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楚懷王:費盡心思,終究還是一抔黃土

項羽,是天下至強之人,偏偏無天下第一人的名號,屈居楚懷王之下。項羽的勝利,功勞再大,從法統上來說,都是替楚懷王打江山,所以項羽必須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分封諸侯,虛置楚懷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選擇。

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代天子行事,大封十八路諸侯,表面看是恢復戰國舊局,迎合了六國故舊、新興實力派的需求,其實項羽從中獲益最大,因為項羽此舉搬掉了頭頂上的名義領導,自立門戶,可以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了,再也不是楚懷王的手下小弟,以後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楚懷王:費盡心思,終究還是一抔黃土

項羽,是天下至強之人,偏偏無天下第一人的名號,屈居楚懷王之下。項羽的勝利,功勞再大,從法統上來說,都是替楚懷王打江山,所以項羽必須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分封諸侯,虛置楚懷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選擇。

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代天子行事,大封十八路諸侯,表面看是恢復戰國舊局,迎合了六國故舊、新興實力派的需求,其實項羽從中獲益最大,因為項羽此舉搬掉了頭頂上的名義領導,自立門戶,可以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了,再也不是楚懷王的手下小弟,以後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領導,創造再多的價值,都是給他人做衣裳

分封諸侯,項羽第一個收益是獲取“大義”名分,雖然很虛,但確實很重要,不然項羽仍然是前面老二,頂多是孫猴子,再怎麼折騰,功勞最大的還是看似最無用的唐僧“楚懷王”。

第二個問題,群雄逐鹿,戰後蛋糕的劃分有什麼門道?

先拋開地盤多少不論,咱們先看看誰有資格成為“十八路”諸侯,先解決資格問題,在談地盤多少的問題。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楚懷王:費盡心思,終究還是一抔黃土

項羽,是天下至強之人,偏偏無天下第一人的名號,屈居楚懷王之下。項羽的勝利,功勞再大,從法統上來說,都是替楚懷王打江山,所以項羽必須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分封諸侯,虛置楚懷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選擇。

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代天子行事,大封十八路諸侯,表面看是恢復戰國舊局,迎合了六國故舊、新興實力派的需求,其實項羽從中獲益最大,因為項羽此舉搬掉了頭頂上的名義領導,自立門戶,可以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了,再也不是楚懷王的手下小弟,以後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領導,創造再多的價值,都是給他人做衣裳

分封諸侯,項羽第一個收益是獲取“大義”名分,雖然很虛,但確實很重要,不然項羽仍然是前面老二,頂多是孫猴子,再怎麼折騰,功勞最大的還是看似最無用的唐僧“楚懷王”。

第二個問題,群雄逐鹿,戰後蛋糕的劃分有什麼門道?

先拋開地盤多少不論,咱們先看看誰有資格成為“十八路”諸侯,先解決資格問題,在談地盤多少的問題。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六國故舊勢力:魏王豹為西魏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韓王韓成,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韓廣是燕地人擁立的,算是燕國利益的“代言人”。

秦朝投誠勢力: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

諸侯將軍勢力:項羽北上援趙,一路迎合、跟隨楚軍征戰的諸侯將軍勢力,這個定義有點模糊,但與項羽的處境、身份同病相憐,握有軍權,與項羽有共同的政治訴求,包括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臧荼為燕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楚國項梁勢力:項羽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共敖為臨江王。

故秦地方勢力:吳芮為衡山王。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楚懷王:費盡心思,終究還是一抔黃土

項羽,是天下至強之人,偏偏無天下第一人的名號,屈居楚懷王之下。項羽的勝利,功勞再大,從法統上來說,都是替楚懷王打江山,所以項羽必須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分封諸侯,虛置楚懷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選擇。

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代天子行事,大封十八路諸侯,表面看是恢復戰國舊局,迎合了六國故舊、新興實力派的需求,其實項羽從中獲益最大,因為項羽此舉搬掉了頭頂上的名義領導,自立門戶,可以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了,再也不是楚懷王的手下小弟,以後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領導,創造再多的價值,都是給他人做衣裳

分封諸侯,項羽第一個收益是獲取“大義”名分,雖然很虛,但確實很重要,不然項羽仍然是前面老二,頂多是孫猴子,再怎麼折騰,功勞最大的還是看似最無用的唐僧“楚懷王”。

第二個問題,群雄逐鹿,戰後蛋糕的劃分有什麼門道?

先拋開地盤多少不論,咱們先看看誰有資格成為“十八路”諸侯,先解決資格問題,在談地盤多少的問題。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六國故舊勢力:魏王豹為西魏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韓王韓成,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韓廣是燕地人擁立的,算是燕國利益的“代言人”。

秦朝投誠勢力: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

諸侯將軍勢力:項羽北上援趙,一路迎合、跟隨楚軍征戰的諸侯將軍勢力,這個定義有點模糊,但與項羽的處境、身份同病相憐,握有軍權,與項羽有共同的政治訴求,包括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臧荼為燕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楚國項梁勢力:項羽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共敖為臨江王。

故秦地方勢力:吳芮為衡山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分封,其實是力量與利益的平衡

項羽的分封,一方面照顧了六國故舊勢力、秦朝投誠勢力、諸侯將軍勢力、楚國項梁勢力、故秦地方勢力等各方勢力需求,儘可能地維持現狀;另一方面,以秦朝投誠勢力佔據三秦之地打壓漢王劉邦,以諸侯將軍勢力打壓六國故舊勢力,比如臧荼打壓韓廣,田都、田安打壓田市,申陽打壓韓王成,司馬卬打壓魏王豹。當然,項羽始終不會忘了曾經的頂頭上司楚懷王,一道密旨英布、共敖、吳芮殺義帝南遷途中。

第三問題,項羽的封地,盡佔天下膏腴之地,是否失策?

項羽的封地,全據吳越之地、魏、魯、宋開發的熟地,同時還佔有南陽、陳郡,南陽是舊楚國立國之地,陳郡是楚國避秦東遷中興之地,盡是土地肥沃、商業發達的地盤,項羽的算盤打的叮噹響,只要靜養幾年,憑藉強橫的武力、強盛的經濟實力、龐大的人口戰爭潛力,以中原為據點四處出擊,再行“秦滅六國”之舉。

"

公元前207年,鉅鹿一戰,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直撲困趙的秦軍,九戰九勝,殲滅秦軍王離長城兵團,逼降章邯驪山囚徒兵團,秦軍精銳主力盡失,秦朝對山東六國舊地統治徹底土崩瓦解,“秦亡楚興”的天下大勢日漸明朗,秦王朝的末日喪鐘聲聲不斷,似乎是像祖龍嬴政訴說苦楚。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鉅鹿之戰,秦亡楚興

項羽依仗自身高超的指揮能力、動員能力、勇戰能力,一戰成名,再戰威震天下,風頭無量,已是諸侯聯軍心目中的“天下共主”。項羽率聯軍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燬王宮,留下千古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沒有一絲留念,飄然東歸。

此時的項羽,勢力天下第一,但還不是名義上的第一人,於是項羽迎合六國貴族、地方實力派心思,同時夾雜私貨,推行“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共治天下。很多人詬病項羽逆歷史潮流,推翻秦立國之本郡縣制,從垃圾堆裡翻出“分封制”當做寶貝,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作繭自縛,讓項羽飲恨烏江。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霸王別姬,血濺烏江

其實,項羽不想當“秦始皇”嗎?當然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項羽分封背景和詳細內容,一切疑惑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個問題:項羽是天下最強之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第一人?

項羽的身份是什麼?項羽是楚將,功高蓋主的野戰軍司令,而非楚王。

項羽,故楚勳貴之後,追隨叔父項梁會稽造反起義,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 ,團結楚地力量一致對外;楚懷王熊心,雖是一個放牧娃,被人推出來當“吉祥物”,主要作用是收攬民心、團結楚人,基本就是一個“形象大使”,可熊心也是一個人物,並不想成為項梁、項羽受人擺佈的傀儡,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王,實至名歸的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梁,項羽的“父親”+“師父”

項梁意外身死,熊心的機會來了!楚懷王奔赴彭城,收編了項羽、呂臣的部隊,任命呂臣為司徒,明升暗降,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負責碭郡軍事防務事宜,此時的天之驕子項羽在不經意間被人刻意冷落,誰讓他的靠山倒了,對楚懷王的威脅最大,自然成了打壓對象。

楚懷王,一連串操作,不露痕跡的巧妙打壓項梁麾下的軍事 團體:一是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盱臺奔赴彭城,藉機收編項梁軍團、呂臣軍團,頓時從一個吉祥物成為一個掌握軍權的楚王;二是拉攏劉邦,重用之,另立山頭,挖原項氏集團的牆角;三是北上援趙,任命心腹宋義把持軍隊領導決策權,而項羽則混成了二把手,進一步削弱項羽的軍隊影響力。項羽在宋義的手下,憋屈受氣,難以施展,似乎一切都在楚懷王的算計當中。壞就壞在,沒人知道項羽的膽子有多大!

項羽像一頭噬人的野獸,以洪荒之力破壞眼前的種種阻礙,老謀深算的宋義倒在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項羽小子的身前,項羽成了楚國軍界的第一人,根基不深的楚懷王只能無奈接受現狀,任命其為援趙上將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項羽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楚懷王迴天乏力,喪失了對政局的控制權。

或許聽聞項羽破秦入咸陽,熊心便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熊心偏要讓項羽膈應,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挑撥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火併。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楚懷王:費盡心思,終究還是一抔黃土

項羽,是天下至強之人,偏偏無天下第一人的名號,屈居楚懷王之下。項羽的勝利,功勞再大,從法統上來說,都是替楚懷王打江山,所以項羽必須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分封諸侯,虛置楚懷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選擇。

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代天子行事,大封十八路諸侯,表面看是恢復戰國舊局,迎合了六國故舊、新興實力派的需求,其實項羽從中獲益最大,因為項羽此舉搬掉了頭頂上的名義領導,自立門戶,可以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了,再也不是楚懷王的手下小弟,以後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領導,創造再多的價值,都是給他人做衣裳

分封諸侯,項羽第一個收益是獲取“大義”名分,雖然很虛,但確實很重要,不然項羽仍然是前面老二,頂多是孫猴子,再怎麼折騰,功勞最大的還是看似最無用的唐僧“楚懷王”。

第二個問題,群雄逐鹿,戰後蛋糕的劃分有什麼門道?

先拋開地盤多少不論,咱們先看看誰有資格成為“十八路”諸侯,先解決資格問題,在談地盤多少的問題。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六國故舊勢力:魏王豹為西魏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韓王韓成,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韓廣是燕地人擁立的,算是燕國利益的“代言人”。

秦朝投誠勢力: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

諸侯將軍勢力:項羽北上援趙,一路迎合、跟隨楚軍征戰的諸侯將軍勢力,這個定義有點模糊,但與項羽的處境、身份同病相憐,握有軍權,與項羽有共同的政治訴求,包括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臧荼為燕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楚國項梁勢力:項羽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共敖為臨江王。

故秦地方勢力:吳芮為衡山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分封,其實是力量與利益的平衡

項羽的分封,一方面照顧了六國故舊勢力、秦朝投誠勢力、諸侯將軍勢力、楚國項梁勢力、故秦地方勢力等各方勢力需求,儘可能地維持現狀;另一方面,以秦朝投誠勢力佔據三秦之地打壓漢王劉邦,以諸侯將軍勢力打壓六國故舊勢力,比如臧荼打壓韓廣,田都、田安打壓田市,申陽打壓韓王成,司馬卬打壓魏王豹。當然,項羽始終不會忘了曾經的頂頭上司楚懷王,一道密旨英布、共敖、吳芮殺義帝南遷途中。

第三問題,項羽的封地,盡佔天下膏腴之地,是否失策?

項羽的封地,全據吳越之地、魏、魯、宋開發的熟地,同時還佔有南陽、陳郡,南陽是舊楚國立國之地,陳郡是楚國避秦東遷中興之地,盡是土地肥沃、商業發達的地盤,項羽的算盤打的叮噹響,只要靜養幾年,憑藉強橫的武力、強盛的經濟實力、龐大的人口戰爭潛力,以中原為據點四處出擊,再行“秦滅六國”之舉。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你以為他傻?其實這是最好的選擇

項羽的地盤,盡是膏腴之地

在項羽的眼裡,天下已是自己的盤中餐,再無可以一戰的敵手。心頭大患沛公劉邦,趕往交通閉塞的巴蜀之地,關中之地已是三秦之局,其中戰功赫赫的雍王章邯遮擋了劉邦北上的通道,不出三年,劉邦手下的部隊必定思鄉逃亡大半,再強的猛虎也只能逞凶在山林之間。有殺父之仇的田榮所在的齊國,一分為三,強齊根基必然動搖,同時埋下了戰爭衝突的種子,方便楚霸王 尋機介入,同樣的燕趙之地,同樣是四分五裂,韓廣與臧荼衝突、趙王歇與張耳衝突,韓王成與申陽共分韓地,司馬卬與魏王豹共分本就不多的魏地。越算越開心,諸侯混戰正好給了西楚修養生息的時間,楚霸王的春天已到,收穫的秋天還會遠嗎?

結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楚霸王的封地,佔盡膏腴之地,唯獨缺少了戰略支撐點和山川險阻要點,這導致了楚漢鏖戰中戰火盡在楚地肆虐,楚軍越打越少,越打越弱,而漢軍憑藉關中、巴蜀的支撐,有生力量源源不斷趕往前線,與楚軍大打消耗戰,如無突變機遇,是一個必敗之局。雪上加霜的是,韓信偏師討滅魏、趙、燕、齊地,戰略大迂迴,讓楚軍腹背受敵,四處搗亂的彭越,整個西楚封地打成了一鍋粥。試想一下,兩個巨人掰手腕,其中一個暫落下風,但可心無旁騖地用力堅持,而另一個看似佔據上風,其實身上的傷口不斷流血,而且還得擔心盤觀者下黑手,心中戰意便弱了三分。輸贏只是在時間上的早晚,結果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長安雖好,不是久住之家”,項羽棄關中“衣錦還鄉”的三個苦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