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上週,強生旗下楊森製藥宣佈與韓美結束合作。這場2015年11月達成的超9億美金的合作項目就此流產。

韓美曾在2015年先後與賽諾菲、楊森、勃林格殷格翰、禮來達成4筆重磅交易,交易總合同金額高達56.23億美元,全年獲得預付款6.56億美元。然而,截至強生宣佈終止合作,這四筆重磅交易均化為泡影。

前不久,百濟神州收回旗下PD-1產品對於新基的授權,新基向百濟神州支付了1.5億美元。

“分手”在行業內演繹得轟轟烈烈,引發行業對於Lisense-in、License-out模式的關注。

*License in是通過向產品授權方支付一定首付款,並約定後續的里程碑款項及未來的銷售提成,從而獲得在某些國家地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商業化權利。License out 即為授權方出讓這些權利。

韓美:4年,從唱好到唱衰

成立於1973年的韓美,早期以研發複方藥和仿製藥為生。2004年在韓國首爾上市;2007年,轉型創新藥研發,這是韓美在2015年走向巔峰的源頭。

2015年以前,韓美還只是零星的將產品授權給歐美巨頭。但在2015年,韓美大火:先後與賽諾菲、楊森、勃林格殷格翰、禮來達成4筆重磅交易,交易總合同金額高達56.23億美元,全年獲得預付款6.56億美元。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韓美在2015年簽訂的4項重磅交易

這幾項合作的研發預付款直接讓韓美藥業營收出現爆發式增長。2015年營收達到13175億韓元(75.3億元),同比+73%;淨利潤1621億韓元(9.1億元),同比+274%。2015年一整年,韓美股價暴漲700%。也是在這一年,韓美新晉成為韓國第一大製藥企業。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韓美上市以來股價波動(紅框為2015年)

2016年9月29日,韓美再次收穫大單。羅氏旗下基因泰克與韓美簽訂協議,獲得後者處於I期階段的口服泛RAF抑制劑HM95573的全球獨家開發權益(不包括韓國),支付8000萬美元首付款以及8.3億美元里程金和分層的雙位數銷售分成,交易總額9.1億美元。

所有人都以為韓美“一飛沖天”,然而,發展的路線就此轉彎。

2016年10月,勃林格殷格翰因為第三代EGFR抑制劑Olmutinib(HM61713)的嚴重皮膚毒性而終止臨床開發,終止與韓美的合作。韓美的股價下跌超52%,市值蒸發了3.27萬億韓元(約合27.2億美元)

自此,韓美開始走上坎坷的“分手”道路。

截至2019年7月,禮來、強生都先後與韓美終止了合作。而賽諾菲更是早在2016年12月,讓韓美退回了1.9億歐元的預付款,里程碑款縮水至27億歐元,還要求韓美拿出部分融資負責項目開發。2015年所達成的大型合作項目無一倖免,原因基本也都與產品在臨床上效果不佳相關甚至毒副作用強烈。

在國內市場,韓美製藥與綠葉製藥、再鼎醫藥、信達生物等達成藥品許可協議。不過與再鼎醫藥的8528萬美元合作交易在2018年也宣佈終止。

從巔峰到低谷,韓美僅僅用了4年。這引發了行業對於Lisense-in模式的思考。

中國醫藥License-in熱潮方興未艾

中國市場上,License-in/out日益火熱。

熱潮背後:政策推動、創新困難、研發效率走低

近年來,創新藥因其“成功上市所帶來的鉅額回報”越發受到重視。隨著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扶植鼓勵的措施,具備新臨床價值的品種的上市和放量速度有望加快。政策變革之下,補強產品線成為國內藥企重要課題。

藥企獲得創新藥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自主創新、投資併購、專利許可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創新藥品種獲取方式

中國本土藥企原始創新能力薄弱,自主研發項目稀缺;而相對於投資併購,專利許可,即License in少量資金便可撬動整個研發項目,縮短研發進程,實現風險分擔,無疑是一條研發項目來源“捷徑”。

與此同時,大型藥企研發效率走低。根據德勤統計, 2017年全球TOP12製藥巨頭在研發上的投資回報率僅有3.2%,戰略性調整產品線為國內企業品種引進提供契機;同時歐美中小型藥企通過項目授權進入國內市場實現共贏。

除此之外,部分海外在研項目更加切合國內的流行病學和發病機理等,這為國內企業進行License in模式的項目引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 2013年4月,歌禮生物羅氏達成協議,獲得丙肝藥Danoprevir(ASC08)的大中華區獨家專利許可。引入ASC08的主要原因在於:ASC08對不同基因型的丙肝患者療效不同,對基因1a型治癒率達到70%~80%,1b型達到90%以上;而中國丙肝患者中,基因1b型佔基因1型98%,佔全部丙肝患者57%。
  • 2018年6月,歌禮開發的首個抗丙肝1類創新藥戈諾衛(達諾福韋,ASC08)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中國Lisense-in交易Top10,正大天晴居首位

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本土企業通過License-in引進新藥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事實上,20家中國公司競購一項優質資產並不罕見。

據DealForma的Chris Dokomajilar統計,中國的License-in交易一直“非常活躍”,自2008年以來,有近300筆交易(只計算研發合同,而不是地區商業化)。

研究中國醫藥領域License-in 10大交易(按照交易總額排列)發現: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中國醫藥領域Lisense-in十大交易

  • 正大天晴憑藉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bpro Therapeutics達成的高達40億美元的交易額位居榜首。
  • 百濟神州是Lisense-in項目的常客,累計進行了11次交易,僅僅在Top 10榜單中,百濟神州就出現了三次。
  • 基石藥業進行的Lisense-in項目累計2項,但總金額高,均位列Top 10,分別為第6、第8位。
  • 如果按照次數來排名的話,李氏大藥廠排名第一,復星醫藥憑13項交易位列第二。

潮流背後,嚴苛的“眼光”博弈

Lisense-in這種模式究竟成功與否?個體無法評判,但整體而言,Lisense-in這種合作模式的成功率是遠遠高於獨立項目的。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一篇分析文章《Trends in clinical success rates》統計了1997-2014年間合作與非合作的項目的成功率後指出,合作項目的成功率是遠遠高於獨立項目的。

2017年全球在研藥物數量排名前 25 的企業中,通過投資併購或者Lisense-in方式獲取的項目總和超過40%。隨著自身研發效率的走低,通過投資併購或者品種引進的方式獲取新的在研項目、延續產品線成了普遍選擇。

中國本土藥企也從中獲益。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再鼎醫藥部分Lisense-in項目(部分)

比如,

  • 再鼎醫藥將License-in作為了研發項目的主要來源,已經通過License-in先後從賽諾菲、BMS、優時比等企業中引入了多個產品。再鼎將負責這些藥物未來所有的開發、註冊及商業推廣,賣方獲得預付款、里程金和分層銷售分成等。
  • 先聲製藥通過License-in產品增長迅速。
  • (1)與安進達成生物類似物戰略聯盟,雙方達成多個產品組合的合作;
  • (2)與BMS共同研發抗腫瘤藥物,開發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皮下注射生物藥品阿巴西普針劑;
  • (3)與歐洲生物技術公司Merus就雙特異抗體達成戰略合作。

但這背後也有風險。

目前國內企業License-in的項目以中早期“青苗期”的項目為主,往往帶有一定的早期風險投資的色彩。韓美慘烈的“分手案”則警醒著行業,藥物研發總是“九死一生”,博弈並不總能贏。成功的Lisense-in項目背後,考驗著企業的實力與“眼光”。實施Lisense-in的企業,通常需要具備充足的資金、一定的研發實力以及強大的銷售能力。

賽諾菲、強生、BI、禮來與韓美“分手”的背後

總的來說,Lisense-in 補強模式作為一種節約時間和資金投入的模式,仍將是未來藥企補充產品線的重要手段。

市場新銳有望通過Lisense-in迅速取得市場先機和領先優勢,但也需時刻警惕背後的危機。醫藥研發是變數非常巨大的事情,走到臨床三期折戟的項目比比皆是。評估Lisense-in項目的成功概率,考驗著醫藥企業的眼光與實力,同時,企業也需要在堅守核心研發,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