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
"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李定國忠心為南明,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何不如鄭成功?

首先,李定國對南明的忠心,是無庸置疑的。

李定國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陝西綏德人。崇禎初年,西北大旱,百姓生活無著落,民變四起。少年李定國為了有口吃的,加入了張獻忠起義軍。在軍中,因表現出眾,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封為安西將軍。

但是,英雄不問出身。

1646 年,張獻忠死,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將率大西軍餘部出川,轉戰滇、黔,於1648 年平定全滇。

時逢亂世,天下洶洶,李定國以春秋大義自許,有心獻滇、黔、蜀地盤歸就明室,誠心輔佐,恢復舊京,蕩清海內。

明雲貴總督範鑛私下裡問李定國:“上天是真的要賜你以助大明恢復宗社,但孫可望心懷叵測,若有異志,該怎麼辦?”

李定國慨然答道:“李可望扶明,我就與之共事;若其有異心,我殺之並非難事,恢復中原之責,有李定國在,請不必太過掛懷。”

此後,李定國蹈行誓言,入廣西,克桂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兩蹶名王,震懾天下。

"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李定國忠心為南明,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何不如鄭成功?

首先,李定國對南明的忠心,是無庸置疑的。

李定國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陝西綏德人。崇禎初年,西北大旱,百姓生活無著落,民變四起。少年李定國為了有口吃的,加入了張獻忠起義軍。在軍中,因表現出眾,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封為安西將軍。

但是,英雄不問出身。

1646 年,張獻忠死,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將率大西軍餘部出川,轉戰滇、黔,於1648 年平定全滇。

時逢亂世,天下洶洶,李定國以春秋大義自許,有心獻滇、黔、蜀地盤歸就明室,誠心輔佐,恢復舊京,蕩清海內。

明雲貴總督範鑛私下裡問李定國:“上天是真的要賜你以助大明恢復宗社,但孫可望心懷叵測,若有異志,該怎麼辦?”

李定國慨然答道:“李可望扶明,我就與之共事;若其有異心,我殺之並非難事,恢復中原之責,有李定國在,請不必太過掛懷。”

此後,李定國蹈行誓言,入廣西,克桂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兩蹶名王,震懾天下。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孫可望果然有異志,囚禁永曆帝於安龍,有自立意。

李定國不顧生命危險,孤軍潛入安龍,救主於虎穴。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以收復河山為畢生大志,背後刺“盡忠報國”四字,千古傳誦。

岳飛之後,仿效刺這四字的人不知凡幾,但只有李定國一人能與岳飛並列。

查繼佐著《罪惟錄》記,在安龍,李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示廷臣,鹹嘖嘖忠臣。”

李定國迎永曆帝入滇後,不食前言,與孫可望反目,將之擊敗。

可惜的是,清朝統一之勢,已難於逆轉。

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為三路統帥,進趨雲南,攻破了李定國的羅炎、涼水井大營,捕殺了李定國的妻子家屬,以打擊李定國的銳氣。

李定國毫不氣餒,對將士們說:“事已至此,還有什麼說的呢,唯有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大清軍四面圍攻,大明最後一塊基地丟失。

李定國命總兵靳統武領兵四千護永曆帝奔騰越(雲南騰衝),自己率精兵六千在永昌(雲南保山)磨盤山截擊追兵。

"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李定國忠心為南明,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何不如鄭成功?

首先,李定國對南明的忠心,是無庸置疑的。

李定國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陝西綏德人。崇禎初年,西北大旱,百姓生活無著落,民變四起。少年李定國為了有口吃的,加入了張獻忠起義軍。在軍中,因表現出眾,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封為安西將軍。

但是,英雄不問出身。

1646 年,張獻忠死,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將率大西軍餘部出川,轉戰滇、黔,於1648 年平定全滇。

時逢亂世,天下洶洶,李定國以春秋大義自許,有心獻滇、黔、蜀地盤歸就明室,誠心輔佐,恢復舊京,蕩清海內。

明雲貴總督範鑛私下裡問李定國:“上天是真的要賜你以助大明恢復宗社,但孫可望心懷叵測,若有異志,該怎麼辦?”

李定國慨然答道:“李可望扶明,我就與之共事;若其有異心,我殺之並非難事,恢復中原之責,有李定國在,請不必太過掛懷。”

此後,李定國蹈行誓言,入廣西,克桂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兩蹶名王,震懾天下。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孫可望果然有異志,囚禁永曆帝於安龍,有自立意。

李定國不顧生命危險,孤軍潛入安龍,救主於虎穴。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以收復河山為畢生大志,背後刺“盡忠報國”四字,千古傳誦。

岳飛之後,仿效刺這四字的人不知凡幾,但只有李定國一人能與岳飛並列。

查繼佐著《罪惟錄》記,在安龍,李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示廷臣,鹹嘖嘖忠臣。”

李定國迎永曆帝入滇後,不食前言,與孫可望反目,將之擊敗。

可惜的是,清朝統一之勢,已難於逆轉。

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為三路統帥,進趨雲南,攻破了李定國的羅炎、涼水井大營,捕殺了李定國的妻子家屬,以打擊李定國的銳氣。

李定國毫不氣餒,對將士們說:“事已至此,還有什麼說的呢,唯有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大清軍四面圍攻,大明最後一塊基地丟失。

李定國命總兵靳統武領兵四千護永曆帝奔騰越(雲南騰衝),自己率精兵六千在永昌(雲南保山)磨盤山截擊追兵。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該戰異常慘烈,若非叛徒出賣,幾乎全殲吳三桂部。

饒是如此,李定國部也折損了三分之二將士。

南明遺民劉彬灑淚賦詩讚:

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

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

1662年,永曆帝被吳三桂擒殺。

時在九龍江(西雙版納普洱地區),正在與暹羅國(即泰國)洽談借兵收復雲南事宜的李定國,聞此噩耗,披髮徒跣,痛哭不已。

該年六月二十七日夜,李定國泣血而亡,死於勐臘(一說景線),臨終前惇惇囑咐兒子及部下:“寧死荒徼,無降也!”

由此可見,李定國忠心為明,青天可鑑。

至於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不如鄭成功,主要是歷史格局問題。

不管怎麼說,明清之爭,到底還是屬於國內矛盾。

鄭成功同樣忠於明室,不屈不饒地與清軍作戰。

而且,其戰績並不遜色於李定國,其所興起的十萬雄師圍南京,幾乎嚇得順治帝作出了退居關外的打算。

進攻南京戰役敗還,鄭成功感覺清廷實行了沿海遷界政策,光靠金門、廈門、南澳等彈丸之地難以支撐抗清大業,遂把目光投向了臺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但在明末,竟被荷蘭人蠶食鯨吞。

鄭成功不畏強寇,悍然發動收臺戰爭,一舉成功,成就了萬世美名。

時人沈光文無限歡喜,賦詩大讚鄭成功雲:

鄭王忠勇義旗興,水陸雄師震海瀛。

炮壘巍峨橫夕照,東溟夷醜寂無聲。

與李定國比較,鄭成功不但是抗清英雄,而且是抗擊外來侵略者的英雄。

"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李定國忠心為南明,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何不如鄭成功?

首先,李定國對南明的忠心,是無庸置疑的。

李定國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陝西綏德人。崇禎初年,西北大旱,百姓生活無著落,民變四起。少年李定國為了有口吃的,加入了張獻忠起義軍。在軍中,因表現出眾,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封為安西將軍。

但是,英雄不問出身。

1646 年,張獻忠死,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將率大西軍餘部出川,轉戰滇、黔,於1648 年平定全滇。

時逢亂世,天下洶洶,李定國以春秋大義自許,有心獻滇、黔、蜀地盤歸就明室,誠心輔佐,恢復舊京,蕩清海內。

明雲貴總督範鑛私下裡問李定國:“上天是真的要賜你以助大明恢復宗社,但孫可望心懷叵測,若有異志,該怎麼辦?”

李定國慨然答道:“李可望扶明,我就與之共事;若其有異心,我殺之並非難事,恢復中原之責,有李定國在,請不必太過掛懷。”

此後,李定國蹈行誓言,入廣西,克桂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兩蹶名王,震懾天下。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孫可望果然有異志,囚禁永曆帝於安龍,有自立意。

李定國不顧生命危險,孤軍潛入安龍,救主於虎穴。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以收復河山為畢生大志,背後刺“盡忠報國”四字,千古傳誦。

岳飛之後,仿效刺這四字的人不知凡幾,但只有李定國一人能與岳飛並列。

查繼佐著《罪惟錄》記,在安龍,李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示廷臣,鹹嘖嘖忠臣。”

李定國迎永曆帝入滇後,不食前言,與孫可望反目,將之擊敗。

可惜的是,清朝統一之勢,已難於逆轉。

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為三路統帥,進趨雲南,攻破了李定國的羅炎、涼水井大營,捕殺了李定國的妻子家屬,以打擊李定國的銳氣。

李定國毫不氣餒,對將士們說:“事已至此,還有什麼說的呢,唯有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大清軍四面圍攻,大明最後一塊基地丟失。

李定國命總兵靳統武領兵四千護永曆帝奔騰越(雲南騰衝),自己率精兵六千在永昌(雲南保山)磨盤山截擊追兵。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該戰異常慘烈,若非叛徒出賣,幾乎全殲吳三桂部。

饒是如此,李定國部也折損了三分之二將士。

南明遺民劉彬灑淚賦詩讚:

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

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

1662年,永曆帝被吳三桂擒殺。

時在九龍江(西雙版納普洱地區),正在與暹羅國(即泰國)洽談借兵收復雲南事宜的李定國,聞此噩耗,披髮徒跣,痛哭不已。

該年六月二十七日夜,李定國泣血而亡,死於勐臘(一說景線),臨終前惇惇囑咐兒子及部下:“寧死荒徼,無降也!”

由此可見,李定國忠心為明,青天可鑑。

至於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不如鄭成功,主要是歷史格局問題。

不管怎麼說,明清之爭,到底還是屬於國內矛盾。

鄭成功同樣忠於明室,不屈不饒地與清軍作戰。

而且,其戰績並不遜色於李定國,其所興起的十萬雄師圍南京,幾乎嚇得順治帝作出了退居關外的打算。

進攻南京戰役敗還,鄭成功感覺清廷實行了沿海遷界政策,光靠金門、廈門、南澳等彈丸之地難以支撐抗清大業,遂把目光投向了臺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但在明末,竟被荷蘭人蠶食鯨吞。

鄭成功不畏強寇,悍然發動收臺戰爭,一舉成功,成就了萬世美名。

時人沈光文無限歡喜,賦詩大讚鄭成功雲:

鄭王忠勇義旗興,水陸雄師震海瀛。

炮壘巍峨橫夕照,東溟夷醜寂無聲。

與李定國比較,鄭成功不但是抗清英雄,而且是抗擊外來侵略者的英雄。

李定國被譽為“南天一柱”,歷史評價為何低於鄭成功?差別在於這

則在歷史評價中,鄭成功高於李定國,那是理所當然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