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提要,為了對比出林散之先生的這一幅枯筆作品,文章前發了幾幅潤筆(相對比較)作品,然後標註:林散之先生在這幅作品中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活力無限,個個靈氣十足。像這幅8次出版的丈二匹草書,林散之先生創作極少。作品氣勢宏偉,筆墨超絕,字大神旺,張力無比。沈鵬讚歎:“十分難能可貴。”

自攫神奇入畫圖,居心未肯作凡夫。

希賢希聖希今古,無我無人無主奴。

一種虛靈求不昧,幾番妙相悟真如。

渾然天趣留多少,草綠山中認苾芻。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 145×354㎝ 林散之紀念館鎮館之寶

這是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的內容。作品創作於 1980年,橫幅,尺寸為 145×354㎝,約 45平方尺,落款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朱文)、“大年”(朱文),是著名畫家、篆刻家陳大羽教授所刻。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一流,十全品相。

這幅草書作品的亮點很多,最大的亮點就是枯筆。這裡先講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個皇帝,刁難一位大書法家,給他只能能寫 8個字的墨量,要求他寫出10個字,如果寫不出來就殺無赦。大書法家聰明過人,略加思考之後,奮筆疾書,8個字的墨竟寫出12個字來,而且筆筆到位,字字清楚。皇帝看後大喜,立刻賞金百兩。這個大書法家用的就是“枯筆”,不僅免遭殺身之禍,還得到了御賜。

枯筆,是指在筆墨很少的情況下,筆毫以迅疾遒勁的筆勢用力磨擦紙面而形成的枯澀蒼勁的墨痕,漢代書法大家蔡邕把這種墨痕叫“飛白”。筆跡中的絲絲露白,傳說是蔡邕看到役人用掃帚刷牆,從中得到啟示,便把這種辦法用於書法。唐朝女皇武則天寫字時喜歡飛白,比如《昇仙太子碑》的碑額就是如此。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局部)

林散之先生把枯筆分為濃墨枯筆和淡墨枯筆,時而用濃墨枯筆,時而用淡墨枯筆,有時濃墨枯筆和淡墨枯筆並用。在這幅作品中,林散之先生用的是濃墨枯筆。如作品中的“圖”、“作”、“認”枯筆,“希”、“今”、“如”、“中”枯筆形成的絲絲飛白,如白煙嫋嫋,扶搖直上。這些字枯潤相生,神旺氣足;墨處厚重,白處空靈;粗獷樸野,筆沉痛快。“入畫”、“幾”、“芻”,彷彿隨手揮毫,盡得自然,粗細多變,斷連相應,一副威武,令人稱絕!飛白表現出一種空靈、虛幻的境界。這境界,不是空無而是充實,蘊含極為豐富。不同審美情趣和不同層面的人,都可以馳騁自己的想像去體會、去欣賞。儘管箇中滋味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一種美的享受,都是一種美的昇華。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局部)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高齡,其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枯筆很難寫,只有在隨意書寫中才能出現。林散之先生是枯筆高手,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有活力,個個顯靈氣。作品正文加落款一共 67個字,除“人”、“一”以外,其它 65個字都有枯筆,有的枯筆少,有的枯筆多。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如“自”、“渾”枯得少,“畫”、“無”、“趣”枯得多,還有“圖”、“如”,特別是“山”基本上是全枯。一絲絲,一縷縷,清晰可見,像一條條潔白的哈達隨風飄動,卻又落在地上,凝結成一個個鮮活靈動的漢字,從而集中展現了林散之大師驚世駭俗的審美和枯筆藝術。林散之學生莊希祖、鄭必寬評價這幅作品時說:“有一種膨脹化的張力,有一種感到向外擴張的震撼人的威懾之力。”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局部)

這幅作品是林散之紀念館的鎮館之寶。現在安放在展廳的顯著位置,長年供遊人觀賞。我看到這幅作品時立刻被震住了。經我過目的林散之書法作品少說也有幾百件,卻未曾見過這麼大尺幅的作品。2010年江蘇省美術館展出過一幅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已經是夠大的了。然而,與這幅鉅製相比,乃是小巫見大巫。我後退幾步,用軍人特有的眼光,遠遠地看著這幅鴻篇鉅製,畫面不斷浮現:一個個碩大無比的字,活像一個個士兵、一匹匹戰馬組成的軍陣,威武雄壯,震撼無比!這氣派,這陣勢,又如導彈、坦克、裝甲車凝成的鐵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勢,以氣吞山河之慨,滾滾向前!向前!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局部)

林散之先生極少創作這種丈二匹的草書作品,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的字特別大,與林散之先生同一個時期的草書作品那種瘦勁的長線、寬鬆的行氣,風格截然不同。林老在這裡用的是很稠的濃墨,筆畫粗壯老辣,線條拙樸厚實,體現了“大字難於密結而無間”的原則,是不可多得的代表之作。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的沈鵬先生在江浦求雨山林散之紀念館看到這幅鉅作時十分讚歎:“83歲的老人,能寫出這麼大這麼精的字來,十分難能可貴。”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特寫)

除這幅作品之外,林散之先生晚年還創作過兩幅字數多、尺幅大的作品,時間都是1987年。一幅是為南京十竹齋創作的丈二匹書法《自作詩 頌長江大橋》,另一幅是為參加第三屆全國書展創作的四尺整張草書《陸放翁詩 劍門道中》。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特寫)

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先後 8次出版。1997年 9月,《林散之書法集》第142頁,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6月,《藝術大師叢書 林散之》第25 頁,古吳軒出版社。2000年 6月,《林散之書法藝術解析》第 36頁和封面,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7月,《林散之書法精品集》第 58頁和封面,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5月,《金陵四家館藏書畫精品集》第 23頁,安徽美術出版社。2012年4月,《館藏金陵四家書法精品賞析》第025頁,榮寶齋出版社。2012年5月,《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第19頁和封面,文物出版社。2012年8月,《華人時刊》雜誌第8期。

原載《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