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放到和群眾一樣的位置—記臨渭區陽郭鎮谷李村第一書記崔鵬舉'

"

渭南日報 記者 張伯陽

2017年2月底,崔鵬舉被選派擔任臨渭區陽郭鎮谷李村第一書記。當時谷李村共有331戶1381人,其中貧困戶44戶141人,基礎設施落後,資金資源短缺。

崔鵬舉一有時間就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瞭解全村基本情況,傾聽群眾意見、建議。

當得知貧困戶李倉娃的孫子因為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成為重度殘疾後,他立即聯繫縣殘聯給李倉娃的孫子申請辦理了殘疾證,還申請了殘疾鍛鍊器材。

低保戶李小卜自出生起就因殘疾導致智力低下,丈夫為了照顧她也不能走遠,僅僅靠打零工勉強度日。2017年6月,李小卜的丈夫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對這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在崔鵬舉的聯繫下,幫扶單位救助款和募捐款共6800元送到李小卜女婿手裡。對方熱淚盈眶,拉著他的手不停地說:“感謝黨的好政策,你們給我們鼓這麼大的勁,這日子有盼頭。”

為了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崔鵬舉動員親戚、朋友、同事,向貧困戶捐贈衣物80餘件(套),送去風扇、學習用品等。

時間久了,誰家有啥事,也都會第一時間聯繫他,路上誰見了都拉幾句家常。

“小崔,今中午擀麵,來屋裡吃。”

“小崔,咱地裡花椒美得很,給你多拿些。”

“鵬娃,咱那30頭羊乖得很,每天擠奶能賣近200元哩。”

“鵬舉,嬸子問你,有媳婦嗎?嬸子給你介紹個對象。”

……

崔鵬舉常說,只要把自己放到和群眾一樣的位置,才能深切感受他們所思、所想、所盼、所願,這樣才能真正傾聽群眾呼聲,找出貧困根源,有效解決問題,找準發展路徑。

多年來,閉塞的交通,泥濘的土路,成為谷李村幹部群眾心頭揮之不去的痛。近幾年,眼看著鄰近村子平整潔淨的通村水泥路,更激起了谷李村幹部群眾對通村公路硬化的渴求。

對啊,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耳熟能詳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只有把道路修建好,才能解決貧困地區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貧困窘境。

崔鵬舉和村“兩委”一班人積極協調幫扶單位籌措資金300餘萬元,解決村道路硬化、排水、美化、村部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

2017年6月,120盞漂亮的路燈讓谷李村的村民不再黑燈瞎火走夜路。2018年拓寬村道、鋪設路沿石、新修擋土牆、牆體粉刷、道路加寬硬化,還有新建的寬敞的村文化活動室……谷李村不再是以前的谷李村了。

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崔鵬舉和村幹部蹲在地裡一待就是一天,跑村子、學經驗,上網查、學技術。

2017年年初,村委會決定對村上現有的160畝核桃進行重新嫁接,統一品種,提高核桃品質。以前0.7元~0.8元一斤的帶皮核桃,現在可以賣到1.5元一斤,收益翻了一倍。

當年年底,谷李村從韓城購買花椒樹苗2.78萬株,在村上溝坡臺田地帶幫助村民發展450畝花椒種植,今年每畝收益可達3000元。

2018年3月,在村鎮協調下完成土地流轉115畝,栽植茶菊38.95畝、紅薯57畝、綠化苗木18.74畝,組織貧困戶發展短期產業茶菊30畝。

今年,80畝紅薯即將收穫,預計收入10餘萬元,還有富平柿子60畝、晚熟玉米20畝……這讓谷李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對這樣的成果,崔鵬舉還不滿足,他想讓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7月26日,晨曦初現,他說他得去看看地裡的紅薯,聯繫幾個客商商量收購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