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與此相對,自稱“沒有故鄉”的王小帥,卻也放不下“故土情節”,在作品中處處展現著他對於童年和故鄉的追尋。從《青紅》《我11》到《闖入者》,他的“三線建設三部曲”,所講述的就是作為“三線”子弟的他在貴陽生活時候的記憶和他對於這段歷史的思考。

從《地久天長》開始,王小帥也在構思“家園三部曲”。不難看出,這些作品都帶有一些自傳意味,從他的成長經驗展開,帶著濃厚的“故鄉”色彩。

而近年來,作為青年導演中頗受矚目且極具鮮明個人特色的一位代表,來自貴州凱里的畢贛,其作品中也有著濃烈的家鄉元素。迄今為止,他的兩部長片作品《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在凱里拍攝,片中演員如湯唯也逃不過要用凱里方言對話。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與此相對,自稱“沒有故鄉”的王小帥,卻也放不下“故土情節”,在作品中處處展現著他對於童年和故鄉的追尋。從《青紅》《我11》到《闖入者》,他的“三線建設三部曲”,所講述的就是作為“三線”子弟的他在貴陽生活時候的記憶和他對於這段歷史的思考。

從《地久天長》開始,王小帥也在構思“家園三部曲”。不難看出,這些作品都帶有一些自傳意味,從他的成長經驗展開,帶著濃厚的“故鄉”色彩。

而近年來,作為青年導演中頗受矚目且極具鮮明個人特色的一位代表,來自貴州凱里的畢贛,其作品中也有著濃烈的家鄉元素。迄今為止,他的兩部長片作品《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在凱里拍攝,片中演員如湯唯也逃不過要用凱里方言對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就像賈樟柯將汾陽推向世界,凱里也因畢贛而成為電影影像世界中的獨特標誌。只不過在畢贛的電影裡,凱里雖確實存在,但更偏向於作為另一層次的詩意時空而展現於銀幕之前。

同樣的,作為藏區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展現了關於藏族生活的風貌和藏族人的精神世界。前不久,他的新作《氣球》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其故事背景依然圍繞著藏區展開。而事實上,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則是多年前萬瑪才旦在中關村路上所看到的被風颳起的氣球。

可以想見,即便是身在北京,他的腦子裡關於故事的想象依然來源於其故鄉的點點滴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鬆太加、拉華加等一批藏區電影人得以走到臺前,共同創造更多的藏族題材電影。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與此相對,自稱“沒有故鄉”的王小帥,卻也放不下“故土情節”,在作品中處處展現著他對於童年和故鄉的追尋。從《青紅》《我11》到《闖入者》,他的“三線建設三部曲”,所講述的就是作為“三線”子弟的他在貴陽生活時候的記憶和他對於這段歷史的思考。

從《地久天長》開始,王小帥也在構思“家園三部曲”。不難看出,這些作品都帶有一些自傳意味,從他的成長經驗展開,帶著濃厚的“故鄉”色彩。

而近年來,作為青年導演中頗受矚目且極具鮮明個人特色的一位代表,來自貴州凱里的畢贛,其作品中也有著濃烈的家鄉元素。迄今為止,他的兩部長片作品《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在凱里拍攝,片中演員如湯唯也逃不過要用凱里方言對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就像賈樟柯將汾陽推向世界,凱里也因畢贛而成為電影影像世界中的獨特標誌。只不過在畢贛的電影裡,凱里雖確實存在,但更偏向於作為另一層次的詩意時空而展現於銀幕之前。

同樣的,作為藏區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展現了關於藏族生活的風貌和藏族人的精神世界。前不久,他的新作《氣球》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其故事背景依然圍繞著藏區展開。而事實上,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則是多年前萬瑪才旦在中關村路上所看到的被風颳起的氣球。

可以想見,即便是身在北京,他的腦子裡關於故事的想象依然來源於其故鄉的點點滴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鬆太加、拉華加等一批藏區電影人得以走到臺前,共同創造更多的藏族題材電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想來,這些將目光對準自己的家鄉,以自身成長經歷或者所觀察到的社會現實為創作母題的導演們,往往更需要承載著自我記憶的這片故土來營造創作語境,從而在銀幕上呈現出有著濃郁個人特色的影像風格。

故土情結:節約成本or個體創作

可以看到,導演們選擇在故鄉拍攝電影,似乎會有兩個時間維度的極端。(類似賈樟柯、萬瑪才旦等導演將故鄉創作母題貫穿始終的除外)在這其中,大多數都是青年導演,或者說是在導演生涯的前期作品中會著重描寫故鄉,有些則是當人生閱歷和執導經驗到達一定程度時,開始站在更宏觀的歷史觀角度,去回溯過往,從而回到人生起點去進行創作。

而之所以會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去拍攝,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對這個從小生活的地方很熟悉、也有感情和回憶存在。因而,在拍攝時會更有把握,能省去部分前期磡景時間。

而有些青年導演/製片人也在採訪中曾提及,回到自己家鄉拍電影,有當地認識的人脈和關係網,以及朋友相助,對於製作成本也是一種節約。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與此相對,自稱“沒有故鄉”的王小帥,卻也放不下“故土情節”,在作品中處處展現著他對於童年和故鄉的追尋。從《青紅》《我11》到《闖入者》,他的“三線建設三部曲”,所講述的就是作為“三線”子弟的他在貴陽生活時候的記憶和他對於這段歷史的思考。

從《地久天長》開始,王小帥也在構思“家園三部曲”。不難看出,這些作品都帶有一些自傳意味,從他的成長經驗展開,帶著濃厚的“故鄉”色彩。

而近年來,作為青年導演中頗受矚目且極具鮮明個人特色的一位代表,來自貴州凱里的畢贛,其作品中也有著濃烈的家鄉元素。迄今為止,他的兩部長片作品《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在凱里拍攝,片中演員如湯唯也逃不過要用凱里方言對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就像賈樟柯將汾陽推向世界,凱里也因畢贛而成為電影影像世界中的獨特標誌。只不過在畢贛的電影裡,凱里雖確實存在,但更偏向於作為另一層次的詩意時空而展現於銀幕之前。

同樣的,作為藏區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展現了關於藏族生活的風貌和藏族人的精神世界。前不久,他的新作《氣球》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其故事背景依然圍繞著藏區展開。而事實上,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則是多年前萬瑪才旦在中關村路上所看到的被風颳起的氣球。

可以想見,即便是身在北京,他的腦子裡關於故事的想象依然來源於其故鄉的點點滴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鬆太加、拉華加等一批藏區電影人得以走到臺前,共同創造更多的藏族題材電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想來,這些將目光對準自己的家鄉,以自身成長經歷或者所觀察到的社會現實為創作母題的導演們,往往更需要承載著自我記憶的這片故土來營造創作語境,從而在銀幕上呈現出有著濃郁個人特色的影像風格。

故土情結:節約成本or個體創作

可以看到,導演們選擇在故鄉拍攝電影,似乎會有兩個時間維度的極端。(類似賈樟柯、萬瑪才旦等導演將故鄉創作母題貫穿始終的除外)在這其中,大多數都是青年導演,或者說是在導演生涯的前期作品中會著重描寫故鄉,有些則是當人生閱歷和執導經驗到達一定程度時,開始站在更宏觀的歷史觀角度,去回溯過往,從而回到人生起點去進行創作。

而之所以會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去拍攝,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對這個從小生活的地方很熟悉、也有感情和回憶存在。因而,在拍攝時會更有把握,能省去部分前期磡景時間。

而有些青年導演/製片人也在採訪中曾提及,回到自己家鄉拍電影,有當地認識的人脈和關係網,以及朋友相助,對於製作成本也是一種節約。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很多導演在創作時,往往會從個體的生命經驗出發,因而,故鄉作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承載體自然也會成為他們的電影語境承載者。像賈樟柯、畢贛等導演在採訪中,也提到過,“從小生活的故鄉會給予他們想要創作的衝動和表達慾望。”這也正是他們為何會樂此不疲地描繪故鄉的原因之一。

當然,故鄉雖有千般好,但一次次將他們呈現在銀幕之上,難免會有挑剔的觀眾,覺得導演們是在重複創作,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感。也有一些觀眾擔心,一旦執拗於故土,是不是除了故鄉之外,就拍不好其他類型的電影?

想來,這對於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成熟電影導演來說,或許並不是問題。地域並不會阻礙其創作表達上的進步,只有沒有靈魂的故事和想法才會。而對於更大版圖的國產電影來說,將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鎮搬上銀幕,反而拓寬了電影的表現邊界。

"

“你是哪裡人?”

這恐怕是像拍sir這樣的“社恐”參加業界各種名目的聚會時,最常被問到,也是最容易打破尷尬氣氛的話題之一。

月是故鄉明。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時,似乎思鄉的情緒總會來得更濃一些。事實上,關於故鄉的種種,也是很多導演們樂於創作的母題之一。像是執著如賈科長,讓山西汾陽成了他的電影愛好者們無法避免的研究地標。而王家衛的電影裡,總也氤氳著老上海的摩登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導演的電影裡看到他們夾帶的私貨,或是取景於自己家鄉,或是讓主角們用鄉音對話。

仔細一琢磨,哦,原來如此。是為導演們的故土情結。

取景於故鄉,在電影中展露自己的家鄉

作為觀眾,若是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家鄉,難免會心有慼慼,暗自覺得和這部電影之間多了一層聯繫和親近感,甚至會因此而對電影產生一些出於私心的好感。

一般來說,電影取景自何處,除了符合影片劇情的特殊要求以外,很多時候可能也暗藏了導演的某些小心思。尤其是那些對地域並沒有太多限制的電影,導演們往往更喜歡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取景拍攝。

比如,出生於北京的馮小剛,他的電影裡總少不了老北京的影子。事實上,翻看馮小剛的早期電影,尤其是馮小剛+王朔的組合,是將銀幕“京味兒”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推手。而其最新籌備的獻禮70週年電影,雖不在北京拍攝,卻也在海口電影公社還原了一座“老北京城”。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年輕一些的青年導演,也往往傾向於讓自己的家鄉友情出境。如韓寒,其對於自己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的偏愛和潛意識中不遺餘力地宣傳,甚至於連自己的電影公司都以出生地命名。而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之中,也處處都有上海城鎮的影子。

此外,因《前任3》而名聲大噪的田羽生,也對自己的家鄉四川成都愛得深沉。熟悉成都的觀眾,應該能在《前任3》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地標建築,甚至一些已經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此前在媒體採訪中,田羽生也曾說過,希望能聯合在京的川籍朋友,打造一部關於成都的電影。

而像大鵬,其電影處女作《縫紉機樂隊》,不僅和他的音樂夢想有關,在影片中他也把自己的故鄉吉林集安市打造成了一個“搖滾之城”,可見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丁晟導演的《英雄本色2018》將原本帶著香港古惑仔的英雄故事,放到了他的出生地青島,也別有一份風情。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當然,也有很多導演可能並不是親自回到自己的故鄉實地拍攝,但往往和故鄉有關的元素成為了自己電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的存在,或者是有意夾帶的“私貨”。

如張藝謀的電影,雖然很少有直接在其家鄉西安取景拍攝的,但其電影中往往透露出一股西北的蒼涼之氣,尤見於早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中,可以說他的電影中融入了故鄉所賦予的精氣神。

而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隨處可見他對於上海的繾綣深情。吳儂軟語、旗袍美人、弄堂煙火,是他所構建的關於“故鄉”的圖景,他最近的新作《繁花》則是講述了地道的上海故事。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片中反覆出現的“濟寧”地標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和本片導演郭帆是濟寧人脫不了干係。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導演如徐崢,作為上海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影片或者監製/主演的影片中看到上海元素,比如在《我不是藥神》中,他就秀了一把地道的上海話。

用故鄉敘事:形成個人影像風格

不過,比起以上這些,還有一類導演,他們所創作的電影母題往往和自己的家鄉有關,也就是影片本身的地域屬性比較強,而這些導演的“作者性”也往往更加突出。

最典型的要數賈樟柯。從《小武》《站臺》到《任逍遙》,“故鄉三部曲”讓這個“汾陽小子”聲名鵲起,不僅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得以立足,也讓山西汾陽成了電影作品中的地標性存在。從影二十多年,賈樟柯的鏡頭始終圍繞著山西大地。那裡的小鎮青年、城鄉變遷,所呈現的也正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不僅如此,不缺功名的賈樟柯也在2015年回到了汾陽定居,此後開了小飯館,辦了平遙影展和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作為一個山西人,在推廣家鄉方面,賈樟柯可謂是不辭辛勞。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與此相對,自稱“沒有故鄉”的王小帥,卻也放不下“故土情節”,在作品中處處展現著他對於童年和故鄉的追尋。從《青紅》《我11》到《闖入者》,他的“三線建設三部曲”,所講述的就是作為“三線”子弟的他在貴陽生活時候的記憶和他對於這段歷史的思考。

從《地久天長》開始,王小帥也在構思“家園三部曲”。不難看出,這些作品都帶有一些自傳意味,從他的成長經驗展開,帶著濃厚的“故鄉”色彩。

而近年來,作為青年導演中頗受矚目且極具鮮明個人特色的一位代表,來自貴州凱里的畢贛,其作品中也有著濃烈的家鄉元素。迄今為止,他的兩部長片作品《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是在凱里拍攝,片中演員如湯唯也逃不過要用凱里方言對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就像賈樟柯將汾陽推向世界,凱里也因畢贛而成為電影影像世界中的獨特標誌。只不過在畢贛的電影裡,凱里雖確實存在,但更偏向於作為另一層次的詩意時空而展現於銀幕之前。

同樣的,作為藏區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展現了關於藏族生活的風貌和藏族人的精神世界。前不久,他的新作《氣球》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其故事背景依然圍繞著藏區展開。而事實上,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則是多年前萬瑪才旦在中關村路上所看到的被風颳起的氣球。

可以想見,即便是身在北京,他的腦子裡關於故事的想象依然來源於其故鄉的點點滴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鬆太加、拉華加等一批藏區電影人得以走到臺前,共同創造更多的藏族題材電影。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想來,這些將目光對準自己的家鄉,以自身成長經歷或者所觀察到的社會現實為創作母題的導演們,往往更需要承載著自我記憶的這片故土來營造創作語境,從而在銀幕上呈現出有著濃郁個人特色的影像風格。

故土情結:節約成本or個體創作

可以看到,導演們選擇在故鄉拍攝電影,似乎會有兩個時間維度的極端。(類似賈樟柯、萬瑪才旦等導演將故鄉創作母題貫穿始終的除外)在這其中,大多數都是青年導演,或者說是在導演生涯的前期作品中會著重描寫故鄉,有些則是當人生閱歷和執導經驗到達一定程度時,開始站在更宏觀的歷史觀角度,去回溯過往,從而回到人生起點去進行創作。

而之所以會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去拍攝,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對這個從小生活的地方很熟悉、也有感情和回憶存在。因而,在拍攝時會更有把握,能省去部分前期磡景時間。

而有些青年導演/製片人也在採訪中曾提及,回到自己家鄉拍電影,有當地認識的人脈和關係網,以及朋友相助,對於製作成本也是一種節約。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而很多導演在創作時,往往會從個體的生命經驗出發,因而,故鄉作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承載體自然也會成為他們的電影語境承載者。像賈樟柯、畢贛等導演在採訪中,也提到過,“從小生活的故鄉會給予他們想要創作的衝動和表達慾望。”這也正是他們為何會樂此不疲地描繪故鄉的原因之一。

當然,故鄉雖有千般好,但一次次將他們呈現在銀幕之上,難免會有挑剔的觀眾,覺得導演們是在重複創作,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感。也有一些觀眾擔心,一旦執拗於故土,是不是除了故鄉之外,就拍不好其他類型的電影?

想來,這對於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成熟電影導演來說,或許並不是問題。地域並不會阻礙其創作表達上的進步,只有沒有靈魂的故事和想法才會。而對於更大版圖的國產電影來說,將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鎮搬上銀幕,反而拓寬了電影的表現邊界。

電影導演們為何有如此多的故鄉情結?

​比如最近逐漸嶄露頭角的顧曉剛、仇晟等“杭州幫”青年導演將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展現給觀眾,成了又一極具地域特色的電影圖景。

當然,拍攝故鄉與否,可能也只是導演們的個人選擇和他們的私心情結。對於觀眾而言,若是還能夠從他們的電影中感受到活力和生命力,就已足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