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劉瑾 古惑仔 明武宗 政治 我東莞仔跨欄第一 我東莞仔跨欄第一 2017-09-26

電影《黑社會》系列是杜琪峰電影作品中少有的黑暗色彩濃重的電影,為我們講述了香港黑社會組織“和聯勝”兩次話事人選舉前後的腥風血雨。在這個系列中,有三代核心人物出現,第一部的核心人物是阿樂,第二部的核心人物是吉米,還有貫穿兩部的老一輩核心人物鄧伯。這三個人推動了兩部電影劇情的發展,而他們最終的命運也都不怎麼好:鄧伯被阿樂推下樓梯摔死,阿樂被吉米買通殺手打死,吉米雖然登上話事人寶座卻要永遠受控於大陸。那麼,這種命運是他們的必然結局嗎?有沒有可能發生改變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解析一下他們命運的必然性。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鄧伯

“和聯勝”的話事人制度是指在相對鬆散的組織架構下,由退居二線的社團老一輩成員舉手投票表決,從各個分支機構領導人中選出一個話事人,話事人作為社團的領導,制定社團發展計劃,彌合各個分支領導人之間的矛盾,任期兩年一屆。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科學的機制,因為“和聯勝”的組織架構鬆散,實際權力分散,各個分支之間實力有所差距,容易形成一個或幾個特別大的勢力,影響到整個社團的存在和發展,所以通過由老一代投票選舉話事人可以充分平衡社團內部的各派勢力,較短的任期也能夠為大家所接受,風水輪流轉,人人都有機會,但是這個機制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人性在這其中的作用,這個我們後面再講。回頭來看鄧伯,鄧伯是在1960-1970年代成為“和聯勝”話事人的,據他自己說,在他當選話事人時,場面十分風光,又舞龍,又舞獅,連當時的華人四大探長都送來賀禮,場面十分風光。那個時代被稱為是香港歷史上黑幫與警察勾結的黃金時代,四大華人探長都能送來賀禮,足見鄧伯其人的能量有多巨大。而鄧伯這個人也是一個意志力堅定的人,雖然能力強,但並不為慾望所控制,嚴格遵守“和聯勝”的傳統,他對阿樂說過:有哪個不貪呢?我年輕的時候,也想過連任,但是叔父輩跟我說,要退就退得漂漂亮亮,老了,還有人尊重。因此,在兩部《黑社會》中,鄧伯始終是社團傳統的堅守者和執行者,為維護各派平衡不遺餘力。但是為什麼他的結局會如此悽慘呢?答案就是時代變了。在之前的歷史時期,由於黑社會在港島內的特殊影響力,社團各個分支都有獨立的獲利項目,話事人只是一個協調各方利益的中間人,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使香港警察隊伍得到整肅,警隊內部貪贓枉法者受到了懲處,重新調整後的警務系統對黑社會勢力進行了幾次重大行動,香港迴歸後,為了維護社會穩定,警方更是加大了對黑社會勢力的管控,這也導致了傳統黑社會的衰敗,市場變小了,競爭加劇了,這個時候話事人這個權力位置便體現出了其重要性,成為話事人便擁有了更多的資源和話語權,失去話事人的身份便失去了爭取利益最大化的便利條件,而鄧伯作為可以左右話事人選舉的核心人物卻仍舊堅持傳統,這就成為了時任話事人想要繼續獲取利益的最大絆腳石,因而阿樂才會毫不猶豫的殺死他。沒人願意得到權力後再放棄權力,從後面的劇情來看,即使阿樂不殺鄧伯,吉米也會在任期即將結束之時動手。《黑社會2》結尾時,接受政府“永遠做話事人“條件的吉米將“和聯勝“話事人的傳統象徵放進了鄧伯的棺材裡,這就意味著話事人選舉機制和鄧伯一樣,永遠了成為了歷史,湮滅在時光中。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阿樂

阿樂在《黑社會》第一部中的大半段時間裡,都是以一個弱者的身份出現,但這一切都只是假象,相對於單純暴力的大D,表面溫文爾雅,內心陰謀詭計的阿樂才是真正可怕的傢伙。阿樂可以算得上是“奸雄”,他知道自己跟大D正面交火肯定會兩敗俱傷,所以裝出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來籠絡人心麻痺對手。但當龍頭棍拿到手裡的那一瞬間,他的眼睛爆發出了貪婪的光芒,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部中,阿樂從亡妻骨灰格里取出龍頭棍時,眼中的光芒是如同對愛人般的戀戀不捨,這更加表現出了阿樂這個人極強的權力慾。在拿到龍頭棍後,阿樂主動要五人做自己的乾兒子,並且很快除掉社團中的異己分子,快速擴張地盤,利用手下五個精英乾兒子擴充實力,但在下一屆話事人選舉到來時,一面殺掉擋路的鄧伯,一面挑撥幾個乾兒子互相攻擊,以達到自己繼續穩坐話事人地位的目的。可以說,阿樂是一個奸雄,但奸的成分居多,他一次次的利用身邊的人達到自己的目的,手段確實高明,但在黑社會這個江湖,光靠耍陰謀詭計可不行,正如當年我一個朋友所說的那樣,混社會要是光想著耍心眼那就等著被人砍死吧。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傻子,阿樂每一次的算計,都等於是把自己往懸崖邊上又推了一把,即使他第二次選話事人成功了,那麼第三次第四次呢?在組織內部沒有信義,光靠陰謀詭計維持自己的地位,早晚會有人不滿意,早晚會有內部的刀子捅過來。這是內部原因,再來看外部原因,香港此時已經迴歸,香港街面上的事已經不單單由港警一手主導,遠在大陸的眼睛也在關注著香港的社會動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第一部中主要站在“和聯勝”對立面的香港警察在第二部中無影無蹤,大陸公安就站在黑暗中,盯著肆意妄為的阿樂。這讓我想到了明朝時大太監劉瑾和明武宗,雖然劉瑾權傾天下,膽大妄為,但只要明武宗一句話,劉瑾立刻就被凌遲處死。阿樂也是一樣,雖然他不停的消滅異己,擴充實力,但只要政府一聲令下,他就會立刻完蛋,甚至都不用政府親自出手。所以說阿樂之死是必然的,他的權力基礎建立在陰謀之上,也必將被陰謀吞噬。

電影《黑社會》——核心人物分析

吉米

如果說阿樂是過了一把“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癮,那麼吉米就純粹是演了一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戲碼了。在阿樂的五個乾兒子中,吉米屬於最聰明最有商業頭腦的一個,他以色情和盜版影碟起家,短短几年之內生意就做大做強,實力在大陸慢慢展開,而且他也是最沒有政治野心的一個人,極力排斥參與話事人選舉。這樣一個人物對於正在思索除掉阿樂的大陸警方來說,是個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首先,吉米群眾基礎好,吉米人厚道老實,對朋友夠意思(不顧危險提醒師爺蘇),對上司夠忠義(始終照顧龍根叔),這些人格上的優秀品質為他在社團內部贏得了很多人望;其次,吉米勢力雄厚,可以說是“和聯勝”最會賺錢的一個人,而且他也知道如何同政府打交道,他取代阿樂,對政府和社團來說,都是最可以接受的人選;最後,吉米幾乎將所有資產都投入了大陸,這就十分便於政府控制他,控制住了他也就控制住了整個“和聯勝”。所以在第二部的結尾,政府不但批准了吉米所買的所有地塊,甚至還額外的提供給他一片地,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他老老實實的聽話,把“和聯勝”變成一個“愛國的”黑社會組織。但如果吉米不答應大陸方面的條件呢?結果很簡單,他的所有資產將打水漂,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要為了不受控制而放棄自己辛辛苦苦積攢下的資本是不可能的。如果當上話事人之後吉米脫離大陸方面控制呢?那麼也很簡單,社團最大的財政來源會被截斷,身邊的人不知道哪一個會接受條件,將他對阿樂所做的事情重新上演一遍。所以,對於吉米來說,做一個傀儡是他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黑社會》系列通過展現三代核心人物的不同結局,狠狠的打了那些深受《英雄本色》《古惑仔》等影響的人一巴掌,它將這個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展現在觀眾面前,告訴他們,在這個叢林裡,沒有溫情和道義,只有人性的貪婪和扭曲,進入黑社會就是走上一條不歸路,要麼死在登上權力頂峰的路上,要麼在權力頂峰戰戰兢兢。人間正道是滄桑,做一個普通人,才是最快樂美好的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