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近些年盤龍江得勝橋段水域景象

這些古舊的牌匾、石刻、對聯,說出了昆明人對盤龍江樸實神聖的感情。明代文人曾寫詩描述盤龍江當時的情景:“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

我們離開源頭,觀察逐漸變寬的盤龍江在嵩明壩子裡緩緩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氣的自然保護區鬆華壩水庫。鬆華壩是一個匯水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庫,據說最早是由元代的賽典赤·瞻思丁提議修建的。

過去數百年來,盤龍江雨季時經常洪水漫天,附近農田被水淹,河邊民房進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庫,1958年,在谷昌水庫的基礎上修建了鬆華壩水庫。後經過多年擴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壩雄偉地挺立在兩座大山的豁口之間,擋住了上游的來水,一年四季調節著盤龍江水位的變化。

昆明的水患徹底成為了歷史,賽典赤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盤龍江作為昆明主要的水景觀河道有著極好的條件。上游有鬆華壩水庫汛期棄水和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後的近期餘水可以直接補給。現又引牛欄江水補充盤龍江、滇池水量並整體改善水質環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近些年盤龍江得勝橋段水域景象

這些古舊的牌匾、石刻、對聯,說出了昆明人對盤龍江樸實神聖的感情。明代文人曾寫詩描述盤龍江當時的情景:“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

我們離開源頭,觀察逐漸變寬的盤龍江在嵩明壩子裡緩緩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氣的自然保護區鬆華壩水庫。鬆華壩是一個匯水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庫,據說最早是由元代的賽典赤·瞻思丁提議修建的。

過去數百年來,盤龍江雨季時經常洪水漫天,附近農田被水淹,河邊民房進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庫,1958年,在谷昌水庫的基礎上修建了鬆華壩水庫。後經過多年擴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壩雄偉地挺立在兩座大山的豁口之間,擋住了上游的來水,一年四季調節著盤龍江水位的變化。

昆明的水患徹底成為了歷史,賽典赤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盤龍江作為昆明主要的水景觀河道有著極好的條件。上游有鬆華壩水庫汛期棄水和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後的近期餘水可以直接補給。現又引牛欄江水補充盤龍江、滇池水量並整體改善水質環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上漂流展示的綵船“龍馬精神”

現如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一般在正月元宵節、端陽節和國慶節期間,在桃園廣場到東風廣場這段盤龍江河道上都要舉行賽龍舟。

每當這時,江兩岸人山人海,競渡的龍舟百舸爭流,江上江下群情激動,彷彿是要把多年積蓄的熱情和力氣全部渲洩出來。這哪裡是賽龍舟,分明是昆明人在展示自己,他們要把自己的船划向滇池、划向太平洋。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近些年盤龍江得勝橋段水域景象

這些古舊的牌匾、石刻、對聯,說出了昆明人對盤龍江樸實神聖的感情。明代文人曾寫詩描述盤龍江當時的情景:“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

我們離開源頭,觀察逐漸變寬的盤龍江在嵩明壩子裡緩緩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氣的自然保護區鬆華壩水庫。鬆華壩是一個匯水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庫,據說最早是由元代的賽典赤·瞻思丁提議修建的。

過去數百年來,盤龍江雨季時經常洪水漫天,附近農田被水淹,河邊民房進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庫,1958年,在谷昌水庫的基礎上修建了鬆華壩水庫。後經過多年擴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壩雄偉地挺立在兩座大山的豁口之間,擋住了上游的來水,一年四季調節著盤龍江水位的變化。

昆明的水患徹底成為了歷史,賽典赤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盤龍江作為昆明主要的水景觀河道有著極好的條件。上游有鬆華壩水庫汛期棄水和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後的近期餘水可以直接補給。現又引牛欄江水補充盤龍江、滇池水量並整體改善水質環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上漂流展示的綵船“龍馬精神”

現如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一般在正月元宵節、端陽節和國慶節期間,在桃園廣場到東風廣場這段盤龍江河道上都要舉行賽龍舟。

每當這時,江兩岸人山人海,競渡的龍舟百舸爭流,江上江下群情激動,彷彿是要把多年積蓄的熱情和力氣全部渲洩出來。這哪裡是賽龍舟,分明是昆明人在展示自己,他們要把自己的船划向滇池、划向太平洋。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神女”雕塑

昆明人的各代祖先都有人才輩出,叱吒風雲,敢為人先的許多人物和故事舉不勝舉。昆明近千年有史可載的各階層人物如賽典赤瞻思丁、張立道、嚴青、傅宗龍、擔當、蘭茂、孫髯、錢灃、何桂清、陳榮昌、繆嘉惠、聶耳、廖新學、艾思奇等都是母親河和母親湖撫育出來的優秀基因,如夜空之星辰,數都數不清。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近些年盤龍江得勝橋段水域景象

這些古舊的牌匾、石刻、對聯,說出了昆明人對盤龍江樸實神聖的感情。明代文人曾寫詩描述盤龍江當時的情景:“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

我們離開源頭,觀察逐漸變寬的盤龍江在嵩明壩子裡緩緩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氣的自然保護區鬆華壩水庫。鬆華壩是一個匯水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庫,據說最早是由元代的賽典赤·瞻思丁提議修建的。

過去數百年來,盤龍江雨季時經常洪水漫天,附近農田被水淹,河邊民房進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庫,1958年,在谷昌水庫的基礎上修建了鬆華壩水庫。後經過多年擴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壩雄偉地挺立在兩座大山的豁口之間,擋住了上游的來水,一年四季調節著盤龍江水位的變化。

昆明的水患徹底成為了歷史,賽典赤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盤龍江作為昆明主要的水景觀河道有著極好的條件。上游有鬆華壩水庫汛期棄水和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後的近期餘水可以直接補給。現又引牛欄江水補充盤龍江、滇池水量並整體改善水質環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上漂流展示的綵船“龍馬精神”

現如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一般在正月元宵節、端陽節和國慶節期間,在桃園廣場到東風廣場這段盤龍江河道上都要舉行賽龍舟。

每當這時,江兩岸人山人海,競渡的龍舟百舸爭流,江上江下群情激動,彷彿是要把多年積蓄的熱情和力氣全部渲洩出來。這哪裡是賽龍舟,分明是昆明人在展示自己,他們要把自己的船划向滇池、划向太平洋。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神女”雕塑

昆明人的各代祖先都有人才輩出,叱吒風雲,敢為人先的許多人物和故事舉不勝舉。昆明近千年有史可載的各階層人物如賽典赤瞻思丁、張立道、嚴青、傅宗龍、擔當、蘭茂、孫髯、錢灃、何桂清、陳榮昌、繆嘉惠、聶耳、廖新學、艾思奇等都是母親河和母親湖撫育出來的優秀基因,如夜空之星辰,數都數不清。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年幾十萬!昆明的小區業主趕緊看,這筆錢你們也能找物業要!

●突發!曲靖市中心一商場突然垮塌,成功搶救出3人

● 什麼是雲南十二時辰?

● 旱澇急轉!泥石流沖斷橋樑、縣城內澇、落石砸車 雲南11州市受災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本文圖片均源自作者在彩龍社區的發佈

滇源歷史長河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昆明的母親河,也是流入滇池中最長最大的一條河。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於雲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

盤龍江其源頭有兩條,一條牧羊河,發源於嵩明樑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經黃龍潭、牧羊村、阿子營(村)等入小河鄉境,另一條源頭亦出自嵩明縣境貓箐(也稱龍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紹甸河),沿途納龍潭諸水至白邑壩子,也入小河鄉。

兩條河在岔河嘴彙集成一條河,經三家村,流15公里到鬆華壩,經龍泉鎮,聯盟鎮十一個村,橫穿昆明市區至雙龍橋,經福海鄉的螺螄灣(村),前衛鎮的南壩村,六甲鄉的陳家營村等十六個村進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長約105公里的盤龍江,從北到南貫穿昆明,她灌溉著周邊的田地,哺育著一千餘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昆明壩子的眾多百姓。

盤龍江橫貫整個昆明壩子,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盤龍江文化。自鬆華壩以下全長約25公里,開始形成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間的一條長龍,“盤龍”的名稱便應運而生。

江之所以被稱為盤龍,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別是從鬆華山口進入壩區到城市邊20公里左右有著150多個彎道,二是雨季來臨,江面寬闊,水勢洶湧,壯若游龍般奔流入滇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國軍人1944年攝於昆明城外近郊盤龍江段

兒時記憶中的水上樂園

盤龍江在四、五十年前,從龍川橋到霖雨橋的盤龍江一段,水清、流緩,兩岸田園風光非常優美,是昆明北郊的豐美糧倉。距龍川橋不遠的龍頭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街後山下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寺庵大廟古樸幽靜,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科研機構,各學科文化精英及師生們疏散到這裡繼續鑽研學問的安穩清幽之地。

盤龍江自鬆華壩水庫流出,將要流到昆明市區的小菜園立交橋至北河埂一段,那時老河床由於彎多流急,險象環生,容易讓行舟人和游水者沉舟或溺水,舊時號稱“八大河”,因幾乎每年汛期都有膽大又愛冒險游泳者在這裡易意外溺水而亡,故又取了個毛骨悚然的別名叫“鬼門關”。

但此段水域雖叫鬼門關多年,然而老昆明一代代青少年把闖鬼門關視若“勝似閒庭信步”,從而說明我們老幾輩骨子裡就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盤龍江得勝橋南側水域。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學生們春夏離水較近的最好去處。八大河這清波奔流之處,恰好在這裡來了一個S形的大轉彎,在這個大轉彎裡,就是我們那個年代昆明青少年學子們的水上天堂。雲南大學、民族學院、昆明工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質學校、昆卅中、昆七中、昆十中的師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都把八大河視為天然的游泳館。

那個時代的盤龍江水,清澈見底,盤龍江上的船家和盤龍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至於“天然游泳館”,是用現代的語言吹噓讚美的。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翻拍老照 80年代盤龍江得勝橋段北側景象

那個年代老昆明人把游泳和洗澡(沐浴)使用的詞彙是分不開也分不清的,這也許是過去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故人們對洗潔、游水的意圖兼而有之,甚至認為是同一概念,才總愛用不太相關聯的兩詞混合統稱:“洗澡”。

“走!去八大河洗澡!”“去得勝橋洗澡!”“去大壩!”“去滇池海邊洗澡!”數千年養育過昆明城和昆明人的盤龍江,曾經留給昆明人的是清澈的江水,是江邊的童趣,是溫馨而美麗的情感交融的畫面,是流淌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我記得我們兒時的八大河附近,也曾是纖陌縱橫的農田和樹林,靠水邊岸柳成行,春夏之季,這裡人潮湧動,岸上、水中,全是攢動的人頭。

深水區處,以及激流險灘處都是游泳高手劈波斬浪、逆流奮進、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有的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動不動,懶懶地順江流而漂,接受母親河的撫慰,藍天、白雲、岸柳、農田、村舍從自己眼前後退,盡享自然之美,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樂趣!

而淺水區裡是初初下水,玩著“悶頭澡”、“狗爬澡”和洗著“杵地澡”的男孩兒和女孩兒熟悉水性的必經過程。

我最記得那時我們少見多怪,喜稱臨近油管橋以北,那鋼體橋身,遍刷藍灰色防鏽漆的滇越米軌鐵路橋為“大鐵橋”。

在這裡盛夏常看到一幅幅美妙奇特,卻又難於抓拍到的精彩畫面:跨河而過的鐵路橋上,橋面寬度僅容火車通過,但橋面上卻站著一排排的跳水健兒,聽到由遠到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鐵輪與鐵軌摩擦前進的轟鳴聲,領頭的夥伴朝天打個手勢,十幾條身影齊刷刷地一起從橋上躍起,飛雁凌空式落入水中;幾乎同步瞬間,蒸汽機車拖著混雜刺耳的呼嘯聲,風馳電掣般從橋上掠過;並在車頭上部噴吐出長長瀰漫的黑色煤煙,下部湧出白色的蒸汽。

他們玩的就是這份刺激和驚險!而“旱鴨子”們在岸邊幫水中的好友、同學乖乖的守著衣服,樂滋滋又羨慕地觀賞著人與自然的無限情趣!

八大河,在我們這幾代從童年到青少年,那二十多年的歷史輝煌時期,潮起潮落,使無數包括我在內的“旱鴨子”,變成了水性較好的“水鴨子”,讓周邊大中學校的眾多學子,有了一個大自然賜予的水上游泳樂園。

如今,時過景遷,歲月流逝,歷史前進,八大河——盤龍江上的天然水上樂園,永遠地從昆明學子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卻載入到盤龍江的故事之中,讓人留戀,讓人回憶,夢裡經常讓我陶醉在當年八大河邊的戲水與暢遊中。

印象中的水鄉遺風

曾記得昆明老城,還殘留著一幅水城的風貌。從敷潤橋(小東門橋)到雙龍橋經過市區的一大段盤龍江河道之間,有溥澤橋(大東門橋)、南太橋、得勝等橋。

這些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漂亮而又壯觀的石拱橋。橋下都可通行中小型木船,沿岸也都用青石砌成高高的河堤;每座橋的兩頭或每隔一段距離,河堤上都砌有下到河水邊的石階,便於人們步行上下,或上船下船,或到江邊洗衣、洗菜、挑水飲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來華美軍攝於1944年,我記得盤龍江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盤龍江沿途兩岸附近居民都到江邊挑水飲用。

從敷潤橋入鬧市區,一直到滇池的盤龍江兩岸,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省城生活長卷畫面:沿途有溥澤橋、南太橋、得勝橋等水運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搬夫;兩岸街子邊,橋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離開得勝橋稍遠,人漸稀少,穿過雙龍橋有萬頃良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有十里長堤修造船隻的船伕和編織、修補、晒晾魚網的漁婦。

凡靠村落碼頭,小街鋪面鱗次櫛比、冒著裊裊炊煙的茶館、酒肆和農舍。只見村民從清澈河裡汲水做飯、河邊洗菜洗衣的多是婦女;河中有赤裸的兒童擊水或相互嬉戲;鵝鴨成群的遊動或引項鳴叫著,有的扇動著翅膀,彼此追趕著;在柳蔭下可見縫衣納鞋的老婦和休閒打盹的老頭……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此老照為一赤腳少男肩挑一對大木桶,正要下河邊石級取水時發現有偷拍者,瞬間露出開心的一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從通濟橋到敷潤橋的盤龍江一段河道又叫羊清河,兩岸都是菜地。其中,張官營的韭菜最出名,老昆明人最愛認準此菜出處,因為它屬長白頭韭菜,青白分明,韭香葉甜。

敷潤橋附近的盤龍江西岸,又叫“米廠心”,過去昆明滇池壩子又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豐收的大米、蔬菜、魚蝦、副食等,多用木船沿著盤龍江運到這裡販賣,是解放前後昆明市最大、最熱鬧、物資最豐富的米市和露天農貿市場。

當年的市場,北邊延伸到小菜園,東邊延伸到大鼓樓、穿心鼓樓,西邊延伸到圓通寺門口,南邊延伸到金牛街。小時候,我經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到這裡買米、買菜和買各種食品……盤龍江自古往北奔流來,緊依明、清昆明城的東城外流過,向南注入滇池。

昆明古城東北部城牆依山而建,盤龍江是其重要的水源和東城牆外護城河以東又一道天然屏障。江上的雲津古橋是昆明城的水、陸要津,昆明城的經濟“氣口”,“雲津夜市”是昆明“八景”之一,麗正門也要向它偏斜,以求城市的興旺。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並建亭保護,昆明人俗稱金牛。

江邊還矗立著鎮水的銅犴,昆明人俗稱金牛。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利用液體流動原理與聲學原理,全盤巧妙設計成在金牛背端留有一小孔與空腹上的肚洞相通,腹部大洞原本緊扣於江邊與井水相連的井口之上,每逢江水陡然大幅上升,就會迅速排除其空間內大量氣體往牛背小孔處噴洩而出,故發出聲音。

前些年已移位安置,並建亭保護,但地下構造已變,從此永久失去預警功能。現為盤龍區轄區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犴為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按古代星象分野之說,雲南的分星為井宿和鬼宿,又井司水事,故犴被視為保護神,用以鎮水和報警。

過去老昆明有句著名的洪水預警諺語:“金牛叫三聲,水淹大東門。”今天,盤龍江已是市中心一條美麗的風景帶,新昆明城的綠色中軸線。全城的商務中心正在盤龍江兩岸邊興起,碧波流動的江水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是春城都市遊覽的重要景觀資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清代在盤龍江邊立的“商埠界址碑”

古代,由於昆明人口稀少,人為的汙染和破壞微不足道,盤龍江水清岸綠,行船如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

明代官居二品的昆明鄉賢嚴清曾賦七絕《春思》詠盤龍江:“盤龍江水綠參差,楊柳青青夾岸垂。多少遊人泛江上,笙歌不住畫船移。”每逢端午節,昆明人都要在盤龍江裡賽龍舟,熱鬧的場景有詩為證:“兩岸人聲笑不休,滿河簫鼓鬧龍舟。日斜畫舫歸何處,撐過西山古渡頭。”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盤龍江及兩岸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雲南著名學者趙藩曾寫對聯讚道:“士女嬉遊,更無風雨妨家日;古今依舊,唯有江水極大觀。”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江女”頑疾纏身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上世紀50年代初,昆明市也只有30多萬人口,盤龍江仍然江水清澈,魚蝦眾多,兩岸古樹參天,離鬧市較遠大多寂靜清幽。老人愛到江邊釣魚,孩子常在江裡游泳。

50年代以後昆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人們又普遍缺少環境保護意識等諸多原因使她風采漸失,盤龍江的水逐漸渾濁,兩岸的古樹不斷被砍伐,河堤上亂搭亂建,亂堆亂擺。

到90年代初,盤龍江已成為魚蝦不生的臭水溝,沿江的很多地段,垃圾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要往江邊通過,得捂著鼻子,卷著褲腿,芭蕾舞式的跳躍前行。

即使不堆積垃圾的地方,也常常堆放著煤炭或其它雜物。如雙龍橋南邊的東岸,竟成為一個堆放煤炭和裝卸煤炭的場所,周邊煤炭粉塵到處飛揚,迫不得已,非得經過此地的人,得百米衝刺,拼命奔跑,否則就成了“黑種人”。城區中心地帶的兩岸,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仍然十分髒亂。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盤龍江沿岸,是最讓昆明人丟人現眼的地方。作為城市標誌之一的盤龍江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新興住宅區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漸漸忘記或不再提起讓人鬧心的盤龍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清末的1903年大東門城內(今小花園處)附近的報國街遭盤龍江洪水倒灌成災。

大刀闊斧治“頑疾”

90年代末期以後,“改革開放”進入穩健成熟期。國民經濟大幅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整個滇池流域,以及盤龍江沿岸的環境。

從盤龍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南壩出去後數十公里的河段,兩岸都建起了美麗的江濱花園。

政府僱有清潔工每天打掃沿江路面,僱有園藝工每天澆花、剪草,僱有打撈船每天巡江打撈垃圾,並對居往在江兩岸的百姓進行“愛護盤龍江,保護母親河”的教育,盤龍江逐漸變得美麗了。

現代化的圓通大橋下,新修的桃源廣場霓紅似火,富有時代氣息;巨型雕塑“江情”臨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顯示著某種象徵意義,在桃園廣場附近的江面上還架有曲折的木橋,儼然一座水上花園;廣場外,花紅樹綠,商業興盛,簡直是一個花園商場。

到桃源廣場休閒,人們會看見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樹,建築者們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圖紙一改再改,最後只好將原計劃的道路和綠化帶繞了一個大彎,又築起一個平臺,使老樹佔據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只可惜本世紀初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使這株古樸樹被連根吹倒。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如今的盤龍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過去雙龍橋南邊,從前煤炭粉塵黑飄數裡的那個地方,現在也乾淨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風不揚塵了。

總之,昔日藏汙納垢之地,行人生畏之所,如今又成為市民健身、散步、納涼、休閒、幽會、讀書的好地方了;還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紅嘴鷗的理想場所,有幸還能偶見白鷺翱翔,甚至是昆明人展現自己文明風采和自然景觀的地方。

如果誰家裡來了外國、外省的親戚朋友,昆明人都會說:“走,盤龍江邊走走去。”盤龍江逐漸又成為昆明人的臉面。

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推進。加快了盤龍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脫貧攻堅、從嚴治黨,使得昆明在各方面取得更顯著成績。

市民明顯感覺滇池水質越來越好了,這說明環保工作進步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盤龍江發生了鉅變:這幾年,沿岸,路平了,樹綠了,草青了,景觀亮化燈亮了,環境也越來越整潔了。有很多地段甚至成為了風景迷人,設施齊全的江邊公園。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盤龍江上游新建起現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80年代城裡的盤龍江段狀況

“龍抬頭吐水”變美景

近些年,當忙碌得沒時間看新聞的本地人,也許在不經意間聽說平坦坦的昆明城區突生出個瀑布,大概會有些驚訝,待緩過神來,會覺得:大白天說夢話——好笑!此等奇景只會在遠離鬧市的深山峽谷中才可能形成,平壩市區中怎麼可能出現瀑布?就如鬧市街坊裡怎會跳出只猛虎?難道是從天而降的神話傳說?

這些忙於生計的父老鄉親們,請別忙笑這所謂道聽途說是謬聞。此費盡移山心力,又巧奪天工的大手筆請由我慢慢道來:昆明這瀑布公園誕生實在不易!其實營造者們不僅僅是為了讓都市增添一個人工瀑布景觀,它的背後才是真正負有重大的使命。

起因是近二三十年來盤龍江、滇池水源逐年減少,且水質還日益惡化,這些年由於城市不斷擴大,人口延續劇增,以及氣候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鬆華壩水庫庫容減少。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現盤龍江源頭連接鬆華壩出水口長期關閘儲水,盤龍江主要靠牛欄江供水。此橋離鬆華水庫大壩約兩千多米,可見關閉水閘的河床內水流很涓細,幾近枯竭。

為確保生活飲用水儲備,鬆華壩很少從盤龍江開閘放水,特別到旱季時盤龍江段部分河道水很淺,甚至幾乎斷流;滇池水位偏低,水質愈加變壞,汙染上升到5類水以上。

為了拯救母親河和母親湖,十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區各級領導和水利專家一直憂心如焚。因滇池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又是西南三省第一大湖,故各級政府一直把滇池水汙染治理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由此制定了《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提出“湖外截汙、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四大舉措,並把環湖截汙和外域引水作為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早在2003年省政府研究滇中引水時就提出來向滇池補水的問題。外調水猶如輸血,只有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才能加快水體循環和交換,恢復滇池流域良性生態。但何時調?從哪兒調?怎麼調?都是難題!為此水利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專家在昆明周邊方圓300公里的範圍踏勘、調研、論證。

2007年水利等相關部門共拿出了14個補水滇池方案。省領導主持了多次專題會議研討,選出“金沙江”、“南盤江”、“牛欄江”3個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後最終確定了“牛欄江方案”。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2000年後盤龍江畔夜景

2013年9月25日,歷盡六年艱辛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終於全線通水。再與鬆華壩南部連接盤龍江處做了個精彩優美的對接,才如此孕育(造就)出個讓人們驚喜的昆明瀑布公園。

昆明瀑布公園於2013年1月16日開工建設,又名牛欄江瀑布公園。其中徵地拆遷約4.5億元,工程建設直接費用4.8億元,加上其他雜項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耗時近三年建成。

位於雲南昆明北部山水(歷史上的中壩村到大花橋一帶人為造勢成四疊水)新區,瀑布公園項目是牛欄江引水工程的重要配置工程,是配合牛欄江引水工程通水,置換改善滇池水質,就以打造盤龍江入水口生態景觀、改善盤龍江防洪條件為目的而建設的水景觀主題公園,現命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而該巨型瀑布正好位於昆明北部山水新區的核心區域內。

據悉瀑布公園位於盤龍江鬆華壩下游2.3公里,引水河道與盤龍江在此處交匯。引水出口湖面西鄰盤龍江、東倚北京路,呈東西向刀把形。

公園東側靠北京路南北向長約257米,西側靠盤龍江南北向長約560米,東西向長約830米,佔地面積達484.4畝,水面面積達到209畝,瀑布公園2016年1月建設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現如今,昆明人已坐擁山水,享受亞洲第一大瀑布的磅礴大氣。但昆明人不要忘了給盤龍江、滇池注入這股宏大的清潔水源來自於曲靖沾益牛欄江彙集的德澤水庫。

當最終選擇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確定後,實施起來卻有意想不到的艱鉅!主要難度在哪裡呢?連娃娃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鐵定的規律,可是牛欄江之水位恰恰低於盤龍江上游,故必須花大力氣,首先把奔騰咆哮的牛欄江水積蓄到水庫,為儲備足夠水量和水位,水庫大壩得提高到140餘米高,待庫中儲水達到100多米深的水位,再通過全國功率最大,揚程最高的水泵,將水提升到233.3米的高度,相當於每天讓將近200萬立方米的二類水爬上七八十層樓之高,才能輸入到昆明方向。

還要走完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這條線要穿山越谷,所以要開鑿104.3公里的隧洞,佔輸水線路的90﹪,輸水工程一路上逢山開路,過谷搭橋,遇低凹之地必須像修公路橋一樣,用渡槽引水向前流。

盤龍江從嵩明縣樑王山發源地到滇池入海口,全長105公里,可115.6公里的輸水工程線之長,引水工期用了六年,勝過再造一條盤龍江。

此引水工程既給滇池注入了清潔水源的同時,也給雲南省水利建設史樹立了一座豐碑。故被讚譽為:“牛欄江水匯德澤,翻山越嶺入滇池”。真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來之不易!因此,我們世代子孫應知道“飲水思源”,要感恩,要珍惜啊!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江碧波映眼來

牛欄江之水匯入盤龍江中,引水濟昆工程按理可說是大功告成,然而,設計者仍未止步,又往前跨出了優美的一步,他們充分利用引水工程的水資源,讓昆明山水更添靈動之美景、生態改善再提升……

當你盛夏酷暑進入公園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絲絲涼爽水汽,這說明空氣中的溼度明顯增加。

公園的瀑布景觀區充分利用牛欄江引水入滇工程項目通過局部地形改造,而形成人工瀑布及湖泊,其利用約12.5米的地勢高差,建設成寬幅約400米的人工瀑布。

在瀑布前方的中央水面上還設置了一座水波紋型長橋,也是一座可近距離觀賞瀑布的透明圍欄觀景棧橋。

今年春末,掃尾工程結束,正式開放棧橋、棧道。遊人行走在此橋上更覺渾身溼潤,並越感身臨水霧之中,在陽光照射時,較易目睹到彩虹;甚至在多雲的朝暮間,偶還可看到上面霞光垂照下來,下面水霧滾湧上去,一幅雲蒸霞蔚的絢麗景色。

有時待在瀑布口舉目還易看到幾隻白鷺要麼在藍天白雲裡翱翔掠過,要麼在飛泉跌落端滑翔,或俯衝跳躍中捕捉水面上游來的魚類。更誘遊人激動興奮的是:進入瀑布口下那別有洞天的人行棧道內,洪大的水跌落那轟然飛濺的碰撞聲使人有點振聾發聵,此時猶如冒闖花果山水簾洞,得必須撐起雨傘才可保全身體不被淋溼。

瀑布對岸為觀瀑廣場。臨水可憑欄觀瀑,蔚為壯觀。放眼整個園區,道路寬闊,四周是用灌木和鮮花裝飾的綠化景觀帶。此外,離瀑布口稍遠三河道處還建有三座橫跨盤龍江的弧形高架人行橋,走在橋上,可不同角度眺望瀑布奔騰恢弘的氣勢。

據悉,該人工瀑布屬國內幅寬最大、流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人工瀑布。如果你遠觀幾次不覺得怎麼稀奇刺激,這裡我冒昧提醒你,就要學宋人蘇東坡用深入認識事物真相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和遠近去觀賞廬山,往《題西林寺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去領略其中哲理。

由此,我們要想富有理趣的充分感受昆明瀑布之壯美,身臨其境仍不夠,還必須從不同角度去零距離接觸,才覺昆明瀑布壯美無比,氣勢磅礴,充滿無限魅力。真有唐人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雲河落九天”的神奇感受。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俯瞰昆明人工瀑布全景

這一宏偉工程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引牛欄江水濟滇是利用出水口和盤龍江12.5米的高差,通過上、下塘,跌水的建設,對牛欄江來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能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

項目建成後,作為昆明城市應急供水水源,在昆明市出現乾旱缺水等極端枯水年,可每天向城市應急供水30萬立方米;並向滇池補註大量清澈的水源,不斷置換不良水體,最終讓盤龍江和滇池水質越來越好。

此係舉世矚目的調水工程:是從牛欄江向滇池補水工程入滇主河道水口;是集昆明城市飲用水通道、城市防洪、水質改善、河道整治、城市供水、滇池治理、景觀提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項目。

迄今為止,昆明人工瀑布首居亞洲第一大人工瀑布。原亞洲最長人工瀑布是廣西柳州蟠龍山瀑布,其主瀑布寬約220米,高約12米。而昆明的瀑布公園內的瀑布建成後將呈現直線幅寬300米、展開面長400米、瀑布過水麵長340米、高差12.5米的巨型瀑布景觀,已取代蟠龍山瀑布成為亞洲最長人工瀑布。

作為人工瀑布來說,確實聲勢浩大、氣勢恢弘。遊客離瀑布還在較遠距離就能聽到寬廣而又奔湧不息的潺潺流水聲,聲聲悅耳。只要晴天舉目四望,這裡藍天白雲碧水,紫氣蒸騰,水霧繚繞,甚是壯美!漫步在瀑布公園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引用老照 1985年俯瞰盤龍江東風廣場段兩岸狀態。

環保之路任重道遠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除去值得春城人民驕傲的昆明瀑布公園之外,盤龍江這些年沿江還建有十幾個生態公園。如田溪公園、春江公園、春漫公園、春溢公園、盤龍江河長林、龍江春曉、金羊公園、金江公園、麗水雅苑、春之城臨江公園、月牙潭公園、龜龍湖公園、江岸公園等在內的生態公園。

兩岸有二十多公里長的綠化帶連接著一個個清幽誘人的公園,有幾個新建住宅區廣場內建有春夏秋冬四季園。春園繁花似錦,夏園柳樹成蔭,秋園海棠爭豔,冬園梅花傲雪。如果有一天盤龍江水能永遠的清澈、歡快地流淌;能再經常看到“江城垂釣圖、龍江賽舟圖、婦孺戲水圖、……”盤龍江能再現勃勃生機並與沿岸亮麗的綠化帶交相輝映,那麼,昆明人的世代子孫就可安居樂業,開懷大笑了。

據蘇黎世規劃局項目經理、規劃師馬麗婭·阿斯特略慕女士介紹,盤龍江的規劃設計方案,一是立足於盤龍江是昆明的中軸線,規劃設計的盤龍江將考慮"慢交通",我認為就是從沿江某一起點碼頭來往於沿岸各景點停靠的水上大巴。

全程觀光線上的水上大巴最終能順暢往返於盤龍江與浩瀚的滇池之中,可讓遊客沿途欣賞城市風光和滇池那壯美的湖光山色。盤龍江將成為貫通南北的紐帶,人們可以在盤龍江沿線漂游、漫步、休閒、唱歌;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入滇池口河段

二是盤龍江的綠地建設將整體相連,這樣有利於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改善城市的微氣候,並儘可能地將綠地輻射到各條線上。她說,規劃後的盤龍江,全線都會很美,將成為昆明最顯著的標誌。據市規劃局圖文資料介紹:“昆明盤龍江從起點鬆華壩到入滇池口,全長29公里。

在完成了全線整體上的概念性規劃後,設計師又抽出全線10個點作為公園來規劃,有幾處留有歷史遺蹟的河段單獨作為主題公園來規劃設計。作為其中北段有3個公園,中段有4個公園,南段3個公園。

北段較為開敞,這裡集中了市民釣魚等親水活動,北段的盤龍江因此設計了魚塘公園等項目;中段是人流量大的區域,這裡的設計,將保留綠樹,同時將把河堤放低,可以讓人們更靠近水面。

南段的設計,則突出溼地公園的特點。設計方案中一個面積最大的綠地公園,是盤龍江邊南太橋段,這也是盤龍江全線的中段,同時也是東風廣場所在。規劃方案中的這一段,將連結起現在的三塊綠地,做成一個綠色森林公園。

三片綠地包括東風路北邊的震莊迎賓館綠地、東風路南側的東風廣場綠地、原老文化宮南側的綠地。中央公園將成為春城的地標”。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這是近些年東風廣場盤龍江段兩岸景觀,高樓群中找到還未撤的文化宮,顯得格外猥瑣矮小。

盤龍江文化源遠流長

現如今,盤龍江邊同時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動的地方。米廠心一帶,從古至今都是盤龍江地域文化的中心點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才踏上橫跨江兩岸的簡易木橋,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頭的、挖耳窩的、修腳的、修鎖匙的、行醫看卦的,應有盡有,一時間,我恍如隔世。往前幾步,就到了古舊的靈光街。

靈光街是一條保留著古式老宅和民風的街道,街坊、鄰居們都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鄰居;穿鬥式構架,木板、青磚、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猶存;院子裡一進幾間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樓梯,顯現著歷史的滄桑;水痕印跡斑駁的青石板路面,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街上的人們大多是靠開鋪子過日子,不長的街道上塞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老式東西的老式店面,以及低端的真假古董。

兩廊鋪面外坐滿賣舊貨和推銷一些積壓物資的人,真是五花八門,出奇得應有盡有;以及只有三面山牆沒有大門,一元錢從早喝到晚的茶鋪;寫著“生面熟面天天見面,開口閉口頓頓爽口,”橫批“馬馬虎虎”的麵館……我在這些古舊的宅子轉來轉去,每到一處,院子裡的人都會問:“你找哪個?”或“這點沒得!”這種久違的地道純正的老昆明聲音,實在讓我這個世居老夫心動不已。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圓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從昭通獨自到昆明闖天下,辛苦了一輩子後置得這間房屋,“圓茂祥”這塊招牌,就是王家祖父開店那天,請街上的文人寫的。

掛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紙早已古舊發黃了,四圍木筐蟲蛀斑斑,正中“圓茂祥”三個大字卻蒼勁有力,前批是“貨好門如市,心平客自來”,落款是“熱鬧”。盤龍江是昆明產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但發展中的新昆明人你可想知道,盤龍江兩岸、沿河流域的故事?你可想知道,這條河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你可想知道,這條河對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自元朝以後,昆明城已初具規模,但滇池水患頻繁。元初雖經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規劃水利,築鬆華壩水閘,分流盤龍江入金汁河,但因滇池水匯多河,系脈複雜,閘壩失修,因此僅治標而未能治本,水患並未杜絕。

從公元1324年(元泰定之年)至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在這段時間中,仍多次發大水,河水往往冒城垣,蕩民宅,造成昆明城郊的嚴重水災。清朝初年,由於昆明六河的年久失修,不僅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洪澇為患,即使在乾旱年份,也因各自為陣,紛紛築壩搶水,一旦壩倒,泥沙石塊淤塞河道,一遇大水,上游河水無處宣洩,便氾濫成災。孫髯翁深感盤龍江水患對昆明百姓的巨大危害,便經過"窮歲月之跋涉",進行實地考察,參閱了大量的地理歷史資料,最後完成了他的水利著作《盤龍江水利圖說》。

這位才華橫溢,以題詠大觀樓聞名於後世的詩人,雖然已過世200多年,但"長聯猶在壁",《盤龍江水利圖說》的專著,也還倖存人間,這對我們今天規劃滇池水利排灌系統,改善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對滇池進行生態恢復和保護,仍可取到借鑑的作用。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海鷗三十多年來最愛親近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水域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要知道河流是孕育一個個田園鄉村和一座座城市的生命之源,而生命亦宛如河流。我2008年加入了“昆明蝸牛行”發起盤龍江水調查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參與,志願者們沿河上下蒐集了很多故事。

我們來到嵩明縣盤龍江源頭,雲氣蒸騰的高山森林裡面,人們傳說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見的這股泉寬不盈尺,好似正從嫩綠的草地和樹木間湧出。

源頭處是清朝進土陳榮昌的對聯:踞盤龍寶象上流為霖為雨,溉金馬碧雞全境利物利民。青龍潭水源前小廟的匾額上寫著“澤潤滇疆”,牆上的對聯是:龍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應感恩,老輩創業後繼守成飲水當思源。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近些年盤龍江得勝橋段水域景象

這些古舊的牌匾、石刻、對聯,說出了昆明人對盤龍江樸實神聖的感情。明代文人曾寫詩描述盤龍江當時的情景:“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

我們離開源頭,觀察逐漸變寬的盤龍江在嵩明壩子裡緩緩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氣的自然保護區鬆華壩水庫。鬆華壩是一個匯水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庫,據說最早是由元代的賽典赤·瞻思丁提議修建的。

過去數百年來,盤龍江雨季時經常洪水漫天,附近農田被水淹,河邊民房進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庫,1958年,在谷昌水庫的基礎上修建了鬆華壩水庫。後經過多年擴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壩雄偉地挺立在兩座大山的豁口之間,擋住了上游的來水,一年四季調節著盤龍江水位的變化。

昆明的水患徹底成為了歷史,賽典赤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盤龍江作為昆明主要的水景觀河道有著極好的條件。上游有鬆華壩水庫汛期棄水和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後的近期餘水可以直接補給。現又引牛欄江水補充盤龍江、滇池水量並整體改善水質環境。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上漂流展示的綵船“龍馬精神”

現如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一般在正月元宵節、端陽節和國慶節期間,在桃園廣場到東風廣場這段盤龍江河道上都要舉行賽龍舟。

每當這時,江兩岸人山人海,競渡的龍舟百舸爭流,江上江下群情激動,彷彿是要把多年積蓄的熱情和力氣全部渲洩出來。這哪裡是賽龍舟,分明是昆明人在展示自己,他們要把自己的船划向滇池、划向太平洋。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盤龍江“神女”雕塑

昆明人的各代祖先都有人才輩出,叱吒風雲,敢為人先的許多人物和故事舉不勝舉。昆明近千年有史可載的各階層人物如賽典赤瞻思丁、張立道、嚴青、傅宗龍、擔當、蘭茂、孫髯、錢灃、何桂清、陳榮昌、繆嘉惠、聶耳、廖新學、艾思奇等都是母親河和母親湖撫育出來的優秀基因,如夜空之星辰,數都數不清。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一年幾十萬!昆明的小區業主趕緊看,這筆錢你們也能找物業要!

●突發!曲靖市中心一商場突然垮塌,成功搶救出3人

● 什麼是雲南十二時辰?

● 旱澇急轉!泥石流沖斷橋樑、縣城內澇、落石砸車 雲南11州市受災

以前的昆明盤龍江什麼樣?一起來看母親河今昔之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