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別怨我家巷子深,只緣生在此城中”。八坊的巷道確然又細又窄,又長又深,彎曲交叉。有的豎巷和橫巷只一米多,有時不得不迂迴而行,不熟悉的人,像步入迷宮,進入時明白,出來就迷糊,找不到出口。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別怨我家巷子深,只緣生在此城中”。八坊的巷道確然又細又窄,又長又深,彎曲交叉。有的豎巷和橫巷只一米多,有時不得不迂迴而行,不熟悉的人,像步入迷宮,進入時明白,出來就迷糊,找不到出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忽然想起卞之琳在《斷章》中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幾句話讀來,感覺總是美的,美得讓人動心。想象著當我踏上那多彩民風的八坊十三巷,望著水光瀲灩的河水,陶醉於心中那期盼已久的風景,竟無意中裝飾了別人的夢,何其有幸!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別怨我家巷子深,只緣生在此城中”。八坊的巷道確然又細又窄,又長又深,彎曲交叉。有的豎巷和橫巷只一米多,有時不得不迂迴而行,不熟悉的人,像步入迷宮,進入時明白,出來就迷糊,找不到出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忽然想起卞之琳在《斷章》中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幾句話讀來,感覺總是美的,美得讓人動心。想象著當我踏上那多彩民風的八坊十三巷,望著水光瀲灩的河水,陶醉於心中那期盼已久的風景,竟無意中裝飾了別人的夢,何其有幸!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看到這座爆米花的塑像,讓我想起了兒時。記憶中,那種老式的爆米花機器是鐵鑄成的,肚大,口小,底尖,渾身圓溜溜的,像個“葫蘆”。因長期在爐火上炙烤,所以全身漆黑。師傅按照先後順序依次把玉米碗放在旁邊的架子車上,輪到誰家,會把玉米倒進“葫蘆”裡,蓋上蓋子,然後把“葫蘆”橫放在支架上正對著爐火,小孩們也會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板凳上拉風箱,師傅勻速地邊搖動轉軸邊看壓力錶,“葫蘆”會旋轉起來,玉米粒則在裡面嘩嘩地響起。等到裡邊的響聲沒了,壓力錶上的指針走到一定的氣壓,師傅就把“葫蘆”從支架上端起,向旁邊一個橫放著的鋼絲筒走去,把“葫蘆”放入鋼絲筒裡,娃娃們趕緊捂住耳朵,師傅迅速打開蓋子,頓時一聲“驚雷”般地爆炸聲響起,鋼絲筒周圍立刻升起一白氣團,我們不等白氣散去便一擁而上搶著撿蹦在筒子外面的玉米花。手腳利索點的孩子會撿的多些,反應遲鈍點的可能會一個也撿不到,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吃而等待下一輪瘋搶了。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別怨我家巷子深,只緣生在此城中”。八坊的巷道確然又細又窄,又長又深,彎曲交叉。有的豎巷和橫巷只一米多,有時不得不迂迴而行,不熟悉的人,像步入迷宮,進入時明白,出來就迷糊,找不到出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忽然想起卞之琳在《斷章》中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幾句話讀來,感覺總是美的,美得讓人動心。想象著當我踏上那多彩民風的八坊十三巷,望著水光瀲灩的河水,陶醉於心中那期盼已久的風景,竟無意中裝飾了別人的夢,何其有幸!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看到這座爆米花的塑像,讓我想起了兒時。記憶中,那種老式的爆米花機器是鐵鑄成的,肚大,口小,底尖,渾身圓溜溜的,像個“葫蘆”。因長期在爐火上炙烤,所以全身漆黑。師傅按照先後順序依次把玉米碗放在旁邊的架子車上,輪到誰家,會把玉米倒進“葫蘆”裡,蓋上蓋子,然後把“葫蘆”橫放在支架上正對著爐火,小孩們也會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板凳上拉風箱,師傅勻速地邊搖動轉軸邊看壓力錶,“葫蘆”會旋轉起來,玉米粒則在裡面嘩嘩地響起。等到裡邊的響聲沒了,壓力錶上的指針走到一定的氣壓,師傅就把“葫蘆”從支架上端起,向旁邊一個橫放著的鋼絲筒走去,把“葫蘆”放入鋼絲筒裡,娃娃們趕緊捂住耳朵,師傅迅速打開蓋子,頓時一聲“驚雷”般地爆炸聲響起,鋼絲筒周圍立刻升起一白氣團,我們不等白氣散去便一擁而上搶著撿蹦在筒子外面的玉米花。手腳利索點的孩子會撿的多些,反應遲鈍點的可能會一個也撿不到,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吃而等待下一輪瘋搶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那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用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文明,更是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堅實足印。民族的、中國的、世界的,只有那些真正美好的東西,才會經久不衰。

"

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的飲食以清真風味為主,各種清真餐廳在臨夏街頭隨處可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而這些透露著濃郁民族氣息的佳餚讓喜歡美食的我流連忘返。再加上去年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地處黃河的上游,是一個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共同構成了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邊緣和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交接地帶,東臨洮河,北瀕黃河。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可經此地入青海,去張掖、達于闐等。而遠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經此地入中原。當時就不斷有人在河州這個地方長期住了下來。在南關廂、前河沿、大小西關這一片地方,則逐步建起“圍寺而居”的八個教坊,後來,人們將這裡稱為八坊街,連同圍繞各個教坊而出現的十三條巷子一起,這裡就叫八坊十三巷。類似這樣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寬窄巷。但這八坊十三巷與前兩處的形成表現、文化蘊涵和特性十分不同,這裡因為獨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個性非常明顯。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青磚黛瓦勾勒的古樸街巷,磚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記憶。踩著青磚的小道走進八坊十三巷。進巷口不到十米處,右手邊有幾間房子,微微前傾的房簷上垂著兩隻硃紅色的燈籠,黃色油漆的木門鑲在青黛色的磚瓦牆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細刻的窗戶裡,不奢華不簡陋,是一種讓人看著舒服的美。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晚風吹拂著這個城市的霓虹,一道道燈光拋灑在青石板路上,久違的細雨隨風飄揚,一點一滴溼潤了我的臉龐。華燈初上,廊燈霓光,燈影闌珊,飯館茶鋪依然滿堂,嘗小吃,品碗茶,談笑風生,享受安逸的生活。到八坊十三巷蓋碗茶廣場,看到噴泉翻湧,水花四濺,周圍環繞雕欄的長廊,許多遊人在此徜徉,駐步觀賞,憑欄絮語,流連忘返,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久遠的年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手抓羊肉”被認為是河州風味食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它是選用精心餵養,膘肥肉嫩的“羯羊”,請阿訇按伊斯蘭教規宰後,分成若干件,入鍋煮沸,再加入適量花椒。青鹽、生薑、草果等佐料用溫火燉熟,切成大塊,食用時不用筷子,而用手抓來,或用腰刀一塊塊割下來,蘸上椒鹽,就著大蒜享用。肉質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桶子肉”是手抓羊肉裡的上乘貨,它較之普通的手抓羊肉在選擇羊肉上更為考究,必須是小齡羊,所以肉質更加鮮嫩。之所以被稱之為“桶子肉”,是因為舊時小販把這種手抓羊肉趁熱裝在桶裡,挑上擔子,走巷串戶地叫賣,故被人稱“桶子肉”。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逢夏秋之際,臨夏市南門廣場夜市非常繁華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都喜歡走出門戶外,到這裡來溜達一圈,有的甚至圖個方便,領著全家到夜市上共進晚餐。他們中間,有佩戴不同顏色的蓋頭,顯示著不同年齡的回族婦女;有頭戴號帽的男子,當然也不乏穿著時髦服裝的年輕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只要來到廣場,大多都要嚐嚐這裡的小吃。有趣的是,儘管廣場上燈火通明,酷似白晝,但每個小吃攤點上還都擺著一盞擦得錚亮的小油燈,雖然那如豆的燈火忽閃忽閃的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卻給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的韻味。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有人說河州人不會吃,把好端端的面倒入鍋中攪作一團,燒熟了,分明是漿糊,卻硬要說成是飯,徹頭徹尾的懶漢之舉。怎麼說呢,這話也對也不算錯,攪作一“團”,固然如此,要不怎麼叫做“攪團”呢?但絕不是漿湖,亦非懶漢之舉。做攪團;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做好了,清爽可口,的確好吃,為河州人所偏愛。當地的民歌“花兒”這樣唱道“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的吃一碗攪團”。試想,當盛夏的驕陽似火,烤得人口乾舌燥,汗流夾背,端起一盤如涼粉般冰滑的“攪團”享受一番,會是何種感受,當人們連著吃了幾頓油膩食物,感到厭倦時,端起一盤清淡無比的“攪團”下肚,又是何種感受,恐怕到了這會兒,人們會讚不絕口,攪團的確不賴。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回族群眾“圍寺而居,圍坊而商”,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十三條古街巷,讓各種古建民居、民間藝術重放光彩。八坊十三巷古民居也是民族文明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古城與古建築的價值,以後城市經濟會繼續發展,但人們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也已經開始轉變,對古老的文化傳承會向好的方向前進,留住文明的根基,迎接美好的未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也是我喜歡拍照的地點之一。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八坊民居的院落,大小形狀不一,多為四合院,坐北向南,陽光充裕,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大門和照壁,多用磚雕裝飾,刻著花草水果。院子無論大小,都留一塊花圃,大多種杏樹、牡丹、丁香、芍藥、月季、刺玫等花卉樹木。院大的人家,更講究種花草、養鳥雀。八坊人喜歡牡丹是出了名的,種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畫牡丹、掛牡丹、繡牡丹。河州牡丹有許多品種,綠牡丹和紫斑牡丹,是其中的上品。老品種牡丹枝幹粗壯,花開一團,花頭比碗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踏著夕陽,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八坊十三巷,巷子與閣樓比鄰,院落與門庭相通,門門相扣,巷巷相連,道道相通,七折八拐,縱橫交錯,大有進入迷宮之感。八坊巷道雖然錯綜複雜,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號的,有大旮巷、擁政巷、石橋巷、小南巷、仁義巷、細巷、老王寺、鐵家巷、專員巷等,被稱為八坊十三巷。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是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齊家文化遺址、黃河明珠劉家峽和有中國古動物化石“伊甸園”美譽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無不煥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遍佈境內。臨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有“高原商埠,河湟雄鎮”之稱。臨夏的山是那樣的雄偉,水是那樣的清澈,這兒有江南的水域,有北國的風光,如果您來臨夏一定要看看這些神祕的地方啊!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八坊十三巷,悠閒地轉一轉,街道、雕塑、民俗風情,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再往巷深處走,是隨處可見的銅雕:賣爆米花的銅人兒悠閒地轉著滾筒、玩兒鐵環的孩童滿臉的笑容、牽著馬的商人從容的向前走、蓋碗茶散發著清香、安靜的翻著竹簡的老人滿臉的智慧……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褟呀 ,青布的尕夾夾……”我聽過內蒙古的“長調”,品過苗族的“飛歌”,也欣賞過陝西的“信天游”,但在臨夏,資質瑰麗的“花兒”卻讓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一聲“花兒”高亢得讓我豪情滿懷,憂傷得令我蕩氣迴腸。也許,只有在臨夏才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臨夏“花兒”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風格迥異,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遊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裡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遊覽“鬆鳴巖”、“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臨夏人素以質樸的性格和熱情好客而著稱於世。那精緻的蓋碗茶,大盤的手抓羊肉,無一不散發著西北穆斯林朋友的豪爽與品味。所以有人說,臨夏人就像黃土層出土的彩陶。他們身上既有崑崙山脈的骨質,又有黃土高原的質樸,還有黃河的奔放。他們既有農民的質樸,又有牧人的厚道,還有商人的智慧。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又吸納了現代文明的精粹。他們就像小草一樣,只要有生命存活的條件,就頑強的生根發芽。難怪中華大地,大江南北,遍地都有臨夏人的足跡。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別怨我家巷子深,只緣生在此城中”。八坊的巷道確然又細又窄,又長又深,彎曲交叉。有的豎巷和橫巷只一米多,有時不得不迂迴而行,不熟悉的人,像步入迷宮,進入時明白,出來就迷糊,找不到出口。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忽然想起卞之琳在《斷章》中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幾句話讀來,感覺總是美的,美得讓人動心。想象著當我踏上那多彩民風的八坊十三巷,望著水光瀲灩的河水,陶醉於心中那期盼已久的風景,竟無意中裝飾了別人的夢,何其有幸!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看到這座爆米花的塑像,讓我想起了兒時。記憶中,那種老式的爆米花機器是鐵鑄成的,肚大,口小,底尖,渾身圓溜溜的,像個“葫蘆”。因長期在爐火上炙烤,所以全身漆黑。師傅按照先後順序依次把玉米碗放在旁邊的架子車上,輪到誰家,會把玉米倒進“葫蘆”裡,蓋上蓋子,然後把“葫蘆”橫放在支架上正對著爐火,小孩們也會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板凳上拉風箱,師傅勻速地邊搖動轉軸邊看壓力錶,“葫蘆”會旋轉起來,玉米粒則在裡面嘩嘩地響起。等到裡邊的響聲沒了,壓力錶上的指針走到一定的氣壓,師傅就把“葫蘆”從支架上端起,向旁邊一個橫放著的鋼絲筒走去,把“葫蘆”放入鋼絲筒裡,娃娃們趕緊捂住耳朵,師傅迅速打開蓋子,頓時一聲“驚雷”般地爆炸聲響起,鋼絲筒周圍立刻升起一白氣團,我們不等白氣散去便一擁而上搶著撿蹦在筒子外面的玉米花。手腳利索點的孩子會撿的多些,反應遲鈍點的可能會一個也撿不到,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吃而等待下一輪瘋搶了。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每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那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用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文明,更是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堅實足印。民族的、中國的、世界的,只有那些真正美好的東西,才會經久不衰。

一路向西,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西北小城

在我印象裡,臨夏有一種很深厚的東西,那是一種典雅、那是一種高貴,直到今天仍時刻鐫刻在我的心靈深處……。有人說,臨夏是一部厚厚的線裝史書,寫滿傳奇和經典。數千年文明薪火相傳,古老的臨夏正成為世界目光的焦點。但在我心裡,臨夏是一首經典而又不失時代詩意的史詩,傳承與創新交融,古典與現代合拍,譜寫著美妙的時代樂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