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掛滿枝 群眾笑開顏——臨渭區南塬核桃產業讓群眾樂享生態紅利'

林業 經濟 花椒 農民 小麥 中藥 陝西 渭南日報 2019-08-24
"


"


核桃掛滿枝 群眾笑開顏——臨渭區南塬核桃產業讓群眾樂享生態紅利

核桃喜獲豐收

記者 史王萍 左超君

初秋時節,走上南塬,看山山綠,看樹樹綠。在山樑上,在田野裡,隨處可見長勢旺盛的核桃樹,青果累累,掛滿枝頭,讓人猶如徜徉在綠色的海洋。

千萬可別小瞧這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核桃樹,它不僅悄然改善著渭南南部臺塬的生態環境,而且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我家栽了3畝核桃樹,在樹下又套種了地丁草中藥材,收入一年好過一年。”如今,只要一說起核桃來,臨渭區橋南鎮簸箕王村的貧困戶杜菊草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經營核桃深加工和中藥材收購的謙順天然特產有限公司,杜菊草正與幾名工人打理中藥材,稱重、裝袋、搬運、碼放……忙得不亦樂乎。她一邊手腳麻利地忙活著,一邊忙裡偷閒與記者拉起了家常。

“以前家裡種的就是玉米和小麥,這些剛夠溫飽,哪能談得上經濟收入。”今年65歲的杜菊草,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婦身有殘疾,兩個孫女還在上學。她既要下地幹活,還要照顧倆孫女,一年到頭忙得團團轉,但是,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經常入不敷出。

2015年,杜菊草一家人的“春天”到來了!那一年,臨渭區林業局給村民免費提供了核桃、花椒樹苗,鼓勵發展中藥材種植,聘請專家進行嫁接技術培訓,形成了“林上核桃,林下中藥材”的種植佈局。

杜菊草說,核桃樹雖然還沒到掛果期,但去年每畝收入已經達到兩三千元。

這還只是杜菊草收入的一部分。如今村裡種植核桃的人多了,集中連片,形成了規模,核桃深加工企業和中藥材收購企業就在他們村裡落了戶紮了根。除了農忙時節,杜菊草就到家門口的企業裡打工。“既能照顧家人,也能在家門口賺錢,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杜菊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中午還管一頓飯。加上地裡的收入,還有各種生態補貼款,一年下來,至少4萬元左右。而且,隨著核桃掛果期到來,收益會連年提升。

在南塬地區,像杜菊草一樣,數以萬計的群眾正在享受著生態紅利。

2018年以來,臨渭區林業局按照“大生態、大產業、大扶貧”戰略思維,“長、中、短”相結合,以增加貧困農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核桃、花椒特色產業為抓手,充分發揮林業行業優勢,圍繞“一箇中心(生態扶貧政策兌現)”,創新“五大林業工作(示範園區、綠化美化、科技扶智、兜底收購、林下經濟)”,狠抓政策落地,不斷拓寬生態扶貧領域,創新發展模式,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

截至目前,臨渭區先後向橋南、陽郭等8個街鎮2507戶貧困戶8790餘名貧困群眾,發放生態補償資金32.38萬元;向935戶貧困戶3560餘名群眾兌現退耕還林補助36.62萬元;塬區每個街鎮抓建1至2個林業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全區共實施打造高標準核桃、花椒特色產業、林下經濟示範基地12處,走出了一條林業產業化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生態扶貧新路子。

“南塬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平均海拔600餘米,年降雨量580mm左右,是無公害優質核桃的適生和優生區。所產核桃果仁飽滿,含油量高,品質極佳,市場價格高。”臨渭區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典型示範的帶動下,臨渭區核桃產業規模持續擴張,效益逐年顯現。

“塬上的核桃綠色無公害,而且集中連片產量大,對我們企業和當地群眾來說,是雙贏。”謙順天然特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皎介紹,為了延伸核桃產業鏈,提升核桃種植戶收益,他們入駐橋南鎮後,以高於市場價每噸400元的價格收購當地貧困戶的核桃,並以“鄉村扶貧工廠+貧困戶”的模式,實現了“產業+就業”雙增收。

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因為發展核桃產業,所釋放出來的效益卻大不同。目前,該企業產值已達5000萬元,經過深加工的核桃系列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

如今,秦嶺北麓,南塬之上,核桃種植已達20萬畝。臨渭區先後被國家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鄉”稱號,被省科教廳列入陝西省優質核桃科技示範區,被省林業廳評為林業產業十強縣,並被列入陝西省核桃經濟林重點縣。

“昔日看山愁白頭,今天眺望滿山金”。這是南塬核桃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核桃已成為塬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著青山碧水帶來的生態紅利。

編輯:王姣

審籤:徐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