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就這樣,本分人做本分生意,堅持誠信經營的王守義十三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更好了,常常是供不應求。

不過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口碑生意,卻不得不在1969年開始停了十餘年之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84年,王守義隨子女來到駐馬店定居。

已經60歲高齡王守義,不想再冒險了,但經不住兒子的百般勸說下,還是拿出自己的積蓄100元錢,開了一家店鋪,重操舊業賣起了十三香。

那段日子裡,王守義從不申請銀行貸款,只是用踏實的精神、真誠的心、高品質的產品和樸實的價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調味品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最終重新站穩了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買十三香的人越來越多,名頭越來越響,王守義最後不得不添置人手和設備,擴大生產的規模建工廠,公司也就慢慢地成立了起來。

1998年,十三香集團公司成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要知道一包調料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分錢。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就這樣,本分人做本分生意,堅持誠信經營的王守義十三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更好了,常常是供不應求。

不過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口碑生意,卻不得不在1969年開始停了十餘年之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84年,王守義隨子女來到駐馬店定居。

已經60歲高齡王守義,不想再冒險了,但經不住兒子的百般勸說下,還是拿出自己的積蓄100元錢,開了一家店鋪,重操舊業賣起了十三香。

那段日子裡,王守義從不申請銀行貸款,只是用踏實的精神、真誠的心、高品質的產品和樸實的價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調味品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最終重新站穩了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買十三香的人越來越多,名頭越來越響,王守義最後不得不添置人手和設備,擴大生產的規模建工廠,公司也就慢慢地成立了起來。

1998年,十三香集團公司成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要知道一包調料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分錢。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1999年,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商標。此後,暢銷於中原的“十三香”開始火遍全國。

2003年,十三香的銷售額突破5億元;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同年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帶著自己一生堅持的成就離世了。

當時2元錢一盒的“十三香”,卻繳納了1.7億的稅金,還用2億多元做了慈善,自己艱苦樸素奮鬥的同時,還不斷地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的老先生,才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企業家!這樣的幾十年如一日的中國匠心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一代發自內心地欽佩和學習!

值得慶幸的是,王守義去世後,老人一生堅持的事業不僅沒有中斷,反而越來越大。

隨著時間的不斷過去,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接手了企業,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很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銷量,王銀良下定決心要改變。

於是,他請了職業經理人王健擔任總經理,而王健的所作所為都沒有讓他失望,不僅引進生產線,改革公司制度,改革推廣團隊。在其嚴格的要求下,王守義十三香人形成了“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優良作風。

而這也正是王守義與老乾媽的不同之處,王守義把企業交給了兒子,兒子請來了職業經理人越做越好;老乾媽把企業交給了兒子,然後老乾媽變味了...

2011年,王守義十三香銷售額、上繳稅收、利潤則分別達到了10.4億元、8002萬元、6923萬元;2014年,這些指標已增長為15億元、1.7億元和1.2億元,調料產量6萬多噸;

2015年,銷售額為16億元,上繳稅收達2.6億元;2016年,利潤更是超過3億元。

2018年,王守義十三香位居河南省100強企業第97位,營業收入為28億元。

從1984年到2019年,正是王守義35年的堅守調味品領域,從不懈怠,永不上市的匠心精神。對於假貨零容忍,而且從不會製假造假,組織管理架構簡單,對於產品的質量精益求精,成就了今天王守義的地位和28億的營收。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就這樣,本分人做本分生意,堅持誠信經營的王守義十三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更好了,常常是供不應求。

不過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口碑生意,卻不得不在1969年開始停了十餘年之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84年,王守義隨子女來到駐馬店定居。

已經60歲高齡王守義,不想再冒險了,但經不住兒子的百般勸說下,還是拿出自己的積蓄100元錢,開了一家店鋪,重操舊業賣起了十三香。

那段日子裡,王守義從不申請銀行貸款,只是用踏實的精神、真誠的心、高品質的產品和樸實的價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調味品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最終重新站穩了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買十三香的人越來越多,名頭越來越響,王守義最後不得不添置人手和設備,擴大生產的規模建工廠,公司也就慢慢地成立了起來。

1998年,十三香集團公司成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要知道一包調料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分錢。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1999年,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商標。此後,暢銷於中原的“十三香”開始火遍全國。

2003年,十三香的銷售額突破5億元;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同年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帶著自己一生堅持的成就離世了。

當時2元錢一盒的“十三香”,卻繳納了1.7億的稅金,還用2億多元做了慈善,自己艱苦樸素奮鬥的同時,還不斷地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的老先生,才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企業家!這樣的幾十年如一日的中國匠心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一代發自內心地欽佩和學習!

值得慶幸的是,王守義去世後,老人一生堅持的事業不僅沒有中斷,反而越來越大。

隨著時間的不斷過去,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接手了企業,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很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銷量,王銀良下定決心要改變。

於是,他請了職業經理人王健擔任總經理,而王健的所作所為都沒有讓他失望,不僅引進生產線,改革公司制度,改革推廣團隊。在其嚴格的要求下,王守義十三香人形成了“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優良作風。

而這也正是王守義與老乾媽的不同之處,王守義把企業交給了兒子,兒子請來了職業經理人越做越好;老乾媽把企業交給了兒子,然後老乾媽變味了...

2011年,王守義十三香銷售額、上繳稅收、利潤則分別達到了10.4億元、8002萬元、6923萬元;2014年,這些指標已增長為15億元、1.7億元和1.2億元,調料產量6萬多噸;

2015年,銷售額為16億元,上繳稅收達2.6億元;2016年,利潤更是超過3億元。

2018年,王守義十三香位居河南省100強企業第97位,營業收入為28億元。

從1984年到2019年,正是王守義35年的堅守調味品領域,從不懈怠,永不上市的匠心精神。對於假貨零容忍,而且從不會製假造假,組織管理架構簡單,對於產品的質量精益求精,成就了今天王守義的地位和28億的營收。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王守義先生還一直堅持“四不”原則: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欠款。其實這點和老乾媽陶華碧挺像的,二人都是踏實實幹的企業家,可惜一個先走了,另一個步入古稀之年,身體精力大不如前。

不過,王守義十三香雖然看起來是一個不太起眼的產業,但是它卻滲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敢問,如今在飯桌上,你是否在吃著用王守義十三香燒出來的飯菜呢?

王守義十三香一直流傳著一段外界琢磨不透的“神話”——自成立以來,企業從未向外借過一分錢,完全是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曾經王守義被問及過上市的問題時,他非常堅定的聲稱,做生意必須腳踏實地,有多少錢就做多大生意,沒必要借錢發展。而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從不向銀行貸款也從不接受投資,曾經有很多投資人找他合作,都被拒絕了

就連2015年以來,投資興建新型現代化廠房和引進設備,所需8億元資金也完全屬於自籌。

王守義十三香的產值或銷售額的年增長率都保持在10%以上,稅收和利潤增長率也達到20%以上。這種爆發式的逆市增長,源於何處?

作為中國老字號,王守義十三香之所以這麼成功,主要是因為下面的兩點原因:

首先,誠信為本;中國自古就有“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說法。

富可敵國的徽商胡雪巖,“誠信為本,真不二價”是其經商的精髓,而王守義做到了,他的兒子也做到了,希望他的孫子也能做到這樣,將中國的老字號就這麼誠懇的傳承下去。

其次,匠心精神——專精專注,不搞多元化經營。王守義創立30多年,從不涉足其他產業,也不搞資本運營,只一心的做調味品。王守義離世前,就留下遺言,不準公司搞多元化,也不準家人做房地產,更不能進入資本市場,一旦掙慣了快錢,就不安心做實業了。也正是因為這份專注,才將一個小小的調味品做出了大文章。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的遺志,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在這樣一個時代,主張“大道至簡”的王守義十三香能否在變革中保持基業長青,你怎麼看呢?

"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祕製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祕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就這樣,本分人做本分生意,堅持誠信經營的王守義十三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更好了,常常是供不應求。

不過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口碑生意,卻不得不在1969年開始停了十餘年之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84年,王守義隨子女來到駐馬店定居。

已經60歲高齡王守義,不想再冒險了,但經不住兒子的百般勸說下,還是拿出自己的積蓄100元錢,開了一家店鋪,重操舊業賣起了十三香。

那段日子裡,王守義從不申請銀行貸款,只是用踏實的精神、真誠的心、高品質的產品和樸實的價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調味品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最終重新站穩了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買十三香的人越來越多,名頭越來越響,王守義最後不得不添置人手和設備,擴大生產的規模建工廠,公司也就慢慢地成立了起來。

1998年,十三香集團公司成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要知道一包調料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分錢。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1999年,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商標。此後,暢銷於中原的“十三香”開始火遍全國。

2003年,十三香的銷售額突破5億元;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同年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帶著自己一生堅持的成就離世了。

當時2元錢一盒的“十三香”,卻繳納了1.7億的稅金,還用2億多元做了慈善,自己艱苦樸素奮鬥的同時,還不斷地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的老先生,才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企業家!這樣的幾十年如一日的中國匠心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一代發自內心地欽佩和學習!

值得慶幸的是,王守義去世後,老人一生堅持的事業不僅沒有中斷,反而越來越大。

隨著時間的不斷過去,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接手了企業,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很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銷量,王銀良下定決心要改變。

於是,他請了職業經理人王健擔任總經理,而王健的所作所為都沒有讓他失望,不僅引進生產線,改革公司制度,改革推廣團隊。在其嚴格的要求下,王守義十三香人形成了“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優良作風。

而這也正是王守義與老乾媽的不同之處,王守義把企業交給了兒子,兒子請來了職業經理人越做越好;老乾媽把企業交給了兒子,然後老乾媽變味了...

2011年,王守義十三香銷售額、上繳稅收、利潤則分別達到了10.4億元、8002萬元、6923萬元;2014年,這些指標已增長為15億元、1.7億元和1.2億元,調料產量6萬多噸;

2015年,銷售額為16億元,上繳稅收達2.6億元;2016年,利潤更是超過3億元。

2018年,王守義十三香位居河南省100強企業第97位,營業收入為28億元。

從1984年到2019年,正是王守義35年的堅守調味品領域,從不懈怠,永不上市的匠心精神。對於假貨零容忍,而且從不會製假造假,組織管理架構簡單,對於產品的質量精益求精,成就了今天王守義的地位和28億的營收。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王守義先生還一直堅持“四不”原則: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欠款。其實這點和老乾媽陶華碧挺像的,二人都是踏實實幹的企業家,可惜一個先走了,另一個步入古稀之年,身體精力大不如前。

不過,王守義十三香雖然看起來是一個不太起眼的產業,但是它卻滲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敢問,如今在飯桌上,你是否在吃著用王守義十三香燒出來的飯菜呢?

王守義十三香一直流傳著一段外界琢磨不透的“神話”——自成立以來,企業從未向外借過一分錢,完全是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曾經王守義被問及過上市的問題時,他非常堅定的聲稱,做生意必須腳踏實地,有多少錢就做多大生意,沒必要借錢發展。而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從不向銀行貸款也從不接受投資,曾經有很多投資人找他合作,都被拒絕了

就連2015年以來,投資興建新型現代化廠房和引進設備,所需8億元資金也完全屬於自籌。

王守義十三香的產值或銷售額的年增長率都保持在10%以上,稅收和利潤增長率也達到20%以上。這種爆發式的逆市增長,源於何處?

作為中國老字號,王守義十三香之所以這麼成功,主要是因為下面的兩點原因:

首先,誠信為本;中國自古就有“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說法。

富可敵國的徽商胡雪巖,“誠信為本,真不二價”是其經商的精髓,而王守義做到了,他的兒子也做到了,希望他的孫子也能做到這樣,將中國的老字號就這麼誠懇的傳承下去。

其次,匠心精神——專精專注,不搞多元化經營。王守義創立30多年,從不涉足其他產業,也不搞資本運營,只一心的做調味品。王守義離世前,就留下遺言,不準公司搞多元化,也不準家人做房地產,更不能進入資本市場,一旦掙慣了快錢,就不安心做實業了。也正是因為這份專注,才將一個小小的調味品做出了大文章。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的遺志,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在這樣一個時代,主張“大道至簡”的王守義十三香能否在變革中保持基業長青,你怎麼看呢?

老乾媽變味了?國民老漢還在

​參考資料:

皮皮寵PPPet《陶華碧和王守義哪個有錢?》、

電商報《8分錢利潤卻年賺3億!王守義十三香怎麼做到的?》、

商界《“國民老漢”王守義:32年不上市,一盒3元調味料拼出億萬商業帝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