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到了S15賽季,馬可阿離返場,上單格局再次改變,盤古橘子成主流上單,而此時的邊路思路變成了——“壓制”與“牽制”

這五個賽季下來,邊路的對局思路在不斷的改變,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個共通點——帶線

無論是S12的邊路雙雄典韋達摩,還是後來的暗信盤古橘子,他們的主戰場一直定格在邊路。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到了S15賽季,馬可阿離返場,上單格局再次改變,盤古橘子成主流上單,而此時的邊路思路變成了——“壓制”與“牽制”

這五個賽季下來,邊路的對局思路在不斷的改變,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個共通點——帶線

無論是S12的邊路雙雄典韋達摩,還是後來的暗信盤古橘子,他們的主戰場一直定格在邊路。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意味著他們少了許多參加團戰的機會,更多的時間都耗費在帶線牽制,製造邊路的兵線壓力上。

但上文說了,現如今的評分機制是圍繞著五個維度展開。

那麼邊路多帶線少打團,就意味著戰績並不好看,輸出扛傷參團率也無法提高,那其中的影響是破壞了五個維度的提高,自然評分也難以提升。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到了S15賽季,馬可阿離返場,上單格局再次改變,盤古橘子成主流上單,而此時的邊路思路變成了——“壓制”與“牽制”

這五個賽季下來,邊路的對局思路在不斷的改變,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個共通點——帶線

無論是S12的邊路雙雄典韋達摩,還是後來的暗信盤古橘子,他們的主戰場一直定格在邊路。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意味著他們少了許多參加團戰的機會,更多的時間都耗費在帶線牽制,製造邊路的兵線壓力上。

但上文說了,現如今的評分機制是圍繞著五個維度展開。

那麼邊路多帶線少打團,就意味著戰績並不好看,輸出扛傷參團率也無法提高,那其中的影響是破壞了五個維度的提高,自然評分也難以提升。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兩局都是今天打的,都贏了,但我方上下路的評分都不高

而現如今上單玩家為團隊付出最多的,是對於兵線的運營,是兵線壓力的製造。

但這些貢獻的方向,卻並不在評分機制的考核範疇內。

四. 當前版本的邊路需要以什麼方式來提高評分?

講到這兒,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邊路要想在完成自身價值的情況下,同時提高評分,那麼他要做的就是打穿對方,同時隊友必須在邊路能支援的區域爆發團戰。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到了S15賽季,馬可阿離返場,上單格局再次改變,盤古橘子成主流上單,而此時的邊路思路變成了——“壓制”與“牽制”

這五個賽季下來,邊路的對局思路在不斷的改變,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個共通點——帶線

無論是S12的邊路雙雄典韋達摩,還是後來的暗信盤古橘子,他們的主戰場一直定格在邊路。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意味著他們少了許多參加團戰的機會,更多的時間都耗費在帶線牽制,製造邊路的兵線壓力上。

但上文說了,現如今的評分機制是圍繞著五個維度展開。

那麼邊路多帶線少打團,就意味著戰績並不好看,輸出扛傷參團率也無法提高,那其中的影響是破壞了五個維度的提高,自然評分也難以提升。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兩局都是今天打的,都贏了,但我方上下路的評分都不高

而現如今上單玩家為團隊付出最多的,是對於兵線的運營,是兵線壓力的製造。

但這些貢獻的方向,卻並不在評分機制的考核範疇內。

四. 當前版本的邊路需要以什麼方式來提高評分?

講到這兒,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邊路要想在完成自身價值的情況下,同時提高評分,那麼他要做的就是打穿對方,同時隊友必須在邊路能支援的區域爆發團戰。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其中的難度真的太大了!

沒有哪個邊路玩家敢保證自己在1V1的皇城PK中,總是能壓著對方打,還把把都打穿。

這兒順帶一提主播寒冰,前幾個賽季在上分的路上,一度因為打上單評分不佳被稱為混分主播,甚至將自己的遊戲ID改成了“混分巨獸寒冰”。

但誰敢說寒冰的楊戩不強呢?

只是版本的變動使得團戰權重變了,使得上單這個職位的工作變了。

比起S12賽季之前,那個以邊路戰士為輸出主體的版本,現如今的邊路失去了多少?

五. 別再把評分機制看得太重!

MOBA遊戲從來就不是用幾個數值就能簡單定義的遊戲。

評分機制上所體現的,也並不是你所表現的全部價值。

就像當初盛行的獻祭流雅典娜,場均10+的死亡數導致了他評分永遠高不起來,但你能說他沒用麼?

"

前兩天收到一個評論,說看我的劉邦戰績因為金銀牌太少,更像是躺贏。

其實這句評論說的我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說劉邦確實玩起來像個混分巨獸,但也壓根不至於說成是躺上分的吧。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所以,今天這篇我覺得有必要,圍繞著這個評分機制去展開說明。

一. 評分機制是什麼?

在MOBA遊戲中,一直有著一個KDA的數值,作為一個最直接評判玩家戰績的基本標準。(KDA=擊殺數+助攻數/死亡數)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王者榮耀在早期的版本中(印象裡是S9賽季之前),評分機制也多是圍繞著KDA展開。

因此,那時的對局評分中,射手法師因為自身團戰站位靠後,死亡次數通常較低,成了最容易拿MVP的位置。

而相對的,輔助位坦克位由於自身定位的原因(需要吃下敵方的第一輪傷害),通常死亡次數較多,要想拿MVP也就相對困難了許多,自然玩家也就少了許多。

直到S10賽季前後,官方針對輔助坦克的問題,在評分機制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在原本以KDA為主的評分機制中,調整成了現如今的五維度評分。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五個維度中,拋開KDA是圍繞著戰績去評定,剩餘的四個維度其實都在對局結算的數據中有所體現。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些對局數據,就作為這四個維度的一個參考數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數據並不是直接劃上等號,而是通過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比如“發育=輸出/所得經濟”。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兩組數據只能說是相互影響

因此,也就杜絕了部分玩家為了追求某個維度的極致,使得對局變得缺乏互動性。(像瘋狂送人頭,不意味著生存高,從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

二. 當前版本中,輔助其實是最好獲得高評分的位置。

或許說到輔助,會有不少讀者抱怨輔助辛苦,隊友不配合,單排太乏力。

但我只能說,在正常的對局中,輔助要想拿下MVP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輔助裝的上線,以及“生存”與“團戰”對於對局評分的權重提高。

  • 首先,輔助裝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光環型與主動型。

四個輔助裝中,除去救贖之翼是一個單體技能,剩餘的輔助裝都是團隊效果。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合理選擇輔助裝自然也就更容易提高輔助玩家的助攻數,最終影響到KDA與團戰兩個維度。

  • 而另一方面,“生存”與“團戰”這兩個維度的權重提高,也直接的與最終評分掛鉤。

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己方的輔助沒有什麼太多作為,但他只要緊跟著團隊走,就能在比賽結束時拿到一個漂亮的評分。

(這兒順帶一提為什麼說輔助前期跟打野最好,除去配合打野GANK以外,也能更好的參加團戰從而提高自己的評分)

三. 而最難獲得高評分的位置,其實則是邊路。

講到這兒又回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標題中特意強調邊路玩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射手迴歸以後,邊路玩家再也打不出一個漂亮的評分。

  • 我這邊拿我自己的大小號做個例子進行比較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我的雅典娜一直作為上單來使用,無論什麼分段

小號因為打的少,打的最多的時間段也就在S8~S11賽季,分段最高也就在王者30星上下。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取自我小號的段位截圖

因此,相比大號,小號的平均評分會更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我S11賽季過後玩的場次降低了許多。

Q:而S11賽季到如今這五個賽季,究竟發生了什麼?

A:其實就在於射手的迴歸。

S12,S13賽季,射手還未加強,主流邊路為達摩典韋,這兩個賽季邊路的對線思路圍繞著“賴線”展開。

S14賽季,大版本變動,射手射程提高迴歸版本,主流邊路成為呂布鎧這類前期抗壓,中期發力的戰士;而到了S14末期,上單帶懲戒成了主流。

因此,S14賽季的邊路思路是——“抗壓”轉為“偷野”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到了S15賽季,馬可阿離返場,上單格局再次改變,盤古橘子成主流上單,而此時的邊路思路變成了——“壓制”與“牽制”

這五個賽季下來,邊路的對局思路在不斷的改變,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個共通點——帶線

無論是S12的邊路雙雄典韋達摩,還是後來的暗信盤古橘子,他們的主戰場一直定格在邊路。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而這意味著他們少了許多參加團戰的機會,更多的時間都耗費在帶線牽制,製造邊路的兵線壓力上。

但上文說了,現如今的評分機制是圍繞著五個維度展開。

那麼邊路多帶線少打團,就意味著戰績並不好看,輸出扛傷參團率也無法提高,那其中的影響是破壞了五個維度的提高,自然評分也難以提升。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兩局都是今天打的,都贏了,但我方上下路的評分都不高

而現如今上單玩家為團隊付出最多的,是對於兵線的運營,是兵線壓力的製造。

但這些貢獻的方向,卻並不在評分機制的考核範疇內。

四. 當前版本的邊路需要以什麼方式來提高評分?

講到這兒,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邊路要想在完成自身價值的情況下,同時提高評分,那麼他要做的就是打穿對方,同時隊友必須在邊路能支援的區域爆發團戰。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這其中的難度真的太大了!

沒有哪個邊路玩家敢保證自己在1V1的皇城PK中,總是能壓著對方打,還把把都打穿。

這兒順帶一提主播寒冰,前幾個賽季在上分的路上,一度因為打上單評分不佳被稱為混分主播,甚至將自己的遊戲ID改成了“混分巨獸寒冰”。

但誰敢說寒冰的楊戩不強呢?

只是版本的變動使得團戰權重變了,使得上單這個職位的工作變了。

比起S12賽季之前,那個以邊路戰士為輸出主體的版本,現如今的邊路失去了多少?

五. 別再把評分機制看得太重!

MOBA遊戲從來就不是用幾個數值就能簡單定義的遊戲。

評分機制上所體現的,也並不是你所表現的全部價值。

就像當初盛行的獻祭流雅典娜,場均10+的死亡數導致了他評分永遠高不起來,但你能說他沒用麼?

你以為的上單躺狗其實並不躺,只是你沒看見他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雅典娜在陣亡的時候,利用被動持續曝光敵方打野動向,從而降低隊友被GANK的可能性;

雅典娜通過一次次的陣亡,提高敵方的擊殺賞金,從而給隊友創造一個獲取大量經濟的機會。

他的每次死亡都能產生價值,他的被動一直都在製造貢獻,你還能用評分機制去框住他的存在價值麼?

所以,直到現在,我依舊堅持“評分無用”。

如果一個冰冷的評分機制,就能否定你的所有價值,那未免太可悲了把。

至於什麼MVP,什麼金牌輔助,銀牌上路,什麼省級排名國服最強,這些都是蒼白無力的虛名,沒有多少實質上的價值。

真正有用的,無非是你最後輸或贏。

所以最後。

你說我是躺狗,我不否認,但我躺出了我該有的價值,可惜你沒看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