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尾氣監測系統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吳海寧 曲坤)8月30日,記者從廣東海事局獲悉,廣州海事局聯合常熟海事局跨地聯合執法,藉助岸基船舶尾氣監測結果發現並查處的在航船舶非法使用高硫燃油行為。這是新的排放控制區政策實施以來,國內首次嘗試藉助遠程監測設備開展排放控制區跨地聯合執法。標誌著海事部門對在航船舶監管、執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能更有效地保護我國沿海的大氣清潔。

遠程監控建新功,南北聯動治汙染

8月12日,廣州海事局接常熟海事局通報,“福興達**”輪在航經江蘇蘇通大橋附近水域時,被安裝在大橋橋基的船舶尾氣嗅探設備監測到該船的燃油硫含量嚴重超標。由於該船已駛離江蘇轄區,下一港將開往廣州轄區,常熟海事局希望廣州海事局在船舶靠港後進行登輪查證。接到信息後,廣州海事局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跟蹤調查。由於該輪航行時關閉AIS,船舶軌跡較難確定。廣州海事局執法人員利用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船訊網等多種途徑密切跟蹤船舶軌跡,進一步核實船位,並充分做好登輪調查取證的準備。

經查證,該船於8月19日14:30時靠泊新沙淡水河碼頭,廣州海事局立刻調派執法人員前往調查。執法人員登輪後首先用快速檢測儀對船用燃油進行初步檢測,結果顯示超標。執法人員按程序對其航行軌跡、用油記錄、證書文書等進行調查取證,進一步核實船舶換油船位,並對船舶燃油進行取樣送檢。

近日,經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檢驗,報告顯示“福興達**”輪使用的燃油硫含量為4.21%,明顯超過標準要求的0.5%。廣州海事局依法對該船進行立案調查,該船涉嫌在沿海排放控制區內不按規定使用燃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國內排放控制區的要求,廣州海事局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藍天保衛戰”中的海事力量

汙染防治的路上沒有終點,為打贏水上“藍天保衛戰”,廣東海事部門結合區域汙染物排放特點,按照最嚴格的生態環保制度要求,勇於創新,開拓進取。長期以來,廣東海事局與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合作,希望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提高區域汙染物排放監管手段。今年5月份,廣東海事局在東莞泥洲順利安裝完成省內首個船舶尾氣監測系統,並正式投入試運行。這也意味著,廣東海事部門踏上了為我國船舶排放控制區高效監管服務的征程。

據悉,船舶尾氣監測系統是基於嗅探法的船舶大氣排放遙測技術,在航道附近安裝空氣質量連續監測系統(至少包含CO2、SO2、NOx分析儀),一旦船舶經過且尾氣擴散至監測點位,系統就能夠監測到汙染物濃度先上升後下降的信號。根據物料平衡原理(尾氣中各汙染物濃度的比值與燃油中對應各元素的比例一致),可以用濃度變化信號反推燃油硫含量和單位燃油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情況,監測船舶尾氣排放的指標數據,達到不登船監測的目的,提前篩選出嫌疑目標,讓船舶大氣汙染防治檢查更具針對性。

海事執法人員根據船舶尾氣監測系統獲取的數據,鎖定登船目標,靠港後使用船用燃油快速檢測儀再次篩選涉嫌違法船舶,數據送實驗室最終檢測出具鑑定報告。該系統的安裝使用,實現了海事在船舶大氣汙染執法檢查中“遙測初篩-登船粗篩-化驗精篩”的三級遞進的船舶大氣監測模式。

據瞭解,廣東海事局今年上半年,共對1919艘船舶實施船舶大氣汙染登輪檢查,對976艘次船舶開展燃油送檢,並對269艘次使用不合格燃油的船舶實施處罰。廣州海事局在最近一個月內,連續查獲2宗外輪進入排放控制區航行期間非法使用高硫燃油的違法行為。這也是華南地區首次對外輪在航期間造成空氣汙染實施處罰,有效保護我國南方沿海的大氣清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