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的倉頡在壽光留下了哪些文化遺蹟'

"
倉頡(蒼頡),歷史記載中的黃帝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中國漢字鼻祖,中華文化先聖之一。倉頡墓原在壽光市城區,1960年被拆毀。為紀念倉頡,壽光城區現稱為聖城街道,城區建有以紀念倉頡為主題的公園“倉聖公園”。
"
倉頡(蒼頡),歷史記載中的黃帝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中國漢字鼻祖,中華文化先聖之一。倉頡墓原在壽光市城區,1960年被拆毀。為紀念倉頡,壽光城區現稱為聖城街道,城區建有以紀念倉頡為主題的公園“倉聖公園”。
造字的倉頡在壽光留下了哪些文化遺蹟

倉頡這個名字,對壽光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壽光歷史上的昨天,有倉頡墓、啟祕亭、倉頡雙井,有孔子問經的石室。今天又有倉聖公園、倉頡紀念堂。壽光被稱為“聖城”。

壽光民間有許多有關倉頡的故事,膾炙人口。

倉頡,歷來被人們尊為“文字始祖”,是中國漢文字的創造者。《辭源》的解釋是:“倉頡,也作蒼頡,傳為始創漢字者。

《世本》說倉頡是黃帝史官。史官是記錄帝王言行的官。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敘》雲:“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漢代尚有《倉頡傳》,秦李斯作《倉頡》、漢揚雄著《倉頡訓纂》、杜林作《倉頡故》等書,可惜都已失傳。現存文物中還有倉頡造的28個字。

《辭海》“倉頡”載:倉頡,也作蒼頡。舊傳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荀子•解蔽》:“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倉頡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物。

鳥跡書,又稱倉頡書,周初出土於北海石室中。宋鄭樵著的《通志》中記載:“倉頡石室記二十八字,在北海倉頡墓中,土人呼為藏書室。周時無人識,至秦李斯識其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漢叔孫通識十三字,孔子至齊嘗訪焉。”因孔子造訪,在壽光留下“倉頡造字聖人猜”的傳說。

《水經注》載:“巨洋水自湖東北流經縣故城西。”這裡說的湖是積而為潭的潭湖,在現在彌河流經的寒橋村與牟城村之間,故城應是東漢的壽光縣城,即在今洛城街道牟城,就是說藏書室就在牟城附近。

根據清代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所繪《北魏水道圖》標識,孔子石室在牟城附近。《水經注》:“城之西南水東有孔子石室,故廟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問經石室。”據清代學者全祖望、趙一清考證,孔子問經石室即倉頡墓中石室。且《齊乘》記載:倉頡臺,彌水所經。證明在牟城西南,彌水以東,有倉頡石室和倉頡臺。這也是壽光文史專家孫仲春先生在倉頡研究中的新發現。

據民國《壽光縣誌》記載,《法帖神品目》首列倉頡二十八字,注云:“在北海,此石刻雖不可尋,而為吾國文字之祖,本志首錄之。”與《餘千縣誌》所載石虹山堯碑、《廬山志》所載禹刻、《鎮江府志》所載孔子書季札墓十字、《贊皇志》所載周穆王東巡五字同載《法帖神品目》一書。

倉頡鳥跡書,既出土於壽光,學者們都說“藏之書府”,書府即國家書庫。周初,紀為強國,當存於紀國都城(今壽光市紀臺鎮)。那時,周天子居鎬京(今西安)。紀亡於魯莊公四年,即公元前690年,紀侯大去其國。戰敗倉惶逃走,死去的夫人伯姬未來得及葬,夫人叔姬也沒帶,玉璽也未拿走,非常悲慘。當時鳥跡書也沒帶走。其弟紀季降齊,條件是“先禮不廢,社稷有奉”。故鳥跡書當歸於齊。齊亡於秦,秦滅齊而統一中國。鳥跡書當歸於秦。因此,丞相李斯才能得到此書,而識八字。

秦亡於公元前204年,後是西漢統治,漢太子太傅叔孫通得以識十三字。後幾經變亂,鳥跡書下落不明。所以安致遠先生之長子進士安篔在《題倉頡墓亭》時,有詩感嘆:“倉頡石室記北海,二十八字鳥蟲文。至今七字無人識,天地未盡洩細紋。我欲尋之辨蝌蚪,古篆已經劫火焚。”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鳥跡書,新編《壽光縣誌》叫倉頡書,有拓片。

近來發現倉頡書二十八字漢文是: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草米並刈,乞少子左互。學耒,弢雨水,兒糾叔兵朱。

釋義:身體變化,需要庇護。於是尼山是養老送終的好地方。[老有所養]

雜草莊稼一併割下,求少子幫助。[壯有所用]

學使農具,取水灌地。小兒纏著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紅飄帶。[幼有所長] 

倉頡書的內容,與《禮記禮運》篇所講的大禹以前的社會情況吻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為大同”。這就是從孔子到孫中山二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嚮往的大同世界的理論,原來出自於上古時代的《倉頡書》。

《倉頡書》不愧是天下第一書,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見證,可謂通俗易懂、博大精深,是人類的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