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文化學會古碑刻文化展東阿舉行

考古 倉頡 文物 水經注 聊城晚報 聊城晚報 2017-10-09

歡迎關注聊城晚報頭條號,相約更多精彩

倉頡文化學會古碑刻文化展舉行

本報訊 倉頡是漢文字的創造者,被尊為“文字始祖”。9月29日,為弘揚倉頡造字的偉大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東阿縣舉辦華夏倉頡文化學會古碑刻文化展。

倉頡文化學會古碑刻文化展東阿舉行

講解員介紹碑刻文化

據聊城華夏倉頡文化學會祕書長王一介紹,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我國曆代都認可倉頡造字這一傳說,人們經常以不同的方式祭祀倉頡,緬懷他對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倉頡造字的歷史貢獻卓越,關於他的勝蹟也眾多。東阿倉頡墓歷史悠久,古書籍對倉頡及倉頡墓也多有記載。如明朝《兗州府志》載:“城西三十里,有倉頡墓及倉王寺。”

《水經注》曰:河水經範縣東北流,入東阿倉亭。《讀史方與紀要》曰:倉亭因有倉頡墓而得名。東阿東有利陽亭西有倉亭,跟隨皇帝的倉頡,在這一區域進行造字活動,最後活動於斯葬於斯,這是理順成章的。

《皇覽》載:“有倉頡冢,在利陽亭南,墳高六丈。學書者,皆往上姓名投刺,祀之不絕。”根據古籍記載和後人證實,東阿之王宗湯村倉頡墓古名利陽亭。

2000年,國家文物局文物考古隊對東阿縣王宗湯村附近可能與倉頡有關的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發現這裡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後又在倉頡墓地中心地帶勘探時,發現漢朝為倉頡修的磚室漢墓,這又進一步證明了倉頡墓在此的可信度。

王一稱,舉辦此次古碑刻文化展,旨在進一步弘揚倉頡造字的偉大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倉頡文化”對外宣傳的影響力和東阿歷史文化的軟實力。當天我市的一些專家、學者和教授對如何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宣傳倉頡文化進了交流。記者 嶽耀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