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在封建王朝時期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這樣的人,想必在當時應該是車見車載,花見花開,可是在他55歲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視圖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時,卻屢屢碰壁,尤其是到了楚國後,不但全體公民不搭理他,連象徵著楚國文政權力的楚王也躲著他,使他在楚國多次碰壁。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第一次碰壁:好龍的葉公

有個成語叫做“葉公好龍”,說的就是他。葉公原姓沈,名諸樑,楚國大夫,因封在葉城,所以被稱為葉公。當時葉公在在負函當官,頗有政績,當他聽說孔子要過來的時候,便找來子路打聽孔子究竟是個什麼人。子路一時答不上來。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後來,孔子到了葉地後,葉公說了一個故事:“當地有名男子的父親偷羊,男子得知後就把父親給告發了,元芳,啊臺詞錯了,孔老先生怎麼看?”儒家講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像這種事情肯定是不對的,孔子於是就說:這兒子告發老子,雖然合法卻違反了天理人情,這種行為實在是不可取,正所謂子不言父之過。

而葉公作為法家信徒,聽了孔子的話,瞬間就聊不下去了,於是對孔子就逐漸冷淡了,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第二次碰壁:隱居的老萊子

老萊子作為當時很有名的世外高人,為了逃避楚王的追求,選擇了隱居生活。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孔子到楚國後,就去拜見老萊子,本來就是聊聊天,結果卻被老萊子好一頓指教:凡事應該順應自然,無為而治,不要逞能。為了幫助孔子理解,他還說了一個很有名的例子:他說:“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孔子答:“沒有了。”老萊子又問:“我的舌頭呢?”“還在。”老萊子說:“牙齒堅硬,上下磨擦,故容易脫落;而舌頭柔軟,所以能長久,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去做官啊!”老萊子的意思,是想勸說孔子放棄儒家學說,改奉道家無為。老萊子這是要老君剃度當沙彌啊,孔子怎麼能夠聽得進去。

第三次碰壁:楚狂接輿

孔子的第三次碰壁是因為楚狂接輿。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在孔子到了楚國後,楚國隱士接輿有意來到孔子門前,佯裝瘋狂的高歌一首:“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為什麼衰退了呢?過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挽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從政的人都危險啊?”孔子想下車找他辯論,結果接輿兄撒丫子跑了,真是憋死人。

至聖先師孔子游歷楚國時的三次碰壁

孔子在楚國一直等到了楚昭王昇天也沒受到重用,最後在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可惜仍然只被當做菩薩供起來,未能一展抱負。

歡迎關注楓言閒話,每日為您帶來奇聞趣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