛指秋季的中期。

根據中國古代的規定,長者為伯,次者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經過去了一些時間,進入新的階段。那麼,隨著天氣的變化,古人認為要體現在身體中,因為天人合一才能長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禮記》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這是因為,古人相信,秋天,是肅殺的時間,五行屬金,五方屬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體。怎麼做?多喝粥。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文明時期對月亮的崇拜

我國古代進入文明時期,月亮對國人產生了特殊的意義。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仲秋”的出現

在這時候,我國古人有了中秋的概念,最早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戰國時期成書的《禮記》。只不過,那時候不叫“中秋”,而叫“仲秋”。也並不單指指陰曆八月十五這一個時間點,而是泛指秋季的中期。

根據中國古代的規定,長者為伯,次者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經過去了一些時間,進入新的階段。那麼,隨著天氣的變化,古人認為要體現在身體中,因為天人合一才能長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禮記》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這是因為,古人相信,秋天,是肅殺的時間,五行屬金,五方屬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體。怎麼做?多喝粥。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中秋的盛行

真正中秋節盛行要到唐宋年間。

首先是唐代開始出現中秋賞月宴飲的習俗;而到了宋代,中秋幾經演變,已經成為全民通宵狂歡的節日。

這時候,還演變出了一種美食——月餅!最初的月餅,多是五仁餡兒的,這是由於古人認為中秋是豐收的日子,我們從地裡收穫了新鮮的瓜果,把它們做成餡兒,在品嚐的同時,可以期盼來年繼續豐收!

由於月餅以其餡兒劃分不同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吃,自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到了明代,月餅已經變成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文明時期對月亮的崇拜

我國古代進入文明時期,月亮對國人產生了特殊的意義。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仲秋”的出現

在這時候,我國古人有了中秋的概念,最早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戰國時期成書的《禮記》。只不過,那時候不叫“中秋”,而叫“仲秋”。也並不單指指陰曆八月十五這一個時間點,而是泛指秋季的中期。

根據中國古代的規定,長者為伯,次者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經過去了一些時間,進入新的階段。那麼,隨著天氣的變化,古人認為要體現在身體中,因為天人合一才能長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禮記》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這是因為,古人相信,秋天,是肅殺的時間,五行屬金,五方屬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體。怎麼做?多喝粥。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中秋的盛行

真正中秋節盛行要到唐宋年間。

首先是唐代開始出現中秋賞月宴飲的習俗;而到了宋代,中秋幾經演變,已經成為全民通宵狂歡的節日。

這時候,還演變出了一種美食——月餅!最初的月餅,多是五仁餡兒的,這是由於古人認為中秋是豐收的日子,我們從地裡收穫了新鮮的瓜果,把它們做成餡兒,在品嚐的同時,可以期盼來年繼續豐收!

由於月餅以其餡兒劃分不同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吃,自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到了明代,月餅已經變成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與詩歌月亮崇拜

月亮崇拜,慢慢影響到文學領域!

隨著月亮慢慢滲入文學,文學世界裡的月亮因素越來越廣泛。歷代文學家熱情地崇拜月亮,盡情地讚美月亮!

從唐詩到宋詞,從李白到蘇軾,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歷代最偉大的文學家無不讚揚月亮。

據統計,在《唐詩三百首》中,詠歎月亮的詩歌超過一百首,竟然佔了三分之一!而在《全唐詩》中,僅以賞月為主題的就有共111首!而宋詞中中秋詞更為壯觀,《全宋詞》裡記載了詠月贊月的詞共210首!

"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諸文明古國中,我國是較早地產生月亮崇拜的國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話)。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劃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文明時期對月亮的崇拜

我國古代進入文明時期,月亮對國人產生了特殊的意義。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仲秋”的出現

在這時候,我國古人有了中秋的概念,最早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戰國時期成書的《禮記》。只不過,那時候不叫“中秋”,而叫“仲秋”。也並不單指指陰曆八月十五這一個時間點,而是泛指秋季的中期。

根據中國古代的規定,長者為伯,次者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經過去了一些時間,進入新的階段。那麼,隨著天氣的變化,古人認為要體現在身體中,因為天人合一才能長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禮記》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這是因為,古人相信,秋天,是肅殺的時間,五行屬金,五方屬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體。怎麼做?多喝粥。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中秋的盛行

真正中秋節盛行要到唐宋年間。

首先是唐代開始出現中秋賞月宴飲的習俗;而到了宋代,中秋幾經演變,已經成為全民通宵狂歡的節日。

這時候,還演變出了一種美食——月餅!最初的月餅,多是五仁餡兒的,這是由於古人認為中秋是豐收的日子,我們從地裡收穫了新鮮的瓜果,把它們做成餡兒,在品嚐的同時,可以期盼來年繼續豐收!

由於月餅以其餡兒劃分不同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吃,自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到了明代,月餅已經變成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與詩歌月亮崇拜

月亮崇拜,慢慢影響到文學領域!

隨著月亮慢慢滲入文學,文學世界裡的月亮因素越來越廣泛。歷代文學家熱情地崇拜月亮,盡情地讚美月亮!

從唐詩到宋詞,從李白到蘇軾,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歷代最偉大的文學家無不讚揚月亮。

據統計,在《唐詩三百首》中,詠歎月亮的詩歌超過一百首,竟然佔了三分之一!而在《全唐詩》中,僅以賞月為主題的就有共111首!而宋詞中中秋詞更為壯觀,《全宋詞》裡記載了詠月贊月的詞共210首!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出現,賞月吃月餅又是何時興起的

  • 太陽崇拜與月亮崇拜

提及月亮崇拜,就不能不說太陽崇拜!

上文曾提到,太陽象徵陽,月亮象徵陰。本來齊駕並驅,分庭抗禮的二位天體,慢慢人們有了取捨——喜月厭日!

中國最古老的文獻《尚書》中曾提到:夏代暴君桀在位時,百姓恨毒了他,紛紛咒罵他,他卻自我標榜為太陽,宣稱太陽不滅,自己也不滅!結果百姓就說:“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你這個混蛋的太陽,什麼時候你會滅亡?如果你真能滅亡,叫我們陪你去死也心甘!)”太陽在百姓心中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了!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中國古代與太陽的有關故事就是后羿射日——十日齊出,炙烤大地,百姓苦不堪言,求后羿將九日射落——對待肆虐的太陽,只能用弓箭把它們一個一個消滅掉!

以上兩個有趣的故事都說明,相比月亮,太陽的地位堪憂!

再比如謫仙李白的詩句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太陽同樣扮演者不光彩的角色,而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月亮扮演了溫暖逝者的光輝角色!

好了,有關月亮的崇拜就給大家介紹到這,

最後,祝願讀者們,

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幸福美滿!萬事如意!

文:牛奕達

參考文獻:《周易·繫辭上》《禮記》《尚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