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板橋鎮紅溝村的蝶變:鄉村旅遊譜新篇'

"

一條“紅山溝”,這是過去鐫刻在臨澤縣板橋鎮紅溝村的真實寫照。如今,山還是那樣紅,但在山下,排列有序、規模宏大的葡萄架綿延開來,吸引著四方遊客。近年來,從葡萄產業到鄉村旅遊,紅溝村實現了由“窮村”向“強村”的華麗轉身。

時下,烈日驕陽,又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67歲的紅溝村六社村民王國吉每天都要到葡萄地裡修剪葡萄枝。

“紅溝村的地理方位是南靠河沿北靠山,中間就偌大的一方土地,面積小,人均土地面積不到兩畝”,面對漫山的葡萄,紅溝村過去的樣子,王國吉至今記憶猶新。2000年以後,窮則思變的紅溝人不再安於積貧積弱的現狀,積極開展產業轉型,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紅溝村開發北部山地,發展設施葡萄,利用獨有的地理土壤條件,紅溝村葡萄種植取得成功,王國吉便是第一批受益者。

“開始大家都想不通,後來看到效益,村民慢慢意識到,種植葡萄的前景是特別好的。我現在種著20畝葡萄、20畝制種玉米,毛收入一年能達到十五六萬,生活有了太大的變化”,王國吉如是說。

紅溝村村主任張文林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全村產業單一,主要種植小麥和大田玉米,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2000年以後,我通過發展玉米制種和葡萄產業,人均收入逐步提高,至目前,全村玉米制種面積達3200畝,葡萄面積達1500畝,全村經濟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達14500元,比2000年翻了十倍。”

隨著葡萄產業不斷壯大,紅溝村一舉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近年來,紅溝村先後實施了美麗鄉村等一大批惠民富民項目,村美人富的同時,紅溝村兩委因地制宜,充分依託紅提葡萄、黑河風光、農耕民俗、峽谷奇觀等資源優勢,以打造“旅遊專業村”為目標,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逐步打造集峽谷奇觀探險採風、農事體驗果品採摘、民宿追憶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紅溝特色鄉村旅遊業態,著力實現特色鄉村旅遊的鄉村景區化、景區全域化,讓鄉村旅遊既彰顯“土氣”,又煥發“生氣”和“朝氣”。

“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最大變化就是把客人請進來,把我們的紅提葡萄帶出去”,說起發展鄉村旅遊的好處,張文林深有感觸。隨著鄉村旅遊業逐步興起,紅溝村葡萄種植大戶賈宏福也有了依託鄉村旅遊發展特色採摘的打算.2016年,他從山東濰坊引進了65棵櫻桃樹苗,開始種植櫻桃,隨著鄉村旅遊熱度的提升,他的櫻桃採摘分外紅火。今年,他的櫻桃成熟後,一週左右的時間,便被搶購一空。“開始還以為櫻桃不好賣,沒想到今短短七八天時間,就全部被採摘完了,兩棚櫻桃收入了2萬多元呢,鄉村旅遊真的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賈宏福高興地說。

近年來,紅溝村著力打造以葡萄產業示範帶、民俗文化體驗帶、黑河自然風光帶、峽谷奇觀探險帶為主的複合型鄉村旅遊鏈,提升葡萄產值品質為方向,發揮專業合作社主體作用,嚴格生產環節,加強技術指導,完善冷鏈設施,優化外圍環境,統一進行銷售,逐步轉變傳統葡萄產業發展模式,建立起果品品質佳、經濟收益高、社會效益好的葡萄標準化生產體系。目前,葡萄專業合作社已與108農戶簽訂了入股生產經營協議,扶持入股農戶果實套袋5萬個、有機肥10噸,爭取項目扶持資金10萬元對2座500噸冷庫進行改造提升,形成葡萄產業“抱團發展、共負盈虧”的發展格局。同時,著眼於打造具有鄉村文化內涵的特色旅遊鄉村,統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文化體育廣場項目以及二三四社居民點130戶農戶前門面改造項目,推進特色民俗、繞村水系、後院變庭院建設,新建集文化體育廣場、鄉村舞臺、農貿市場為一體的開放式廣場,將村舊提灌站改造為特色民俗客棧,配套建設了大鍋臺、農耕回憶等設施和場地,舉辦了“遇見紅溝·媽媽的味道”美食大賽等鄉村旅遊特色活動,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逐步打造集峽谷奇觀探險採風、農業科技示範、農事體驗、果品採摘、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紅溝特色鄉村旅遊業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