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上攀村:延續古厝生機 盤活鄉村旅遊'

"

日前,在福建省2019年度四星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與旅遊村名單中,平潭上攀村光榮上榜,一時間成為大眾焦點。

細數起來,南島語族文化村挖掘平潭悠久史前文化,打造平潭文化新名片;北部灣生態廊道串聯周邊景點,豐富平潭旅遊業態。不僅如此,上攀村更是早早開啟了保護髮展雙引擎,完整保留村內傳統石厝。

9月4日,記者再次走進上攀村,為你講述上攀村的蛻變之路。

住新村

護舊村

保護髮展雙管齊下

上攀村位於平原鎮東北部,是平原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由上攀一個自然村組成,是典型的的石頭村落。沿著村道行駛,只見山海相間,碧海藍天,一時風光無限。村道乾淨整潔,隨處可見錯落有致的小洋樓,令人眼前一亮。

上攀村村委會副主任林慶芳告訴記者,上攀村有“新村”與“舊村”之分。眼前的現代住宅群落,正是上攀村建設的新村,而我們熟知的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便是舊村的所在地。

村民林慶芳親身經歷了從舊村遷到新村的生活變化。“記得在1992年的時候,很多村裡人外出務工,掙了錢,就回來蓋新房子。”年輕時,林慶芳曾經以弾棉花、打工為業。一家六口人,擠在一間不足45平方米的石厝裡,生活起居非常不便,就指望著微薄的薪水補貼家用。

隨著外出務工的村民積攢的家底日漸豐厚,返鄉的同時眾人也商量起了修建新房的事宜。慶幸的是,對待老石厝,村民們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翻新方式,而是配合村裡的統一規劃和安排,遷到新的空地重新建起新房。“這些年來,我們村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在保留老石厝的基礎上,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提升。住在村子裡,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林慶芳說。

從舊村遷到新村,意味著村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老房儲存歷史記憶,新村便利村民生活,對於上攀村村民而言,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美事。

文化村

博物館

深化鄉村文化內涵

一路行駛到舊村,這裡的石頭厝建築群歷史悠久,不僅完整保留了歷代石構建築風貌,還保存著許多尚未被挖掘的文化古蹟。

這裡正是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入口處刻著男女人面的木雕圖騰,石板路平整而有序地向前鋪開。右側為龜山遺址,左邊木質籬笆間種滿三角梅與其他綠植,展現文化與風景相融合的魅力。在史前文化展廳內,陳列了陶瓷、陶片、螺殼、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等文物,海絲遺珍展廳更是鮮活地展現了平潭的海洋文化場景。

據瞭解,2017年9月28日,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項目落地上攀村。基地依託殼丘頭文化遺址聚落群而建,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綜合實驗區聯合共建。“把上攀村作為考古基地,是保護當地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構建了完整的沿海地區的史前考古序列框架。”海壇南島語族研究院院長範雪春說,平潭的史前遺址特別是殼丘頭文化遺址,是目前福建省沿海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對研究福建史前文化、閩臺關係、南島語族起源等都有重大意義。

隨著該項目的落地,上攀村成了平潭的一張風景名片。舊村的價值與韻味日漸凸顯,備受關注。2017年以來,以上攀村龜山為核心規劃的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正在著手二期工作建設項目,將建成南島語族考古博物館、文化村等文化旅遊景點。“以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為優勢,依託上攀村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可以加強我村旅遊設施配套,振興我村旅遊產業。”林慶芳說,2018年上攀村己申報金牌旅遊村,今後將以考古基地為依託,致力於打造集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村,並計劃在村內增設一處溼地公園,以配套村內的旅遊設施。

“目前,我們在逐步完善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同時也已經啟動博物館項目建設和溯源之路建設。”區嵐海文保公司工程部相關工作人員說。

修族譜

知源頭

百年曆史薪火相傳

舊村裡隨處可見以青色、灰色為主色調的石頭厝,古樸娟秀,層次分明,無聲講述古村歷史滄桑。記者試圖追溯上攀村的建村歷史,便跟隨村委主任林君珍,來到鄉賢林慶炎的家中。

“說起上攀村,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它有著幾千年的人類活動歷史,而上攀村的建村,才幾百年。”已75歲高齡的林慶炎負責整理村裡的族譜《上攀駐馬林氏族譜》。

原來,上攀村共有林、黃、遊、薛四個姓氏,總人口數2176人,常住人口500人,主要以從事農業、漁業為主。其中林姓的人口比重高達百分之九十八。因此,林氏族譜成了上攀村建村歷史的重要依據。

“我是上攀駐馬林氏第23世孫。”林慶炎翻開族譜,一段生動的歷史便浮現在記者眼前。唐九牧長房葦公的十七世孫明哲公,字國諭,約於1278年前後為避“景炎之亂”,從福清漁溪蘇田裡遷海山鰲網的芙蓉壟。

“當時海壇多為牧馬地,便以‘駐馬’為名,稱駐馬林氏。國諭公是駐馬林氏遷入平潭的始祖。”林慶炎解釋道,他後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奉朝廷之命徙遷內陸,以避“倭”亂。其中遷至上攀村的,便是上攀村駐馬林氏一世祖。一來二去,駐馬林氏終於在上攀村定居,從小家成為了如今的大家。

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村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塊土地竟然蘊藏著六千多年的人類活動歷史。並且在將來的某一天,被全世界關注。

林慶炎說,目前上攀村的村史資料還不完善,仍處於收集整理階段。《上攀駐馬林氏族譜》暫時成為了解上攀村建村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好機遇

興旅遊

盤活鄉村旅遊經濟

以文化奠定基礎,以旅遊發展經濟,上攀村今已搭上了平潭的旅遊發展列車。

作為平原鎮至白青鄉的必經之村,環島路的連接,極大地便捷了上攀村的交通。村子臨近長江澳風景區,在沙灘邊擁有一整片林帶。海水潔淨,沙質細膩,座座風車錯落有致,極其適合發展濱海旅遊項目。

2019年2月,隨著北部生態廊道設計與上攀村對接,上攀村的旅遊配套資源將更加豐富。平潭北部生態廊道項目己開工,途經上攀村西面。放眼望去,北部生態廊道一期工程的觀光主線道路,已經褪去原有凹凸不平的土石路,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瀝青路面。一路往前,幾個觀景平臺已經基本建成,眼前平潭旖旎的山海景觀顯得更加獨具魅力。

“北部生態廊道距離村部和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的位置都很近,將有利於拓寬遊客的旅遊路線,提升旅遊體驗感。最重要的是,還能為上攀村帶來便利,引來人氣。”林君珍說,路好走了,人氣自然也聚起來了。

據悉,北部生態廊道起點位於白青鄉青峰村,終點位於蘇澳鎮石牌洋,途經白青、平原、蘇澳三個鄉鎮,含23個村落,項目全長33公里。“北部生態廊道建設的同時,利用改造村路,並全部串聯在一起,相當於盤活了沿途村落的自然資源。”平潭市政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部副經理易亞平說。

“現在村裡的旅遊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已投資修建上攀村標準生態停車場。其中標準車位80個,大巴停車位3個,為外來旅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林君珍說,近期已開展村道景觀拓寬工程和小公園(上攀休息驛站)建設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將按照相關程序推進項目,不斷完善基礎配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