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高段位的女人都是這樣看待愛情的

世上無人有資格決定誰能獲得愛,就算是自己也不能。

最近女作家的書讀的比較多,不管是《喜福會》裡四對母女的選擇,還是《兩個她的奇幻之旅》中的米莉安,她們都是敢愛敢恨,努力活成自己喜歡樣子。

從不同人物命運的起伏中,我們可以窺得,一段好的愛情一部分靠心態,另一部分靠運氣。

好的心態對事不強求,對己不輕賤。看得通透,愛得認真,活得誠懇足矣。

另外,愛情裡的緣分何嘗不是一種運氣,有人鴻運當頭,就有人衰運連連,運氣這東西誰能說得準。

就像《喜福會》裡的女性人物,老一輩人謀生存,小輩人謀獨立,心裡都放了一杆秤,做什麼都拎得清楚。她們對愛情的態度也都倍加清醒,懂得世事無常,唯有把握當下。

在《兩個她的奇幻之旅》中,米莉安曾有過刻骨銘心的戀愛,卻在最後痛失所愛。

在這段經歷中,米莉安有過自我否定期。她以為自己不值得愛,或者不值得活得幸福。可就算《惡人》裡的服裝店營業員馬込光代和殺了人的建築工人清水祐一也有資格獲得愛情。

這世上無人有資格決定誰能獲得愛,就算是自己也不能。

故事裡的米莉安在後來遇到了丈夫亞瑟,她不再橫衝直撞、東奔西跑,開始停留在一個小鎮上,在水到渠成時嫁給了對方。

她安穩地過了一生。

自我否定這種心態太過消極。人無法左右的事情很多,禍兮旦福,生老病死,統統由“命運”二字掌管。我們手中握有的自由本就不多,大一些的有婚姻、前途和夢想。

小一些的是吃什麼、做什麼、去哪裡,零零碎碎的時間拼出了一生。所以,在短短几十年裡爭取這些就夠了。

愛不愛是一時,活不活得好才是一世。

我見過許多為情所困的女性朋友,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同,或好或壞,都在心裡烙下印。但何必為了一個不夠愛自己的人,而變得不快樂呢?

我有一個朋友,似乎有吸引渣男的體質,總是遇到不對的人。她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所有人都覺得她該有個好歸宿。

可接近三十歲,還是沒能遇到Mr.Right。她曾問我:“是不是自己不值得愛?”

並不是。絕不要在沒遇到對的人時自暴自棄。在沒遇見之前,好好修煉自己,學習、健身、保持良好的狀態。

戀愛時好好享受,分手後也不過分消沉。愛不愛是一時的,活不活得好才是一世。

當然,我也不能免俗,是個想愛又怕愛的人。

亦舒在《喜寶》中寫道:“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我長久不戀愛時,總說我得找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哪怕會受傷害。可一旦開始一段戀情,又變成了對方先付出很多很多愛,確認自己不會因此太被動。

大概就像踮著腳過河,要溼到鞋子時,又躊躇不前了。

自己都沒想清楚到底要怎樣去愛,結果大多很糟,要麼對方喜歡我時,我正慢騰騰地投入。等對方過了喜歡的階段,而我剛好從好感變成喜歡。這種時候我痛苦得要死,卻也不能責怪對方的喜歡淺薄。

要麼我愛對方愛得要死,對方卻是浪子心態,愛情短如燃燒的火柴棒兒,眼淚都比灰燼多。

我們大都不夠幸運,所以更要經歷很多人和事去和合適的人相遇。

心態這個東西,只能慢慢調整。道理誰都懂,只有實踐時才能有更深層次的領悟。我有時會覺得自己的經歷太過白紙,腦海裡便會閃過朋友的提點:去愛,去受所能承受的傷害。

若是連去愛都不敢了,還奢談什麼真心和實意呢。

畢竟一段愛情,若開始時就考慮太多,真的容易走偏。我看過很多愛情電影、言情小說和甜到齁的韓劇,最大的感觸是不要太多防備和顧慮。

若一開始就充滿猜忌,那《諾丁山》裡的安娜就算遇到威廉薩克,也只能是路人般的萍水相逢。

電影《諾丁山》以真誠和勇氣追求愛情的安娜和威廉薩克。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在跟賀涵相處時,若存了一分小心思或小聰明,都逃不過眾人的眼睛。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裡,鬼怪新娘要不是既坦蕩又赤誠,那該如何打動怨氣纏身的鬼怪大人? 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大人和一片赤誠的可愛小女主。

愛情嘛,單純真摯才是本來面容,戴了面具的愛情,當事人被戳穿時多半分外難堪的。

我一直相信,有人運氣好,輕而易舉找到了真愛,一生一世走下去,幸福美滿,羨煞旁人。

但有的人可能就是需要多走一些彎路,尋尋覓覓,兜兜轉轉,似乎要經歷很多人和事才能遇到那個合適的人。

畢竟,這世上大多數人都不夠幸運。要麼等不到那個人,選個閤眼緣的人過一生;要麼獨立自愛,繼續過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

要知道生活慷慨又小氣,付出多少,它回報多少。你抱著戒備等待愛情,它便冷眼旁觀,根本不給丘比特射箭的指令。

若你每一次都認真去愛,那它會有不同的饋贈。運氣好時,贈你一世安穩;運氣壞時,送你一身疲憊和傷痕。可這傷好後,練就了火眼金睛,才能看得出誰好誰壞。

不管何時,我都想著那句“能夠愛人與被愛真是太幸福”的話,記著它,哪怕受傷,也有勇氣去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