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一大瓶頸:窮爸爸思維!

李嘉誠 投資 霍建寧 跑車 經理人網 2017-05-07

李嘉誠手下有個“打工皇帝”叫霍建寧,他至今拿著香港打工屆的1.88億港元最高年薪。到底是李嘉誠賺到錢了之後再給他這麼多,還是李嘉誠首先敢於給?企業家應把錢當成推動成功的工具。

很多企業家每天都在說企業做不大;很多創業者都在考慮怎樣把企業做得更好;也有很多普通人天天都想成為富人。而問題就在於,有窮人的思維的人永遠也成為不了更有錢的人。

窮爸爸思維下的三種模式

企業發展一大瓶頸:窮爸爸思維!

1.“先得後給”思維

“你為我做多少事,我給你多少錢。”一般的小老闆都是“你先要付出勞動,我才能給你工資”,但是要成為一個更大的企業家,就要有投資的眼光,要先給後得。小的企業把人搞得非常緊張,員工的層次也就比較低,但是大企業會先培訓員工,給付的薪酬也比較高。因為他認為你就是一個人才,他希望的員工是既掌握技術,又有忠誠度。

“我先給你投資,這樣你就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回報。”擁有這種投資的理念很重要。比如,房地產是一個需要進行資源整合的行業,要把能夠找到土地的、會蓋房子的、會出錢的、會銷售的、會找公共關係的這些人組合在一起。項目成功的關鍵不是先得了以後再來分,而是大家先投資才能夠得這個錢。

企業發展一大瓶頸:窮爸爸思維!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叫做創造價值的人,另一種是專門做成本的人。但小老闆天天在想如何找一個廉價的人,他在計較成本。同樣,你願不願意花兩倍的薪水來引進人才?現實的狀態是工資給得高,員工流動率一定會低,這一定是正向的。你如果既想要低價又要想員工的能力強,還想員工不離職,世界上根本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2.在乎別人的利益

曾經有一個企業家要做一個項目,我給他介紹了一個人,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說:“我不想用那個經理人了,他原來拿20萬元,現在問我要50萬元,這是在坑我。”然後我就問他:“你這個項目投了多少錢?”他說:“投資了8000萬元。”我說:“那你這帳還算不清楚嗎?你如果用了這個人,8000萬的投資就有了保障。現在你自己去摸索這個行業,等你摸熟了之後,兩三年也就過去了,那你8000萬元的投資保障就降低了。”所以不要計較別人要多少,而是算算自己需不需要。找不到人才的關鍵問題,就是總在算別人值不值,計較下屬得的太多。

企業發展一大瓶頸:窮爸爸思維!

曾經我遇到過一個老闆,他給銷售部門定了一個銷售指標,超出行業報表10%就給所有的銷售人員獎勵5萬元,銷售部經理獎勵10萬元,負責銷售的副總獎30萬元。那年正好市場機會不錯,整個銷售部門幹勁沖天,到了年終的時候一下子超過了他制定目標的70%。老闆一想他們要拿那麼多錢,就把人力資源部經理找過來重新設計考核,考核的唯一目的是就是扣錢。結果整個銷售團隊被打垮,第二年這個銷售隊伍就都走掉了。

這裡面很重要的問題其實跟方案無關,是跟老闆的心態思維有關。現代思維都是一種合作的思維,沒有合作就沒有人才。一手是資本,一手是知本,你只有讓大家能夠拿到錢,才能得到一份很好的事業。

3.跟下屬搶功

很多老闆天天說沒有人才,其實他忘了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想要成就感。這個時候如果老闆事必躬親,他會發現下屬的能力是不夠的。還有一種情況是老闆權力慾太大,死死抓住權利不給別人分享。

改變窮爸爸的四種思維方式

窮爸爸思維阻礙我們成為更大的企業家,要成為更大的企業家就一定要注意四個問題。

企業發展一大瓶頸:窮爸爸思維!

境界決定思路

有的老闆說:“我現在有吃有用也夠了,那我還要這樣去努力嗎?”我笑著跟他說:“這就決定了你不可能成為更大的企業家。”更大的企業家一定不會計較這種生活上的成功,而是強烈地希望“我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喬布斯在事業的後段,他的思維境界在發生變化,他說:“我要改變世界,我要通過這些產品改變世界。”

我曾經跟一位企業家講:“你的產品包裝做得那麼爛,產品賣得那麼便宜,質量又不好,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因為好賣,在網上賣這個東西,做得爛、做得便宜才能賺錢。”那我就在想:這樣傳遞的東西是不是對社會有貢獻?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成交,但是騙到錢之後就不會再成交了,這樣的生意沒有回頭率。這就決定了他的企業始終做不大,做了十年還沒超過一個億,原因就是他的成功境界太低。

先給後得

常人的思維是“我先得了以後再跟你分享”,企業家要與常人不一樣,你是調動普通人給你幹活,而不是調動聖人。曾經有一個老闆跟我講:“我最討厭下屬跟我談工資、談待遇。”我說:“他不跟你談工資、談待遇,他跟你談什麼?”老闆一定要學會要先給,用人還是需要賭的。曾經有對夫妻倆到我辦公室,我跟他們說:“按照你們公司的規模,這個崗位你需要給20萬元。”他的老婆馬上就說:“這個人不值20萬元。”我跟她說:“你錯了,我的意思是給這個崗位而不是這個人。他要是到年底做不成,自然就會走,但你拿的20萬給的是這個崗位。”不要算別人值不值,而是要看你需不需要。

對錢的態度

企業家一定把錢當成推動成功的工具,而不單純是錢的積累。很多企業家不能做得更大,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小財主,財主想到的是存錢,而企業家想到的是分錢。很多企業家的生活其實是相當簡樸的,但是他敢於分錢。李嘉誠手下有個“打工皇帝”叫霍建寧,他至今拿著香港打工屆的最高年薪,1.88億港元。到底是李嘉誠賺到錢了之後再給他這麼多?還是李嘉誠首先敢於給,他才一直在那兒做?其實還是應該先給。這個人值不值得給,該不該給?其實很難算清。企業家應該把錢當成推動做事的力量。

擺脫物質的慾望

賺錢的過程一開始是解決溫飽,然後是享樂。但是到了更高層,其實是事業給你帶來的生命的愉悅感。如果你每天還在想“我要買部跑車”(有一種學說講,成功的標誌就是買一部跑車),那麼你對整個事業追求,你的思想境界都只是放在一部跑車基礎上,這其實是窮人思維。當然你剛開始可以買部跑車,但你一直停留在跑車的思維上,那你還是一個窮人。你需要再上升一個臺階,不是物質的慾望,而是成就事業的愉悅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