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 實拍文物·讓美流傳

滇國的歷史

“夜郎自大”是人們習知的成語,然而,第一個向漢使問出“漢孰與我大”的乃是滇國之王,夜郎背了兩千年的鍋,真是很冤枉!那麼,這個“滇國”又是怎麼回事呢?

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始楚威王時(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裡,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也就是說,滇國實際上是楚國的將軍莊蹻所建。當時楚威王派他率軍入滇,擴大在西南的勢力。後來秦國奪取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斷了莊蹻回楚的途徑,於是莊蹻就留在滇池自立為滇王,號“莊王”。

漢武帝統治時期,為了尋找從蜀地經過身毒到大夏的通路,派遣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人從小道出使西南夷,來到滇國,受到當時滇王嘗羌的款留,並派人幫助漢使尋找通道。“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古滇國自此被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滇王享受的政治待遇不變。

滇國的金器

滇王來自楚國,西漢時又接受了武帝的冊封,其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自不待言。古滇國墓葬裡出土的青銅兵器,如戈、矛、箭鏃等就不說了,咱們這回只說說金器!看過前面《考古發現證明,被中原視為蠻夷之地的荊楚竟是黃金大國!超震撼!》和《奢華漢風中閃耀的黃金光芒》兩篇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無論是楚國,還是漢王朝,都以富有黃金著稱。那麼,僻處西南的古滇國呢?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滇國古墓群地理位置圖·四庫全叔拍攝

與人們想象中的窮鄉僻壤稍有不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考古發掘中,晉寧石寨山古墓群、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呈貢天子廟古墓群、呈貢石碑村古墓群等,都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就包括璽印、兵飾、服飾和首飾等金器,種類及形制十分豐富。這些金器不僅造型優美、雕鑄生動,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反映出生活於兩千多年前滇國貴族的權力與奢華,也無怪乎滇王面對漢使能那麼自大了!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些古滇國的金器!

金印:滇王之印

1956年,在石寨山6號墓底部發現了一方重90克,印面邊長2.4釐米,通高2釐米的金印,此印蟠蛇鈕,印面篆書白文“滇王之印”四字。別看這枚印章很小,但是它的歷史意義卻大,因為,它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證明了《史記》記載的可靠性,而且它是雲南隸屬中原王朝最早的實物文字證據!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滇王之印·四庫全叔拍攝

金兵飾:臂飾與劍鞘飾

臂甲是滇國戰士所用的防護用具,但以黃金製成,則具有裝飾作用和顯示身份地位的作用,當為滇國高級將領的用品。它素面無紋飾,呈不閉合圓筒狀,前細後粗,和人的手臂形狀與大小相合,造型規整,做工精細;筒側開口,前端與邊沿有圓孔,用於穿係臂繩,起到綁縛結實的作用。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臂甲·四庫全叔拍

這件滇國貯貝器的裝飾獨具特色,騎馬的滇國高等級將領,腰間挎有寶劍,劍鞘上的裝飾非常華美。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貯貝器局部·四庫全叔拍

從古滇國墓葬出土的金鞘飾實物來看,它們做工精湛,既有實用性,也有很強的裝飾性,透著濃郁的滇國之氣。這些金劍鞘飾由幾段組成, 每段均有壓花圖案,這些紋飾繁縟多變,以點紋、線紋、勾連雲紋、雷紋、鋸齒紋、圓圈紋等構成。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這件壓花金劍鞘飾,由三部分組成,均以金片壓模而成,曾嵌有綠松石進行裝飾,今大部分已脫落。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整體紋飾排布有序,線條流暢,疏密適宜,前後呼應,彼此連貫。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這件壓花金劍鞘飾,採用了鏤空技法,在鞘身鏤空的基礎上,突出了繩紋、圓圈紋、鋸齒紋和幾何紋。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這些線條優美,紋飾主次分明,均稱協調,每個部分都獨立成章,各有美感,連成整體,則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和上面兩件壓花金劍鞘飾相比,這件雖然也由三段組合而成,但組件以及壓印圖案和紋飾更為華麗。上段是凸起的牛首形圖案、周邊由繩紋,變形三角紋等紋飾環護構成。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中段由三個構件組成,個構件都飾以凸起的折線紋,四周為長方形外框。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末段飾凸起的圓圈紋、連續迴旋紋及繩紋。這幾件都是古滇國典型的器物。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除了上面的那種金劍鞘飾外,還有一類打製極薄,以模壓的方法將其表面壓出各種花紋,此件獨特處在於以滇人的形象為圖案,當然也可能是滇國所崇拜神人形象。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像這種整體呈上寬下窄的長條形金劍鞘飾,由動物紋或幾何形圖案構成,紋飾簡約細密,線條自然。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以黃金作劍鞘飾極為奢侈,不僅是為了美觀、炫富,也多具有身份地位的象徵意義,是古滇國獨有的珍稀物品。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鞘飾·四庫全叔攝影

金服飾:

服飾類的金器主要包括金扣飾、金獸形飾、金帶扣等,多為穿綴在衣服上的飾品。

金蟬形扣只有蠶豆大小,蟬身呈橢圓形,陰線刻出蟬的雙眼、雙翅,呈臥姿狀。蟬扣的背面為素面,並有一個橫檔,為穿線所用。 整體上採用壓模、鏨刻等工藝,製作栩栩如生。中原地帶常以蟬形裝飾冠帶,作為高潔與信義的象徵。此外,蟬從卵到蛹到蟲,寄託著人死後蟄伏於地下,有朝一日破士而出獲得新生的願望。從滇國古墓中的這種蟬形飾來看,應當與中原文化有交流和溝通。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蟬形扣·四庫全叔 拍攝

鎏金擄掠銅釦飾,高9釐米,寬15釐米,表現了滇國武士在一場戰爭後滿載而歸的情景。最前面全身盔甲的武士,左手提著人頭,牽著繩索,一個身背幼兒的婦女被綁在這根繩子上。中間是搶來的一頭牛兩頭羊,最後還有一個殿武士,左手提人頭,右手持長柄斧子扛在肩上,腳下踏著一具無頭的屍體,以及兩條盤旋環繞的大蛇。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鎏金擄掠銅釦飾·四庫全叔 拍攝

腰帶用黃金鍛打而成,周邊鑿有小孔一週,以縫綴在皮革腰帶上,兩端中間分別鑿有1個和2個方形孔,位置可重合,兩個方孔可調節腰帶的長短。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腰帶·四庫全叔 拍

與金腰帶配套出土的是一件圓形銅釦,它正面內凹如淺盤,中央嵌乳凸形白瑪瑙飾,其外鑲嵌細密的綠松石。背面有矩形齒扣,出土時扣於腰帶方孔內。此器物充分反映了滇國貴族裝飾之奢華,同時也直觀準確地表明瞭銅釦飾的作用。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圓形銅釦·四庫全叔 拍

金花飾片呈五瓣梅花形,扁圓泡狀,四周有圓點紋環繞,飾美觀大方。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花飾片·四庫全叔 攝影

這種裝飾品有多種相似的形制,如這種純素面無紋飾,也沒有四周圓點,但是素雅規矩。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花飾片·四庫全叔 攝影

再如這種,僅有圓圈紋。它們都來源於生活,清新小巧,不走駭人的誇張路線,展示出滇人的審美風格。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花飾片·四庫全叔 攝影

漢代雲形金飾是用較粗的金絲扭曲成雙旋捲雲紋,為滇文化墓葬中首次發現,似為衣飾,可左右對稱的縫製在衣服的兩側,表現了古滇國貴族的金飾分外精美,不管裝飾在什麼地方都會讓人眼前一亮。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雲形金飾·四庫全叔 攝影

石寨山出土的獸形金片飾,體態修長,尾巴上卷,作屈體伏臥狀,足有尖爪,看著似為老虎。通體凸條形紋飾,造型簡單,線條流暢,其邊沿有可供釘綴的小孔。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獸形金片飾·四 庫 全 叔 拍 攝

這類金飾品豐富多彩,具有強烈的寫實風格,又透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每一件器物都刻畫的十分自然、生動。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獸形金片飾·四 庫 全 叔 拍 攝

古滇國墓地出土的這些動物形紋飾、五圓金花形飾與斯基泰文化的器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斯基泰是歐亞草原早期遊牧民族之一,斯基泰藝術在整個歐亞草原地帶廣泛流行,包括中國北方的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而滇文化看來也受到了它的影響。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獸形金片飾·四 庫 全 叔 拍 攝

金首飾:

滇國的金首飾主要為頭飾、腕飾、項飾等,起著美化個人儀表,顯示財富地位的作用。

金泡形頭飾整體呈圓錐狀,似一覆制的小酒杯,面刻陰線捲雲紋,背空,出土時反扣在死者頭部的兩側,說明這是兩件一組的頭飾。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泡形頭飾·四 庫 全 叔 拍

古人無論是辮髮盤髻還是束髮著冠,都需要使用簪釵來固定頭髮。這套金髮釵,長短不一,呈圓柱體,對稱彎曲。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髮釵·四 庫 全 叔 拍

雖然髮釵和作用與髮簪一樣,都用來插發,但髮簪作成一股,髮釵則作成雙股,它們的造型也有所區別。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髮簪·四 庫 全 叔 攝 影

古滇國的項飾有一種是由許多圓形的金珠穿在一起的金項鍊。人們把它繫於頸項並下垂至胸前,有的戴一二條,還有的同時戴四五條。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珠項鍊·四 庫 全 叔 攝 影

金珠也不都做成圓形,也有這種棗核形金珠串。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棗核形金珠串·四庫全叔拍攝

還有這種束腰的對稱葫蘆形狀金珠,在膨出的“葫蘆體”上,由回紋構成的對稱圖案裝飾,這類金項鍊大多出自滇國的大墓中,是貴族使用的裝飾品。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葫蘆形金珠串·四庫全叔拍攝

這種寬邊的金釧玉鐲大多出土於墓主的手腕上,因此確為腕飾無疑。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釧玉鐲·四庫全叔拍

其玉鐲的內沿凸起的寬邊,是為了加大與手臂的接觸面,以免傷破皮膚。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釧玉鐲·四庫全叔拍

親愛的讀者,您知道這件小巧而紋飾華麗的器物是什麼嗎?它呀,被稱為金夾子,是供滇國貴族婦女拔眉毛所用的器具!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夾子·四庫全叔攝影

其他金器:

這件鎏金銅鼓形座是古滇國鎏金青銅器中的精品,它的鼓面正中有方孔,出土時孔內殘存4.7釐米長方形木杆,故而,推測為銅鼓形器座。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鎏金銅鼓形座·四庫全叔攝影

金韘(shè)整體呈喇叭形,是古代射箭時戴在手上的扳指。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韘·四庫全叔 拍攝

器物的外表通過連續圓點紋、弦紋、W形紋進行裝飾,且紋飾形成無限的重複與延伸,極大地美化了扳指。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韘·四庫全叔 拍攝

這件鎏金當盧是戴於馬額頭鼻樑處的器物,起保護馬面的作用。形狀為仿真的馬面形,不僅有雙耳、雙目,連鼻孔都有。,能很好的貼合在馬的鼻樑。

滇王問出“漢孰與我大”的底氣來自哪裡?考古發現的金器告訴你!

金當盧·四庫全叔 拍攝

滇國金器無論是在器形上,還是在紋飾上,與中原同時期的戰國、漢代的器物有著很大的區別,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更具有裝飾性,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滇國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中朝日越四國曆史紀年表》
  2. 《“不知有漢”的國度——滇國》
  3. 《滇國金器藝術簡說》
  4. 《滇國佩飾》
  5. 《發現滇國:晉寧石寨山的驚人發現》
  6. 《雲南省博物館藏滇國金飾探析》
  7. 展覽說明

注:本文照片皆為四庫全叔拍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