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不想走”——外企持續增資蘇州的背後'

"

新華社南京9月11日電 “來了就不想走”——外企持續增資蘇州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潘曄、朱程

陳奕欽在升任位於愛爾蘭的強生醫療全球關節制造副總裁後,向總部提出申請,在蘇州留間辦公室,作為他管理亞太業務的辦公點。之前,他是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用他的話說,這既是戰略上的考慮,也有感情上的不捨。

9月初,強生蘇州在建的共享產業園,被“覆蓋”進新設的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陳奕欽更加堅定了“紮根”蘇州的決心與信心。

記者近日在蘇州採訪時,不少外企負責人表示,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優質的人才支撐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都是他們“來了就不想走”的原因。

“我們依然堅定地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在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一片近6000畝的“老廠區”正醞釀著一場蛻變。

“這裡是公園,那邊一大片是生活區,遠處是發電廠和水廠。我們和集團旗下另一家企業已經在蘇州落戶20多年了,效益非常好。”一位在金光集團旗下金華盛紙業工作了多年的員工對記者說,“未來,這裡將誕生金光科技產業園。說實話,剛聽說要跨界發展時,我們也挺困惑的。”

1996年,來自印尼金光集團的金華盛和金紅葉是首批進駐蘇州工業園區的外資企業,如今,它們都已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打造金光科技產業園,將業務從造紙向孵化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高科技企業延伸,如此大幅度的跨越背後,是金光集團對蘇州發展態勢的積極響應。

“蘇州正面臨機遇疊加優勢,我們也要跟著與時俱進,轉型升級。”金光科技產業園總經理陳宇說。

目前,科技園項目已落戶剛剛掛牌的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老廠區”將以提升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為目標,滾動發展為總投資超500億元的金光科技園,預計3至5年初步建成,帶動就業將超10萬人。

和金光集團一樣,2001年就“安家”蘇州的美國濱特爾公司,也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環境。“我們對中國的投資每年的增長速度在15%至20%,這是世界其他地區的2到3倍。今年我們還額外投資了600萬美元用於銷售和市場方面。”公司全球首席企業發展官約翰·傑科說,由於部分原材料依靠進口、產品部分出口美國,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企業今年已經多支出200萬美元,但“我們依然堅定地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蘇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蘇州新設外商投資項目475個,新增註冊外資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5.9%。

“這裡功能配套全,產業鏈半徑在百公里左右”

去年,在日資企業阿爾派的一次集團內部會議上,太倉阿爾派電子有限公司的提案引起了討論。

作為阿爾派旗下的重要製造工廠,太倉阿爾派近年來發展迅速,希望增加生產線。按以往做法,是將生產線要求發往日本總部進行設計和生產,再運到中國調試組裝,至少需要3個月。而這次,他們想將訂單交給一家上海的本土企業。

“中國的技術到底能不能達到日本標準,會不會太冒險?”集團內有人持懷疑態度。

“我們對這家企業做過深入調查,對它有信心。”太倉阿爾派技術負責人等堅持。

沒想到,就是這一堅持,竟在集團內“創造”了一個“太倉神話”。

僅用1個月就完成了從設計、生產到安裝的全過程,上海企業交付的整套生產線性能穩定,投用一年多來未遇任何問題。“我們是做車載音響和通信系統的,整車客戶對質量要求很高。”太倉阿爾派負責人劉加民說,今年上半年,在汽車行業遇冷和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他們的產品依然逆市上揚。

外企“投了又投”的背後,是中國市場巨大的潛能和強大的產業基礎、齊全的製造業門類等優勢疊加。“這裡功能配套全,產業鏈半徑在百公里左右。”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成春說。

高素質人才和勞動力也是外企“捨不得走”的原因。走進總投資超3億元的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新研發中心,就如同進入了一座未來實驗室:外觀高度偽裝的新款汽車正在進行自動駕駛等實驗;融合了高靈敏度傳感器的智能手套“手把手”指導工人進行生產;最新款的車載控制系統擺滿了大廳裡的展架……在它們周圍,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來來往往。

“博世蘇州1萬名員工中,五分之一是研究人員。”博世汽車電子中國區商務及行政高級副總裁餘綺玲說。這家落戶蘇州20年的企業,抓住中國的消費升級機遇和“工程師紅利”,不斷加快自身高科技賦能步伐。

據蘇州市商務局統計,截至去年末,蘇州已擁有17萬家存量外資企業、300多家外資地區總部企業和28萬家外貿企業。

“營商環境是投資者最大的定心丸”

全球生物醫藥巨頭羅氏公司4年前進駐蘇州,兩年前一期投產,但就在準備二期投產時,企業遇到了牛血清白蛋白和人源血液產品等生物原料進口問題。

當時情況緊迫,如果問題不能解決,羅氏診斷試劑將無法研發和生產。“這件事涉及很多部門,靠我們一家一家跑,時間長難度大,相關規定還是空白。”羅氏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瞭解到企業的困難,蘇州工業園區協調相關部門專程到羅氏工廠召開現場辦公會。為了確定人源血液產品的進口安全性,南京海關牽頭組織風險評估小組赴羅氏德國工廠進行風險評估。最終,在海關總署批量進口人源血液產品規範出臺前,羅氏蘇州被允許可小批量多次申請進口許可證,以滿足短期內的研發和生產需求。如今,羅氏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已順利開業,還把亞太研發中心建在了蘇州。

企業用“腳”投票、用“錢”投票,最能看出對一座城市的長期信心。“去年底,太倉市領導在聽取我們建議後迅速成立了一家危險廢棄物處理公司,幫助企業解決‘後顧之憂’。今年六七月間,太倉的市長、副市長又先後來公司和我們座談,傾聽我們的意見,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劉加民說,雖然汽車市場正值嚴冬,他們依舊在為未來市場謀劃,“招兵買馬”、擴大生產。

“營商環境是投資者最大的定心丸,辦法總比困難多。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是我們應該做的。”蘇州市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報了一組數據:在應對貿易摩擦期間,全市先後制定出臺近10項政策文件,組織專題座談會200多次,座談企業2000餘家,實地走訪企業1000餘家,推動建立市、縣兩級領導班子帶頭掛鉤聯繫服務和動態監測制度“全覆蓋”。

來源:新華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