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黃金的純度永遠不能達到100%,對人而言,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無限接近“完人”的人呢?還真有,按照儒家的傳統標準,成為完人的三條標準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有兩個半人,這三個人是指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孔子:萬世之表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黃金的純度永遠不能達到100%,對人而言,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無限接近“完人”的人呢?還真有,按照儒家的傳統標準,成為完人的三條標準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有兩個半人,這三個人是指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孔子:萬世之表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孔子:萬世之表

後世對孔子的定位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其本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始終對於“德”的研究和領悟是十分的透徹了,他窮盡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君子”,並堅持身體力行,他自身就是“立德”方面的一面鏡子,光照古今。

孔子在立言方面的成就就無需多言了,且不論他親筆著述的《春秋》,光一部記錄他和弟子日常言行的作品集《論語》就夠後世研究上兩千多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很多語句都成為傳承至今的名言警句。傳說北宋首任宰相趙普曾憑藉“半部論語治天下”,話雖有點不靠譜,但是足見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一生都奔波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儘管顛沛流離,甚至一度出現性命之憂,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在立功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孔子沒有實現。殊不知,孔子於魯定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99年升為魯國大司寇,行宰相之事,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誅殺叛臣少正卯,並將其曝屍三日,從此魯國大治。話說回來,孔子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這個“功”還不夠大嗎?

范仲淹:士人之範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黃金的純度永遠不能達到100%,對人而言,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無限接近“完人”的人呢?還真有,按照儒家的傳統標準,成為完人的三條標準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有兩個半人,這三個人是指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孔子:萬世之表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孔子:萬世之表

後世對孔子的定位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其本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始終對於“德”的研究和領悟是十分的透徹了,他窮盡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君子”,並堅持身體力行,他自身就是“立德”方面的一面鏡子,光照古今。

孔子在立言方面的成就就無需多言了,且不論他親筆著述的《春秋》,光一部記錄他和弟子日常言行的作品集《論語》就夠後世研究上兩千多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很多語句都成為傳承至今的名言警句。傳說北宋首任宰相趙普曾憑藉“半部論語治天下”,話雖有點不靠譜,但是足見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一生都奔波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儘管顛沛流離,甚至一度出現性命之憂,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在立功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孔子沒有實現。殊不知,孔子於魯定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99年升為魯國大司寇,行宰相之事,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誅殺叛臣少正卯,並將其曝屍三日,從此魯國大治。話說回來,孔子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這個“功”還不夠大嗎?

范仲淹:士人之範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范仲淹:士人之範

范仲淹是北宋文壇上的一位大師,北宋軍界的一位奇才,同時也是北宋政界的一位楷模。他一生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恤民情,力主改革,但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仕途坎坷,終生抱負沒有實現,是他至死的遺憾。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曾更名朱說。范仲淹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他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每天只煮一碗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分次食用,這就是“斷齏劃粥”的由來。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建西夏國,調集十萬大軍,侵襲宋朝延州。范仲淹臨危受命,積極召募士兵,精心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他賞罰分明,獎勵勇猛殺敵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將領,對剋扣軍餉的貪汙分子毫不留情、當眾斬首,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湧現了能征善戰的將領。范仲淹的這支軍隊,成為宋朝的一支勁旅,范仲淹被西夏人尊稱為“小范老子”。

在學問方面,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尤其擅長詩詞散文,詩文語言優美,氣勢恢宏,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王陽明:心學之祖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黃金的純度永遠不能達到100%,對人而言,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無限接近“完人”的人呢?還真有,按照儒家的傳統標準,成為完人的三條標準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有兩個半人,這三個人是指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孔子:萬世之表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孔子:萬世之表

後世對孔子的定位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其本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始終對於“德”的研究和領悟是十分的透徹了,他窮盡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君子”,並堅持身體力行,他自身就是“立德”方面的一面鏡子,光照古今。

孔子在立言方面的成就就無需多言了,且不論他親筆著述的《春秋》,光一部記錄他和弟子日常言行的作品集《論語》就夠後世研究上兩千多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很多語句都成為傳承至今的名言警句。傳說北宋首任宰相趙普曾憑藉“半部論語治天下”,話雖有點不靠譜,但是足見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一生都奔波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儘管顛沛流離,甚至一度出現性命之憂,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在立功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孔子沒有實現。殊不知,孔子於魯定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99年升為魯國大司寇,行宰相之事,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誅殺叛臣少正卯,並將其曝屍三日,從此魯國大治。話說回來,孔子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這個“功”還不夠大嗎?

范仲淹:士人之範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范仲淹:士人之範

范仲淹是北宋文壇上的一位大師,北宋軍界的一位奇才,同時也是北宋政界的一位楷模。他一生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恤民情,力主改革,但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仕途坎坷,終生抱負沒有實現,是他至死的遺憾。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曾更名朱說。范仲淹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他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每天只煮一碗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分次食用,這就是“斷齏劃粥”的由來。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建西夏國,調集十萬大軍,侵襲宋朝延州。范仲淹臨危受命,積極召募士兵,精心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他賞罰分明,獎勵勇猛殺敵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將領,對剋扣軍餉的貪汙分子毫不留情、當眾斬首,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湧現了能征善戰的將領。范仲淹的這支軍隊,成為宋朝的一支勁旅,范仲淹被西夏人尊稱為“小范老子”。

在學問方面,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尤其擅長詩詞散文,詩文語言優美,氣勢恢宏,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王陽明:心學之祖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王陽明:心學之祖

王陽明可謂是明朝第一奇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卻自成一派成為中國哲學界一代宗師;未研讀兵書卻能指揮若定退敵十萬雄兵。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明二十八歲考取進士,後因得罪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驛丞。於是,大明朝少了一個正直的官員,而中國哲學史上多了一位心學大師。在貴州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潛心搞了十年的學術研究,一舉奠定了其哲學史上一代大師的崇高地位。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四十七歲的王陽明人生履歷中最為輝煌的一頁翻開了。王陽明在談笑間平定了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亂,前後只用了三十五天,因此王陽明獲“大明軍神”之稱。

王陽明從小接受程朱“理學”教育。他對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過對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靜心思考,以得到所謂的“天理”。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王陽明的“心學”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他開創的一代學術新風,不僅浸潤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學,在明清之際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啟蒙思潮,而且直到現在,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曾國藩:凡人之魂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黃金的純度永遠不能達到100%,對人而言,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無限接近“完人”的人呢?還真有,按照儒家的傳統標準,成為完人的三條標準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有兩個半人,這三個人是指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孔子:萬世之表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孔子:萬世之表

後世對孔子的定位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其本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始終對於“德”的研究和領悟是十分的透徹了,他窮盡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君子”,並堅持身體力行,他自身就是“立德”方面的一面鏡子,光照古今。

孔子在立言方面的成就就無需多言了,且不論他親筆著述的《春秋》,光一部記錄他和弟子日常言行的作品集《論語》就夠後世研究上兩千多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很多語句都成為傳承至今的名言警句。傳說北宋首任宰相趙普曾憑藉“半部論語治天下”,話雖有點不靠譜,但是足見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一生都奔波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儘管顛沛流離,甚至一度出現性命之憂,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在立功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孔子沒有實現。殊不知,孔子於魯定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99年升為魯國大司寇,行宰相之事,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誅殺叛臣少正卯,並將其曝屍三日,從此魯國大治。話說回來,孔子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這個“功”還不夠大嗎?

范仲淹:士人之範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范仲淹:士人之範

范仲淹是北宋文壇上的一位大師,北宋軍界的一位奇才,同時也是北宋政界的一位楷模。他一生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恤民情,力主改革,但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仕途坎坷,終生抱負沒有實現,是他至死的遺憾。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曾更名朱說。范仲淹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他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每天只煮一碗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分次食用,這就是“斷齏劃粥”的由來。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建西夏國,調集十萬大軍,侵襲宋朝延州。范仲淹臨危受命,積極召募士兵,精心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他賞罰分明,獎勵勇猛殺敵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將領,對剋扣軍餉的貪汙分子毫不留情、當眾斬首,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湧現了能征善戰的將領。范仲淹的這支軍隊,成為宋朝的一支勁旅,范仲淹被西夏人尊稱為“小范老子”。

在學問方面,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尤其擅長詩詞散文,詩文語言優美,氣勢恢宏,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王陽明:心學之祖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王陽明:心學之祖

王陽明可謂是明朝第一奇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卻自成一派成為中國哲學界一代宗師;未研讀兵書卻能指揮若定退敵十萬雄兵。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明二十八歲考取進士,後因得罪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驛丞。於是,大明朝少了一個正直的官員,而中國哲學史上多了一位心學大師。在貴州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潛心搞了十年的學術研究,一舉奠定了其哲學史上一代大師的崇高地位。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四十七歲的王陽明人生履歷中最為輝煌的一頁翻開了。王陽明在談笑間平定了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亂,前後只用了三十五天,因此王陽明獲“大明軍神”之稱。

王陽明從小接受程朱“理學”教育。他對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過對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靜心思考,以得到所謂的“天理”。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王陽明的“心學”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他開創的一代學術新風,不僅浸潤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學,在明清之際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啟蒙思潮,而且直到現在,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曾國藩:凡人之魂

古今完人:只有這三個半人做到了

曾國藩:凡人之魂

與前面幾位不同,曾國藩其實是一個資質很平庸的人。關於這一點有個故事。相傳有一天晚上,一個賊想等他睡後下手偷東西。當時曾國藩在背書,左右背不下來,一遍又一遍的背,總是背不過,那賊在樑上終於受不了,下來對曾國藩說:“我還沒見過你這麼笨的人呢!”說完把文章背了一遍,揚長而去。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內涵極豐,集顯過人之處。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愈多,則國愈貧”。主張軍政分理,扣負其責。他購買洋槍、洋炮、洋船,推進中國軍隊武器的近代,最終在平定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立下大功,成為晚清政府的中流砥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