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考古 伏羲 建築 文物 驪姐的人類學之眼 驪姐的人類學之眼 2017-09-13

#了不起的城市#天水市

今年9月1日,我第三次踏上了天水市大地灣遺址考察之旅。大地灣究竟有多了不起?民間流傳一句話: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陝西,八千年文化看甘肅。而這八千年甘肅的文化起點就是從“華夏第一村”大地灣遺址開始的,天水市被稱作“羲裡媧鄉”,傳說中的伏羲女媧就與八千年前生活在大地灣的人群關係密切。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玉帛之路考察活動

這一次,因為玉帛之路考察活動三訪大地灣,陪同我們的是天水市宣傳部宋部長。宋部長正好是大地灣人,對大地灣文化如數家珍,大地灣發掘貫穿了他的少年時代。最開始,大地灣村民在挖地時經常挖出些陶罐、陶盆,大家一看還挺結實,就拿來當花盆鹽罐用。後來,縣文化站有人來收購這些陶器,把相關情況上報,才引起了考古部門的重視。上個世紀70年代末,這個生活在大地灣邵店村的少年發現荒山野地裡來了好多陌生人,這些人成天拿著儀器到處探測,測完就開始打洞挖坑。後來,這個少年長大了,大地灣震驚世界的發掘成果也出來了。大地灣文化的發現,直接把上個世紀 20 年代瑞典學者安特生髮現的五千年前的馬家窯文化,往前推了近三千年。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大地灣半地穴房屋

走進大地灣原始村落遺址,你就會被大地灣人高絕的建築技術所震撼。這裡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村落典型,村落四周有壕溝,中間是廣場,房屋呈放射狀圍繞廣場分佈。據考古報告,大地灣遺址延續的時間從距今7800年到4800年,這裡發掘出240餘座房址,有90餘座房基保存比較完整,數量如此之多的房址展現了人類數千年的建築發展史,從半地穴式的簡陋房到宮殿式豪華房。。其中採用的“木骨泥牆體”建築與現代“鋼筋水泥”結構的牆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型“宮殿式”屋頂構造,則是我國最早的土木結構宮殿式建築。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更了不起的是,五千年前的大地灣人已經有了非常高大上的裝修技術。他們把當地盛產的料礓石碾成粉與砂石混合,作為原始混凝土原料來鋪設地面和粉飾牆壁,具有很好的消防防潮功能,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混凝土。叩擊時地面會發出與現代混凝土面相同的清脆聲,經測定強度約等於100號水泥沙漿地面。它的發現將過去人們認為龍山、齊家文化中才有的“白灰面房屋”建築史提前了近千年。有趣的是,直到現在,當地還有少數人用這種傳承了五千年的方式修房建屋。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大地灣村落模型

同樣令你驚歎的,是大地灣人神祕莫測的藝術思維。大地灣彩陶是我國最早的彩陶文化,大地灣一期彩陶與兩河流域的彩陶同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這一發現打破了中國彩陶是從西亞流傳過來的猜想。大地灣的彩陶序列從距今八千年前延續了將近三千年,數量之多、紋飾之繁複、圖案之精美堪稱全國之冠。一個六千年前出土的人頭形彩陶瓶被評為國家級珍寶:這位少女梳著齊劉海,可以證明這種髮型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了。她兩耳穿孔,眉目呆萌可愛,瓶腹部施有淺紅色陶衣,黑彩條紋呈現自然的流動旋轉,彷彿少女身披霓裳羽衣,黑紅色塊交織出節奏和韻律,表現出遠古人們神祕的審美趣味。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人頭形彩陶瓶

然而,最引起專家們爭議的,卻是一幅中國最早的地畫作品,在距今五千年前的F411房屋中,有一幅 13平米的大型地畫,用黑色顏料繪製而成。圖上方有二人,兩腿交叉,似握有棒狀物。正中下方畫有一長方形黑框,框內似繪有兩個動物(也有說是X光透視下的兩具骨骼,這可不得了!)。到如今已經有數十位專家撰文解析這幅地畫的內容,有驅鬼巫術圖、祖先祭祀圖、生殖崇拜圖、下葬喪舞圖、狩獵圖、薩滿巫舞圖等等,但始終無法得出統一意見。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大地灣地畫

大地灣遺址號稱六個“中國之最”:中國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築、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繪畫、最早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遺址時間的久遠,可以上推到傳說中的伏羲時期。神話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到底生活在哪裡?長久以來,甘肅天水有伏羲廟,河北新樂有伏羲臺,河南淮陽有太昊陵,伏羲故里各說不一、很難確定,然而,天水大地灣的發掘成果卻提供了不少傳說中伏羲生活場景的佐證。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天水伏羲廟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伏羲塑像

從文獻記載來看,伏羲教人結廬造屋、結網漁獵、馴養野獸、鑽木取火、造書記事、創造音樂等等,與文獻可以形成印證的考古發現是:大地灣一期(距今7800-7300年)的圓形半地穴窩棚建築說明人們已經開始結廬造屋了;在一期出土文物中有紡輪坯和尖狀骨錐,這是結網制繩不可缺少的工具;一期地層中發現灶臺和火塘,說明當時已經掌握了人工取火技術;一期地層中發現碳化黍子和家豬、黃牛骨骼,是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肇端;一期地層中出土的陶片有彩繪符號,有的像水波紋又像八卦紋,應為早期字符雛形;二期地層中出土的桶狀器,專家們認為這是陶鼓的雛形,說明大地灣人已經有了樂器。尤其意味深長的是,大地灣二期還出土了陶葫蘆瓶,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葫蘆造型,跟傳說中伏羲女媧葫蘆造人似有暗合;無獨有偶,大地灣遺址旁邊的清水河最後就匯入了葫蘆河。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彩陶字符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大地灣二期葫蘆瓶

為了考察伏羲女媧的民間信仰,我之前還專程去了離大地灣不遠的隴城女媧祠和女媧洞。在看似偏遠的女媧祠,我看到2015年的媧皇會期收支記錄,那一年的媧皇會總計收入了35萬餘元,足見寺廟香火之盛。我七彎八拐之後又找到女媧洞,那裡更是簡陋得出人意料,這麼破爛的土洞會是大名鼎鼎的女媧出生之地麼?然而,我卻看見一幅還願錦旗,是一位遠在河南焦作的婦女千里迢迢求子成功後送來的。也許,這數千年綿延不絕的民間信仰的力量。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媧皇會收支告示

一個偏遠小村的考古發現,揭示中華文明的曙光,還是伏羲出生地

隴城女媧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