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新劃分功能區、實現蘭陵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建議

山東省臨沂市政協信息特邀員、蘭陵縣政協委員,礦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孟凡曉

新的形勢下,要實現我縣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升級為縣級市,必須要打破舊的觀念,在思想上先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八十年代,蘭陵縣的主導產業是國有企業;進入到九十年代棉紡廠、機械廠、麵粉廠等相繼衰落或倒閉,冷庫和運輸行業借勢發展起來;新世紀頭十年是礦業的黃金年代,這一階段的爆發群體主要得益於礦產資源的開採,廣大群眾也通過種植蔬菜實現了脫貧致富;2010年以來房地產又蓬勃發展,但是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下一步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今後蘭陵縣的經濟發展應該如何破局?是走資源輸出型的道路還是走農業產業化的道路?是加大招商引資擴大工業生產規模還是大力發展旅遊業?是打造一批特色小鎮還是扶持一批新興產業?這是當前應該著重考慮的事。

筆者認為應該對全縣的功能區進行重新規劃,過去的一些劃分要麼不合理要麼沒有付諸實施。比如,之前提出蘭陵鎮要發展旅遊業,雖然該鎮有些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但是現實證明區位等因素是很大的制約;神山鎮要打造醫藥產業園,但是這些年來入駐的企業根本形不成集聚。走不通的路就要調整,適應發展變化了的環境,所以建議:

一、重新劃分七大功能區

一是中心商務功能區。該區應以東迦河及其濱河大道為南北主軸,蘭陵路為東西主軸,區域包括卞莊街道、蒼山街道中部、蘆柞鎮北部等。然後以塔山為中心,在周圍開挖人工湖,打造蘭陵的“蒼山洱海”;圍繞該湖建設超大型廣場,廣場的設計主題突出蘭陵文化,或者建設文化長廊,使之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健身和理解歷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場所;在湖底修建大型停車場,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在以上基礎上,引進各類商業綜合體,與開元商城、龍之夢廣場、開元惠民廣場等形成集聚效應,進而打造繁華的中心商業地段。

二是東部科教文衛功能區。該區應以東二環為南北主軸,北外環為東西主軸,區域包括神山鎮、磨山鎮等。縣醫院新區、中醫院以及新引進的民營醫院、養老中心都可以安置在這裡;圍繞該區的“臨沂理工學校”建設小學、中學、大學分校和各類職業學校;在該區與中心商務功能區交界的地方建設現代化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文化活動中心以及體育場館等。

三是南部現代農業示範功能區。該區主要包括蘆柞鎮南部、蘭陵鎮的東部和南橋鎮、長城鎮、莊塢鎮的大部分。在這一地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培養以大蒜為主體的蔬菜集約生產模式,實現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品牌化生產,使蘭陵縣的南菜園成為中國的菜園子。

四是中西部產學研基地功能區。該區主要包括向城鎮、經濟開發區和蒼山街道西南部,鼓勵企業在這裡設立總部、科研場所和投產高新尖產業項目,同時打造眾創空間、創業孵化中心、智能倉儲配備物流示範中心。當務之急是清理一批殭屍企業,打擊違規佔地、惡意圈地行為,提高土地的產出價值,為下一步科學統籌規劃奠定基礎。

五是西南部鑄造產業園功能區。這一功能區範圍主要涵蓋新興鎮、尚巖鎮、蘭陵鎮、魯城鎮等的大部分地區。一方面利用本身的礦產資源培育上下游產業,在開採、冶煉、鑄造、組裝和智能機械研發方面開花結果;另一方面利用國內有關地區和企業轉型升級的機遇,大力招引製造業尤其是鑄造業企業,讓“中國製造”打上“蘭陵鑄造”的印記。

六是西北部山水遊學功能區。該區主要包括蒼山街道西部、車輞鎮、魯城鎮東部、下村鄉、尚巖鎮北部等地區。超前規劃,顛覆傳統旅遊模式,在全域旅遊的基礎上再升級,實現由旅遊向“遊學”或者“學遊”轉變,圍繞會寶湖打造臨沂乃至是全國的遊學示範中心。

七是北部宜居小鎮功能區。該區包括蒼山街道北部、大仲村鎮、礦坑鎮等地區,這一區域靠近蘭山西城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北接費縣、東抵羅莊,是三區兩縣交界處,有著天然的區位優勢。這一區域有平原、山陵、水庫,是得天獨厚的人居環境,可以加大增減掛力度,在打造美麗鄉村示範點的同時打造臨沂的“西坊”,使之成為休閒、靜養的高檔居住區。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一是優化營商化境。要步入經濟發展快車道,必須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而招引工作的重點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方面是各種便利條件,另一方面是各種優惠政策。所以,我縣在招引時應該為企業落地提供便利的條件,在各種手續的辦理上優化、簡化程序,爭取讓企業早投產、早盈利、早交稅;另一方面,在稅收、貸款、資源能源使用和補貼等方面儘量提供更多優惠,增強吸引力和帶動力,讓沒來的企業想來、來了的企業想擴大規模,實現企業和當地的雙贏。

二是創新合作模式。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資金的投入和模式的創新,要不斷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PPP模式,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教育、文化等產業,打造更多的民營醫院、民營學校和養老機構,甚至在廣泛的基礎設施等投資上也可以讓民營資本參與進來,混合經營、交差持股。

三、充分挖掘人口優勢的潛力

蘭陵縣是人口大縣,有140多萬之眾,但是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和產業的轉型升級,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面對這一形勢,我縣應該藉助發展機遇,進一步挖掘人口的優勢潛力,放大人口紅利,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來佔據有利位置。

一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認真研究對策,促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村自我發展能力。首先要實現產業興旺,打造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集群,帶動農村人口在家門口高質量就業;打造“夕陽紅經濟”,讓“留守老人”也能發揮餘光餘熱。其次要把頭雁工程和招才引智結合起來,鼓勵年輕有為的在外人士回鄉創業、擔任村級幹部,發揮帶頭示範作用。

二是不斷提升消費水平。在提高人口收入的基礎上,優化家庭支出結構,引導居民擴大消費、升級消費、合理消費;謹防家庭資產“地產化”,控制房地產投資過熱、房價上漲過快、炒房行為過度,讓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性收入用來購買商品和服務,讓更多的人口敢於消費、經常消費,不斷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二是發展特色產品擴大出口。一方面,利用人口優勢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現代農業,實現農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同時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讓蘭陵農產品尤其是蔬菜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利用數量眾多的農村婦女和老人資源,充分發掘蘭陵民間文化,傳承和發揚匠人精神,打造有特色的傳統手工藝產品生產鏈,先在國內形成影響力,然後探索出口途徑,實現“旅遊引入、文化輸出”的華麗轉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