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的儒家進行徹底否定,認為是儒家在維護專制制度,禁錮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進步,讓中國社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中國要前進,要擺脫專制而落後的狀態,必須根除儒家思想。

其實這種思想並非魯迅、陳獨秀等當時思想“領袖”們的原創,而是他們從日本搬運而來。也就是說,認為儒家導致專制和落後,應該徹底否定之這種思想的原生地並非中國,而是日本,然後被中國到日本的留學生“拿來主義”到中國。

"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的儒家進行徹底否定,認為是儒家在維護專制制度,禁錮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進步,讓中國社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中國要前進,要擺脫專制而落後的狀態,必須根除儒家思想。

其實這種思想並非魯迅、陳獨秀等當時思想“領袖”們的原創,而是他們從日本搬運而來。也就是說,認為儒家導致專制和落後,應該徹底否定之這種思想的原生地並非中國,而是日本,然後被中國到日本的留學生“拿來主義”到中國。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當中國在搞洋務運動時,日本則搞起來明治維新,但是兩者的文化立意卻截然相反。洋務運動的基本原則是“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保衛中國的文化,保衛儒家。

明治維新則恰恰相反,其指導原則是“脫亞入歐”,其實質是“脫中入歐”、“脫儒入歐”。他們認為,西方文化遠比中國文化先進,儒家是導致日本陷入專制和落後的罪魁,因此要徹底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肅清中國對日本的影響,而進行徹底的西化。

“脫儒”就是“否儒”、“批儒”、“辱儒”。到明治時期,日本已經直接接受儒家的影響長達1000多年,儒學早已成為日本學術的核心。一旦他們決定要“脫儒”時,他們對儒學的瞭解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否東和辱罵儒家的彈藥。

儘管也是瞧不上中國文化,在歐美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系統性地否定儒家的學說的,因為對儒學的細節他們缺乏基本的瞭解,同時他們也不覺得是儒家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在明治時期,日本的“思想家”開始對儒家進行了系統地、惡毒地否定和攻擊,出現了系統性、惡毒性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乃至否定中國歷史的學說。在這批“思想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日本譽為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1835 -190),其生活時代大致與中國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1837—1909)重合。1984年至1019年4月,最大面額的日元上的頭像正是此人。

"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的儒家進行徹底否定,認為是儒家在維護專制制度,禁錮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進步,讓中國社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中國要前進,要擺脫專制而落後的狀態,必須根除儒家思想。

其實這種思想並非魯迅、陳獨秀等當時思想“領袖”們的原創,而是他們從日本搬運而來。也就是說,認為儒家導致專制和落後,應該徹底否定之這種思想的原生地並非中國,而是日本,然後被中國到日本的留學生“拿來主義”到中國。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當中國在搞洋務運動時,日本則搞起來明治維新,但是兩者的文化立意卻截然相反。洋務運動的基本原則是“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保衛中國的文化,保衛儒家。

明治維新則恰恰相反,其指導原則是“脫亞入歐”,其實質是“脫中入歐”、“脫儒入歐”。他們認為,西方文化遠比中國文化先進,儒家是導致日本陷入專制和落後的罪魁,因此要徹底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肅清中國對日本的影響,而進行徹底的西化。

“脫儒”就是“否儒”、“批儒”、“辱儒”。到明治時期,日本已經直接接受儒家的影響長達1000多年,儒學早已成為日本學術的核心。一旦他們決定要“脫儒”時,他們對儒學的瞭解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否東和辱罵儒家的彈藥。

儘管也是瞧不上中國文化,在歐美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系統性地否定儒家的學說的,因為對儒學的細節他們缺乏基本的瞭解,同時他們也不覺得是儒家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在明治時期,日本的“思想家”開始對儒家進行了系統地、惡毒地否定和攻擊,出現了系統性、惡毒性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乃至否定中國歷史的學說。在這批“思想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日本譽為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1835 -190),其生活時代大致與中國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1837—1909)重合。1984年至1019年4月,最大面額的日元上的頭像正是此人。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當福澤諭吉在否定和批判儒家時,他實際上是在重新解讀、註釋儒家。然後這種日本式的註解通過新文化運動傳入中國,並作為新文化的核心而流傳至當下。我們不妨將這種對儒家對中國文化的日本式解讀稱之為“日本主義”。目前這種日本主義不僅在中國學術界依然存在,而且居於主流地位,被很多人視作真理而崇拜。

下面就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和反駁日本主義。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論語 泰伯》中的一句話,但是現在卻被當成孔子主張專制和愚民的典型例證。最先對這句話做專制和愚民的解讀的,正是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說:“如果人人沒有獨立之心,專事依賴他人,那麼全國都是些信賴人的人,沒有人來負責,這就好比盲人行列裡沒有帶路的人,是要不得的。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假定社會上有一千個瞎子和一千個明眼人,認為只要智者在上統治人民,人民服從政府的意志就行。這種議論雖然出自孔子,其實是大謬不然的。”(福澤諭吉《勸學篇》第16頁,商務印書館)

"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的儒家進行徹底否定,認為是儒家在維護專制制度,禁錮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進步,讓中國社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中國要前進,要擺脫專制而落後的狀態,必須根除儒家思想。

其實這種思想並非魯迅、陳獨秀等當時思想“領袖”們的原創,而是他們從日本搬運而來。也就是說,認為儒家導致專制和落後,應該徹底否定之這種思想的原生地並非中國,而是日本,然後被中國到日本的留學生“拿來主義”到中國。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當中國在搞洋務運動時,日本則搞起來明治維新,但是兩者的文化立意卻截然相反。洋務運動的基本原則是“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保衛中國的文化,保衛儒家。

明治維新則恰恰相反,其指導原則是“脫亞入歐”,其實質是“脫中入歐”、“脫儒入歐”。他們認為,西方文化遠比中國文化先進,儒家是導致日本陷入專制和落後的罪魁,因此要徹底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肅清中國對日本的影響,而進行徹底的西化。

“脫儒”就是“否儒”、“批儒”、“辱儒”。到明治時期,日本已經直接接受儒家的影響長達1000多年,儒學早已成為日本學術的核心。一旦他們決定要“脫儒”時,他們對儒學的瞭解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否東和辱罵儒家的彈藥。

儘管也是瞧不上中國文化,在歐美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系統性地否定儒家的學說的,因為對儒學的細節他們缺乏基本的瞭解,同時他們也不覺得是儒家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在明治時期,日本的“思想家”開始對儒家進行了系統地、惡毒地否定和攻擊,出現了系統性、惡毒性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乃至否定中國歷史的學說。在這批“思想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日本譽為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1835 -190),其生活時代大致與中國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1837—1909)重合。1984年至1019年4月,最大面額的日元上的頭像正是此人。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當福澤諭吉在否定和批判儒家時,他實際上是在重新解讀、註釋儒家。然後這種日本式的註解通過新文化運動傳入中國,並作為新文化的核心而流傳至當下。我們不妨將這種對儒家對中國文化的日本式解讀稱之為“日本主義”。目前這種日本主義不僅在中國學術界依然存在,而且居於主流地位,被很多人視作真理而崇拜。

下面就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和反駁日本主義。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論語 泰伯》中的一句話,但是現在卻被當成孔子主張專制和愚民的典型例證。最先對這句話做專制和愚民的解讀的,正是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說:“如果人人沒有獨立之心,專事依賴他人,那麼全國都是些信賴人的人,沒有人來負責,這就好比盲人行列裡沒有帶路的人,是要不得的。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假定社會上有一千個瞎子和一千個明眼人,認為只要智者在上統治人民,人民服從政府的意志就行。這種議論雖然出自孔子,其實是大謬不然的。”(福澤諭吉《勸學篇》第16頁,商務印書館)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顯然,福澤諭吉為儒家,為孔子,以及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賦予了新的內涵,就是專制、禁錮思想。並非儒家中、孔子中、以及這句話中,真的包含著專制、愚民的思想,而是福澤諭吉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依據日本現實而得出的結論,然後將這個判斷強加到儒家之上,強加到孔子之上。

那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答案恰恰相反,不僅不是專制和愚民,而是維護人的獨立和自由,而且是真正的獨立和自由。“使由之”就是放任自由,讓人民順應自己的心性,進行獨立自由地判斷和選擇。“使知之”則是為人民制定詳細的法律,並讓他們知道,強迫其去遵守和服從。

《論語 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句話將的“法治”和“德治”不同,孔子主張“德治”,反對“法治”。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刑政禮樂之辯”,從屬於“王霸之辯”、“義利之辯”。

這句話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說的是一回事,“可由之”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培養人的健全的品德、心性,然後放任自由,讓人們去獨立自由地進行判斷和選擇。“使知之”就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為人民制定詳細的法律和規章,讓他們知道並強制遵行。

“使由之”、“ 使知之”實際上是兩種治理模式,“使由之”是“德治”、禮樂之治,講王道、道義,努力培養人的內在的心性和道德使人們獲得心性的獨立,然後放任自由,讓人們進行做我管理、自我約束。“使知之”則是“法治”、 刑政之治,不關心人的內在的道德和心性,而只是制定詳細的法律規章條文,告知人民,強迫其遵守。

但是,現代的中國人已經深陷日本主義而不能自拔,顛倒乾坤地認為,德治壞而法治好,法治在維護獨立和自由,德治則是家天下的專制。法治有兩個核心,一是明確的“使知之”法律條文,二是暴力,以此確保法律的執行。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在“法治”中人是隻是一個絕對的服從者。

“郭店楚墓竹簡”(於1993年10月出土)記載版本為:“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更能說明這一點。

"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的儒家進行徹底否定,認為是儒家在維護專制制度,禁錮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進步,讓中國社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中國要前進,要擺脫專制而落後的狀態,必須根除儒家思想。

其實這種思想並非魯迅、陳獨秀等當時思想“領袖”們的原創,而是他們從日本搬運而來。也就是說,認為儒家導致專制和落後,應該徹底否定之這種思想的原生地並非中國,而是日本,然後被中國到日本的留學生“拿來主義”到中國。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當中國在搞洋務運動時,日本則搞起來明治維新,但是兩者的文化立意卻截然相反。洋務運動的基本原則是“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保衛中國的文化,保衛儒家。

明治維新則恰恰相反,其指導原則是“脫亞入歐”,其實質是“脫中入歐”、“脫儒入歐”。他們認為,西方文化遠比中國文化先進,儒家是導致日本陷入專制和落後的罪魁,因此要徹底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肅清中國對日本的影響,而進行徹底的西化。

“脫儒”就是“否儒”、“批儒”、“辱儒”。到明治時期,日本已經直接接受儒家的影響長達1000多年,儒學早已成為日本學術的核心。一旦他們決定要“脫儒”時,他們對儒學的瞭解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否東和辱罵儒家的彈藥。

儘管也是瞧不上中國文化,在歐美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系統性地否定儒家的學說的,因為對儒學的細節他們缺乏基本的瞭解,同時他們也不覺得是儒家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在明治時期,日本的“思想家”開始對儒家進行了系統地、惡毒地否定和攻擊,出現了系統性、惡毒性否定儒家、否定中國文化,乃至否定中國歷史的學說。在這批“思想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日本譽為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1835 -190),其生活時代大致與中國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1837—1909)重合。1984年至1019年4月,最大面額的日元上的頭像正是此人。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當福澤諭吉在否定和批判儒家時,他實際上是在重新解讀、註釋儒家。然後這種日本式的註解通過新文化運動傳入中國,並作為新文化的核心而流傳至當下。我們不妨將這種對儒家對中國文化的日本式解讀稱之為“日本主義”。目前這種日本主義不僅在中國學術界依然存在,而且居於主流地位,被很多人視作真理而崇拜。

下面就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和反駁日本主義。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論語 泰伯》中的一句話,但是現在卻被當成孔子主張專制和愚民的典型例證。最先對這句話做專制和愚民的解讀的,正是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說:“如果人人沒有獨立之心,專事依賴他人,那麼全國都是些信賴人的人,沒有人來負責,這就好比盲人行列裡沒有帶路的人,是要不得的。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假定社會上有一千個瞎子和一千個明眼人,認為只要智者在上統治人民,人民服從政府的意志就行。這種議論雖然出自孔子,其實是大謬不然的。”(福澤諭吉《勸學篇》第16頁,商務印書館)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顯然,福澤諭吉為儒家,為孔子,以及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賦予了新的內涵,就是專制、禁錮思想。並非儒家中、孔子中、以及這句話中,真的包含著專制、愚民的思想,而是福澤諭吉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依據日本現實而得出的結論,然後將這個判斷強加到儒家之上,強加到孔子之上。

那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答案恰恰相反,不僅不是專制和愚民,而是維護人的獨立和自由,而且是真正的獨立和自由。“使由之”就是放任自由,讓人民順應自己的心性,進行獨立自由地判斷和選擇。“使知之”則是為人民制定詳細的法律,並讓他們知道,強迫其去遵守和服從。

《論語 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句話將的“法治”和“德治”不同,孔子主張“德治”,反對“法治”。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刑政禮樂之辯”,從屬於“王霸之辯”、“義利之辯”。

這句話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說的是一回事,“可由之”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培養人的健全的品德、心性,然後放任自由,讓人們去獨立自由地進行判斷和選擇。“使知之”就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為人民制定詳細的法律和規章,讓他們知道並強制遵行。

“使由之”、“ 使知之”實際上是兩種治理模式,“使由之”是“德治”、禮樂之治,講王道、道義,努力培養人的內在的心性和道德使人們獲得心性的獨立,然後放任自由,讓人們進行做我管理、自我約束。“使知之”則是“法治”、 刑政之治,不關心人的內在的道德和心性,而只是制定詳細的法律規章條文,告知人民,強迫其遵守。

但是,現代的中國人已經深陷日本主義而不能自拔,顛倒乾坤地認為,德治壞而法治好,法治在維護獨立和自由,德治則是家天下的專制。法治有兩個核心,一是明確的“使知之”法律條文,二是暴力,以此確保法律的執行。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在“法治”中人是隻是一個絕對的服從者。

“郭店楚墓竹簡”(於1993年10月出土)記載版本為:“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更能說明這一點。

孔子為何反對鑄刑鼎,因為他想捍衛真獨立、真自由

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儒家對子產、晉國鑄刑鼎、這一事件堅決反對。子產將法律條文鑄造在鼎上,以告知人民,這就是“使知之”。叔向和孔子對這類做法表示反對,即堅持“不可使知之”。

叔向說:“ 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猶不可禁御,是故閒之以義,糾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製為祿位,以勸其從,嚴斷刑罰,以威其淫。懼其未也,故誨之以忠,聳之以行,使之以和,臨之以敬,涖之以強,斷之以剛。猶求聖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民知有闢,則不忌於上,並有爭心。以徵於書,而徼倖以成之,弗可為也。”《左傳•昭公六年》

孔子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愆,所謂度也。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守?貴賤無序,何以為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之亂制也,若之何以為法?”

對這兩段話的更詳細的解釋,另文進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